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爭戰渭北

魏天子曹操斬謝徵祭旗出師,才離開洛陽不久,就覺得好生無聊。

曹操當然不是頭一回率軍出征,可是此前都是跨馬橫槊,親自鼓舞鞭策將士,親自與謀士們規劃行軍路線、糧草運送,日子過得非常充實。然而此番以天子之尊而出,卻被迫安坐在華蓋高車之中,由侍從、宦官伺候起居,行軍的具體事務亦皆有司負責,完了向皇帝彙報一下就得,曹孟德不禁覺得渾身難受,真是閒得無聊啊。

於是便喚參謀沮授、蔣濟登車侍坐,問他們:“卿等若爲劉備謀,當如何做耶?”咱們來分析戰局,消磨時間吧。

蔣濟說了:“備得此機,必大舉入雍。臣若爲劉備謀,當奉其北行也,若仍居蜀,於戰大不利。”曹操說是吧,劉備也會到關中去的吧,那你們當初還阻止朕親征?

蔣子通趕緊辯解:“陛下是真天子,負天下之重,劉備篡逆耳,如何可比?”

曹操懶得就這個話題再繼續下去,就問然後呢?等劉備到了關中,你又會建議他怎麼打?蔣濟道:“必東進以入長安,遂奪灞陵,塞枳道、長門,以阻陛下之援也。若樂將軍能守安陵,臣等隨陛下復奪長安,據渭以敵之,備無能爲也;若樂將軍不能守,恐勢懸危。”

蔣子通侃侃而談,旁邊兒沮子輔卻始終垂首不語。曹操一皺眉頭,就問沮授:“子輔得無仍念袁氏,不肯爲朕所用乎?”

沮授聽到這話嚇了一大跳,趕緊伏身磕頭:“臣不敢。臣受陛下宏恩,使不就死,尚能苟且而至今日,復使從徵,敢不肝腦塗地,以報陛下乎?”

沮授本是袁家的大忠臣,可是偏偏在袁紹北逃的時候被曹軍逮住了,接着是勳一頓嘴皮子。噎得他暫且打消了求死的念頭。此後在曹操麾下從縣令當起,一直做到州刺史,多年理民,遠離紛爭。邇來一十五歲,已至暮年,當初那點點烈士之念,也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啦。要說他如今對袁紹的感情,也就逢年過節遙奠杯酒而已。

再說了。袁紹是自己病死的,又不是曹操親手殺的——至於袁譚、袁尚兄弟幾個,沮授一貫瞧不大起,也不會再把他們當成是自家少主,記恨曹操直接或者間接殺此數人。

剛纔所以一直不說話,一是因爲並非曹氏舊臣,不好貿然發表意見,第二點則是,他並不怎麼贊同蔣濟所言。

如今聽曹操話中帶刺,沮授急忙伏地請罪。然後就說啦:“臣之所見,固與子通異也。”

曹操說“異”好啊——“卿等可各抒己見,朕當擇善而從之,無妨也。”

於是沮授就說啦:“臣若爲劉備謀,東入長安,爲其下策也。”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他們固然奪取了戰略要地長安城,但是並沒有對我軍的實力造成太大損害——聽說長安的守軍大半逃出城外,太傅正在陸續收攏,而就算這一支軍隊全滅,也不過三四萬人而已。對於如今的魏朝來說,丟掉三四萬人,那還真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

“臣聞是太尉曾雲:‘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可完。’今張、徐二將軍在陳倉,不下三萬之衆,涼州尚可得三四萬衆,若能相合,即無陛下親征,亦足拮抗劉備也。故若備進駐長安。則前有陛下率虎賁拒之,後有張、徐以遊兵撓之,安可久居?以臣料之,亡無日矣。”

倘若我是劉備的參謀,一定建議他放棄長安城,全力向西方進攻,趁着我軍初敗後士氣低落,而張、徐二將防守陳倉,還不敢棄守以與涼州軍擰成一股繩的時機,爭取逐一擊破之。到時候佔據隴上,進取涼州,招募羌胡騎兵,進而以高屋建瓴之勢以向關東……說句危言聳聽的話,一旦被劉備把前兩步全都順利走完了,那這第三步,咱們還真未必能夠攔得住。

其實這也是原本歷史上,後來諸葛孔明北伐曹魏的既定戰略,那就是先佔隴,再取涼,逐漸扭轉小大之勢,等積聚足夠後再全力東征。若從這個角度考慮問題,魏延的“子午谷戰略”未免胃口太大了一些,想要一口就把整個咸陽以西全都吃掉,成功係數要大打折扣。

當然啦,那也是基於當時曹魏主要關注點在東吳方向,雍涼並無重兵集團,吃起來還方便一點兒。如今的曹魏一是爲防呂布東歸,二是早有自雍、涼攻取漢中的計劃,所以陳倉以西尚有六七萬兵馬,劉備趁隙而攻,或許有一定取勝的可能,想先塞住長安再去打,那就不大現實了。

故此沮授便道:“若劉備西行,陛下將疾取長安,自後追躡,其若緩之,禍在不測。若劉備東入長安,乃須實我運道,諸軍併力,以爲長久之爭;若備雖東而不能渡渭水,則可無虞矣。”

曹操點一點頭:“子輔所言是也,真無雙國士!”想當年袁紹不肯聽你的話,乃至於敗,老子可跟袁本初不同,最能採納忠言啦。當即下詔,命快馬急奔新豐,要曹德即刻派遣一支兵馬渡過渭水去協助樂進,並且探聽蜀軍的最新動向。結果曹德接着詔旨,打開來一瞧,不禁點頭:“曹子丹見事甚明也。”他已經動身往灞陵去啦,我這就傳令給他,要他搶渡渭水,應援樂進。正巧蜀將士仁也遣來輸誠的密使,曹德不敢自專,就命押去謁見曹操,可由天子定奪。

再說曹真、呂蒙等順利渡過渭水,派人跟安陵城內的樂進接上了頭,但他們並沒有進入安陵城,卻在渭水北岸駐紮下來,與安陵呈犄角相夾之勢。正面的張益德聞報,急忙催促劉備來援。

劉備用徐庶之謀,遣將軍陳式率領三千步卒,從槐裡附近渡過渭水,先期前往增援長安城,而自率大軍來攻樂進、曹真。

爲什麼這般謀劃呢?長安雖在渭水以南,但長安以西,名城大邑多在渭北,渭南也就只有一個鄠縣而已。這是因爲長安以西的渭北平原廣袤,馳道暢通,渭南地勢卻相對崎嶇,而且前山後水,通道狹窄,也無大路。一般情況下,從涼州入雍前往長安城,多沿渭北而行,至渭橋南渡。故此劉備若率主力提前渡河,一則兵多船少,延誤時間,二怕樂進、曹真趁勢直進,復奪渭北的槐裡、武功等縣,到時候把蜀軍徹底封堵在渭南的方寸之地當中,若然曹魏再遣大軍從東而來,則大勢去矣。

尤其當日龐統爲了凝聚全力以攻長安,放空了鄠縣,結果被縣人龐延率家丁佔據,復自四鄉招募兵馬,重使鄠縣歸魏——龐延曾爲司馬懿所薦,任過關中郡功曹,後因守孝返家。所以徐庶判斷,若使小部隊從渭南去增援長安,龐延必不敢撓,而若大軍挺進,說不定這位龐先生就要拼死一搏啦,若被小小鄠縣絆住腳步,豈非不智?

而且就算大軍順利進駐長安,與龐統會合,等到曹魏東方援軍趕到,與樂進、曹真南北包夾,長安亦或爲死地——所以在大敵來前先擊破渭北的樂、曹,乃是戰役關鍵。

果然不出徐庶所料,陳式三千兵馬順利進入了長安城,並向龐統報告皇帝已到渭北的消息。龐統聞訊大驚:“陛下當西,如何來救我等?!”不禁跌足而嘆:“此陛下不捨吾故也。吾本志死,不想反累陛下!若吾死可使陛下西去,何惜即死乎?!”趙雲等將趕緊攔住,說你現在死也來不及啦,皇帝已經到東邊兒來了嘛,再掉頭回去也不趕趟了……

趙雲建議說:“前報曹真等北渡,曹德在新豐,所部多爲收攏夏侯楙舊卒,士氣既墮,必不堪戰。盍使陳將軍率部往攻,若能擒獲曹德,或可挾之以要曹操也。”龐統說這主意不錯,若能奪佔新豐,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遲滯曹魏東方來的援兵,爲陛下擊破樂進、曹真贏得足夠的時間。

正在商議,士仁出班請令,說陳將軍遠來,士卒疲憊,恐不可遽戰,不如由末將率軍前往攻打新豐吧?龐統不疑有他,即命傅肜爲主將、士仁爲副將,率原駐長安的三千兵馬出城西行。

這時候曹德在新豐城中,麾下尚有萬餘兵馬,但正如趙雲所料,多是纔剛收攏的原長安守軍,裝備大多丟光了,士氣也極低糜。他本來想讓曹真、呂蒙率軍頂在前面,誰想曹、呂二將直接繞過長安城,往渭北去了,消息傳來,曹去疾不由大驚失色:“若賊殺來,如何處?”

好在身邊還有夏侯尚,當即安慰曹德,說太傅勿憂,我估計長安城內敵軍數量不會太多,否則曹將軍他們不敢繞城而北——“末將請爲太傅統馭兵馬,挑選精銳,守備新豐。”曹德說當然啦,當然啦,我又不會打仗,就全仰仗伯仁你啦。

可是夏侯尚還沒能把軍心穩定下來,把城防工事修繕完成,傅肜就率軍經過灞陵,直抵新豐城下,還下令多張旌幟,僞作萬餘大軍。新豐城內魏軍大多膽怯,連夜逾城而逃的不下百人,夏侯尚愁眉不展,打算一見情況不妙,就趕緊保護着曹德逃出西門去。

可是正當他惶急之時,卻有箭書射入,爲士仁所書,說願意明日一早,便即刺殺傅肜,率部降魏……(未完待續。)

第27章 恐其有詐第5章 壽春城下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章 先帝遺詔第17章 兔死狗烹第8章 跨境追捕第22章 拓拔歸附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章 先得一驢第12章 尚書空臺第15章 難兄難弟第5章 不識大體第2章 安貧守賤第15章 知交零落第7章 投刺自薦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2章 客座教授第7章 善戰無功第27章 白晝荒夢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5章 難兄難弟第8章 奇峰突起第27章 舊相新相第4章 五經注我第9章 涼州用間第13章 堅壁清野第9章 亂軍之計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0章 海隅神威第8章 囊中羞澀第8章 願爲雲敞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章 苴鉏去之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5章 戲中有戲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章 深入西域第27章 來何遲也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章 先得一驢第7章 雷澤詩會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章 被翻紅浪第26章 是郎才盡第6章 有如神鬼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1章 三道伐蜀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6章 甄氏佳婦第7章 不忠不孝第24章 中山之狼第8章 名馬金槊第19章 流血五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5章 鮮花牛糞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5章 誰堪伯仲第5章 雪中偶遇第4章 吾當染指第1章 內科聖手第21章 暗夜驚魂第5章 不識大體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章 九江處士第30章 厚買人心第9章 積毀銷骨第14章 海外異聞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1章 成都驚變第5章 府中密議
第27章 恐其有詐第5章 壽春城下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1章 先見神亭第1章 先帝遺詔第17章 兔死狗烹第8章 跨境追捕第22章 拓拔歸附第29章 駐馬浿陽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章 先得一驢第12章 尚書空臺第15章 難兄難弟第5章 不識大體第2章 安貧守賤第15章 知交零落第7章 投刺自薦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2章 客座教授第7章 善戰無功第27章 白晝荒夢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5章 又聞噩耗第15章 難兄難弟第8章 奇峰突起第27章 舊相新相第4章 五經注我第9章 涼州用間第13章 堅壁清野第9章 亂軍之計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0章 前程無限第27章 敗絮其中第10章 海隅神威第8章 囊中羞澀第8章 願爲雲敞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章 苴鉏去之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5章 戲中有戲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章 深入西域第27章 來何遲也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7章 舊相新相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章 先得一驢第7章 雷澤詩會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章 被翻紅浪第26章 是郎才盡第6章 有如神鬼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0章 入漢摘桃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1章 三道伐蜀第30章 養疾自重第27章 得韓徵倭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6章 甄氏佳婦第7章 不忠不孝第24章 中山之狼第8章 名馬金槊第19章 流血五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5章 鮮花牛糞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3章 此新聲也第25章 誰堪伯仲第5章 雪中偶遇第4章 吾當染指第1章 內科聖手第21章 暗夜驚魂第5章 不識大體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章 九江處士第30章 厚買人心第9章 積毀銷骨第14章 海外異聞第34章 錦衣馬超第11章 成都驚變第5章 府中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