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東出盧龍

柳毅請是勳作詩,是勳覺得有點兒爲難,可是又不好一口回絕,只得推託道:“酒未入興,安得文思?”

柳毅笑道:“乃我遼東之薄醪,不入宏輔之口耶?”你喝不慣我們的酒吧?“諸君仰慕皆久,還請盡此一杯,勉力爲之。一邊說着,一邊就手端酒杯,瞟着是勳,那意思,汝之文名,無乃虛傳乎?

是勳皺一皺眉頭,心說我到此世也那麼多年了,就算不事抄襲,現作一首,也未必比你們這些蠻荒之地的鄉下士人差嘍——何物狡詭,而欲試我?當下也緩緩站起身來,在衆人的起鬨聲中朝柳毅一揚手中酒杯,大口飲盡。你還別說,雖然酒精度數不高,但確實有助於思路的開啓,是勳突然想到——你叫我作詩詠夏,我就作詩詠夏啊?雖然常言道“客隨主便”,但也不是說主人可以隨意驅使客人去做這做那的呀!

於是放下酒杯,淡淡笑道:“勳自束髮以來,即從丞相,爲國謀劃,迎天子都許,欲拯萬民於水火……良辰美景,非爲我輩所設,且待四方平靖,歸於林泉,再賞不遲。”我一心爲國,四處奔忙,哪象你們這麼悠閒,還有空欣賞自然景物?

柳毅還想說些什麼來……懇求也好,逼迫也罷,卻見是勳將手一擺,繼續說道:“然自許都起兵,隨丞相定幽州而入平州,兵行艱危之間,決勝白狼之下,乃有所感。卿既有請,不得不爲,雖非夏景,亦述目下境況也。”我不去做什麼吟詠風月之詩,卻有論及時事之作,你想不想聽?

柳毅本來只想阻止是勳談論目下的局勢,並沒想請他作詩,純是因氏勳所請,故意試探一番。如今是勳說了。我可以作詩,但吟的不是時景,而是時事,如何?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總不能一口回絕:你別吟,我不聽不聽我不聽。反正作詩嘛,你還能摻雜多少時事在裡面?也就說說那“兵行艱危之間。決勝白狼之下”而已——“願聞佳作。”

是勳點一點頭,一張嘴。就又是抄襲。這回他的底本,乃是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的一首《塞上》——邊塞詩,他前世所素喜也,什麼高適、岑參、王昌齡,每人都有這麼一二十首詩佳作是他熟記在心,終生難忘的。所以想到了高適這首詩,是因爲開篇第一句就是:“東出盧龍塞。”而他是宏輔也正好是跟曹操自盧龍而入的遼東啊。

原詩共十六句,大意爲詩人行於遼東,見虜騎縱橫。而深恨朝廷御之不得法,若有昔日李廣一般的名將坐鎮,乃可懾服外侮,使不南侵——斯人已去,我誰與從,遙望關河,不禁感傷: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轉鬥豈長策,和親非遠圖。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常懷感激心。願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鬱紆。”

這首詩乍想起來,其實很好修,因爲所押的尾字在漢音中韻母也都很接近,除了一個“驅”字出韻外,其它都不用改。當然啦,是勳不會原文照抄——他跑到襄平來。難道是來懷念李將軍的嗎?既然說了因時事而作,當然要字字契合,才能以詩代言,來遊說在座的遼東羣臣啦。

所以開篇先照抄“東出盧龍塞”,然後第二句就改了,沒有啥“浩然客思孤”,而述自身所來——“擁旄駕長車”。我是奉了朝廷之命,手持節旄,乘坐馬車,東出盧龍,到你們遼東來的哪。然而途中所見:“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這漢兵不是指的曹兵,而是指的公孫度的遼東兵,那意思是:你們遼東的漢兵還在防備胡人(烏丸)的侵擾啊。

接着:“邊塵漲北溟,虜騎遮道呼。遼東兵雖銳,方伯意猶孤。”“方伯”就是說的公孫度了,仿如一鎮諸侯,爲朝廷牧守北疆,然而兵馬雖盛,終是孤旅,恐怕難以抵擋囂張的胡騎。

“相國乃奮纓,按劍出皇都。總戎掃瀚海,一戰斷單于。”知道你們守備遼東相當辛苦,因此丞相大人便親自率兵前來接應,好在天心所向,一戰而“斷”單于之首——你以爲大軍前來是爲的啥?就爲了追二袁?錯啦,是爲了救你們啊!

然後隨口加了四句,極言自軍之盛——“鐵甲三十萬,驃姚百千餘。聞戰皆踊躍,虜首割爲膴。”我有三十萬大軍,成百上千的名將,將士們聞戰則喜,要割取胡虜的首級來祭告上蒼。爾等怕是不怕?

最後四句收尾:“應懷感激心,茲效縱橫謨。行過黃金臺,昭王亦丘墟!”我們千里來援,爲你們掃清胡虜,你們就應當心存感激,投效我主,聽其所命。我來得時候,在燕地看到了黃金臺的遺蹟,當年燕昭王何等意氣風發,如今不也變成一掊塵土了嗎?燕國又何在?妄想割據北邊,千秋萬世,真有那麼容易嗎?

其實這首詩,是勳在路上就已經開始構思了。他跟着曹操北征三郡烏丸,王粲王仲宣爲了作詩,竟然要求跟着,是勳不禁心想,倘若仲宣要求我也以詩應和,到時候怎麼辦?我的詩名與他不相上下,結果經此大戰,他華彩的詩篇是熱騰騰出爐,到我卻無一字記述,會不會被人笑話呢?所以早就想着,我起碼得作上一首,好將來應付差事。

今日宴間,既然柳毅相請,遼東羣臣應和,是勳乾脆就把自己原本的構思小小修上那麼一修,加上警告公孫家的詞句,傲然吟出。座中都爲士人,雖說學問大多不怎麼的吧,要他們作詩困難,但是勳這首詩言不甚古,要想聽懂其中含義,還是沒有問題的。衆人先是隨口喝彩,然後各自沉吟。

柳毅暗中苦笑,說我想堵你的嘴,結果你利用詩歌,還是開始了遊說啊——傳聞是宏輔不但文章超羣,而且巧舌如簧,最善搖動人心,還真是沒有說錯。好吧,你詩也作了,該說的話也都說了,可千萬別再加以展開、鋪陳了,趕緊一拱手:“得聆華章,不勝傾慕。人言不虛,宏輔果當世之文章魁首也!”

是勳假裝謙虛地擺擺手:“不敢,論文,吾不如陳孔璋,論詩,不如王仲宣,安得敢言魁首?”卻聽王建在旁邊顫聲問道:“曹……朝廷之師,果有三十萬衆否?”

柳毅不禁橫了他一眼,心說你這人有病啊?是勳說三十萬就是三十萬?就把你嚇着了?我一個勁兒攔着不讓他提時事,都沒能攔住,哪兒架得住你老兄再往深裡問啊?不等是勳回答,趕緊插嘴:“詩者詩也,正不必着實。”你可千萬別信。然後再端起酒杯來朝向是勳,笑着問道:“宏輔祖籍營陵,然毅前在營州,未聞州中有是氏也,爲何?”

是勳不知道他又在試探,只當是故意轉移話題,不讓自己去動搖王建等人之心。本來不想被對方牽着鼻子走,可是既然有問,也不好不答:“子剛兄所謂前在營州,乃公孫將軍所署營州刺史任上之時耶?彼時黃巾肆虐,袁譚入青,家伯父乃舉族南遷至徐州矣……”

正想順着這個話頭,表一表曹操如何芟夷羣雄,曹軍如何戰無不勝,卻又被柳毅搶了話頭,繼續問道:“尊伯父如何稱呼?今尚在否?見宏輔之才,便知家學淵源,朝廷何不敬而用之?”

是勳只好繼續回答:“家伯父諱儀,前朝廷分青州爲青、登二州,乃拜家伯父爲登州刺史矣……”

柳毅柳子剛不愧爲公孫度心腹之臣,那嘴皮子即便不如是勳,在遼東也是數一數二的,當下故意拿些小問題來請教是勳——你們是怎麼進軍的呀?途中經過哪些地方啊?見到哪些名勝啊?是勳不想受他引導,可是幾次想要跳出圈外,卻一個不慎就又被套了回去。後來倒是也想開了,反正我要說的話都在詩中,不信對你們就毫無觸動。你們先回去好好咀嚼我的詩吧,找空我再跟你們慢慢聊。

終於賓主盡歡而散,是勳也有了幾分酒意了,告罪回給他安排的偏院去歇息。公孫康拉着柳毅、陽儀,問他們:“適才是宏輔所吟之詩,其中含義,卿等以爲若何?”陽儀笑道:“憑他若何,吾等只是不應,全由主公決斷。”柳毅輕輕搖頭:“只恐他人未如公量般志堅啊……”

離開正堂,走出去不遠,氏勳便從廊下閃出,朝柳毅行禮。柳毅皺着眉頭對他說:“此子天資無限,出口成詩,且爲時事語,非舊作也,更非旁人代之……”是勳的詩說的就是眼前的事兒,不可能是預先做得了的,更不可能是抄別人的——“然而聞彼所言,祖籍北海營陵,家中伯父諱儀……吾記得卿亦營陵人氏,伯父亦名儀,然否?”

雖然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然而氏勳聽到這確切的消息,仍感心驚,瞬間便面如死灰……

PS:?今天是我的生日,時光荏苒,已屆而立。恍惚之間,連載這部小說都快一年啦……我從前斷斷續續地也曾經花一兩年的時間寫同一部書,但如此超長的字數,還是頭一回,結構、內容,都難免有很多缺失和不足,所以感謝讀者朋友們一直追到今天。拜謝,再拜謝!

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5章 請爲紀信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1章 霸王之死第4章 人言可畏第5章 漢語拼音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章 西進東歸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衣錦榮歸第3章 秘計有三第2章 重振幽州第16章 爲人難哉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2章 請跪恭送第9章 先實關中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6章 良宵聞變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4章 軍功酬爵第2章 初晤諸葛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章 兄弟鬩牆第14章 將相不和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5章 初攻鄴城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5章 遷胡入幽第3章 微末小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6章 雙親罹難第22章 爭戰渭北第3章 世家短視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4章 城上易幟第3章 姻不如族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2章 何必當初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7章 千鈞一髮第7章 魏亦有亡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2章 人心不足第3章 假途滅虢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破此五賊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章 啖肉豪客第17章 願爲孫程第9章 驚雷投箸第27章 平原搬兵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0章 郭氏假子第30章 不可迷失第6章 自編自導第27章 直面刺奸第5章 大國小鮮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羌胡雜虜第5章 觀卿者心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8章 說文切韻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0章 離間江陵第6章 並無雅骨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都督軍事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非當世人
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5章 請爲紀信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1章 霸王之死第4章 人言可畏第5章 漢語拼音第13章 大勢已去第2章 西進東歸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1章 衣錦榮歸第3章 秘計有三第2章 重振幽州第16章 爲人難哉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2章 請跪恭送第9章 先實關中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6章 良宵聞變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4章 軍功酬爵第2章 初晤諸葛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章 兄弟鬩牆第14章 將相不和第23章 兩重要隘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5章 初攻鄴城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7章 盡屠公孫第25章 遷胡入幽第3章 微末小技第23章 是兵是賊第6章 雙親罹難第22章 爭戰渭北第3章 世家短視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4章 城上易幟第3章 姻不如族第16章 歷史慣性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2章 何必當初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7章 命促早終第26章 我天子使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7章 千鈞一髮第7章 魏亦有亡第21章 六氣之毒第14章 帳下壯士第12章 人心不足第3章 假途滅虢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2章 客座教授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7章 亡羊補牢第3章 破此五賊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章 啖肉豪客第17章 願爲孫程第9章 驚雷投箸第27章 平原搬兵第25章 戲中有戲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0章 郭氏假子第30章 不可迷失第6章 自編自導第27章 直面刺奸第5章 大國小鮮第16章 爲人難哉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2章 羌胡雜虜第5章 觀卿者心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8章 說文切韻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0章 離間江陵第6章 並無雅骨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都督軍事第18章 捷足先登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4章 非當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