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賢卻未賢

曹操收復長安的消息,很快就通過信鴿傳至洛陽,羣臣大多長舒了一口氣——只要長安在手,就算保住了半個雍州,剩下一半兒,以及更西方的涼州,哪怕全都丟了,劉備也不可能越過長安來威脅洛陽哪。

是勳便與賈詡計議,他問賈文和:“公以爲乃可趁勢而前,奪佔漢中否?”賈詡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說:“尚不可料也。若能於雍州摧破劉備主力,自可趁勢以向漢中,唯恐關中殘破,糧秣不繼耳。若蜀賊各守險要,倉促難破,而糧斷絕,勢更懸危。且若劉備知陛下入關,便棄守而退,以實漢中,則必不可攻也。此前計議皆當廢棄,朝廷非三五年恢復,不敢再想望巴蜀。”

是勳心說“三五年”的判斷未免悲觀,但起碼一兩年間,兵力、物資,都不夠再支持太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這點兒賈詡所言無虛。就不知道劉備會不會趕緊撤退了,他若退去也好,若仍滯留關中,被曹操所破,以曹操的性格,那是一定會趁勝追擊,以向漢中的。除非劉備死於戰陣之上,否則這倉促間發動的漢中之戰,確如賈文和所言,勝算不大啊。

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劉備多年積聚,然後傾全蜀之兵來奪漢中,夏侯淵一個不慎戰死走馬谷,導致魏軍全線收縮,固守險要,然後曹操倉促興師往救,最終留下一句“雞肋”的口令就撤了……那地方的地形實在複雜,易守難攻,沒有萬全的謀劃很難拿得下來。

退朝之後,是勳步出皇宮,仍由兒子是復駕車,折返自府。二妻曹淼、甘氏都來迎接,曹淼手裡還抱着年幼的是郯——她倒是真把是郯當自己親生兒子看待了——山陽公主曹節也跟在後面。

是勳先從曹淼手裡接過是郯來抱了一抱,然後眼神一瞥,咦,公主手裡怎麼也抱着一個?他們結婚纔多久啊?再一細瞧。原來不是嬰兒,毛絨絨、圓滾滾一團,竟然是隻貓兒。

貓這種動物,並非中國土產。而是從西方傳入的——或者更準確點兒說,野貓大概中國古代也有,但馴化的家貓卻肯定是舶來貨。根據後人考證,家貓應該是原產埃及,漢代絲綢之路貫通以後。由波斯人傳入中國,但具體這“以後”要到多晚,那就誰都難下定論啦。

起碼是勳這一世,基本上就從來沒有見過家貓,這年月家中捕鼠之責,大多交給了狗,所以後世俗諺“狗拿耗子——多管閒事”,其實在魏晉之前是說不通的——狗還真不是多管閒事,那是它的本職工作。

由此是勳驟然得見一貓,而且乖巧地蜷縮在公主懷內。必然是家貓啊,不禁心生好奇。當即伸手一指,問公主:“此物何來耶?”公主笑着回答說:“稟大人,此狸爲西域王相贈家兄子修,家兄遣人送吾。”

——《詩經.大雅.韓奕》中即有“有熊有羆,有貓有虎”句,但是跟熊、羆、虎並列,肯定不是公主懷裡這種小貓啦,應該也是大型食肉動物,說不定是指某種豹子。而這種小型貓科動物。不管野生還是家養,這年月都稱之爲“狸”。

呂布在西域,想要搞到幾隻家貓是很容易的,作爲中原罕見的寵物。送給女婿榆中王曹昂,那也正常,可是曹昂怎麼會想着相贈自家妹妹呢?要說曹昂的正牌胞妹,應該是清河公主,而山陽公主曹節乃卞氏所生,同父異母。平素也沒聽說這兄妹二人感情有多好啊,怎麼就突然間送了只貓來?難道曹昂深悔過往,又有恢復儲位之念,故此贈貓來示好?

正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實他是想重新交好自己吧?

是勳如今仍然滿腦子的奪嗣之爭、陰謀秘計,忍不住就轉眼一瞥兒子是復。是復會意,輕輕搖頭,那意思,阿爹你想多啦,不必如此。

是勳這才收起胡思亂想,繼續觀察那隻小貓。公主介紹說:“此物最善捕鼠也。”是勳心說我知道,我上輩子見過的貓比你這輩子見過的男人都未必少了……曹淼卻一把從是勳懷裡接過是郯,面露厭憎之色,說:“既能捕鼠,何不置之倉中,而反抱之於懷耶?勿要驚嚇了我兒。”

是勳心說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兒媳,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婆你這樣講話就不太好啦,未免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爲了轉移話題,免除公主的尷尬,遂特意指着那小貓吟詩一首:

“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但能空鼠穴,歸自賞魚餐。當名小於菟,可使靖郭堧。”

其實這詩也是抄的,源出陸游的兩首《詠貓詩》。一爲:“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但知空鼠穴,無意爲魚餐。薄荷時時醉,氍毹夜夜溫。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一爲:“鹽裡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是勳前一世雅好詩文,默記了很多古詩文名篇,所以穿越來此,才能靠抄襲發達。當然啦,此亦起意於“李代桃僵”,冒充是氏子之後,而且他直到離開是家,入仕曹操,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間以後,纔敢於將仍然記得的各種殘篇默寫出來,以資利用——在此之前則只敢在心裡默誦複習,避免遺忘而已。

到了今日,可抄的舊……未來詩文都已經用得差不多啦,再要作詩,大抵只能壯着膽子原創。不過也有某些詩篇因爲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場合躉出去,所以一直爛在手裡,比方說這陸放翁的兩首《詠貓詩》——他都沒能見着家貓,就算抄出來又有誰能懂啊?

而且是勳前一世又非貓奴,之所以還記得這兩首,完全因爲陸游所寫有趣而已。故此隨着時光的流逝,他當初默寫出來的就不完全,只有“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但知空鼠穴,無意爲魚餐”和“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這幾句罷了,還是臨時編綴成的篇,未免平鋪直敘,缺乏靈性。不過作爲口占,倒也不算掉價。

看起來山陽公主挺喜歡這隻小貓,所以聞詩大喜,說我馬上就去取紙筆,把大人的作品給抄下來。只是——“爲何名之爲小於菟耶?”

是覆在旁邊兒解釋,說:“古楚人謂虎爲於菟也。”公主倒也不是沒讀過書的女文盲,當即反應過來:“吾知之矣,楚令尹子文,即名爲鬥谷於菟。”我確實還沒有給小貓起名字,既然大人有命,那就叫它“於菟”好了。

是勳轉向是復,問說你聽明白了我這首詩中的含義嗎?是復拱着手回答:“兒雖不文,阿爹此詩亦不甚艱深也,其意自明。害民之吏,詩有《碩鼠》以喻,此狸專能捕鼠,故而擬之爲斗子文也……”令尹子文乃楚國賢相,主要功績在內政方面,而非率師拓土,所以說他打擊貪官污吏,就跟貓兒捕鼠一般,可以“靖郭堧”。

是勳點一點頭,便即招呼是復,先跟我到書房去有事相商,然後咱們爺兒倆再出來用飯。他終究內心疑慮尚存,所以進了書齋就問是復:“榆中王何以贈公主以狸耶?”

是復說我估計這不是榆中王的意思,而是王妃何氏的意思。他們的嫡子曹髦不是還留在洛陽嗎?故此相贈以禮,大概是希望咱們幫忙照看一下曹髦,別讓人給欺負嘍。

是勳笑道:“誰敢欺彼?”曹操挺喜歡這個嫡孫,而曹丕一臉的忠臣孝子相,也不會故意跟自家小侄子,並且還是前太子的兒子過不去,從而自損名譽。隨即一皺眉頭:“何氏,賢妃也,陛下亦常誇讚之。得無慾使其夫復位乎?”是復搖搖頭,說曹昂這個人已經徹底廢了,基本上翻身無望,何氏倘若真的賢良,就不敢妄起這般念頭,不但無益,實足召禍。

是勳順便問兒子:“諸王之國後,若何?”是復說曹彰、曹植兩個不愧是親兄弟,行動舉止都差相彷彿,抵達藩國後就整天聚衆飲宴,喝得醉醺醺的,大概是爲了排遣內心的煩悶吧。只是曹植藉着酒寫了不少詩文,曹彰藉着酒打過不少下人……這點兒上二人根本不同。

曹昂跑到榆中,乾脆正經崇起佛來,不但自己供奉,還節衣縮食,省下開銷來修建了兩座佛寺,寫信請呂布從西域尋找高僧大德來入駐。至於曹衝,倒顯得最爲正常,每天都由周不疑陪伴着讀書、練字,偶爾出城訪查民情、警誡地方官吏,歷陽人乃皆稱之爲“賢王”也。

是勳冷笑道:“醉或真醉,狂非真狂,迷是真迷,賢卻未賢。”各用四個字,給那兄弟四人給定了性。隨即關照,要是復多遣人探查曹衝的行止——他總覺得那小子不大可能就此認命,說不定還想掙扎一番哪。

然而是勳這也僅僅出於模糊的直覺罷了,此刻他根本料想不到,曹小象的掙扎竟然如此瘋狂……(~^~)

PS:??在此要感謝“龍空的貓小姐”,她是最早一批書友,還爲本書搭建了Q羣,並且在本人只是偶爾露面的情況下,旰衣宵食、任勞任怨地擔任羣主,直到今天。一直說要給她一個龍套啊,只是女性龍套不太好找,最後終於決定,就給她個貓吧!爲了讓這隻貓出來,我也是費了很大腦筋的,你說是太尉本人做貓奴絕對感覺不對……好吧,就讓山陽公主做貓奴好了。請大家熱烈鼓掌,歡迎喵星人“小於菟”隆重登場!

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9章 婦誦夫錄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2章 國中無將第32章 殿上失儀第5章 雪中偶遇第1章 益州內患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4章 首山之戰第8章 單家俗吏第3章 四方貴半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大山在前第17章 大戰序幕第9章 請救無辜第7章 善戰無功第7章 宛城宣詔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4章 帳下壯士第5章 幽州之戰第3章 深入西域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章 帝后對泣第18章 工人運動第8章 謀爭爲上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0章 郭氏假子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遂鄉認親第29章 銅雀臺上第35章 命盡園桑第7章 請殺孔融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6章 罵死荀彧第7章 圓周幾何第2章 沛國曹氏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章 重振幽州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無心插柳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7章 一朝出門第3章 世家短視第22章 爭戰渭北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8章 光祿新丞第4章 法不可廢第1章 劫後新生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莒縣奇案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明修棧道第14章 非當世人第30章 用武之地第4章 海東來去第21章 暗夜驚魂第37章 項莊舞劍第9章 亂軍之計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5章 大盈若衝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7章 得韓徵倭第1章 洛陽僧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2章 沛國曹氏第7章 何必日正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8章 我能興鄭第4章 夢中殺人第23章 軍國重器第28章 假子拒敵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不可得乎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章 託孤之重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0章 平定上郡第5章 渭水鯉膾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7章 助守鄄城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1章 齊大非偶
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9章 婦誦夫錄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2章 國中無將第32章 殿上失儀第5章 雪中偶遇第1章 益州內患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6章 城門射的第24章 首山之戰第8章 單家俗吏第3章 四方貴半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7章 遂鄉認親第9章 大山在前第17章 大戰序幕第9章 請救無辜第7章 善戰無功第7章 宛城宣詔第17章 吾何有私第14章 帳下壯士第5章 幽州之戰第3章 深入西域第24章 勇救都昌第1章 帝后對泣第18章 工人運動第8章 謀爭爲上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8章 假子拒敵第20章 郭氏假子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7章 遂鄉認親第29章 銅雀臺上第35章 命盡園桑第7章 請殺孔融第22章 都外胡騎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6章 罵死荀彧第7章 圓周幾何第2章 沛國曹氏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章 重振幽州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無心插柳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7章 一朝出門第3章 世家短視第22章 爭戰渭北第21章 朔州互市第17章 以身爲餌第18章 光祿新丞第4章 法不可廢第1章 劫後新生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7章 莒縣奇案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5章 野有遺賢第10章 明修棧道第14章 非當世人第30章 用武之地第4章 海東來去第21章 暗夜驚魂第37章 項莊舞劍第9章 亂軍之計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5章 大盈若衝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7章 得韓徵倭第1章 洛陽僧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2章 沛國曹氏第7章 何必日正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2章 吾亦慮及第18章 我能興鄭第4章 夢中殺人第23章 軍國重器第28章 假子拒敵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不可得乎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章 託孤之重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0章 平定上郡第5章 渭水鯉膾第15章 名醫神針第25章 大地爲球第27章 助守鄄城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1章 齊大非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