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請爲紀信

法正也注意到了曹魏雍州防禦體系上的小小漏洞,但他跟龐統的認識不同,覺得這種小漏洞不值得揪“子午道狹,若出奇兵,不可過萬,且必以卒贏糧也。若夏侯楙棄守長安,或有勝算,然楙雖無能,長安重地,安敢遽走?且張德容,魏之良吏也,必斂軍而守。待張郃、徐晃來,出軍必覆。主力雖可自褒斜、儻駱出,而聞偏師覆,士氣必沮,賊復大舉來應,恐難立足。軍敗而賊踵之,乃恐漢中亦不可守也!”

結論是:“此懸危之計,請陛下勿聽!”

“子午谷戰略”本來就是冒險之舉,既然是冒險,當然反面理由很好找,而且貌似更加充分。法正這麼一分析,劉備也覺得有點兒不靠譜了……我可以賭博,但要是贏面實在太小,賭之何益啊?

所以第二天朝堂上繼續爭吵,劉備也照樣舉棋不定。龐統多次向劉備暗示,我昨晚跟您獻的計,您究竟拿定主意了沒有啊?即便不能在衆人面前宣佈,您也給我透點兒風啊然而劉備陰沉着臉,只當沒有聽懂龐士元所言。

當天下午,在城外練兵的關羽、張飛趕回了成都,劉備把他們召入內廷,告之朝臣所言,並且也略略透露了一點兒龐統的計謀,以徵詢二將的意見。二將都傾向於以攻代守僅僅防守,被人逼着打,實在太憋屈啦可是對於兵出子午谷,關雲長連連搖頭,說不可,張益德倒是雙眼一亮:“此計或可行也!”

結果二將當即就在劉備面前爭論起來,各執己見,誰都說服不了誰。劉備只好說你們纔剛返都。風塵勞頓,還是先下去好好休息,仔細考慮一下。明天再參與朝會討論吧。

關、張才退,龐統又來了。詢問劉備的決定。劉玄德面無表情地回答道:“朕以此計懸危,恐不可行也。”龐士元一挑眉毛:“得非法孝直說陛下耶?”

劉備心說你們倆要不要這麼相愛相殺啊,看對方都一個底兒掉,偏偏又不肯和睦相處……一個我的左膀,一個我的右臂,但凡誰肯退讓一步,我必然壓着另一位不趁勝追擊啊,一起戮力王室。則曹操何可懼也?

龐統跟隨劉備還在法正歸附之前,多年君臣,深知劉備的秉性哪怕你面無表情,我也能瞧得出來你正在想啥!當即正色道:“陛下以爲,臣出此謀,專爲撓孝直耶?臣固與孝直不睦,然不敢以私而害公也。漢中實不可守。若陛下欲苟且,即可請臣於魏,如張魯、孫權,皆可保其首級。若陛下不肯與曹操共戴此天。又何懼用奇?”

劉備回答道:“朕寧死,必不肯屈從漢賊也!然兵出子午,懸危之計。勝算渺茫,士元其爲朕熟思之。”

兩人原本當面對坐,龐統聽聞此語,當即從枰上起身,“撲通”一聲跪倒在劉備側前方,腰桿挺得筆直,拱手道:“孫子云:‘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今國家危殆,若不敢死。何得言存?臣請爲陛下率一偏師出子午以向長安,便即身死。必爲陛下牽制賊軍二十日也!”

劉備趕緊下榻,伸手攙扶。說士元你又何必如此賭氣呢?你是國家重臣,三公之尊,怎麼可以去冒這種險?

劉備往起扯,龐統卻往後縮,同時催促道:“雖賊疏忽子午道,以路招守之,然若夏侯惇尚在長安,臣必不敢行此險計也。今夏侯惇因病返洛,正天以此機以資陛下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設使夏侯病癒,或曹操另遣督將至長安,則關中有若金湯,無隙可乘也,豈不懊悔?請陛下定計!”

隨即一梗脖子:“臣陷險地,則陛下或可得安;若使臣安居成都,以觀大廈傾覆,又何異於死?且重辱臣也!今陛下聽臣,臣當爲陛下鞠躬盡瘁,以破此局,安漢社稷;陛下不聽臣,臣有死而已,豈忍見漢之宗社爲逆賊所壞乎?!”

劉備皺着眉頭,問若不出此險計,難道就真沒有別的辦法了嗎?龐統回答道:“若孝直能守漢中,必不是臣往攻之策也,唯不識所攻何向……”法正也是贊同以守代攻的,只是他找不到合適的進攻方向而已,由此可見,固守漢中,以退曹兵,他也並沒有太大的把握“今日之勢,如昔高皇帝在滎陽、成皋之間也,即天子亦性命頃刻,臣又何慮己身乎?乃請陛下爲高皇帝,臣請爲紀信也!”

想當年劉邦固守滎陽,以拒項羽,兵疲糧盡,眼瞧着城就要破了,於是將領紀信站出來,假冒劉邦出城投降,使劉邦得以安然撤離。項羽知道自己中計後,怒不可遏,就活活地把紀信給燒死了。所以龐統說了,如今形勢危如累卵,我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爲陛下您兵出南山,擾敵雍州創造機會,總好過將來陪着你一起戰敗而死。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不由得劉備不動容,一向喜怒不形於色之輩,竟然連眼圈兒都略略泛紅了。於是終於首肯了龐統之謀,派龐統率趙雲、廖淳、傅肜等將,率領精兵七千,偷出子午谷;同時關羽、吳班等出褒斜道,張飛、馮習等出儻駱道,吳懿、鄧芝等出散關故道,馬超突出武都,共擾曹魏在雍、涼二州的部署。劉備本人也從成都移駕漢中,隨時準備接應。

且說蜀漢精兵,多在漢中,因而龐統首先從成都北上,向漢中太守、北部督李嚴討取兵馬。李正方得了法正的密信,還想阻撓,卻不料龐士元一使眼色,趙雲撲上前去,跟逮小雞似的就把李嚴給揪離了地面,隨即奪其兵符。就此龐統得以在漢中點集七千精銳,先乘船沿沔水而上,抵達石泉。

石泉正當子午谷南口,本爲小鎮,隸屬東面的西城縣所轄,劉備攻取漢中後從巴郡遷徙氐人充實之,新建爲縣。龐統率軍在石泉城內歇息三日,做好了一應準備,然後便一往無前地衝進了子午谷。

龐士元害怕夜長夢多,再被法正阻撓自己的計劃,故此行動非常迅捷。他這裡都已經進入子午谷了,那邊關羽、張飛纔剛抵達漢中郡治南鄭。法正跑去向關羽哭訴,關羽懶得理他,再找張飛,張益德素來禮敬士大夫,於是好言撫慰,並且聯名上奏,彈劾龐統劉備在成都得報,置之不發。

再說龐統、趙雲等將花費了整整十一天的時間,終於走出了崎嶇狹窄的子午谷,當即便向路招在谷口所設的十七屯發起猛攻。路招所部不過五千餘人,戰鬥力不強,而且路老將軍精力不濟,自從夏侯惇去後,往往三日才一巡營,軍紀亦逐漸廢弛。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料想不到蜀軍敢出子午谷來攻,這邊纔剛得着哨探稟報,鎧甲還沒有穿戴齊全呢,蜀軍就已經連破三屯,衝到他大營前面來了。

路招提槍上陣,指揮部屬迎戰,有個小校扯着他的馬籠頭:“將軍,需先急報長安!”路招這才反應過來可是敵人已經到了面前,他也沒空寫信啦,便即摘下將印,付此小校:“汝可執吾印信前往長安,以報主婿。”

戰鬥從午後申初一直殺至黃昏時分,擱後世也就不到兩個小時,路招大敗,所部折損不下千餘,餘皆奔散,其本人亦在最後的拼死反擊中,被趙子龍一槊捅下馬來,復一槊結果了性命。戰勝之後,龐統也不打掃戰場,也不稍作停留,光搜得了路招的首級,便持之直奔鄠縣而來。縣內本無多少守軍全都跟着路招在谷口紮營呢此際夜幕低垂,黑漆漆的也瞧不清有多少敵兵,只見火把映照下,高挑起了路將軍的首級……城內就此人心渙散,蜀將傅肜乃執械先登,鄠縣頃刻易主。

再說那小校帶着路招的印信,快馬趕往長安,終於在入夜之後抵達南門外大致就在蜀軍攻打鄠縣的同時。可是南門已經落鎖了,不管他怎麼呼喊、咆哮,守將就是不放進入你得有軍令才能臨時給你開城門啊,光舉着枚將軍印信過來,誰敢放入?這不合制度嘛。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小校才終於得以進城,於是急報夏侯楙。可是那位夏侯駙馬正摟着新納的側室,酣睡正甜,誰都不敢去打擾他。小校無奈之下,只好換個目標,穿過大半座長安城去稟報雍州刺史張既。張德容得報大驚,匆匆乘車來找夏侯楙,這才終於把對方從榻上給揪下來了。

夏侯楙還穿着衷衣,都沒來得及梳洗,就頭髮散亂地被僕役從寢室給叫出來了,睡眼惺忪地就問張既:“使君何故喚吾?”難道是長安城內起了什麼變亂不成嗎?張既呈上路招的印信,急匆匆地就說:“賊出子午谷,以襲路將軍營,路將軍不及書信,乃遣小校執印來報。”隨即命人將那小校帶將上來,候帝婿問話。

夏侯楙把玩着路招的印信,連打了兩個哈欠,也不去聽那小校陳述,卻笑着對張既說:“蜀賊‘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安敢遽出漢中?即其來也,路將軍宿將,豈有不及書信,而止以印信報警之理?”隨即朝跪在地上的小校一瞪眼:“此必蜀賊奸細,竊得將印,欲以亂吾耳!”招呼左右,給我拖出去砍了!

張既正要攔,忽聽門外報道:“蜀賊已奪鄠縣,縣令棄守逃入長安,特來謁見將軍請罪!”

夏侯楙這才傻了眼了。(未完待續。)

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0章 亂世黃昏第9章 請救無辜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3章 霸王鎩羽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1章 科考之弊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3章 兩重要隘第7章 雷澤詩會第12章 呂布來矣第7章 婦人之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章 被翻紅浪第13章 行海索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章 啖肉豪客第16章 我主不見第8章 木蘭何人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章 兩面三刀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4章 階級鬥爭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章 帝后對泣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5章 嘴炮無雙第3章 秘計有三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9章 天子之威第3章 姻不如族第21章 長驅直入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章 疏於職貢第4章 豆中有膏第19章 二虎媾合第7章 請殺孔融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2章 尚書空臺第8章 欲加之罪第6章 督郵行縣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1章 意外重逢第7章 爲曹造勢第2章 佈防關中第24章 首山之戰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章 雷霆手段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7章 柱節立門第9章 大山在前第6章 字典價貴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9章 難爲田橫第4章 例不可開第6章 嫌隙已生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1章 意外重逢第3章 自恃其智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7章 搖脣鼓舌第3章 破此五賊第8章 曹氏之強第9章 文和詭謀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單騎闖陣第4章 人言可畏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2章 吾亦慮及
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0章 亂世黃昏第9章 請救無辜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3章 霸王鎩羽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1章 科考之弊第23章 荊州星佔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3章 兩重要隘第7章 雷澤詩會第12章 呂布來矣第7章 婦人之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章 被翻紅浪第13章 行海索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章 啖肉豪客第16章 我主不見第8章 木蘭何人第13章 族滅匈奴第12章 覆巢之下第1章 兩面三刀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4章 階級鬥爭第30章 奉駕幸許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章 帝后對泣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5章 嘴炮無雙第3章 秘計有三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9章 天子之威第3章 姻不如族第21章 長驅直入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章 疏於職貢第4章 豆中有膏第19章 二虎媾合第7章 請殺孔融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2章 尚書空臺第8章 欲加之罪第6章 督郵行縣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1章 意外重逢第7章 爲曹造勢第2章 佈防關中第24章 首山之戰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4章 兗州叛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章 雷霆手段第26章 君權相權第27章 柱節立門第9章 大山在前第6章 字典價貴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9章 難爲田橫第4章 例不可開第6章 嫌隙已生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1章 意外重逢第3章 自恃其智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7章 搖脣鼓舌第3章 破此五賊第8章 曹氏之強第9章 文和詭謀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8章 單騎闖陣第4章 人言可畏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2章 吾亦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