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

劉莊正想着如何進行下一步呢,此時見一身赫黃色粗麻布囚衣的鄧堯被帶進朝堂,款款跪倒地於地,伏地長拜並嬌聲呼道,“民女鄧堯叩見皇帝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劉莊沒聽到她喊叫的是什麼,他看見一個身着囚服、頭挽垂雲髻、身材高挑、愁眉緊皺的年輕女子被帶上朝堂,這身段、這姿容和這令人心碎的聲音,便讓他瞬間怔住了。女子未說自己是“罪民”而僅稱“民女”,雖着粗布囚衣,但卻彷彿一縷明媚的陽光,頓時讓朝堂內充滿生機!

他雖然不好色,且宮內盡是天下絕色之女,已很難讓他驚豔。這是第一次見到鄧堯,看着堂下跪着的嬌嬌女,朝堂上剎時鴉雀無聲,他自己竟然忘記了應該說的話兒。他完全沒有想到,鄧府竟然出了個如此貌美的神仙佳人。其氣質,其氣度,剎那間讓劉莊驚爲天人!

此時,高大威武、英氣逼人、身着囚衣的班超也被帶了進來,跪地呼道,“蘭臺書傭班超叩見皇上,祝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劉莊這才這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對同時被囚的小夫妻,是一對偷了蘭臺典藏的盜賊。於是,他故意用不耐煩的聲調道,“汝二人跪着罷,將班妤婕真僞字跡呈上!”

薛池趕緊將兩份班婕妤手跡都遞給權倌,呈送給皇帝一閱。劉莊看了半天,未看出絲毫差錯。又讓衆官傳閱,手跡一一擺上百官案頭,可一遍傳閱下來,無人敢於說話。劉莊也不說話,他自己即是大儒,看了一眼字跡,便已經穩操勝券,因而刻意要等衆官先開言。

鄧震、鄧訓和班固急得出了一腦門子大汗,可爲了避嫌,自然不敢先開口。

終於,司空牟融先說話了,他出班奏道,“皇上,臣學識淺薄,實在看不出兩件何爲真,何爲僞,分明一人所書,一模一樣也。班妤婕乃班超先人,班氏素以學問文章示天下,家中藏有先祖字跡,乃人之常情也!”

劉莊故意斥責道,“牟卿,汝雖爲宰輔,實乃一介武夫,自然不識真僞!”

太尉趙熹聞言,已知道皇帝心思。今天這場雜考有內涵,這分明是爲小書傭脫罪而弄出的雜考。雖然當初鄧女一點不給面子,直接退回他的孫兒趙直的納采,但趙熹大人可絲毫也未記恨在心。婚姻大事是緣分,看不好退回納采再正常不過。

此時,他見皇帝處心積慮要赦免班超夫婦,這“雜考”分明就是爲了堵衆臣的嘴,心裡便忍不住暗笑,嘴上說道:

“牟大人所言確實離譜,真即是真,僞即是僞。此兩件絲毫不差,班超雖飽讀經書,鄧女雖爲才女,然模仿若此,神乎其技矣,非人所能爲。臣以爲,或均爲班妤婕真跡,一系班妤婕省親時在班府所寫,一系在宮內所寫,亦或不知某日拿顛倒了,亦未可知也……”

劉莊心裡啞然,到底是兩個心腹宰輔大臣,瞬間便明白皇帝心思,還一唱一和,總能將皇帝想辦的事,給你弄得合情合理還又合法。

“雜考”至此,衆臣都有點被弄糊塗了,劉莊也不着急,也不表態。

今日比較反常,除了兩個宰輔,衆臣很少說話。

司徒虞延考慮再三,出班稟道,“陛下,臣以爲太尉所言差矣!單純從字跡看,確爲班妤婕所寫。然仍需要驗證絹布、用墨質地、產地、年代等,此需蘭臺衆官方能定奪。依臣所見,宮內所藏系民絹,而班府所藏乃宮絹……”

虞延的話說得再明白不過,高密侯鄧震、侍中鄧訓和校書郎班固聞言驚出一身冷汗,可他們爲避嫌又不能說話。三人心裡着急,已經汗溼襦衣。此時朝堂之上,三公各抒己見,九卿也一一發言,朝臣們紛紛表明自己態度,明顯分成了勢均力敵的兩派,各不相讓。

只有竇固、耿忠、耿秉三人,因爲是武將,這寫寫劃劃是文官的事,似乎與他們無干,便一齊閉目養神。

但劉莊並未說話,他此時還不能說。假如他認定班超未偷,一向認真的司徒虞延定然不會“平署”,那麼班超就只有死路一條。

此時,這火燙的皮球又踢到了薛大人腳下。

衆大臣各執一端,已經把書呆子薛池搞得沒主意了。見虞延、趙熹和牟融三人都掉頭看着他,朝堂上百官也都等着他說話,他出了一頭大汗,趕緊出班奏道,“稟皇上,確如三公和各位大臣所言,字跡似一人所寫,然絹布、用墨一出自民間、一出自內廷……”

他這話等於什麼也沒說,別人都說了幾十遍了。趙熹不滿地“哼”了一聲,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衆臣也都小聲議論紛紛,薛大人這回可是大失水準,有人還頻頻點頭。

劉莊要的就是這效果,他希望小女劉致預料的紛亂來得越激烈越好。他心裡大喜,便想再添一把火,於是嘴上卻說道,“朕以爲諸卿所言皆有理,然仍需當廷驗證。”

言畢,權倌命小太監們搬上案子,擺上筆墨,鋪好黃絹,命班超和鄧堯當廷臨摹班妤婕字跡。

班超龍飛鳳舞,一揮而就。

鄧堯何等樣人,她聽着君臣一番對答,心裡已知劉莊心思,不禁大喜。於是她沒有隱藏,更沒有一絲猶豫,便也一揮而就。

鄧震和鄧訓、班固見劉莊如此安排,已知班超與鄧堯之罪必被赦免,心裡暗喜。忽見鄧堯寫得與原字跡分毫不差,兩人當時臉都嚇白了……

劉莊也愣了一下,事情發展出乎他的預料。可瞬間他就明白鄧堯的主意,不禁又對鄧禹鄧大人又是心生一頓不滿。

“太傅啊太傅,汝夠狠。孫女有如此才貌,有如此心智,竟然藏匿府中。如果讓其進宮輔國,豈不是更能人盡其用……”

班超書法充滿陽剛之氣,與另外三幅涇渭分明。而另外三幅完全一樣,纖毫不差。劉莊卻命將三幅字跡一併擺放於朝堂,他自己也走下御坐,並命衆臣都來觀看,評頭論足,“諸卿,都來看看吾大漢才女的手跡吧!”

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六章 羣魔亂舞
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六章 截斷糧道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六章 羣魔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