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

是啊,難道自己想坐實班老二一個公器私用的污名麼?

辦了木容轂,又該得罪多少人?這些人巴不得找到班老二的短處呢。況且,讓這些人知道是自己給班老二報的信,司馬莊園與宋氏莊園相距不過二三十里,司馬氏豈能容下宋家,她馮菟在茂陵還能安生麼?

班秉和班騶是班老二的近衛,他們的話她不敢不聽,於是便一下子老實了下來。

晌午時分,司隸校尉華鬆一行的車隊,果然轟轟烈烈地來到太華山別部軍營。前面是四名士卒騎着四匹駿馬掌旗開道,華鬆坐軺車居中,兩面是十六名騎卒護衛,後面又是四名士卒騎馬斷後,好不威風!

班超一身甲冑,立於轅門前,抱拳鞠躬致禮,“北大營虎賁中郎將竇將軍麾下別部假司馬班超,叩見司隸校尉華大人!”

華鬆先在車上回禮,然後下車扶着班超手道,“班司馬,跟老夫就別來這一套。上次吾查汝,汝便公報私仇,參吾一本,皇上這是差點砍了老夫腦袋啊!這事不能就此算了,老夫此來,特爲找司馬算帳也!”

華鬆頭戴獬豸冠,身穿直裾紜色袍服,外佩組綬。鞶囊(注:即裝銀質官印的綿袋)懸於腰間左側,青色三彩綬帶垂於鞶囊之上,玉佩則懸於腰部右側。白鬚飄逸,慈眉善目。

班超聞華鬆要找他算帳,愣了一下,這次與上次可不一樣,他正要張嘴爭辯,華鬆擺擺手沒讓他說話,卻自顧說道,“老夫前日挨皇上一頓責罵,便連夜趕路,一身風塵。別愣着啊,司馬就是不服,也得先進帳賞老夫一杯水再說吧!”

“請,大人快請!”

班超趕緊請司隸校尉至大帳內按序坐下,三位軍侯與班秉、班騶等在帳下站成兩列。華鬆先飲了茶,一語雙關地感嘆道,“太華山澗水,水好,茶好,人更是妙不可言也!聽說司馬故人在此,且美如天仙,何不讓老夫也一睹爲快?”

這老傢伙可是司隸校尉,位高權重,此時竟然說起了笑話。班超心裡忐忑,什麼事也別想瞞了這人精似的老東西,只好爲難地抱拳道,“大人,下官……”

華鬆知道班超想辯解搠清自己,於是又擺擺手,再一次沒讓班超說下去,自己卻抱拳對班超真真假假地道,“吾再入營中,是來謝司馬,司馬是救了華鬆一命啊!當今皇上,眼裡揉不得沙子。試想,三輔出了這麼大事兒,吾和京兆尹、右扶風均被捂得嚴嚴實實。他日事大,京兆尹、右扶風必被殺頭。而吾之瀆職之罪,皇上亦不會赦免……”

“大人言重了!”班超還禮道,“吾在華陰駐訓,五陵原系吾老家。家中來人言及故事,吾甚爲震驚,故不得不奏也……”

華鬆打斷班超的話兒,“身爲朝廷命官,司馬此奏天經天義,不奏反爲瀆職!可惜的是,弓經(注:即弓零之父)曾爲前漢末年南軍屯騎校尉,也算國家棟梁。其子弓零也算老成,卻不能教子。現弓零雖亡,然其後人也是世族之後,如何落到這般不堪,竟然爲禍鄉里,巧取豪奪,着實讓人不解……”

感慨一番,便起身告辭。班超知他身負皇帝詔令,不敢留他。

走出帳外,見“別部營”周圍士卒們訓練之餘在荒地內開闢出一塊塊菜地,裡面生機盎然,一個老婦人頭戴草笠,正和一個小女孩在菜圃裡忙碌着。華鬆若有感觸地道,“三年練兵,還有兩年。刑卒家人有願相隨戍邊者,司隸校尉部允其至此開荒相伴!”

“謝大人!”班超心思還在案子上,聞言並沒有欣喜,只是淡然致謝道。

兩人一邊親熱地閒聊着,一邊相送出數十里,一直送到聖水河畔。臨別時華鬆突然問,“班司馬,汝可知此河爲何爲聖水河?”

班超被他問住了,華鬆學識淵博,見班超不解便又道,“當年太華山下盡是上林苑土地,那年孝武大帝來集靈宮祭祀西嶽太華山,祭祀已畢,返程時御輦走到這裡時皇帝忽感口渴,便伸手在空中劃了一道線,於是這裡地面便變成了一條小河,故名聖水河!”

看着班超疑問的目光,華鬆狡狡黠地一笑,卻徑直告別離去。

說這條河是孝武大帝一劃而成,未免附會,班超並未當真。可他到底未明白這個老奸巨滑的人精話中之意,後來不久,一次班昭帶着小兒從三輔奔向雒陽去看阿母,到軍營中與班超短暫相會。

阿妹是人精,是班氏一族學問最高的才女,於是班超便向阿妹求教。結果,班昭用便面敲着班超的大腦袋取笑道,“二兄如此笨拙,如何替皇上分憂?華大人是暗示這裡是班氏福地,可避是非,汝莫非還不懂麼?”

“華大人一心爲公,這如何可能?”班超確實未懂。

班昭進一步解釋道,“二兄想想,這次汝好不威風,連皇上都做汝後盾。如此,則班家在三輔衆人,難免不會仗勢欺人,枉法害民。到那時,被治罪者便是班家人。冤冤相報何時了,日子總是要過。華大人是替班家着想啊,這裡土地肥沃,盡爲荒地。大人網開一面,是允二兄將徒附移至華陰敷水畔……”

聽班昭這麼一解釋,班超這才恍然大悟。

華鬆訪問了軍營,其實就是爲了給班超一個交待,送給他一個大大的人情。

爲查出隱藏在司馬身後的北匈奴“國師”,朝廷暫留司馬南,這才害了班超的老相好。他此來也算是賠罪,故而飲了茶後,便急匆匆地趕赴三輔。僅僅五日後,便案結返京。當一行人帶着十七輛囚車於晌前路過太華山軍營時,班超卻再未讓馮菟躲藏起來。

班超列隊在官道邊亭下,備好點心、溫好茶水迎候。開道的十餘名騎卒後面,是司隸校尉華鬆的軺車。兩人抱拳致禮後,華鬆下了軺車,飲了驛茶,吃了幾塊點心,華鬆再抱拳道,“班司馬,老夫皇命在身,不能再留,就此別過!”

“大人,弓家惡人不過庶民,何故要羈至帝都?”

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
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十七章 血戰孤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五章 魚邸風情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