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或爲智囊

樂安人廉昭,《三國志》上就提過一筆,說他“以才能拔擢,頗好言事”,結果遭到杜恕(杜畿之子)的彈劾。這種犄角旮旯裡的人物,是勳當然不可能記得,而至於這個廉昭跟他有親戚關係,倒是曾經聽是紆、是峻說過一句,但很快就拋諸腦後了——所以也沒跟兒子是復提起過。

終究他跟是儀的長女從來都沒有見過面啊,而且也不知道是嫁得不好還是什麼緣故,當初聚族而居的時候,是氏兄弟也甚少談及這個姐姐。

然而終究是親戚,既然入洛來拜,當然不可能拒之門外啦,是復一邊命門子將二人請入,一邊就扯着是詳來見是勳。

是勳身上有官無職,太尉雖然尊貴,但與漢初此職不同,並非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而只是一個虛銜罷了,勉強可比日本明治時期的藩閥元老。元老有資格爲相,但並不一定爲相,逢有大政方針必須諮詢,日常則不坐班,也無實際職司。所以他慣常呆在府內,只有大朝時纔會入宮。

今天就仍然坐於書齋之中,是復不敢擅入,即於門前稟報了。是勳等了一會兒才緩緩步出,來至正堂。是氏二子上前見禮,隨即是詳就把纔剛說過的趣事又講了一遍。原來廉昭加冠後,引用《詩.大雅.雲漢》中“倬彼雲漢,昭回於天”句,取字“期漢”,可是等到曹魏篡漢,他這個字就太犯忌諱啦——期漢,期漢,你這是期盼漢朝復興嗎?趕緊給改成了“期倬”。

是詳說了,廉家如今很破敗,爲此祖父(是儀)還特意送去五千錢資助長女,不過廉昭據說是讀過書的,在縣中還有小小的文名。他這回跑到洛陽來,不用問啊,一定是向伯父您求官來的。

是勳淡淡一笑:“若其有才,自可爲吏。”

即命召入。時間不大,廉昭等二人拱手入堂,跪拜見禮。隨即廉昭介紹,說我身邊兒這位。乃是同郡好友,龍亢人桓範是也。

是勳聽到這個名字,不禁微皺雙眉,就問:“是何出身?”那桓範不卑不亢地回答道:“範曾祖父諱焉,漢順帝時曾爲太傅;先父諱典。曾以《尚書》教授潁川,後舉孝廉,司徒袁公(袁隗)闢之,拜侍御史,漢靈帝時三遷羽林中郎將。”

是勳驚問道:“得非‘行行且止’之桓公耶?”桓範點頭:“正是。”

據說桓靈之際閹宦秉政,百官皆避,只有侍御史桓典常騎青驄馬,巡行雒陽,宦者畏憚,故此雒陽人都說:“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也算是一代名臣啦。沒想到廉家單貧破敗,廉昭交的朋友倒是世家子弟,正經的朝廷三公後裔哪。

其實相關桓焉、桓典之輩,在當時或許烜赫無比,擱後世也屬於書縫裡的角色,是勳要穿到這一世來,纔在故典和士人交談中記住了這兩個名字。可是“桓範”的名字他卻早就有所耳聞了。

在原本歷史上,此人仕魏,官至大司農,人稱是曹爽的“智囊”。高平陵之變的時候,曾經偷出洛陽城以投曹爽,勸他挾持天子,以與司馬氏刀兵相見。當時蔣濟還挺擔心。對司馬懿說:“智囊往矣!”司馬懿卻笑笑:“範智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果然曹爽不能用桓範之計,最終棄甲投降,桓範也因此而被族誅。

這真是那個桓範嗎?是勳問道:“卿如何稱呼?”桓範回答:“範字元則。”是勳眼神略一飄忽——見鬼,桓範史本無傳。唯在曹爽傳中略述其事而已,我還真不記得他的字是啥了。真是這個桓範嗎?“智囊”?天下同名同姓的正多,還真是沒法擔保啊。

但是不管怎麼說,既然他跟着廉昭一起來了,我就暫且留下他吧,說不定將來有用。

正在思量,突然鼻翼微顫,不禁轉過頭去質問是復:“即白晝間,如何飲酒?”是復跟是勳雖爲父子,其實關起門來有若好友,是勳揹着人常跟兒子平等交流,只是此般情狀大反傳統,所以當着旁人之面,父親的威儀還是要偶爾展示一二的。是復也挺給老爹面子,趕緊躬身致歉:“兒適與公審談論,借酒助興耳,未敢多飲。”

是勳說:“既期倬來,當爲設宴,可去吩咐。”廉昭心說我沒提過自己的字啊,表舅是怎麼知道的?哦,估計是詳跟他說過了。斜眼一瞥桓範,意思是:你瞧,我說趕緊過來,還能趕上飯點兒吧,真要去瞧殺人,估計就不趕趟啦。

等到飯食擺上,是勳居中而坐,是復、是詳西首陪侍,廉昭和桓範算是客人,就坐在東面。是勳一邊吃,一邊隨口詢問廉昭的家庭狀況,以及“師從何人,治何經典”,廉昭每見問,必要放下筷子,避席作答,禮數週全得有些過份,瞧得是勳都有點兒沒胃口了。

好不容易等吃完了飯,按照是家的習慣,僕傭不撤食案,卻奉上清茶。廉昭大喜,說:“此即茶耶?甥初次得用。”是復忍不住就一咧嘴,心說這鄉巴佬……是詳來到太尉府也好些天啦,既得是勳青眼,又跟是復打得火熱,完全不當自己是外人,當即笑道:“伯父最好飲茶,期倬在府中,自可放量多飲也。”

是勳說:“茶須食後用,不可空腹。”隨即就問廉昭,說你們是何時進的洛陽城啊,所見所聞,有什麼想說的嗎?廉昭趕緊放下茶杯,側身避席,拱手道:“甥等午後入城,但聞西市行刑棄市,一日而殺三十數吏,未審有諸?”

是勳轉過頭去望向是復,是復趕緊回答說是,總共三十二名,卑者也就縣中科掾、廷掾,最高是一名縣丞,都是在此前的糧運問題上,或者黨同馬伯庸上下其手,或者監察不力,犯瀆職之罪,所以押來都中明正典刑。

廉昭皺眉問道:“即瀆職,亦未當死罪也,而況棄市乎?似有非刑枉法之弊,大人何不諫阻至尊?”是勳還沒回答,是復先不耐煩了:“小吏之罪,有司判斷,天子聖裁,家父焉得越權干涉?”廉昭反駁道:“太尉國之重臣,上佐天子,燮理陰陽,若有非刑事,何不可諫?吏雖卑,亦人命也,即黎庶且不可非刑處之,而況吏耶?”

是勳心說這就是一迂腐之人,瞥一眼是復,意思是不必跟他一般見識。照理說既然不打算呵斥廉昭,就應該隨口說點兒別的,跳過這個話題,但他卻偏偏注目桓範,問:“元則如何看?”

桓範就是一個跟着來蹭飯的,竟能得當朝太尉垂顧,多少有點兒受寵若驚——他還當是勳尊崇自己的曾祖、父親,所以纔會另眼看待哪——趕緊避席行禮道:“範鄉野之人,非刑與否,國事也,安敢置喙?”

是勳雙眼微微一眯,加重了語氣:“但有所思,可試言之,無妨也。”在上位者的威勢這一抖出來,桓元則多少有點兒觳觫,琢磨是太尉大概是想考較我,瞧瞧“驄馬御史”的兒子會不會給他爹丟臉。因此大着膽子反問道:“範聞陛下西征關中,糧運事皆太尉佐太子籌劃也,今刑彼等,太尉得無礙否?”不會連累到您吧?

是勳也不作答,也不移開視線,就這麼一直冷冷地盯着桓範。桓範只覺後背冷汗涔涔,趕緊垂下頭去。是勳一擺手:“日將暮矣。”示意是復:“可導客去歇息,明朝再會。”

廉昭心說哎,這還沒有說到正題呢嘛,我幹嘛突然間找上門來,表舅你怎麼問都不問一句哪?難道是我剛纔的話得罪你了?還待開口,卻見是勳一抖衣袖,直接起身,退到屏風後面去了。

廉昭無奈之下,只得與桓範一起跟着是復下堂。是覆按照是勳的吩咐,給他二人安排了寢室,但是挺奇怪的,是府雖廣,賓客也多,空屋並不充裕,卻偏偏不把二人安置到一處,而且倆屋子還隔得挺老遠。廉昭本想跟好友桓範說道說道,商量一下明日怎麼跟是勳開口,謀求一個出身,見狀無奈,也只好洗洗睡了。

桓範卻不肯睡,一個人端坐在寢室之中,面朝門口。果然鼓打二更,首先傳來腳步聲,隨即響起一名僕役的聲音:“客已洗沐否?”桓範趕緊回答:“已淨身心。”門外人再問:“可願從吾一行否?”桓範緩緩站起身來:“煩勞引路。”

出得門外,只見那僕役提着一盞以薄紙籠起的燭燈,頭也不回,當先向後院行去。桓範自後追隨,時候不大,便行至一所屋宇門口。那僕役說了:“此吾主之書齋也,常人不可履足,客今破例,乃請自入。”

其實是勳的書齋雖然私密,也不是從來不用之待客的,關鍵是屋裡鎖着一些不可見人的東西,所以非請莫入。如今不僅是勳,就連是復也正在屋內,一起靜靜地等着桓元則。

桓範疾趨而入,拜倒在地行禮。是勳一擺手:“免。”指着旁邊一張木凳:“坐。”桓範從來也沒有坐過凳子,只好比照着是勳父子的樣子,屈膝坐下,就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舒服,神經徹底緊繃了起來。

是勳開門見山:“適在堂上,元則語焉未盡。今於內室,可放膽言之,吾不怪也。”

桓範長長地吸了一口氣,這才拱手,注目是勳:“範大膽請問,今於西市處刑者,得非皆太子所命者耶?”(未完待續。)

第29章 難爲田橫第30章 攻心爲上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章 劫後新生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7章 養寇自重第5章 漢語拼音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5章 知交零落第10章 天下英雄第35章 魯難未已第6章 自編自導第4章 例不可開第29章 銅雀臺上第3章 世家短視第6章 建安石經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章 工商興利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7章 願爲孫程第9章 德容言功第7章 欲取先與第2章 不務正業第29章 白兔遇犬第32章 天下第一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6章 良宵聞變第6章 皆不可用第24章 續漢記事第10章 不忠不義第7章 取撞木來第1章 南征袁術第9章 亂軍之計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章 夏侯仲父第24章 英雄少年第6章 雙親罹難第6章 王異國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4章 真正小人第5章 小人挑唆第5章 遠之則怨第8章 一死人耳第19章 請徵句麗第7章 受人構陷第6章 尊者一諾第24章 壯士斷腕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章 兩面三刀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7章 莒縣奇案第9章 文和詭謀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四方貴半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6章 隆中閒話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9章 堂堂正正第5章 漢語拼音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章 朋友無隱第21章 奉耶挾耶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沛國曹氏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章 遼東軼聞第10章 不忠不義第3章 鴻鵠之志第2章 水力磨坊第10章 不忠不義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5章 恩威並施第2章 水力磨坊第1章 苴鉏去之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1章 神龜永壽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1章 官場狡詭第9章 德不可見第28章 內外兼修第16章 後史先見第3章 世家短視第23章 堂上驚變
第29章 難爲田橫第30章 攻心爲上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章 劫後新生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7章 養寇自重第5章 漢語拼音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5章 知交零落第10章 天下英雄第35章 魯難未已第6章 自編自導第4章 例不可開第29章 銅雀臺上第3章 世家短視第6章 建安石經第10章 海隅神威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章 工商興利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7章 願爲孫程第9章 德容言功第7章 欲取先與第2章 不務正業第29章 白兔遇犬第32章 天下第一第31章 烈風襲寨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6章 良宵聞變第6章 皆不可用第24章 續漢記事第10章 不忠不義第7章 取撞木來第1章 南征袁術第9章 亂軍之計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章 夏侯仲父第24章 英雄少年第6章 雙親罹難第6章 王異國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4章 真正小人第5章 小人挑唆第5章 遠之則怨第8章 一死人耳第19章 請徵句麗第7章 受人構陷第6章 尊者一諾第24章 壯士斷腕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9章 擅出奇兵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章 兩面三刀第11章 自由心證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7章 莒縣奇案第9章 文和詭謀第5章 驅散病患第3章 四方貴半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6章 隆中閒話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9章 堂堂正正第5章 漢語拼音第10章 臨陣手談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章 朋友無隱第21章 奉耶挾耶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沛國曹氏第19章 若奸若忠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章 遼東軼聞第10章 不忠不義第3章 鴻鵠之志第2章 水力磨坊第10章 不忠不義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5章 恩威並施第2章 水力磨坊第1章 苴鉏去之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6章 奮死報國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1章 神龜永壽第18章 東海傲來第11章 官場狡詭第9章 德不可見第28章 內外兼修第16章 後史先見第3章 世家短視第23章 堂上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