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

等他們夜裡三更終於走出山巔澗道戰戰兢兢地出了南山口,突然一彪軍從黑暗中殺來,又累又餓的士卒們瞬間被衝殺得七零八落。此時南山口一片混亂,到處都是中箭、中刀或中矛的哀嚎聲、慘叫聲,等左賢王優留率領中軍勁騎趕過來時,漢軍早已經不知去向。

漢軍伊吾營司馬陳留、伊吾都尉歙渠率千餘人,襲擊了疲兵後,順着戈壁荒灘天亮前悄然退入伊吾廬城。天明後,左賢王優留揮軍尾隨東進,將伊吾廬南北兩城死死圍住。

但此時的曹錢與一年前相比,對戰局的掌控已經遊刃有餘。

伊吾廬城高牆厚,漢軍閉城不出,左賢王沒有攻城器械,只能靠士卒強行登城。攻城整整二十日,一無所獲。等到左賢王兵疲,曹錢開始大發神威了。那天后半夜,漢軍夜晚驟然打開城門,軍司馬陳留、伊吾都尉歙渠率領蒲類國兵千餘人悄然從北城的北門殺出營外,將圍城的北匈奴兵打得措手不及。

等優留揮動各營包抄過來前,他們早帶着蒲類國兵悠然返回城內。

在南城駐守的曹錢,幾乎在同一時間,也率本部二千餘漢騎卒,突然打開南城的南門蜂涌而出。當面的匈奴人未及反應,漢軍已經破陣而入,剎那間南城外火光四起,銷煙瀰漫,驚惶失措的北匈奴士卒倉促應戰,紛紛被漢軍斬殺或射殺。

等優留率領大股騎兵再從北城兩側抄了過來,漢軍退回城內。優留疲於奔命,麾下僅萬餘騎對南北兩城並立的伊吾廬奈何不得,不得已暫時退向白山以北的疏榆谷,擬重整後再奪山南。

於是,在東線的白山漢匈便分治南北,曹錢和霜刺牢牢控制着伊吾綠洲。

……

與北道漢軍各戰略要點一樣,整個四月份,在西南方的疏勒國東北疏勒州,班超指揮疏勒國兵一直在赤河城與呼衍獗麾下的多國聯軍相持着,雙方打的是心理戰、消耗戰,到最後幾乎都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這一次,呼衍獗借西域漢軍全線潰敗之機,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爲營戰術,擬先下東北疏勒州,再慢慢向南擠壓,逐城爭奪,最終完全殲滅已成孤軍的漢使團。

班超則以赤河城作爲整個疏勒國的前哨,率崑崙屯和疏勒軍殘部堅守赤河城和城外大營。

下疏勒國後,在與北匈奴的幾次血腥中,班超充分認識到赤河城的戰略重要性。因此在去年冬北匈奴敗逃回漠北後,權魚親自組織赤河城重城,按照班超提出的“無外援、孤軍堅守一年”的標準,構築城防,積儲糧慄、草料。現在的赤河城已與王治盤橐城一樣爲三重城,即外有護城河和城郭,內還有兩道內城,防守嚴密。而赤河城大營外有護營河環繞,內則有二道高牆,箭樓、堡壘密佈。

疏勒軍據營不出,呼衍獗一個月內發起十餘次強攻,都被疏勒軍痛快淋漓地擊退。於是聯軍便在赤河上游掘土築堰、截斷河水,致使奔騰的赤河改道向西,流向東疏勒州的勒丘城下。可赤河城位於赤河下游平原上,地勢低窪,地下水豐富,胡楊林、黑楊林遍佈,綠洲廣闊,城內和大營中靠井水便能維持。幾天後,圍堰前水量越來越大,最終轟然沖垮堤壩!

啃不動赤河城,呼衍獗又派出信使,逼迫莎車國出兵攻擊疏勒國的勒丘城!

國王齊黎接令後心裡蠢蠢欲動,可他既怕失去戰機受到呼衍獗懲處,又怕惹火燒身,受到班超嚴厲打擊。雖然他從骨子裡瞧不起于闐國、疏勒國,但他忌憚班超、林曾及他們背後的大漢帝國。漢軍雖然暫時在西域遭遇全面失敗,但大漢從來後發制人。一旦惹惱了漢朝,僅河西七千漢軍便能輕鬆滅了他莎車國!

盯上莎車國的不僅是呼衍獗,早在陰曆三月末呼衍獗兵臨赤河城下時,漢使夫人紀蒿便悄然進入無屠城,密切地盯着莎車國一舉一動。班超給她全權,如果齊黎有反叛苗頭,紀蒿有權動用南道各國兵,以大漢于闐都尉林曾爲主將,開闢莎車國戰場,甚至她有權更換莎車國的國王!

紀蒿居無屠國,令齊黎一時不敢輕舉妄動。於是,西域戰局便呈現戲劇性變化,西域漢軍全線潰敗,但班超僅憑四千疏勒疲憊之師,便再一次將西域呼衍獗牢牢擋在赤河城下,也令呼衍獗再度蒙羞!

連續一個月攻城、圍城,赤河城巋然不動,聯軍卻死傷慘重,各部士氣低落,精神近乎崩潰。呼衍獗不得不撤圍,離赤河城十里下寨休整,以另尋戰機。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赤河城戰線漸漸穩定下來。

漢朝西域都護府被攻歿後,呼衍獗派人送來了勸降書,言西域漢軍失敗、都護陳睦和郭恂已經兵敗身亡,再做無謂抗爭城破時將草木無存!

這消息把班超嚇得不輕,他此時既未收到敦煌郡驛信,更未收到敵後斥侯們傳回的情報,他早有不祥預感,但還是不相信漢軍著名戰將、西域都護陳睦手握數千漢軍,竟然這麼快便會失敗。可僅僅相隔一天後,敵後斥侯便將情報隱秘送到了赤河前線,“烏壘城破,西域都護殉國!”

這消息如驚天春雷,瞬間將班超與衆將打懵了。淳于薊急命胡焰詳細探查消息真僞,胡焰麾下的斥侯很快證實了消息的可靠性。班超與漢使團衆將都悲痛欲絕,所有人心裡都有天塌下來的感覺。

這也是班超自進入西域後,遭受到的最嚴厲的一次打擊。他雙目噴火,含淚一一珍重地記下了龜茲、焉耆、尉黎三國的國王與衆將名字,並將他們一一記到《西域風土記》中!

現在,原就在黑名單中的焉耆國,再一次上了漢使團的死亡簿!

在這個最黑暗、最危險的時刻,班超沒有理會呼衍獗的勸降,他更沒有被擊倒,而是在赤河大營內組織了隆重的祭奠儀式,公祭灑血西域、爲國盡忠的西域都護與殉國將士。班超與衆將泣血銘誓:他日下焉耆,必剮其國王、屠其王城、掠其國民,必以焉耆人血祭奠都護英靈!!

全軍將士的血都在燃燒,淳于薊、吳英和黎弇三將分別代表漢使團、崑崙屯和疏勒軍,咬破食指,在陳睦和郭恂的牌位下,寫上了焉耆國的名字,並重重地劃上血紅色的死亡叉號!

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
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