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

金兵青城大營,粘罕再次與斡裡不商議。

“這幾日截獲的宋軍信使,告稱李綱率十萬人,到襄陽,康王趙構率十萬人,出相州,範致虛攻克了潼關。”

“活女也是無用,居然讓宋軍把潼關奪了去。”

“活女所率,都是歸附的宋兵或者河北籤軍,他身邊只有八百親衛,我女真又不善守城,如何擋得住數萬宋軍。吾願提本部猛安,去收拾了範致虛這小兒。”完顏婁室替兒子分辯,“別說活女,眼下天氣漸漸轉暖,而我大金糧草匱乏,兒郎們都不樂戰。”

粘罕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是啊,就算四處打糧,也供不了十幾萬人,人吃馬嚼的。糧食還可以想辦法,馬料一缺,就眼見戰馬掉膘。”

“最多再堅持一個月,入了四月,再不能從汴梁要來糧食,咱們可真堅持不住了。”

“不如把老皇帝放回去,讓宋人先給十萬石糧食。”

“宋人有那麼傻嗎?”

“吾看何慄等輩,真有這麼傻。”

“可吾等派在城內的細作說,何慄等人請辭了。”

女真諸帥商量來,商量去,糧草匱乏,宋朝援軍到達,城內主和派失勢,金軍只能儘快打垮汴梁的防禦力量,到時汴梁就是砧板上的肉,予取予奪。

在這個時間點上,金兵所擁有的戰略優勢:強大的騎兵,兇悍的攻擊,草原部落的韌性都在慢慢流逝。

而宋朝所面對的劣勢:長期和平對戰爭的不適應,內部的不團結不統一,都城的孤立無援都在慢慢的得到彌補和調整。

因此,“我們要儘快進攻汴梁,如果這一次還不行,四月初,我們必須北歸。”

金國害怕雙方的優劣逆轉而希望決戰,汴梁的宋軍則因爲康王趙構的不確定性而希望決戰,雙方已經達成了會戰的一致,現在只需要一個機會,讓雙方同時進入會戰的戰場。

完顏婁室自帶本部,去洛陽附近阻擊範致虛的陝兵。而其他人全力進攻汴梁。

“不能再等了,明日開始,全力從西面攻打,五日破城。”主攻的方向並不難選擇,壕壘的縱深,就已經斷絕了所有計策實施的途徑。

從西面進攻的第一步,就是要清除城牆上的宋軍。

金兵猛的投入了生女真的各個猛安,普六茹伯盛指揮的城牆守軍雖然有防備,但都門禁軍與這些勇悍的生女真艱苦的搏鬥之後,逐漸敗下陣來。

現在,金兵重新奪取了西面全部的城牆,將西面四門完全打開,金兵大隊涌入,完顏斡魯、完顏蒲家奴、完顏骨赧,完顏真珠、完顏寶山、鴨懶河思恭、赤盞暉、高彪、王伯龍、完顏沒裡野、完顏阿魯補各率本部,蜂擁入城。

宋軍從南北兩面城牆上,用投石機、鳳凰弩、八牛弩一頓猛轟,泥彈,巨箭,火風箏在汴梁西城區四處亂飛,總算暫時阻住了金兵的衝擊。

在汴梁裡城的西牆牆外,整整齊齊的排列着三萬宋軍。

這三萬人由龍捷軍和以往歸王宗濋統轄的城內部隊,外加神武北、東、南三軍支援的力量。現在西部外城,投石機等重武器正在狂轟爛打,裡城以西汴梁城去,在呼延庚雪夜一戰之後,民居變成一片廢墟,成爲天然的障礙,雖然有這些障礙,但呼延庚命令:“火力準備時,所有人緊靠牆根。”

暴風雨一般的遠程打擊之後,金兵被迫退回了城門洞子處。

呼延庚站在裡城城樓上,他往左右兩邊看了看,沿着裡城西牆,向南北兩邊都繼續延伸,修起臨時的矮牆。可以說,裡城西牆到汴梁西城牆之間,已經被完全隔離出一個獨立的區域。這個區域大約佔了整個汴梁三分之一的寬度

而在這個獨立區域裡,在靠近裡城的那一面,又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寬度,被壕溝、鹿角、拒馬以及破損的房屋,半塌的矮牆,構成了一個密集的障礙區。

這時,裡城城樓上戰旗揮動,三萬名宋兵就像流水一樣鑽進這個障礙地域裡,將身體隱伏起來。

下午,金兵又出動了,上午全面突擊時的豪邁被來自南、北城牆和裡城城牆上的火力遮斷打敗,這一次金兵老老實實的派出民壯和降兵推着洞車往前。“金人以洞屋負土,城上以大石駁擊之皆不能壞”。

金兵用洞子車在西城牆和民居之間搭起幾個通道,大隊金兵冒着泥彈雨衝到民居的區域。他們貼着殘存的民居行走,這樣可以躲開來自城牆的打擊。

但他們剛一進入民居廢墟區,就遭到了弓弩的攢射。

宋軍最重弓弩,號稱九遠一近,九成的兵卒都帶弓箭。現在這樣高密度的弓箭配置施加到了金兵頭上。

金兵被逼迫衝在最前的民壯和降兵成片的倒下,後續的女真兵、契丹兵、渤海兵、遼地漢人衝進了廢墟之中。

史進手持七尺槍,看見金兵進屋來,喝一聲:“着!”刺中打頭的一名金將,將這金將直接頂到屋子外面去。

隨着指揮使開始動作,整個指揮都開始與金兵廝殺。

巷戰之中,金兵狼牙棒鐵骨朵之類施展不開,宋兵大多手持七尺短槍,或者柄長四尺的短斧頭,能夠不受牆垣的限制盡情施展。

陳達的雙刀正如猿猴入林一般耍得輕快歡暢。

傅慈的鋼叉遇到一點麻煩,三連招變成只能直刺和上下砸。

呼延庚站在城樓上觀看,整個西城區現在已經變成修羅場,金兵每前進一步,都會從角落裡冒出一夥宋軍出來,快速衝殺。

最開始雙方還有隊形,各分本部,隨着戰事的進行,宋金雙方的人馬已經混雜到一處。

史進在陣中已經殺得興起,他的七尺槍已經摺斷,他拿着不知是誰的雁翎刀在搏殺着。生女真兵都身着重甲,史進用刀只能循着縫隙刺進去。

他又兵器還算好的,傅慈已經棄了鋼叉,徒手與一個金兵廝打着。

他和金兵扭打在一處,在地上滾了幾轉,終於把金兵壓在下邊,從金兵頭上扯下他的頭盔來,用力猛砸,把這金兵殺死。

冬季日短,苦戰了二、三個時辰,不覺暮光早垂。宋金雙方的兵卒到現在都還沒吃飯,但雙方都打發了性,似乎忘掉了飢餓。

這時城樓上也點起明晃晃的火炬,上下照得雪亮。本來以城上之暗擊城下之明,或者反過來以城下之暗擊城上之明,對於黑暗的一方面是有利不過的條件。

無如這時攻守雙方都有許多事情要做,完全黑暗是不可能的,雙方只好挑燈夜戰。

在城樓上最顯目的地方,燈籠、火把點得好像幾條蜿蜒不絕的長龍,甲士們擁來擁去,重要的號令都從這裡發出,顯然這裡是宋軍的最高指揮所。

這時忽然出現了一個素面玉容、銀盔銀甲的女戰士,她在城樓上站立一會,向左右指指戳戳地作了一些指示,又循着城牆緩緩巡行。

她用緩慢的速度來表示自己好整以暇的從容態度。她的行蹤所及,隨着就響起“萬歲”的呼聲。不用說,這個女戰士,就是朱皇后了。

朱皇后今天穿了一套銀色的鎧甲,這套素色鎧甲上還專門帶有兩根白色的飄帶,表明皇帝被人抓去形同國喪。朱皇后得知今日金兵突然發難,已經迫近裡城城牆之後,就再也按捺不住,一定要走到城樓上來。

在這樣激戰中,把自己放到如此明顯的被攻擊的地位上,這在軍事常識上是不許可的。

無如朱皇后不能夠抑止自己的那種擔心和惶恐,一旦金兵破城,自己保扶皇兒監國力挽狂瀾的用心就將付之東流,同時也有在兩軍萬衆之間露一露面的衝動勁兒,顧不得內侍的再三勸阻,一定要出來巡行一番。

在萬盞明燈、萬把火炬中間,她也完全考慮到那身銀裝映耀在熒煌的燈火下將會產生什麼效果。

朱皇后走在裡城城牆上,在火炬的照耀下,她整個人都是銀光閃閃的,城樓上的呼延灼、呼延庚等人遠遠的就看見了朱皇后,趕緊下城樓來拜見。

呼延灼、呼延庚迎上前去,拜見皇后。朱皇后伸手虛扶,讓老將軍起身:“太尉自去指揮作戰。”呼延灼告了罪,自到城樓上去。

朱皇后看看半跪在自己面前的呼延庚,走進一步,拍拍他身上的鎧甲:“將軍起身,帶本宮到城樓觀戰。”

呼延庚走在朱皇后前面一步的距離,兩人一前一後上了城樓。朱皇后這才正式望向城下。遠遠望去,已經分不清誰是宋兵,誰是金兵了,滿眼都是廝殺的人羣。

幾十上百人擠成一處。前面的人動彈不得,矛頭紮在對方厚甲上,扎不進去,後面的軍漢們將斧頭調轉過來,敲擊長矛的尾端,將長矛一寸一寸釘進去,直到穿透敵方的身體。

朱皇后何曾見過這等場景,不由得嚇得臉色煞白,捂住了嘴巴。

完顏阿魯補(宗敏)、完顏沒裡野(宗傑)二人都看見了裡城城樓上的朱皇后。他們行動了。

求紅票、月票、評論。

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八十四節 分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十四節 議和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三節 董平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節 大名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十節 龍崗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十四節 議和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六節 滄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
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八十四節 分裂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十四節 議和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三節 董平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節 大名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十節 龍崗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十四節 議和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六十三節 老營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六節 滄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