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刺客奇才

是勳前去曹營,打算遊說曹操,可沒想纔到蛇丘,就迎面撞見個想要弄死自己的傢伙。只見此將四十不足、三十有餘,一張黃臉,短茸茸的鬍鬚,雖然頂着盔、貫着甲,但是光看面相卻毫無威勢,不似領兵之人,卻似郡縣的書掾。即便是他一挑眉毛,喝聲:“綁出去斫了!”無論神情、語氣,聽着都跟“滾蛋別來惹我老子煩着呢”沒啥區別。

可是令出如山,士兵們當然不會當那是玩笑話,上來就要捆綁是勳。是勳一邊掙扎一邊叫道:“某死便死矣,須知閣下何人?你我有何仇怨?倘能明白就死,死亦瞑目了!”他總覺得這事兒蹊蹺,難不成其實對面這傢伙也是袁術的奸細?然而“騎都尉”這職務可不低啊,曹操身邊要真埋着這麼個“深海”,就沒道理不久後能把袁術打得狗一樣啦。那麼,他究竟爲什麼要殺自己呢?此人究竟是誰?曹操這時候的騎都尉都有誰啊……我靠老子又沒記住史書上的這些細節!

此刻他內心的不甘倒要超過疑惑,疑惑又要超過恐懼,一張臉漲得通紅,乍瞧上去卻象是憤怒得難以自己一般。只見那將也不說話,盯着是勳瞧了半天,直到抹肩頭攏二臂,繩子在是勳身上纏了好幾圈,士兵們就要準備打結了,這才突然把臉色一變,仰天大笑道:“果然是豪膽之士啊!”

當下擺擺手,喝令捆綁是勳的士卒們退開,然後他親自起身,過來幫是勳把身上的繩子全都給解了下來。是勳更是迷糊,不禁就問:“閣下何前倨而後恭也?”

等那將把繩子全都解了,擲在地上,然後轉到是勳身前,突然雙手抱拳,一躬到地:“冒犯了。只因近日有多人行刺我家主公,因此特相試爾。形格勢禁,不得不然,還請是先生千萬寬宥。”

是勳長舒一口氣,可是轉念想想,卻又覺得不對:“如此一試,難道便知真僞不成麼?”對方深深點頭:“臨難而不知畏,遇強而不知懼,秉持董道,堂堂相責,豈非豪傑之士乎?哪裡是那些雞鳴狗盜之輩所能爲呢?”是勳想想也是,這年月還沒有專門的間諜機關,對刺客殺手的文化素質要求也很低,一般士人是不屑爲之的,而那些大老粗又怎能表現出自己剛纔那般“士人傲骨”出來呢?

好比說後來西晉郭衝爲了捧諸葛亮,說了五樁軼聞,其中之一,就是說:曹操派個刺客去謀刺劉備,刺客跟劉備分析天下形勢,說得挺投機,直到諸葛亮進來,才略顯出慌張之色,趕緊找藉口閃人了。劉備就跟諸葛亮說啊,我得到一名奇士,可以做你的補益,諸葛亮問是誰人,劉備說就是剛纔離開那位。諸葛亮說,我看此人神色慌張,一定是曹家的刺客。果然劉備再找這人就找不到了。

給《三國志》寫疏的裴松之逐條批駁郭衝五事,在談到這一條的時候,就說了:劉備向有識人之明,要是真來一個傢伙能把他給哄開心了,還說可以作爲諸葛亮的補益,那這傢伙肯定真是當時奇士啦,誰他喵的捨得把這種奇士拿去當刺客,投身死地啊!這比肉包子打狗還不靠譜嘛!

所以這時候的刺客,估計絕大多數也就是勳出恭撞見的那倆傢伙的德性,武力可能不錯(當然啦,明顯比管巳和白老五差點兒),智力就得打個對摺,至於風度、儀態,這類士人的專項屬性,那就壓根兒入不了門兒啦。

其實是勳挺僥倖的,他剛纔是真嚇得快要尿褲子了,要不是這陣子實在遇見過太多的險情,神經被磨鍊得逐漸大條,再加上憋了一肚子的說辭還沒見着曹操就要報廢,由衷的不甘心壓倒了恐懼,當時舉止一個不慎……其實這跟慎不慎的沒關係,應該說一個不走運,讓面前這位將領認定是假裝的,那自己就死定了啦。

想到這裡,整個後背全都溼了——人往往就是這樣,遇險之際,一是事起倉促,還來不及細想,一是可能被別的什麼情況、情緒給干擾了自己的反應,說害怕也就那麼回事兒,要等過後回想起來,自己在鬼門關上兜了個圈子,那纔是真的害怕。後怕,後怕,說的就是這個。

可是這時候也由不得是勳仔細地品味後怕的滋味,對方是道歉了,得趕緊做出反應來啊。他能怎麼辦?跳腳大罵不肯接受道歉?自己這可還在別人的地頭上哪,要是把對方惹得惱羞成怒的,從試探變成了真起殺心,那可連後怕的機會都沒有啦。當下只得淡淡地一抱拳:“閣下護主謹慎,原難怪得。但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那員將一邊招呼是勳在他對面坐下,吩咐兵卒送上熱水來給是先生壓驚,一邊自我介紹道:“某是中牟任峻,草字伯達。”

哦哦,原來你就是任伯達。

說起來任峻在曹營當中,其實存在感很弱,這是因爲他跟着曹操早,死得也比較早,貌似官渡以後沒多久就掛了。而且這人長期管着押運糧草,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比起諸曹夏侯,還有什麼張樂於徐來都差得很遠。但是是勳知道任峻的名字,因爲都說荀彧荀文若是曹操的蕭何,事實上得荀彧和任峻加起來,才能算是個完整的蕭何——使曹操得以在羣雄當中脫穎而出的“屯田”之策,那就是棗祗建議,任峻去執行的。

所以是勳趕緊緻禮:“久仰久仰。”任峻聽得這話只是客套——這時候出了兗州,知道他的人還真不多——其實卻是是勳的由衷之言。

任峻就問啦,是先生遠來求見我家主公,不知有何要事?是勳故作高深地微微一笑:“此非當下所能明言也。且待是某見了曹兗州,道出一番大計來,日後自見分曉——只是須快,時機稍縱即逝。”

任峻不敢怠慢,急忙派兵護送是勳前往曹操的大營。話說此刻曹操的大本營距離蛇丘縣不遠,就在西北方三十里外,靠近遂鄉,縱馬疾馳,用不了一個小時就趕到了。這時候日頭近午,是勳一晚上是冥思苦想地沒能安睡,早上起來也沒吃過什麼東西,又跑了那麼半個上午——再加上還被任峻給嚇了一嚇——就覺得精神睏倦,肚子也反覆地叫起撞天屈來。

這種狀態可沒法兒鼓起勇氣去勸說別人。於是是勳就在大營外下了馬,先活動活動腿腳,問兩個郯城兵取乾糧來啃了幾口,然後靠着棵大樹眯了一小會兒,這才長吸一口氣,吩咐任峻派來的兵:“去通傳吧。”

自己報上名去,曹操會怎麼對待自己呢?是勳也曾經全方位地設想過。要是足夠YY,那肯定是曹操大喜過望,連鞋都來不及穿,光着腳丫子就跑出來啊,拉着自己的手說:“子遠遠來,何以教某?”——沒錯,有這種待遇的只可能是官渡相峙時候的許攸許子遠,完全不會是自己……

自己無官無職,一介白衣,甚至故意的連來幹什麼事兒都沒提,曹操最大的可能就是不見——要是那樣的話,就只好先把曹德的書信遞上去了,但是這玩意兒先遞不如晚遞效果好。你想啊,龐統龐士元爲什麼要把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信都藏在懷裡,先不拿出來給劉備?他是還想觀察劉備、考察劉備,“臣亦擇其主”嗎?別扯淡了呀,他又不想投曹操,投孫權又被打了回票,不投劉備還能跑哪兒去?真回家種地去?他只是想把那兩份奇貨留到效果最好的時候再躉出來、販出去而已。這人的心理就是如此,第一眼看上的好東西真未必會珍惜,只有一開始走了眼,差點兒失之交臂了,等再撿起來的時候,才百看不厭,覺得那真是稀世奇珍啊。

所以說嘛: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嗯,貌似自己想得有點兒偏了。

比較好的情況,曹操允許自己進去,但是態度並不怎麼熱情,那自己就要先嚐試着靠這條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曹操,要是失敗了,再掏出曹德的信來。當然最好的情況,是遊說成功,然後再掏信,則曹操對自己的觀感肯定更上一層樓啊。反正這封信是保底,且不急着遞出去哪。

可是是勳沒想到,曹操竟然下令用了個“請”字。於是他跟着衛兵來到大帳之前,衛兵撩起了帳簾,是勳才待邁步,卻又不禁猶豫了——

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卻還是他喵的我的一大步啊!

他就有點兒奇怪,當初在平原乍見劉備的時候,怎麼就沒有這種患得患失,有一半緊張,還有一半憧憬的心情呢?他分辨得出來,那絕不是因爲遊說曹操如何艱難,又如何有挑戰性,所產生的緊張和憧憬。沒錯,自己是半拉曹粉,可是身處這個時代,而不是兩千年後面對紛繁複雜而又仿如隔空的史料,內心應該是把劉備跟曹操擺在同一個層面上的。反正自己這輩子不是歸曹就是歸劉,在主意還沒有拿定的前提下,曹操、劉備,又有什麼區別了?

於是長長吸了一口氣,強自穩定心神,這才撩起衣襟,大步入帳。進得帳來,就見帳內除了衛兵外,共有兩人,竟然沒有坐着,而全都站起身來恭候。是勳真是有點兒受寵若驚了,朝上一揖:“拜見曹使君。”擡起頭來仔細觀瞧,嘿,果然這就是曹操嗎?

————————我是推薦的分割線————————

第二卷的重頭戲開始了,主角要去遊說曹操了——話說大家還記得這主角的本名是啥嗎?阿飛,是的,阿飛。所以順便就幫推一下三國阿飛的《鬥戰三國》(書號3032615)——這是穿越三國史上的一次傭兵大冒險。同樣寫三國,各有巧妙不同,希望朋友們在給我收藏、推薦、點讚的同時,也去讀讀阿飛的文章吧,多謝!

第26章 梳理屯田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4章 禪讓風波第4章 西走而王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3章 幽州諂臣第38章 謀國謀身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0章 是郎才盡第5章 鮮花牛糞第20章 秦因何亡第7章 卿何人也第13章 行海索第31章 曾母投杼第19章 魏之必敗第9章 德不可見第4章 西走而王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章 微末小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5章 天地之力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欲捧殺也第32章 海船入江第9章 察考諸子第12章 尚書空臺第7章 魏亦有亡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1章 叔勉之心第35章 魯難未已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4章 壯士斷腕第5章 漢語拼音第7章 何必日正第8章 紅臉白臉第11章 不聞惡聲第5章 再見梟雄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5章 同林之鳥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7章 白晝荒夢第3章 蒼天不仁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5章 就食玄菟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遼東軼聞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4章 敗得甚好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4章 封藩涼州第23章 春心乍動第6章 欲言南事第9章 反逆蟊賊第21章 火中取栗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來何遲也第30章 乃見君臀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8章 毋失我望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禍福所依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吏之不足第26章 羽扇綸巾第33章 乃可不歸第8章 木蘭何人第19章 黃巾渠帥第30章 養疾自重
第26章 梳理屯田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4章 禪讓風波第4章 西走而王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3章 幽州諂臣第38章 謀國謀身第31章 逃出生天第20章 是郎才盡第5章 鮮花牛糞第20章 秦因何亡第7章 卿何人也第13章 行海索第31章 曾母投杼第19章 魏之必敗第9章 德不可見第4章 西走而王第14章 倭使入覲第3章 微末小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2章 甥其無恙第25章 天地之力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欲捧殺也第32章 海船入江第9章 察考諸子第12章 尚書空臺第7章 魏亦有亡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1章 叔勉之心第35章 魯難未已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4章 壯士斷腕第5章 漢語拼音第7章 何必日正第8章 紅臉白臉第11章 不聞惡聲第5章 再見梟雄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5章 同林之鳥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7章 白晝荒夢第3章 蒼天不仁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5章 就食玄菟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遼東軼聞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7章 搖脣鼓舌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4章 敗得甚好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4章 封藩涼州第23章 春心乍動第6章 欲言南事第9章 反逆蟊賊第21章 火中取栗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7章 來何遲也第30章 乃見君臀第28章 馮翊遺珠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4章 文人落魄第28章 毋失我望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2章 壯當封侯第13章 口舌之間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7章 禍福所依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吏之不足第26章 羽扇綸巾第33章 乃可不歸第8章 木蘭何人第19章 黃巾渠帥第30章 養疾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