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

邱穆陵仲廉已經下到城下,指揮剩下的一萬機動兵力,出壕列陣。普六茹伯盛見到城頭旗號,便指揮圓陣中的各個指揮,交替掩護,向後撤退。

五個指揮結成小圓陣,阻住金兵的追擊,另外五個指揮則向逐步向後方退卻。金兵的騎兵想要包抄,卻被歩鹿孤樂平牽制。

吳革看到宋兵的局面,面有憂色,宋軍騎軍太少,往後撤的時候,很容易就被金兵截住。

果然,第一撥後撤的五個指揮停住,列出箭陣,等候阻擊的五個指揮,金兵很快追上來,將普六茹伯盛的十個指揮都拖住了。

更有兩個金兵猛安,直接嵌入普六茹伯盛和邱穆陵仲廉之間,看來金兵準備將普六茹伯盛全軍留下了。

吳革焦急非常,向呼延庚請令,自率本部到南面去參戰。

呼延庚沉吟道:“義夫此情甚厚,只是義夫麾下的責任在守禦東壁。”

“若東壁危急,將主會不援救東壁嗎?”

呼延庚正想答應,卻看見邱穆陵仲廉的部下,擡着上百根大樹幹,整齊的排列起來,不由得樂了,嘀咕了一句:“他們把這個都拿出來了,也不怕炸膛。”便攔住吳革:“義夫且看灑家的新玩具。”

吳革隨着呼延庚的手指看去,看見東郡將那些大樹幹對準正前方的金兵,突然,嘭的一聲巨響,根樹幹噴出密集的煙霧來,同時撒出一片什麼東西,將正面的金兵打倒一片,就在金兵一陣人喊馬嘶的時候,其他的樹幹如同鞭炮一般,砰砰砰的炸響開來,邱穆陵仲廉陣前煙霧繚繞,金兵卻被一掃而空。

“這是何物?”

呼延庚哈哈大笑:“松樹炮,把大樹幹挖空,在後部填塞上火藥,前面堵上破銅爛鐵碎石子,引燃火藥,便可用細碎硬物殺人。”松樹炮的製作方法,可是明白的寫在民兵手冊當中的,普通農戶只要有把斧子便能造。在抗日戰爭時代被游擊隊當做重火力來使用的,在特定地形條件下可以和三八大蓋對抗,何況是金兵的七斤弱弓。

這一輪松樹炮的殺傷,的確讓金兵震駭不已,藉着這個機會,邱穆陵仲廉和普六茹伯盛兩部交接掩護,退回了壕壘地帶。

“將主有這樣的利器,怎的不推廣全軍。”

推廣全軍?卡秋煞和松樹炮的效果,也就是讓金兵吃驚,宋兵得到了一個喘息機會而已。明天,金兵就會回過味來,這兩件遠未成熟的武器,在汴梁之戰裡,還派不上什麼大用場。

宋金雙方自辰時戰到午時,兩軍都已疲憊,在宋軍撤回壕壘之後,城上的配重式投石機開始發威,金兵也快速撤離了城南地帶,將滿地屍體的戰場留給宋軍打掃。當天全天金兵都沒有再進攻,但在汴梁城的南面,金兵已經驅趕民夫構築了一座營壘。而基於上午與金兵鏖戰的艱苦程度,宋軍也沒有派出兵力離開投石機的保護去幹預。

“金賊是要困城啊。”

呼延庚又回到玉津園大營,一方面,今天用了兩樣新兵器,自然要總結討論一番。另一方面,向王稟請示以後的方略。

“汴梁存糧尚夠三月食用,金賊未必能撐住三月。”王稟身爲主帥,毫不驚慌,“不過要派信使去潁昌,讓韓滔彭玘注意金營的動向,騷擾金賊的打糧隊。”王稟雖然沒有經歷金兵第一次圍攻汴梁,但也具體瞭解了當時的情勢。解剖金賊屍體發現,金兵腹中只有餵馬的黑豆,可見金兵的糧秣不一定能支持圍城三月。

待呼延庚與魏定國、凌振等人討論完新武器的得失,出得大帳,已到了申時,天空已經變得陰暗,呼延庚望着天邊凝結的朔雲,心道:“要下雪了。”

到了亥時,大雪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原本安排在壕溝中露宿的宋兵都各自撤回了大營,但崗哨仍在,一夜時間,倒也不怕金兵偷襲。

前陣子也下過幾場小雪,汴水和蔡河河岸還結過薄冰。吳革鑽進呼延庚所在的營帳來,叫道:“果然這纔是真正的大雪啊,此雪一下,怕不凍死那幫金賊。”

呼延庚卻沒有這麼樂觀,一般來說,下雪對攻城方不利,對守方有利。但金人素來堅韌,又在苦寒之地呆慣了,未必熬不過這個冬天。而反觀宋兵,冬天的衣物還未齊備,許多軍士還穿着單衣,打起仗來還好,不打仗的時候全靠躲在營帳中取暖。唯一讓呼延庚稍感欣慰的是,這個時空執行了堅壁清野,周圍的大樹都被收入城中,宋兵暫時不缺柴火。

呼延庚睡到半夜,突然警鐘大作,金兵果然乘雪夜偷營,幸好宋兵崗哨未撤,一陣四下裡一陣小規模的廝殺之後,夜晚歸於沉寂。北壁和西壁也沒有壞消息傳來,想來也沒讓金兵佔到太大便宜。

但經過昨日一戰,宋兵也沒找到什麼有效的辦法,阻擋金兵繼續在南面修築營壘。不但如此,西、北兩面好似聾了一般,昨日南面的戰鬥打得如火如荼,也沒見那兩面派人過來詢問情況。呼延庚想:樞密院似乎沒盡到居中調配的責任,不知道張叔夜在忙些啥?下雪了,也不知道那個辦法張叔夜有沒有采用。

此刻,張叔夜正召集了都參軍事劉鞈,開封府尹徐秉哲等人,商議爲守城兵士添置冬衣。

聽完張叔夜絮絮叨叨的說完,徐秉哲正襟危坐,一言不發。

劉鞈道:“兵部庫房,鞈已經點驗過,鎧甲兵器尚還敷用,但冬衣卻沒有多少,還需開封府採買纔是。”

看徐秉哲如同老僧入定,半晌不說話,張叔夜輕聲喚道:“徐府尹,徐府尹……”

徐秉哲突然驚醒:“啊,金賊甚是可恨,買新衣,冬裝,冬裝需要置辦了。”

“府尹說得對,十餘萬汴梁守軍的冬裝,須得採買。”

“採買此事,不好辦呀。”徐秉哲道,“宣和、正和年間,蔡京、楊戩等賊多次和買,引得民怨沸騰,變亂四起,眼下金賊大兵壓境,若是還要和買,可要引起民變啊,還望樞密三思。”他這話的意思,開封府不接這活。

張叔夜和劉鞈磨蹭了老半天,徐秉哲一推二擋,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三人商議半天,也沒個結果。

張叔夜回到後堂,邊上一個黑矮的胖子,輕聲問道:“恩相有何苦惱?”

張叔夜將購置冬衣的事情說了。這黑矮胖子笑道:“這有何難?宋江有一策,獻給樞密。借債。”原來這張叔夜面前的黑矮胖子,正是宋江。他和吳用等梁山所部被張叔夜擊破,抓獲後,就歸順了張叔夜,並參加了徵方臘之役。

據《東都事略》記載:“宋宣和二年,方臘作亂,陷六州五十二縣,勢甚振。會張叔夜招降梁山宋江,是屬熙河前軍統領辛興宗,辛予千人,令攻杭州。杭州賊方七佛,有衆六萬,宋江用計破,擒之,舊屬百餘人亦傷亡過半。中軍統制表江等功,辛企宗曰:‘江等原系江洋大盜,雖破城有功,不過抵贖前罪。’統制王稟不敢爭,宋江等告退,遁隱終身。”

根據這段記載,宋江取杭州的功勞被辛興宗奪走。不過宋江吳用等人並沒有歸隱,而是被張叔夜用作幕僚。

宋江建議張叔夜借貸,以趙官家皇宮裡的財產做擔保。

張叔夜有些猶豫:借上了還不了怎麼辦?真的抄了趙官家的老底?宋江笑道:“王師必勝。”打仗打贏了還怕還不了帳嗎?萬一打輸了,還需要還賬嗎?

宋江看見張叔夜還在猶豫,心中在想,國朝勳貴還真是家底厚實,呼延家居然能夠一下子拿出十五萬貫,原來是呼延庚找到宋江,給出的主意。呼延庚到汴京以後,一方面與張叔夜的兩個兒子結交,另一方面,便想辦法打點張叔夜的身邊幕僚,他一聽到宋江和吳用自報家門,便知道這兩個人彎彎繞的心思非常多,而且心黑手也黑,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可以讓這兩人去幹。於是讓邱穆陵仲廉與宋江結交,當邱穆陵仲廉裝醉,吟出“敢笑黃巢不丈夫”的時候,就被宋江引爲知己,至少是在表面上引爲知己了。

正在這時,張叔夜問道:“要這樣借貸,公明,你拿一個章程出來”

宋江把早準備好的章程拿出來,張叔夜又和劉鞈商量了一下,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別的辦法,只好去請趙桓頒旨。

他首先請趙桓解決冬衣的問題,趙桓倒也擺出了一副明君的樣子,下旨讓“各部院協同張樞密籌辦冬衣,上下指揮施行。”但中書舍人孫覿寫好了旨意,往哪裡發佈卻成了問題。

按說軍隊的冬衣歸樞密院管,但張叔夜早已查看過樞密院下轄的庫房,實在空空如也才另想辦法。有大臣說歸戶部管,但戶部只管民稅,可管不着冬衣,還有說歸少府、太府兩卿管,但太府寺和少府寺現在都是本官,虛銜而已,別說冬衣,連麻布都沒有幾匹。

最後,張叔夜長嘆一聲:“不若還是下旨給樞密院,讓樞密院去籌錢,然後交給市易務去購買冬裝。”

此法一出,衆人都說好。張叔夜於是又請旨,請以皇家財產作保。趙桓正在端着明君的派頭,而且他並不認爲真的有人敢找皇帝要帳,於是便笑吟吟的允了:“張卿家,只是大軍需要,只管去借,朕給你兜底。”

求月票、紅票、收藏、評論,每日點擊衝過千

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七十節 壓力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六節 成軍第九十節 保塞第八節 激進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四十九節 任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節 阻擊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三節 廝殺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十五節 崩盤第九十節 保塞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四十節 定製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三節 郭永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節 棣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五十節 旁牌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十四節 富平
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七十節 壓力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六節 成軍第九十節 保塞第八節 激進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一百一十節 偷閒第四十九節 任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九節 阻擊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三節 廝殺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十五節 崩盤第九十節 保塞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四十節 定製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三節 郭永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節 棣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三十節 沁水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十七節 中計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五十節 旁牌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十四節 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