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苦盡甘來

班超帶着別部出發後,歙渠身爲蒲類國百夫長,便緊急串連,迅速得了四五百人。他們主要是蒲類人,也有少部分北匈奴底層貧苦牧民。歙渠帶領這些塞人隱伏於城外,準備阻擊逃竄的匈奴人。

當城內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而起時,歙渠牙咬得嘣嘣響,恨自己未參與攻城。可他沒想到匈奴人敗得這麼快,也就須臾之間,潰兵便零零落落,向城外四散逃來。

等大隊匈奴人一涌而出,歙渠大喝一聲“殺!”塞人便舉着火把,彎刀,一涌而上,四處圍獵。很多光着身子、赤着腳的匈奴人,被塞人斬殺。見退路已斷,匈奴人便奪路死戰,密集的箭雨讓塞人紛紛落馬。

“勿追甚近,以箭射殺!”歙渠想起樑寶麟的叮囑,便高聲急命規避,僅以箭殺敵。可塞人未經訓練,那裡是驍勇善戰的呼衍部士卒對手。衆人報仇心切,亂紛紛仍死纏爛打,結果與匈奴人兩敗俱傷。

歙渠領自屬百餘人,頻頻以硬弓遠射,匈奴人終抵敵不過,餘敵數百人向東或向北倉皇逃去。待匈奴人遠遁後,歙渠收拾殘軍,仍聚集有七八百人。原來,戰鬥之中,男女老少,不斷有牧民、商賈加入。此時的曠野上,到處火把、燈籠閃耀,人數仍在越聚越多。

看看城內,漢軍無數火把已經移上城頭,歙渠記着班超軍令,心裡着急,便帶領塞人奔上城頭,遍插燈籠、火把,又四處尋找班超覆命。到城上一路打聽,纔在北城門上找到班超,稟報了民軍參戰情況。

此時二更未盡,別部雷霆襲擊,不到一個時辰便奪下了堅城伊吾廬,連班超、淳于薊二人都感覺震驚,覺得出乎意料。戰前,他們可是準備了種種預備方案,甚至準備苦戰,可都未用上。

班超、淳于薊二人聽完歙渠稟報,又令各曲速點驗人馬。一場大戰,別部戰死士卒僅九名,重傷十數人,輕傷且仍能戰的士卒數十人。而歙渠的塞人牧民,卻陣亡三十餘人,重傷一百二十餘人,輕傷無數!

這是一次成功的夜襲,也是漢軍別部輝煌的一戰。千二百餘守軍,旦夕之間已經被擊潰。此時城內火光雖已全部熄滅,但仍濃煙瀰漫,躲藏在城內各處的潰兵已經被搜殺一空,別部以輕微的傷亡,便將伊吾廬城牢牢控制在手中!

就在此時,城北一大片火把,順着白楊溝邊的叢林邊緣,正在向伊吾廬涌來。淳于薊站在北城門上的譙樓下,迅速下令,“傳令各部,嚴守城池,無令不得出擊!”

軍令迅速傳達到各曲,華塗站在城頭,不屑地叱了一聲,“呼衍砭這是派人來探知情況,早幹嗎去了!”

在南城門關閉前,班秉、班騶二人親自將歙渠一家人,林邊小村寨內的所有人,和小姑、寡婦二犬一起,全部接進城來。

未等別部刑卒們喘一口氣,呼衍砭的攻城便又將開始。

此時,別部已經佈防完畢。班超親自督守北城門,淳于薊到北城的西城門督戰。北城是防守重點,因北城的南城門與南城隔白楊河相鄰,而北城的東門外有白楊河阻隔,因此北城的南門和東門由華塗的中軍守衛。北城門由田慮的前軍,負責密集防守。

樑寶麟的後軍一曲人馬,則負責防守南城。

配置好守城兵力,班超又傳令,任命歙渠爲大漢蒲類國伊吾都尉,所有進城的民軍均受其節制。並令歙渠率領民軍先到官署前的操場上集合,編制人馬,任命屯長、隊率、什長、伍長,再清理兩城內匈奴人殘存勢力,最後分散到北南二城的城頭,協助漢軍守城。

班秉、班騶帶着十餘刑卒趕到麥香家時,這裡已經聚集了幾百名男女老少和無數車馬,既有蒲類人,也有少數匈奴下層貧苦牧民。原來,漢軍開始奪城後,蒲類國男人們都跟着歙渠加入了戰鬥。老人、婦女和孩子則都聚集到麥香家,聽麥香號令,準備提供支援。

城北匈奴人即將攻城,這些留在城外的蒲類人和少數心向漢朝的匈奴牧民,便只有死路一條。攻不下城來,定然會宰殺這些老弱婦孺泄恨。時間緊迫,班秉當即決定將所有人全部接進城內。

進入南城門前,樑寶麟親自迎接麥香進城。見跟隨麥香進城的約有數百人,不禁大驚。大戰在即,沒有時間甄別,如果有北匈奴斥侯混在裡面怎麼辦?麥香看出樑寶麟的顧慮,便道,“此均追隨吾之蒲類人、少許匈奴牧民,吾全認得,將軍不必懷疑!”

樑寶麟細看一下,拖家帶口的全部是老弱婦孺,再說麥香擺明了是在擔保,便只好勉強點頭同意。

牧民們都被安置在南北兩城的軍營之內,麥香一家人和小姑、寡婦一起,則被安置在北匈奴伊吾廬鎮守使署內安下身來。進入官署,麥香走上這個巍峨的高臺宮殿式建築,戰戰兢兢地道,“吾……住這麼好地方?這是官署,兄長是大漢將軍,自然應由他住!”

班騶用胡語戲道,“歙渠已爲大漢蒲類國伊吾都尉,也就是漢軍伊吾廬守將,尊貴的都尉夫人不住官署,該住哪裡?”

麥香被他說笑了,一家人便迅速安頓下來。剛安頓好,班秉、班騶二人便與士卒們親自守衛官署,麥香提着劍,在官署裡裡外外搜索了一遍,很失望地嘆了一口氣,便又騎上馬先後趕到北城和南城的軍營內,安置好牧民各家,並令婦女們椎牛宰羊,爲漢軍制作夜食。

歙渠帶着民軍已經清理淨北南兩城內北匈奴殘存勢力,正要往北城門城頭上去向班超覆命,忽見北城軍營內熱火朝天的樣兒,便走了進來。夫妻二人大戰後相見,終於熬出頭了,不禁悲從中來,抱頭痛哭。

見班秉、班騶一直兢兢業業、一步不離地跟着麥香,歙渠便留下一伍共五名士卒,負責守衛官署,保衛麥香。班秉和班騶便帶着人,與歙渠一起奔上北城門城頭之上覆命。

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
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三十五章 自接納采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