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走而王

蔣幹故意跟秦宓胡攪蠻纏的思路,其實是是勳所教。

當日是勳等人對蔣子翼面授機宜,是勳就說啦,劉備定然會遣人去遊說呂布,以敵魏王,先生打算怎麼應對呢?

蔣幹笑道:“不過曉之以理,動之以利而已。”具體應該怎麼與對方脣槍舌劍地答辯,現在我沒法回答你,但只要立定了腳跟,隨機應對,我自恃言辭之利,不後於人也。

但是勳卻微微搖頭:“先生誤矣。”他說倘若真要辯論個子醜寅卯的結果出來,你自可隨機應變,大逞口舌,但問題在於,辯論的目的並不在駁倒對方,而在說服旁聽的呂布。呂布纔多大學問啊,你們引經據典,駢四驪六的,他未必能夠聽得懂,反倒可能心生反感。

——文化人天然瞧不起蠻子,而蠻子呢,也向來敵視整天把逼格擺在臉上的文化人……

所以說,正不必直面鋒銳,馳騁辯場,你只要跟對方胡攪蠻纏,把對方的思路引歪就成。

是勳雖聞秦宓之名,卻從來也沒有見過此人,不知道史書上所記載的能言善辯是真是假,更不清楚此人是否已然歸入了劉備麾下。∟★他光知道劉家向來派出去搞外交的,一個是孫乾孫公祐,一個是簡雍簡憲和,是勳跟這倆貨倒是全都打過交道。

他知道這倆的學問都不怎麼夠瞧——別看孫乾理論上也曾拜在鄭玄門下,但那基本就是一旁聽生,真沒學到老師的幾成本領。簡憲和就更不用提啦。倘若這二位跑來遊說呂布。說話直來直去。結果你蔣子翼卻文謅謅地加以駁斥,使得呂布有聽沒有懂,進而心中不爽,難免誤事啊。

於是他提醒蔣幹,關鍵是呂布的觀感,而並不需要執著於辯論的勝負。

故此今日蔣幹面對秦宓,幾句話一說,就知道秦子敕是真學者也。說話講風度,言辭有依據,外加引經據典。他瞧呂布那態度,還並沒有與劉備聯合之意,那麼自己就沒必要真跟着秦宓的步伐走,老老實實跟對方講道理啦,不如耍點兒混,儘快把此人氣走算了。

果然這一手確實奏效,最終把秦宓給憋得——而不是駁得——是啞口無言啊,而以秦子敕的身份。又不好反覆拍案,怒斥於蔣幹——已經這麼幹過一回了。然而呂布跟旁邊兒純粹看戲,自己再如何的大義凜然,又有什麼意義?反倒自墮身份……故此又對談幾句,基本上屬於雞同鴨講,秦宓無奈之下,只得拱手告辭。

當然啦,他使命不達,不可能就此返回益州,只是暫且告退,回允吾去另籌良策,順便好好打聽一下這蔣幹的跟腳而已。

秦宓終於滾蛋了,呂布心中大暢,正好李越也烤好了羚羊肉端上來,便即邀請蔣幹同食。酒過三巡,蔣幹將此番出使安邑的整個過程,擇其要點向呂布稟報了,呂布連連點頭:“子翼辛苦。”

說到這兒,突然間眉頭一皺,注目蔣幹:“適才秦子敕所言是宏輔臥榻語,其果有乎?”真有那話嗎?呂布雖然爲人粗疏,但也並不傻,蔣幹砌詞狡辯,特意爲是勳洗地,這他還是聽得出來的。剛纔你爲了對抗秦宓,必須得那麼說,把他的氣焰給打下去,可是如今秦宓也閃了,光剩下你我君臣二人,那就請你爲我解惑吧——是勳的野心,是不是就是曹操的野心?曹操將來會不會前來攻打於我呢?

蔣幹沉思少頃,斟酌着詞句回答道:“此語有諸,幹無從知也……”是勳是不是說過那樣的話,我實在不清楚,沒法回答你——“然魏之忌涼,必然耳。”曹魏肯定忌憚咱們涼國啊,那你說他將來會不會動兵來攻呢?

他當然不敢拍胸脯保證,說曹軍肯定不會西征,會永永遠遠地跟呂布和睦相處——傻子也知道不可能啊!

呂布一咬牙關,再問:“曹操果將篡僭耶?”

對於這事兒,蔣子翼也不好矢口否認,只得反問道:“若主公處魏王之地,又將如何?”倘若換了你呂布擁有曹操這麼大的權勢,又會不會篡位呢?

呂布喟然而嘆:“如此,則當與劉備合縱矣。”

蔣幹連連擺手:“萬萬不可。主公,劉備實叵信者也,其心不弱於魏,若與相合,是以我爲其鋒銳,抵拒魏軍矣,即勝,必爲劉備所趁,若敗,備亦可收吾餘燼以戰……”劉備就是想讓咱們先頂着曹操,咱們要是打贏了,說不定他就在背後動手,想併吞我涼州,要是打輸了,他也不吃虧,還可能收攏咱們的餘部,趁機擴展勢力。

“聞備名其養子爲封,嫡子爲禪,則篡僭之謀,恐不在曹操之下也!”

這還是是勳特意給蔣幹準備的相關劉備的黑材料哪,適時拋出,果然就嚇了呂布一大跳——“竟名其子爲‘封禪’,此賊反意昭彰!”

可是話又說回來,曹操遲早會動兵西征——呂布不會對曹操的“友情”抱持任何幻想,因爲倘若二人易地而處,自己也是一定會殺過去的——劉備本是天然的盟友,偏偏又不可信,那咱們該怎麼辦?就跟這兒等死嗎?

“子翼何以教孤?”

蔣幹垂首沉思少頃,繼而又瞧了瞧呂布的表情,呂布連聲催促:“此間但止卿與孤也,可直言不諱。”蔣幹猶豫了一下,最終象是下定了決心似的,突然離席拜倒在地:“幹有數言,請主公恕罪,乃敢直陳。”呂布趕緊也站起來,伸手攙扶,說有什麼話你就放膽地說吧,我絕不會怪罪於你。

二人四手相握,對面而坐,相距甚近,於是蔣幹壓低了聲音,對呂布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既定中原,又豈容吾等安居?伐涼伐益,不可免也。正所謂‘臥榻之側’,此臥榻非曹氏也,乃中國也,中國不可久裂——未知主公肯爲竇融否?”

呂布緊鎖眉心,緩緩地搖了搖頭:“吾可臣於操,而不願事操也——竇氏豈長久富貴者耶?本欲據此西涼,不預中原事,與卿等同富貴安樂,若操不允,寧戰而死,豈能屈膝苟活?!”

要是真的某一天曹操篡位,以魏代漢,我也可以臣服於他,做他魏朝的一方諸侯,但絕不肯象竇融那樣,入朝爲官,當面向曹操跪拜——竇家也就富貴那麼一代,“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等後來皆被貶斥,竇融雖仍居位,晚景卻也多少有點兒淒涼……真要混成那樣,還不如跟曹操當面放對,就算戰死沙場,我也絕不後悔!

蔣幹聞言,連聲勸慰:“主公斷不可如此想。涼州貧瘠,何以敵天下?此昔日竇融朝漢之由也。曹操既定江南,又養朔、並,人馬強盛,即與劉備盟恐亦難敵,而況我家獨對耶?然主公既不願事魏,亦未必便死,或有他途可循……”

呂布聽了,眉心略舒,說我就是想聽你這句話啊——既不必入朝去向曹操屈膝,又不必死,也只有你蔣子翼足智多謀,還能想出別的兩全之策來了,快說,快說。

蔣幹便道:“涼州本姬周故地,勢不可隔絕於中原,西涼鐵騎東而叩關,則關中必危,關中危則河南動搖,此曹魏必不忍舍也。是故主公據涼愈久,魏王忌主公愈深,且劉備欲東,魏王欲西,必將戰於涼州,即無取我意,亦難免池魚之殃。既不願降,又不可戰,何如走也?”

呂布一翻白眼,說咱們能走哪兒去?這天下早就被人給分完啦——難道說:“子翼乃使孤取益州耶?”

曹操咱們肯定打不過,想要離開涼州,換塊地盤兒,除非去打劉備,拿益州。

蔣幹搖搖頭:“涼州不可自外中國,益州同然,即劉備無覬覦中原心,魏亦必伐也。”你想左了,就算拿益州替換了涼州,曹操照樣放你不過——“天地廣闊,豈止中國耶?主公無能帝中國,亦難久公中國,若遷異國,乃可王也!”

呂布聞言,悚然一驚:“子翼乃欲孤西,以王西域乎?”

蔣幹頷首:“然也,主公以爲若何?”

他此來涼州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說服呂布“當竇融”,主動臣服於曹操,可是就算蔣子翼此前對呂布並不瞭解,呂奉先名滿天下,大致風評他還是知道的,因此當日便問是勳:“吾聞呂布狼虎也,非甘居於人下者,且其昔從丁原而刺丁原,歸董卓而殺董卓,東附袁紹,睫瞬即反——即來歸,魏王其不念其故事而警惕者耶?呂布心豈自安?”

那傢伙多次害主、背友,名聲早就臭大街啦,他自己也肯定明白這一點,所以會害怕一旦來歸,等於自縛請降,把身家性命全都交付到曹操手上。他跟曹操是舊有矛盾的,心中的疙瘩未必能夠徹底消解,所以想要說服他“當竇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公等何計教我?”

是勳聞言,即向荀攸等使了個眼色,那意思,你們先支持我的想法,過後我再跟你們解釋。隨即望向蔣幹,一字一頓地說道:“退而求其次,可說其西走而王也。”

果然此言一出,荀攸等人都不禁皺眉,心說是宏輔你這是什麼意思?縱虎歸山,那可是後患無窮啊!(未完待續……)

ps:月初了,請月票呀!

第3章 四方貴半第4章 彼采葛兮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1章 料事如神第4章 五經注我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曹洪之怒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章 劫後新生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6章 五雷辟邪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法不可廢第4章 益德爭功第5章 不識大體第3章 鴻鵠之志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6章 矢在弦上第5章 刺奸密奏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6章 舉賢任能第4章 彼采葛兮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4章 陣前車懸第9章 西域貢使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1章 采采榮木第30章 奉駕幸許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2章 未盡善也第3章 軍中校事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3章 十命可受第4章 西走而王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0章 月黑殺人第9章 察考諸子第7章 比干直諫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9章 鎮撫關中第31章 烈風襲寨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神龜永壽第8章 欲捧殺也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章 佈防關中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6章 鐵券丹書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5章 命盡園桑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8章 東海傲來第7章 寄身豪門第3章 嫌疑之地第27章 助守鄄城第9章 反逆蟊賊第1章 帝后對泣第2章 雷霆手段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5章 名王爲質第9章 西域貢使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章 行獵上林第21章 意外重逢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章 下車立威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3章 木秀於林第2章 安貧守賤第1章 內科聖手第25章 畫蛇添足
第3章 四方貴半第4章 彼采葛兮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1章 料事如神第4章 五經注我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曹洪之怒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章 劫後新生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6章 五雷辟邪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4章 壯士斷腕第4章 法不可廢第4章 益德爭功第5章 不識大體第3章 鴻鵠之志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6章 矢在弦上第5章 刺奸密奏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6章 舉賢任能第4章 彼采葛兮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4章 陣前車懸第9章 西域貢使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1章 采采榮木第30章 奉駕幸許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2章 未盡善也第3章 軍中校事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3章 十命可受第4章 西走而王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6章 酒泉烈女第27章 恐其有詐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0章 月黑殺人第9章 察考諸子第7章 比干直諫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9章 鎮撫關中第31章 烈風襲寨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神龜永壽第8章 欲捧殺也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章 佈防關中第18章 二將爭功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6章 鐵券丹書第25章 五火鬼兵第35章 命盡園桑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8章 東海傲來第7章 寄身豪門第3章 嫌疑之地第27章 助守鄄城第9章 反逆蟊賊第1章 帝后對泣第2章 雷霆手段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9章 卿之無學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5章 名王爲質第9章 西域貢使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7章 立長立賢第1章 行獵上林第21章 意外重逢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章 下車立威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3章 木秀於林第2章 安貧守賤第1章 內科聖手第25章 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