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出重圍

“不能等了,左相。龜茲、焉耆人馬上便要攻城,再晚就真的出不去了!”權耜說此話時,人已經開始移動,似乎寒菸就是不同意,他也要出城!

見寒菸仍在猶豫,他又道,“左相,城下胡人中軍帥旗上分明是‘木’字,呼衍獗麾下無此大將。此人必呼衍王幕師木都,詭計多端,用兵如神,靠北嶺數百州兵堅持不了兩天……”

“木都?!”寒菸很少上戰場,但經常參加漢使團帳議,對南呼衍部幾名萬騎長也有耳聞,聞言不禁渾身哆嗦了一下。她不敢再猶豫了,“盤橐城必同時被圍,汝如能衝出,宜速至赤河城向大使稟報兩城危急。吾再派一屯人馬,助汝衝陣!”

“左相,守城需要更多人,至少需要支撐兩天,大使必遣救兵至。不要派人送死了,吾一人就行。左相保重,末將就此別過!”權耜抱拳辭行,便扭頭義無反顧地走下高高的城頭。

西城門突然打開了,權耜單槍匹馬如利箭刺向城外龜茲人陣地。

由於龜茲、焉耆聯軍正在伐木製簡易雲梯、椎車準備攻城,沒人想到城內此時還有人敢衝出,而且是孤零零匹馬隻影。等他們反應過來,權耜已經衝至近前,反應快的士卒嘣嘣射出利箭都被權耜旋落。接着,騎卒們一擁而上,迅速將權耜圍了起來。

“不好……”城頭上人們都懸着心,竽姜驚叫出聲。寒菸扶着城垛,她以爲這個計官肯定已經必死,可她分明看到,權耜速度太快了,倉促圍上來的士卒已被他連續挑翻十數人。等更多的士卒驚叫着圍攏過來,權耜已策馬揚長而去,眨眼間隱進叢林中間。

“出去了,出去了……”

城上守城官兵驚喜不已,蘇姜、芋姜二女則連連拍手叫好。寒菸大爲震驚,這個叫權耜的男子雖然噬殺成性令人討厭,但危難時刻驟然發力,簡直一鳴驚人!

聯軍開始攻城了,整整一天強攻不止。原來,木都已經得知疏勒國左相寒菸已被圍在城中。而且,這個女相還是疏勒老王的小公主丹蝶,是疏勒國國民的靈魂,於是便下決心啃下北嶺這塊硬骨頭!

第二天,州長兼州尉且戈重傷,寒菸便自己上了城頭,接過了指揮權!

北嶺城離赤河城不過百里,班超從赤河城派援軍馳援半日即至。而北嶺城離盤橐城也不過八十餘里,如果權魚、番辰從盤橐城派出援軍連半天都用不了。但是,守軍望眼欲穿,可兩地的援軍卻遲遲連影子都不見一個!

權耜冒死突破重圍,將北嶺被圍的消息送到赤河城時,胡焰麾下的斥侯已經探明聯軍三路人馬動向。漢大使班超趴在沙盤上,一眼便洞明呼衍獗的全部圖謀!

呼衍獗身邊有高人,這分明是圍城打援,只不過將精妙的漢家兵法用得粗糙了些!

呼衍獗派木都大張旗鼓地奔襲、攻打北嶺小城堡,又分兵五千由呼衍王麾下大將石舂攻擊盤橐城、疏勒城。而呼衍獗自己則率領兩萬餘精銳,在赤河城對面的大營內以逸待勞,準備打援,試圖在野戰中拚掉年輕的疏勒軍。

幸好權魚傾舉國之力,在上一次大戰後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內,便按照淳于薊、胡焰的謀劃,每座城池都加厚、加高城牆,挖了環城深壕,設置了拒馬、陷馬坑等設施。聞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龜茲、焉耆、姑墨聯軍均馬上健騎,利在野戰,而面對堅城固壘時便力不從心!

現在,北嶺危急,班超面臨兩難抉擇。他既要留主力在手,呼衍獗兩萬精騎就在十里外紮營,又要派出得力將領解北嶺之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寒菸陷入敵手!

見班超陷於兩難,這個名叫權耜的男子跪在帳下,竟然主動稟報道,“大使,呼衍獗或爲打援,赤河城主力不宜動。末將有一計,不知當講否?”

蒙榆甕聲甕氣地叱道,“火燒屁股時候,有屁快放!”

權耜抱拳道,“《墾荒令》讓移民有了家業,北嶺移民感激大使、左相、右相。北嶺移民三千人,均山野、草莽彪悍之輩,末將以爲民心可用。末將懇求大使派一員大將率精騎數十援北嶺城,召集移民,能戰者少說也能得千餘人。木都不過二千人,如調度得法,定能解北嶺之圍!”

班騶不解,“對了,汝既能衝出重圍,且說得頭頭是道,何故舍近而求遠百里求援,幹嗎不自己召集墾民解北嶺之圍?”

權耜嘆道,“唉,將軍有所不知,小人不過一個小小計官,人微言輕,且名聲……還不好,墾民未必能聽小人話兒。此去北嶺,必得大使麾下一員大將方可……”

“名聲?汝都幹過什麼壞事……”班騶脫口問道,話未說完,淳于薊看了他一眼,趕緊閉口。

衆將有的頻頻搖頭,寒菸怎麼派這麼個不靠譜的人來,滿嘴瘋話。讓千餘牧民、農夫,去對抗木都的兩千精騎,豈不是去送死?!

班超與淳于薊、胡焰等將卻豁然開朗。木都雖然有二千人,北嶺城堡雖小畢竟是牧主莊苑,攻城兩日少說也得死傷數百人。如果遣一員大將借用千餘民力利用夜晚驟然襲擊,只要時機火候拿捏得準,木都則必敗。只是赤河城隨時都有大戰,派何將前往?

淳于薊知道班超心裡想什麼,便主動道,“司馬,權耜此計,末將以爲可行。大軍不能動,還是吾帶幾人去北嶺走一遭吧!”

胡焰從沙盤上擡起頭道,“副使暫不宜去,赤河城纔是要點。呼衍獗使了一招圍城打援,大使可還一遭圍魏救趙,輕兵遠襲尉頭倉,令彼自亂!”

尉頭倉是呼衍獗在尉頭城北設立的糧倉,囤積從姑墨國送來的優質稻米數十萬石,支撐大軍遠征疏勒國!

“不!”班超斷然搖首,他指着沙盤斬釘截鐵地道,“呼衍獗以兩路輕兵深入疏勒國,並無糧秣支撐,最多維持半月。因此攻城是假,彼不過是想引誘吾分兵而離堅營固壘,進而在野戰中擊破疏勒軍。因此,吾全軍固守赤河,分兵必敗,此爲大局!”

班超說得不容置疑,不管發生什麼,疏勒軍不離堅城一步,已經不可動搖!

“司馬所言有理,末將遵令!”淳于薊點頭,卻愁道,“可寒菸在北嶺城,手中不過數百卒,寒菸若陷敵手,將重挫疏勒國民心士氣!”

“吾去!”蒙榆抱拳請戰,“副使不能離赤河城,本將自請救援北嶺城!”

胡焰卻道,“不不不,苦木(注:蒙榆字苦木、寒木)兄乃漢使帳下第一勇將,亦不宜離赤河城。赤河城隨時有大戰,大使身邊需要猛將!”

蒙榆大怒,厲聲道,“斷耳老賊,末將難道不知赤河有大戰?疏勒吏民歸心於公主,莫非汝欲眼看着北嶺城破卻不救哉?!”

“苦木兄與衆將勿急——”胡焰從沙盤上擡起頭看着班超道,“大使,吾與墾田尉顬罕相熟,還是吾去北嶺城走一遭罷!”

“哼!”誰都能聽明白,胡焰話中之意是蒙榆勇而少謀,不宜獨擋重任。周令怒視着胡焰卻不敢罵出口,氣得扭過頭去。

蒙榆卻瞪着銅鈴般血紅眼球,手指胡焰甕聲甕氣地大怒道,“木都勇悍,非常人能敵。寒菸有失,勢將撼動疏勒根本,果如此本將定殺汝頭!”

漢使團第三、第四號人物劍拔弩張對掐開了,帳內氣氛緊張,火藥味漸濃,衆將校都緊張得不敢再說話。

胡焰昂然抱拳道,“如救不出左相,不勞苦木兄動手,本將自會提頭來見大使與衆將軍!”

“行啦,勿要再爭——”時間緊迫,班超迅速下定了決心,“北嶺雖危急,然赤河城則更關係吾南線全局,疏勒軍若敗,則盤橐與疏勒城必危。令陳灰(注:胡焰字陳灰)帶肖初月、周令、權耜四人,精選一什勇悍斥侯急馳北嶺州。記住,只需借用民力,趕走木都救出寒菸即可!”

“末將遵令!”胡焰等人領命而去。

大戰在疏勒國幾個點上同時打響,率五千人繞過北嶺州、千里奔襲盤橐城的正是郝宿王石舂和漢賊張望。他們自帶糧秣長途奔襲,根本未攜帶任何攻城器械。

而今日的盤橐城和疏勒城,均是由方方正正的巨大黃色夯土壞,一層一層壘築而成,堅固異常。城高五丈,頂寬三丈,城壕、甕城、馬面、箭堡巍峨嚴整。尤其是盤橐城,外有朝霧河、赤河環繞,五千騎短時間想下,難於上青天。

國王忠、輔國侯成大牢牢扼守着疏勒城,右相權魚、擊胡侯番辰則堅守盤橐城。兩城糧秣充足,吏民同仇敵愾,敵騎兵驟臨城下時城內兵民無人驚慌!

奔襲盤橐城和疏勒城的行動雖無收穫,但木都在北嶺小城已漸漸得手。此時的北嶺城堡已到即將城破的關鍵時刻,二天惡戰,五百守軍已陣亡大半。多數陣亡者,都是被城下來回疾馳的騎弩兵在運動中精準射殺。城堡內僅有四戶牧主,此時男女老少百六十餘口全部持械上了城頭,頂上防守空位。誰都清楚,一旦破城,必被血腥屠城、姦淫,一個人也活不下來。

與其城破被戮,不如拚到最後一刻,那怕戰死城頭!

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六章 血腥礪兵
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六章 血腥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