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共戴天

董勳董輔國,此人是勳從未得見,但這個名字他是聽過的……更準確點兒說,是曾經看到過相關文字,那時候自己還在想呢:此賊竟然與某同名,表字亦近,真不吉也!

完了就把寫着董勳名字的公文遞還荀彧:“此輩皆棄市麼?”荀彧點頭:“暫且囚禁,且待主公歸許,即可處刑。”

其實這個董勳挺冤枉的,他真沒犯什麼罪,但誰讓他該着那麼一個老爹呢?他老爹姓董名承,假傳衣帶詔作亂並挾持天子,爲管巳一矛捅穿。天子頒赦,三族皆流,但妻妾子女,那是一定要斬首棄市的,沒啥可商量。董勳雖是庶子,但是董承唯一還活着的兒子,前一日還是國舅爺呢,後一日就變成了身負死罪的欽犯。

這回是勳聽到“董勳”的名字,當場就慌了——我靠那可真是仇深似海啊,難怪他想要殺我!可是終究還抱着萬一的希望,揪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董勳已明正典刑,棄市矣。汝爲何假冒其名?!”

執刀人冷笑道:“不過替身而已。先父起事之前,即將吾密送出許……”

這種說法倒也在情理之中……怎麼的,這三言兩語,話就算說明白了?話說明白了就要準備砍我了呀!不成,是勳心說我得再多套幾句話,尋找轉圜的機會……就算殺父之仇無可消解,多活一分鐘,就多一線得救的希望——話說我那四名部曲真的都在屋外給收拾了麼?這董勳還有多少同黨?有沒有人能來救我?

“汝父矯詔背反,挾持天子,幹冒國法,殺汝父者,非我也,乃國家法度也!汝……卿既得生,何不隱姓埋名,以繼董氏之祭,安敢鋌而走險。冒犯國家大臣?!”

貌似董勳並不打算就這麼幹脆利落地一刀砍了是勳,是勳責問他,他倒還真回答:“先父起事不成,若爲國法處刑,此命也,非幹他人之事,吾亦不怨。然汝親手殺害先父。吾爲人子,此仇不共戴天壤,又豈敢不報?!”

是勳心說不是我殺的你爹啊,是我小老婆殺的……不過轉念一想,夫婦同體,管巳殺的確實跟我殺的。沒太大區別,再說了,誰讓我完了就接過管巳那沾血的長矛,還得意洋洋地在殿口柱矛而立……“殲厥渠魁”,威風吧,誰知道隔了那麼長時間,竟然成了一張催命符……

是勳不禁懊惱啊。自己真是太託大了……怕上戰場,怕上戰場,卻不料今日竟要爲刺客所殺……主要暗殺這種事兒古往今來,實在是鳳毛麟角,成功的那就更少,尤其暗殺朝廷大臣,上一回有記載的,大概還是漢景帝時代。樑孝王遣人刺殺袁盎吧?不對,嚴格意義上來說,呂布殺董卓,也勉強可以算是刺殺。所以自己腦袋裡壓根兒就沒有這根弦兒,光帶着四名護衛出城不說,竟然還真敢往黑古隆冬的陌生屋子裡鑽!

不過是勳啊是勳,你仔細想一想。司馬遷作《刺客列傳》,所舉專諸刺王僚、聶政刺俠累,這倆成功的,還有豫讓刺趙襄那場不成功的。所刺者不爲君主便是輔政大臣,哪個不比自己地位高?《三國志》上提到刺客也不是一回兩回(雖然大多沒能成功)啊,如今亂世,跟春秋、戰國又有多大區別?出個把刺客真的不奇怪啊……怎麼自己就毫無警惕心呢?

自從在許都差點兒讓許耽把自家一夫二妻給連鍋端了以後,就光琢磨着找機會招募部曲,可避兇難了,沒想到僱幾個心思機敏,又能躥高伏低的俠客——不過話說俠客這類東西真的存在嗎?百名部曲不可能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兒,跟多了自己反而象是囚徒,跟少了……就是今天這下場……老天爺啊,難道我是宏輔真要無聲無息地死於此處嗎?!

不成!是勳心說但凡有一線的希望,但凡腦袋還沒有搬家,我就絕不能放棄!我已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了,要是不繼續施加推力,恐怕歷史最終還是要回到原來的軌道上去,豈非行百里半九十九?我不甘心哪!我絕不能輕易向老天低頭!

他原本半伏在地上,這時候也不知道哪兒來的一股力氣,突然把腰一挺,“嗖”地就站了起來,倒嚇得董勳一愕,不自禁地倒退了半步。是勳瞟一眼對方手中的利刃,再心算一下從自己到大門的距離——我有機會逃得出去嗎?還是乾脆,拔出劍來跟他放對?!

是勳腰下是佩着長劍的,不過這年月戰陣之上,近戰以環首刀爲主,佩劍只是士大夫的習慣而已,爲的是增飾儀容,還真不是拿來砍人的。是勳就知道自己腰裡這柄劍,又細又長,玉具銀飾,也就光好看了,連鋒刃都沒有正經磨過,光上了點兒油,保證不鏽蝕而已。別說董勳虎視眈眈的,自己就未必有機會拔劍,就算真把劍給拔出來了,兩刃相交,估計第一下便會折斷。

這要換個膽兒肥、性情粗的,大概想都不想,先拔出劍來再說,是勳可不是那般人物,他現在連手都不敢放到劍柄上去。雖說一時衝動,站起了身,可是趴着的時候沒啥,站起來卻覺得小腿肚子有點兒發軟……只好先動嘴皮子,儘量拖延時間:“吾與卿父,乃公仇,非私鬥也。卿今若肯活我,便以百金相贈,今日之事,絕不向他人提及,如何?”

話纔出口,是勳就知道自己說錯了。“百金相贈”?難道董承爲怕萬一,臨起事前就把兒子送出許都,會不給他百金、千貫傍身嗎?還用得着你撒錢求活命?

董勳果然不爲所動,當下就把手裡的刀給舉起來了:“多言無益,某這便斫下汝的首級,以祭奠先父!”

是勳忍不住就把左手給擡起來了,在額前一遮——當然啦,他沒練過鐵布衫,靠胳膊是攔不住刀刃的,那只是本能地防禦反應而已——嘴裡趕緊又勸:“即殺我,卿父亦不能復生,反促卿死。何必……”心裡卻在想:老天爺啊,你是真想弄死我嗎?!趕緊的,趕緊來個奇蹟般的轉折呀,突然有誰撞破大門衝進來救我啥的……

當一個人渴盼奇蹟的時候,無疑,他已經接近於徹底放棄了……

“嘭!”突然一聲巨響,大門真的被撞開了……

董勳執刃相對的時候。是勳怕激怒對方加緊動刀,所以沒敢把自己的手按到劍柄上去,等到身前已無利刃了,左手卻不由自主地,牢牢捏住了劍柄,彷彿那樣心裡能夠更踏實一點兒似的。

方纔那電光火石之間的變化。過後想來,恍然如夢。眼瞧着董勳就要把刀給砍下來了,突然大門被撞開,隨即一個人影背對着璀璨的夕陽就在門前現身,董勳轉頭一望:“你……”只聽弓弦響處,董勳仰天便倒。

一支箭正正地插在他的心窩上,箭羽仍在抖顫個不停……

是勳正在驚愕。門前那人已大步入室,反握短弓,朝他深深一揖:“小人救護來遲,死罪!”

是勳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凝定心神,定睛觀瞧,只見此人二十多歲年紀,身長接近八尺。上衣下裳,是士人裝扮。瞧相貌,比董勳瞧着更眼熟,卻也同樣想不起在哪兒見過了——“卿何人也?”

天曉得,今天這句話他也不知道問過幾回了。

那年輕人沉着地回答道:“小人董蒙,昔於家中,曾見過侍中一面。”說着話直起腰來。伸手一指董勳的屍體:“此賊隱瞞出身來投,家中未能察及其奸謀,不想他勾結衛氏,竟欲加害侍中。小人得訊。匆匆來救,天幸侍中無恙。”

哦,是勳想起來了,此人乃是聞喜董氏子弟,自己當日巡遊各縣,拜訪大族,似乎確實在董家見過他一面,只是他輩分既低,又無顯名,故而並未有所攀談。

據董蒙說,河間董氏本是河東董氏的分支,故而董勳在其父遇難後,即千里來投——當然啦,他沒敢說自己是董承的兒子,只說是前解瀆亭侯夫人董氏(也即靈帝朝董太后)之親。董家不疑有他,加以收留,卻不料董勳跟衛氏勾結起來,想要謀害是勳的性命。董蒙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追蹤前來,這才被他於千鈞一髮之際射殺董勳,救下了是勳。

董蒙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些家中僕役、莊丁,所以順利地殺盡了董勳的同黨——當然也包括那個誆騙是勳來此的衛霄——還救出了遭綁縛的四名是勳部曲。於是護送是勳回城,途中千懇求萬道歉,生怕是勳因此而怨懟董家。

是勳死裡逃生,一路上聽得多,說得少,總垂着頭,似乎有些神思不屬。當然啦,對於董蒙,他還是笑臉相對的——終究對方救下了自己的性命啊。不僅如此,當終於安全返回安邑郡署以後,是勳還特意挽留董蒙,設宴款待。酒過三巡,他探問一下董蒙的學識,出乎意料之外的,這小年輕聰明伶俐,問一答十,貌似確實是個可用之才。

是勳不禁就問啊:“前日拜訪尊府,未見能學而致用,一如公盛(董蒙之字)者,何也?”我光被迫跟一票老腐儒談了半天的經,爲啥呢?

董蒙苦笑一聲,答道:“敝家自先祖公(董仲舒)以來,皆以經學立身,蒙自幼頑劣,好研刑律而疏於經傳,以是不爲家中所重也,慚愧。”

是勳聞言,微微一笑:“是棄珠玉而貴其櫝也,不亦鄙乎?今天下紛亂,戰禍未止,人心不定,正須公盛之才——吾欲召公盛爲客,助我一臂之力,公盛意下如何?”

董蒙大喜,趕緊離開坐席,跑到是勳面前跪下:“侍中……主公厚愛,蒙安敢辭!”

是勳擡起雙手來虛虛一扶:“公盛請起。吾愛卿,非因卿救我性命,爲卿確有命世之才具也。”話說到這兒,微微一笑,隨口又問:“此番使董勳劫我,乃爲公盛之所計否?”

突然聽聞此語,董蒙嚇得臉兒都青了。

ps:今日興起,繼續兩更吧。首先,上回書中出場了書友緋家小肆,定名衛霄——讀者朋友們不要羨慕他,他這回書就領便當了。

其次,感謝下述朋友們給投的月票:俠蝶、喵斯斯、初晨之子2007、micli、碧海心空cz、三石道策、yisuoyanyu、林路、空空追夢、瑪格麗特.杜拉斯、羨安、sikuli、dkmiror、marsken、逍遙的逍遙遊同、lagarto、唱舞跳歌、兩眼田雞、深閨神鬼、緋家小肆、天之風痕、mousex、藍色的幻想、心純者、童家二少、一下打死七個、高山禿鷹、五百肥人、風之速、wei_min、panzer42、霜之魔導師、靈動畫片。

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2章 未盡善也第7章 吾無此癖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6章 數算之道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0章 爲彼等耳第4章 五經注我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章 沛國曹氏第8章 欲加之罪第7章 逆天出師第2章 安貧守賤第16章 陽平之戰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3章 河北棱堡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2章 乃可擄去第3章 軍中校事第9章 積毀銷骨第35章 魯難未已第9章 積毀銷骨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5章 陸梁冀州第7章 包辦婚姻第2章 沛國曹氏第16章 舉賢任能第30章 入其彀中第5章 刺奸密奏第29章 前倨後恭第8章 頭風復發第7章 投刺自薦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章 不務正業第8章 謀策定亂第26章 心喪三年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0章 不可得乎第9章 文和詭謀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天不可言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3章 木秀於林第23章 鑄戈爲犁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8章 真書僞書第7章 道出無終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7章 直面刺奸第9章 天子所賜第15章 就食玄菟第4章 原力之理第15章 人生易過第5章 觀卿者心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1章 首鼠兩端第36章 何言德行第3章 禍不旋踵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8章 扣舷獨嘯第30章 攻心爲上第4章 人言可畏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8章 投鼠忌器第6章 竊玉老賊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5章 窈窕淑女第9章 驚雷投箸
第33章 孝即是忠第22章 未盡善也第7章 吾無此癖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6章 數算之道第15章 生而異象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5章 君不宜擇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0章 爲彼等耳第4章 五經注我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章 沛國曹氏第8章 欲加之罪第7章 逆天出師第2章 安貧守賤第16章 陽平之戰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3章 河北棱堡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2章 乃可擄去第3章 軍中校事第9章 積毀銷骨第35章 魯難未已第9章 積毀銷骨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5章 陸梁冀州第7章 包辦婚姻第2章 沛國曹氏第16章 舉賢任能第30章 入其彀中第5章 刺奸密奏第29章 前倨後恭第8章 頭風復發第7章 投刺自薦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9章 前倨後恭第26章 是郎才盡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章 不務正業第8章 謀策定亂第26章 心喪三年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0章 不可得乎第9章 文和詭謀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天不可言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3章 木秀於林第23章 鑄戈爲犁第21章 采采榮木第28章 真書僞書第7章 道出無終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7章 直面刺奸第9章 天子所賜第15章 就食玄菟第4章 原力之理第15章 人生易過第5章 觀卿者心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1章 首鼠兩端第36章 何言德行第3章 禍不旋踵第20章 忙中得閒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8章 扣舷獨嘯第30章 攻心爲上第4章 人言可畏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7章 州郡罷兵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8章 投鼠忌器第6章 竊玉老賊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1章 財政危機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5章 窈窕淑女第9章 驚雷投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