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會試(下)

說起來會試是舉子們在科舉賽場上最後的一段衝刺,固然在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但那主要是定名次,輕易不會往下刷人。所以決定考生命運的就是會試,只要會試得中就算功德圓滿,殿試反而不算什麼關隘。

從常理看,到了這個階段的考生應該最緊張,重視程度不是鄉試能比。但真正到了考場這纔會發覺,其實舉子在參加會試時,心理反倒比鄉試更放鬆。

首先,自身已經是舉人,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即使不能致富,一般而言也餓不死,考不中也沒有迫切的生存壓力。明朝舉人蔘加會試的權限是無限期,只要人沒死,就能參加會試。像是萬曆年間狀元楊守勤,他中舉後感覺自己學識不夠,就先去遊學十幾年再去考試一舉奪魁。對於舉人來說,只要經濟力量達的到,就能一直考下去,並不太把一場考試放在心裡。

其次,就是考試的氛圍營造,也不像鄉試搞的那麼隆重。雖然是國家級的大考,實際在入場搜檢時,反倒比鄉試放的更鬆。負責搜檢的兵士只虛應故事隨便看看,不會要求舉子脫衣脫靴,也不會打開頭髮,只走個過場就把人放進去。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身份。參加鄉試的都是秀才,士兵還可以欺負一下。到了這個場合的都是舉人,即便不中試,也有做官的資格,本身已經一步邁入帝國統治階層,和這些執勤守衛的士兵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他們哪裡還敢刁難。所以從明中期開始,會試弊案多發也不是沒有道理。

與鄉試一樣,每一名舉人都由一名老軍看管,防止其串通作弊。但舉人不是犯人,老兵哪裡敢招惹這些宰相根苗,見了恭敬還來不及,其實提不到管束。這一科的氛圍與以往比略怪一些,除了士兵,還多了幾十個東廠番子往來巡邏。名義上是說加強科場保衛,防止不測事件發生,但是想想范進就能明白,這是馮保在報復這些聯名上告自己的舉子所用的手段。

這羣番子神憎鬼厭,即便他們什麼都不幹,就這麼盯着人看,就已經讓人心生厭煩。一些膽小的心理緊張,文章也就發揮不出平日的手段,於科舉上而言,自然是極大的不利。

拜了考神,老兵帶着范進走向號舍,一名番子突然走上來瞪着范進道:“你籃子裡是什麼?”

范進毫不客氣地瞪回去,“應考器具,再有就是充飢糕點。怎麼,你想查查看?”

那名番子點頭道:“不錯,正是要查。”

其伸手接過籃子,抓了塊糕餅隨手捏碎,又放到嘴裡咀嚼幾口,又惡形惡狀道:“爾與我仔細了,會試作弊終身不得下場,好生去考,趕走歪門邪道,老子第一個不放你。”

這時進考場的學子很多,這番子聲音又大,一些舉子便朝這裡看過來,隨即有人道:“是範公子,果然是範公子!你們看,這些番子又在刁難範公子,簡直豈有此理。等到考完這一場,咱們再寫個東西遞上去,要好好參馮保一本。”

這名番子早晨還在別院那值勤,對范進也極是恭敬,畢竟李夫人那說句話,這名番子就能被打斷腿,哪敢得罪范進。之所以鬧這一出,其實就是爲了替范進洗脫勾結東廠嫌疑,免得他反水的事被這些學子聞到味道。這肯定不是番子個人意見,至於是李夫人的意思又或是馮保的意思,范進現在也說不清楚。

其實畫畫這事,今天上午就算完工,下午的時候便沒了事,本該是溫習一陣功課,不想李夫人卻扯了范進談佛法講經文,看樣子鐵了心要發展他加入大乘教。費了很大力氣,又許給她一個天雷報的故事寫成話本幫助其傳法,纔算暫時擺脫。

不過范進本身也是脂粉陣裡打滾的人物,感覺的出,這個李夫人對自己,似乎不單純是欣賞才情那麼簡單。不但說話時刻意製造只有兩人在場的機會,而且言語舉止間,總是若有若無給自己一些暗示。只是這女人也不是蠢人,暗示給的並不明顯,進退自如。如果自己打蛇隨棍上對方也可能翻臉,當然也可能。

李夫人眼下的年齡剛剛三十歲,如狼似虎,相貌也算是一流,加上自身氣質不差,范進對這麼個女人倒也不一定拒絕。可問題是對方身份實在有些特殊,與皇家關聯太近,真吃了她,只怕後患無窮,是以一時不敢動手,但也不敢得罪。

在分手時,李氏又說了一句,要幫襯自己前程,固然不知道這話裡真假成分比例,眼前這一幕,或許就是有她的因素影響。

京師貢院的環境比廣東的要好,北方氣候乾燥,貢院維護的也比廣東更好,但如果運氣不好,分到犄角位置,也可能被凍的手腳發僵。范進被分到的,是整個貢院裡環境相對較好的號舍,房間寬綽採光好,算是最好的那一部分號舍之一。

從他投遞公據的時間看,按說是分不到這麼好房間的,這背後是誰發力,范進暫時還猜不出。

撫摸着面前那簇新的書桌,范進心道:這一科的舉子不知上會感謝張江陵,還是會罵他。就在去歲,這位宰相駁掉了皇帝支應十萬兩銀子慶賀上元的要求,在那之前卻撥了三萬兩銀子重修貢院,足以體現出朝廷對於讀書人的重視程度。從大道理上看,張居正做的無懈可擊,不過皇帝怎麼想,就很難說。更要緊的是,在舉子這,他也未必落的了好。

張嗣修現在就在貢院的某個房間裡,從常理上看,他的那間考棚環境只會比自己更好。不管張居正做了多少,張嗣修自身的才學又如何,單是他下場這一事,就等於從這一千多人手裡生擠走一個名額。到時候不管是中了的還是落榜的,只怕都對張居正大爲不滿。

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實施時,卻不能得到認可。當然,這位未來岳父未必在意其他人認可與否,可是總是這樣搞下去,在上下都得不到認同,未來下場又能好到哪裡去。范進搖搖頭,自己這個未來泰山,以天下爲己任,行事時眼裡其實是看不到普通人的,在他的謀算裡,這些舉子的想法,其實也不重要。他只是把該做的事做好,於民間的譭譽其實並不怎麼放在心裡。

他不是聖人,也不以聖人標準要求別人,在他看來,自己做了這麼多事,給自己要點好處也沒什麼不對。可問題是,這樣做的前提是要得到一方面的認可,現在搞成舉目無親,謀國固然可以,謀身就實在差了些。

腦海裡轉着這些念頭,范進發現自己現在有個問題,就是雖然到了考試的時候,狀態卻投入不進去。換句話說,注意力沒法放在考試上。明知道這是一場關乎命運的考試,甚至連婚姻大事都和這有關聯,可是就是緊張不起來。

實在是最近認識的人太多了一些,在江寧與魏國公往來,路上與首輔之女旦旦而伐,進京後又與馮保談笑風生。轉過身再讓自己像普通人一樣去考試……這能進入狀態纔怪。

就在胡思亂想中,遠方梆點敲響,與鄉試一樣,一聲聲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聲音響起,宣佈着貢院大門已鎖,現在到了考試準備階段。

正式發題紙及題目是在二月初九早晨,禮部印好的題紙,每人十二張正卷題紙,十二張草稿紙。在第一張上印有考生姓名、年齡、籍貫、三代情況以及本經。考題這時也發了下來,與鄉試一樣,三道四書題,四道本經題。

范進見到題目,卻見三道四書題分別是:黿鼉蛟龍、此謂唯仁人、所謂平天下。不等看到本經題,他的心內卻莫名一陣唏噓,擡頭看了看考棚,又左右看了看兩邊的檔板,微微一笑,這重重關防,千百官健真能防的住有心人?科場之內若真想做些手腳,這些手段又能起什麼作用?

三道四書題裡有兩道自己昨天下午剛剛做過。李夫人拉着范進除了勸誘他入教,就是與他閒談。由於臨近科舉,只談些風花雪月之類的事顯然不靠譜,是以談得最多的還是文章。她出了幾個題目,要范進做一做,算是遊戲,也算是考教。其中黿鼉蛟龍、所謂平天下這兩道題就是李夫人出的題目。

她的知識水平其實一般,以四書春秋出題,本就不合其風格。所出的題又正好與考試的題目相合,自然不能用巧合來解釋,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次科舉泄題了。

按科舉規則,是在考前一天,也就是二月初八這天,由兩位總裁官臨時翻閱書籍選擇考題,再交給字匠刻工印製準備二月初九的考試。這位李夫人果真有通天手段,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已經把三道題裡的兩道拿到手。而四道春秋題,她也拿到了三道。

由於已經做過一遍,肚子裡有了腹稿,對比臨時見題的考生,自然佔了很大先手。本來會試就是鄉試的翻版,區別是考生水平不同,實際的考試題目和形式區別不大。范進從凌雲翼那學了考試的竅門,再趕上七道題裡自己有五道做過,信心自然大增。

考試雖然初九、十二、十五要考足三場,但是實際上與鄉試一樣,會試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時間太緊。二十七就必須放榜,留給看卷子的時間一共也沒多少天。而所有的考官在這段時間裡,每三天要吃一次由國家供應的酒席,平時還有入簾酒,閱卷酒之類的小規模酒宴犒賞。主要的時間都在喝酒吃菜上,看卷子時間更少。

所以二場的論、表、誥、判乃至三場的策論,其實都是那麼回事,看不看的不太在意。主要精力都用在第一場,看這七篇文章上。只要這七篇文章做的出色,會試就肯定能拿到名次。

固然眼下范進的生活已經擺脫了範莊時的赤貧狀態,步入明朝富翁這個行列,但一想到不久之後自己即將成爲進士再迎娶白富美一名,步入明朝官員階層,從此紫袍金帶榮華富貴走上人生癲峰,心中依舊是有些小激動。

三道題裡,黿鼉蛟龍出自中庸,另外兩道題出自大學。作爲會試,題目難度確實比鄉試略高,黿鼉蛟龍這個題目很有些刁鑽,不大容易寫。

原文裡列舉了一大堆水族生物,黿鼉蛟龍只是其中一部分,萬曆又不開海洋博物館,題眼顯然不在水生物上,即使在,舉子也不懂。大多數舉子見到這道題多少會有些懵圈。范進好在已經做過一次,當時用了頗長時間考慮破題,自然不會忘記,現在應付起來就很輕鬆,提筆寫道:歷舉水族之異者,所以著生物之功也。

這道題目的破題,採用的是暗破的方法。起兩股就是從不測者角度講起,第一股講水的廣大無邊,下一股講水裡的生物如何神奇。然後中兩股則是講題目中幾種怪物爲何併名稱孤,後兩股則是講這四種動物只能生長在浩瀚大海,而非溝渠,也就是潛水難養龍的道理。

到了束兩股,則是先從生物的角度講水,又從水的角度講生物,結語部分又強調了水生萬物,四種大型生物只是其中顯眼的,不顯眼的還不知多少。

在答題中間接引出了海洋的廣闊及無窮的未知性,眼下的科技自然不可能對大海進行什麼有效探索,但只要吸引一些人對海洋的注意力,便也算成功。

所謂平天下則是比較正常的題目,其實就是考這些未來進士,對於維護社會穩定,如何保障社會平穩運行的看法。中了進士就要準備當官,身爲官員預備役這一部分也是必有的才幹。

比起普通舉人,范進是在凌雲翼手下工作過,並得其私塾教導,算是兩廣總督衣鉢傳人的。即便是凌家子侄也未必享受過的待遇,現在他都享受了,這種題自然駕輕就熟,以:釋治平之序,即心之同而得道矣爲破題,闡述的則是在百姓間宣傳尊親尊老的原理。

講法律制度,老百姓未必聽的懂,也很難宣貫。講尊親尊老這種最簡單的道理,老百姓易於接受,也願意遵從。尊親尊老,維持人倫關係的穩定,社會就不容易發生變革,也就沒有大亂髮生的土壤。固然這樣的環境不利於革新,不利於社會結構變化,不利於打倒狗皇帝等等。但是從統治階級立場看,這確實能維持社會平穩,國家太平。既然要做進士,自己屬於什麼階層,屁股坐在哪邊,總是要搞清楚。

此謂唯仁人則是強調舉賢,親賢臣遠小人的重要性,這道題相對就容易些。范進以:發仁人用情之義,而益信其爲仁之至也。亦堪稱恰倒好處,比之他平時做的文字看,這篇要算是上品了。

隨後兩場考試便無甚話說,等到最後一場策論考完,正是二月十五,遲來的春風終於吹進京師,等走出貢院,隨着關清範志高兩人一起走向鄭家鋪的范進心內意識到:春天終於來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蜚短流長(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八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操控清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五十五章 丹青(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五十三章 不第而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五百章 娶親(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同表現第五百零四章 裱糊匠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二百四十章 片言變成無情棒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會試(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五百零四章 裱糊匠出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百六十四章 鴛鴦折翼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三十九章 洪總甲的報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三百六十章 巧設羅網(下)第七十章 上人見喜(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幼學瓊林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豪雨(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五百七十章 脫鉤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進新政(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熄滅的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八十章 傾頹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二百八十四章 舊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暴風驟雨(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官商合作第五百八十三章 以身爲餌(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兒心(上)第三章 遠大志向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會(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幽蘭居(下)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於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門生與座主(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二百五十九章 蜚短流長(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狀元(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壓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團聚
第二百五十九章 蜚短流長(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黔國公案第九十八章 天大官司 地大銀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八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塞上行(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操控清議(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除夕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五十五章 丹青(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五十三章 不第而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九十章 叫破機關第五百章 娶親(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國公府的善意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堂入室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二百四十一章 緩兵計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同表現第五百零四章 裱糊匠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溫馨時光(下)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第六百零一章 范進的奇恥大辱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零五章 背後推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五百六十三章 暗刺第二百四十章 片言變成無情棒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會試(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驚雷(上)第五百零四章 裱糊匠出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一章 萬般皆下品第四百六十四章 鴛鴦折翼第四百七十九章 十三太保,退思當道(上)第三十九章 洪總甲的報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求饒第三百六十章 巧設羅網(下)第七十章 上人見喜(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幼學瓊林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室如牢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豪雨(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二十一章 簪花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五百七十章 脫鉤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三百九十六章 范進新政(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熄滅的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玉杯銀燭第八十章 傾頹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奪情的代價第二百八十四章 舊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暴風驟雨(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官商合作第五百八十三章 以身爲餌(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上)第三十三章 閱卷第一百九十五章 女兒心(上)第三章 遠大志向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會(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神明庇佑土默特(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幽蘭居(下)第十九章 依稀往夢似曾見(上)第四百六十章 節婦清官(中)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之政出於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設羅網(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范進的修、齊、治、平(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六部觀政(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門生與座主(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辛愛第二百五十九章 蜚短流長(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狀元(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三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施壓第四百一十四章 一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