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漫漫駝道

鄭衆哈哈大笑,“十年前,吾在北塞爲中山國尉時,曾聞班司馬在雒陽殺胡人救權魚事。當時,雒陽令欲治司馬罪,結果幸好竇融大人上書,皇上痛斥雒陽令,‘魚乃吾漢賈也,殺胡人救弱小何罪之有?’雒陽令這才放過司馬一馬!權魚守法胡商,司馬護之甚妥。”

“當時吾只想心裡出口惡氣,彼撞槍口也,未想更多!”

“撞得好,撞得好!”鄭衆笑着叮囑道,“沙漠行軍,要訣在‘恆’字,天高地遠,不在一時。此去沙漠氣候寒冷乾燥,勿使馬匹駱駝急跑,容易炸肺也。每天需讓戰馬駱駝飲足水,食飽慄,晝行夜宿,勿走夜路,勿多趕路,夜晚行軍易爲沙匪偷襲……”

兩人一路說笑、一路叮嚀着,行軍速度很快,三十餘里路,很快便出了雄偉的玉門關。一直到駝隊送至玉門關外兩三裡遠,鄭衆忽然低聲道:

“竇大人麾下之刺奸掾吏波紹,幾個月前跟隨鄯善商旅進入伊吾,已不通信息一月有餘。據密報,波紹已爲匈奴人所困,現情況不明。司馬小心,波紹爲刺奸官,盡知吾軍機密,絕不可資敵。如彼已投敵,司馬務要鋤之!”

班超非常震驚,如此重大的軍情,竇固卻未說波紹已經失去聯絡,而是讓鄭衆來說。波紹既被困,被俘可能極大。而其一旦被俘,是否投敵只能由班超臨敵判斷,他感到此事大了。於是,便急忙問道,“大人,如波紹被虜,且未資敵,超又該當如何?”

“這個……竇大人未言之……吾以爲,波紹未必被捕或資敵,一切需司馬視情而定……總之,不能爲敵所用。若無法相救,亦不能留活口於虜……”鄭衆終於困難地說出了關鍵的話兒。

“末將明白了,惡人由吾來做。超定謹記大人教誨,末將就此別過!”班超在馬上抱拳。

“祝司馬馬到成功!”鄭衆也抱拳與駝隊告別!

送班超和駝隊出了玉門關,進入茫茫的大沙漠,鄭衆又快速登上玉門關譙樓,一直到駝隊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才心事沉重地走下關來。“大人,這是支什麼人,商旅嗎,幹嗎走得這麼匆忙?大人何故親送?”關尉林曾問道。

“此係機密,勿要再問!”

鄭衆並未對愛將吐露半點,便在傍晚又匆匆返回敦煌。竇固的大軍今日已經從張掖郡冥水河畔的涼州大營啓程,不日即移師敦煌。大軍出征,敦煌郡負責整肅糧秣,身爲太守,他需要組織沿途驛(注:即驛站)、置(注:置爲更高級的驛站,接待能力更強)備好飲水或食物,需要調集民夫,派遣護衛部隊,他可是日理萬機啊。

班超的駝隊,此時已遠離玉門關。

紅紅的日頭下,漫漫的黃沙中,這支龐大的駝隊,駝鈴叮噹,正順着延緩不絕的西塞(注:即前漢長城,從玉門關直至鹽澤)斷壁痕跡邊的駝道,一路向西,走向大漠深處。而雄偉莊嚴的玉門關,則已經漸漸隱入地平線中。

從北方蒙古高原刮來的寒風,被北山(注:即今馬鬃山,兩漢時敦煌人稱此山爲北山,祁連山爲南山)阻擋住,駝道上的北風稍小了些。小姑一直在睡覺,它蜷曲在班超的馬鞍前,腦袋插在肚皮下,睡得十分香甜。而另外三條犬,則分工明確。一條蹲在頭駝身上,另二條蹲在尾部兩駝身上,全部都在呼呼大睡。

周福替下班秉、班騶,走在駝隊最前面帶路。班秉、班騶將整個駝隊巡視一遍,便又回到中間,與班超走在一起。班騶突然問,“尕叔,適才這位大人好氣派,系太守否?”

班超閉着眼睛回答道,“敦煌太守鄭衆鄭大人是也!”

“哇,太守與尕叔舊人耶?適才如此親熱,嘀咕些啥?”班騶性急,脫口問道。

班超不再理會他,兄班秉“啪啪”給了班騶兩鞭子,帶着驕傲的口氣訓斥道,“二千石太守與一千石司馬,自然說的是軍國大事。汝學點兒,再多問自己摑嘴!”

“汝就會欺負吾,有種汝打尕叔?!”班騶被打急了,爭辯道。

班超閉着眼養神,好不容易忍住笑。周福和刑卒們坐在駱駝之上,懶洋洋地閉目養神,對這一切漠然無視。

班秉與班騶都是軍侯,是班司馬家僕將。人家自家人之間的事,刑卒低賤,不敢過問,也不願過問。雖然在涼州大營被打“服”了,其實,刑卒們桀傲不馴,對朝廷官員、甚至對未曾犯法的庶人,都隱隱有一股強烈的、天然的憎恨心理。

行軍枯燥,刑卒們覺得帶路是技術活,便每人都去體驗了一頓。可在駝隊最前方牽駝步行或騎馬帶行,其實都十分枯燥。

“司馬,這大土堆便是長城麼,無邊無際,這該通向哪?”刑卒吳薌問道。

班超對這個文弱書生一樣的青年頗有好感,正要回答,周福已經開口道,“此西塞(注:即前漢長城)也,當年漢武帝派霍去病經河西大戰和漠北大戰後,趕走匈奴人,便置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四郡,修建漢西塞,直通鹽澤西樓蘭城……”

“通樓蘭,老天,這得多長……”刑卒們聞言,都震驚不已,嘖嘖稱歎。

班超也注意了一下這道大土牆,雖然已經經歷了近一百餘年風雨滄桑,曾經的長城已經變成了一條長長的大土堆。有的地段,已經完全爲流沙掩埋,蹤跡全無。但站在高處眺望,從東往西,痕跡尚存,仍能看出其昔日雄姿。

看着荒蕪、殘破的斷壁和冷冷清清的駝道,他的心裡也好生感嘆,如果不是前漢末年發生了王莽之亂,漢帝國就不會無力西顧。如果不是光武大帝不理會西域各國再設都護之請,北匈奴人就絕不會再據西域,那麼,這條商道該會多麼繁忙呵!

突然,“撲嗵”一聲打斷了班超的思緒。原來,刑卒保鴻晗從馬背上直直地摔了下來。這裡全是細如針尖般的流沙,他是頭朝下如一根木樁一般,直直地扎進駝道側面軟軟的沙子裡,黃沙一直埋至腰部。先是一動不動,似乎還未睡醒。過了一會才費了好大勁,愣是自己一點一點地撅了出來。

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
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十四章 陡陷絕境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