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命盡園桑

這時代的士人很講究禮法,而聚會的座次亦禮之一也,不可混亂。宴飲的地方是在一處軒中,正中面北是曹操的主位,那是誰都搶不了的,其下左右兩列,都已經擺好了几案,鋪好了坐席,但是沒有名牌,得自己論出座次來。

陳琳扯着是勳要他上坐,是勳趕緊擺手:“吾有何能,而敢居上?”往上坐靠曹操近點兒,這事兒自己樂意,然而今天聚會文學之士,就怕座位相比文事,坐得太高,太過引人注目啊,等會兒要是詩文作不好了,那多尷尬呀。

可是不光光陳琳把他往上座讓,王粲、阮瑀等也都來相請。王粲就說啦:“今日司空府吏相聚,宏輔爲長史,自當上座。”

要論司空府中的排位,自然以長史爲尊,那是秘書長,也是大管家啊。不過是勳心說過去長史值錢,如今可未必了,曹操設置了軍謀祭酒一職,就好比後世所說的軍師,那地位妥妥的比長史高啊。比方說軍謀祭酒的首席就是郭嘉,雖然他今天不曾與會,但要真論起來,自己這長史難道能越過郭嘉去?如今的司空長史,不過就一後勤部長罷了——這也是是勳不打算真管這事兒的原因之一。

可是王粲既然這麼說了,他還真不好推,因爲今天來的這些人中間既沒有郭嘉,也沒有荀攸,即便也有人腦袋上頂着個軍謀祭酒的名號(比方說王粲),真要論地位高低,確實無人能比他是宏輔。他只好另外找理由。說:“今日以文相會。安論品位?”這又不是司空屬吏因爲公事開會。踏青賞春、飲酒論文而已,就沒必要論什麼地位高低了吧——換言之,論地位那就俗了,不是咱文化人該乾的事兒。

旁邊兒邯鄲淳也過來幫腔:“即論文名,是君亦一時魁首也,君不居上,吾等又安敢居上?”是勳心說我怕的就是這個,文名太盛。卻非真才實學,爬得太高,要是一露餡兒,這跌得也最重啊。本來只是想用詩歌當敲門磚的,沒想到上了這文化人的賊船就下不來了,此非吾之本意也。

他也察覺出來了,這幾個人一起恭維自己,各有其意。陳琳、阮瑀很明顯是在拍自家馬屁;王仲宣相交莫逆,纔是真心實意的;至於邯鄲子叔,自己請朝廷下詔。把他從荊州劉表處討要了來,又正趕上立建安石經。得以一展書法長才,那是存着感激之心、答報之意,這才把自己往上推呢。

是勳繼續推辭,說:“古來文無第一,誰敢稱魁首者?還當以年齒爲序。”反正我年紀還輕,肯定往下排。

衆人拗不過是勳,況且他說的確實在理,於是即序年齡。邯鄲淳年紀最大,老先生都六十多了,妥妥的坐了首位;其次是衛覬,四十六歲;再往下苟緯、陳琳、應瑒、阮瑀等等。是勳排在倒數第三,楊修比他小兩歲,王粲比他小四歲。

是勳心說其實我應該倒數第二的,論真實年齡可能還比楊德祖小几個月——可是對於阿飛究竟是哪月哪天生的,他也一直沒算明白。

衆人都坐好了,曹操這才從後堂轉將出來——他爲尊長,自然得最後入席。衆人起身行禮,口稱“主公”,就見曹操身旁還跟着倆年輕人,一位曹昂曹子修,一位曹政曹安民。最近曹操老把這倆孩子帶在身邊兒,那沒別的意思,肯定是爲了確定曹昂繼承人的地位呀。

是勳心說這就是未來的大魏皇帝,以及一字並肩王了……可憐的子桓啊,估計不出意外,你跟那寶座再也無緣,肯定會和原本歷史上你那幾個兄弟似的,被圈禁在封邑中,當豬一般養到死。再一轉念,也未必有那麼慘,終究曹昂比曹丕要厚道多了,再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說不定曹丕因此就詩文大進,未來的成就不在曹植之下呢?

你想啊,原本歷史上,要是曹植爭儲位爭贏了,真當了魏王、魏帝的,那肯定就沒有流傳千古的《白馬篇》啦。

曹操在正位上坐下,一子一侄分左右侍坐。當下寒暄幾句,閒聊幾句,就有僕役把酒食都端上來了。是勳正心裡話這麼着閒聊最好,卻不料那年輕氣盛的王仲宣開口了:“春光明媚,諸君共聚,當此盛會,安得無詩?還請主公出題。”

是勳就恨不能狠狠地給王粲來一腳,只可惜兩人之間隔着一個座次,所以是斜對而坐,壓根兒踢不着。就聽曹操笑道:“某正有此意。即可擊鼓傳觴,作詩助興也。”

衆人聽了這話,有點兒面面相覷。所謂擊鼓傳觴,是這年月所流行的酒令的一種,就是斟滿得一杯酒,按順序傳遞下去,一人揹着衆人擊鼓,鼓聲若停,酒杯落在誰手裡,誰就必須飲盡,然後賦詩。若是就中有誰灑了酒,即爲亂令,也必須飲酒、賦詩。如今各人的座位相距不遠,略伸伸手,也就能傳杯了,問題不大,然而——

這不是圓桌會議啊,大家夥兒是分兩列坐的呀,那最後兩人不得離席跑起來,一個送、一個接嗎?那多吃虧啊。再說了,最上面還有一個曹操,總不能讓曹操也跑起來,頭兩位也得離席去給曹操遞酒,或者去接杯啊,這怎麼玩得起來?

曹操明白衆人之意,當即捻鬚大笑道:“吾自有主張——往日爲戲,雖有佳作,卻不得痛飲,今中原粗定,府庫亦充,官釀旨酒無數,諸君正可放量。吾意一人擊鼓,一人輪番斟酒,酒至必盡,不能盡者,與亂令同。”

你們也不用傳杯了,也不用離席了,我找個人來按順序斟酒。而且不必鼓聲停才飲酒,斟得了就得喝,如此才能盡興。

是勳聞言,急忙一欠身子:“勳願爲諸君擊鼓。”曹操伸手一指他,那意思:別想逃!然後左右望望:“子修擊鼓,安民爲斟。”

是勳心說你是這意思,所以才特意帶了那倆小子來的啊?暗中祈禱,千萬可別第一個就落到自己頭上,讓自己先多喝幾杯,遮遮羞臉,然後纔好抄詩……最好呢,自己是最後一個,並且當自己抄詩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已經醉倒了……

於是端上一大桶熱酒來,有撲役扛着,曹政執勺,做好斟酒的準備。那邊曹昂用條帶子扎束起了兩袖,抱着個小鼓,坐在軒門口,背對衆人。曹政就問啦:“自誰爲始?”

曹操說行令或從主,或從客,咱們應當從末位來起,於是一指王粲。隨即一聲令下,鼓聲就響了起來。

曹政舀了滿滿的一勺熱酒,遞到王粲面前,王粲趕緊欠身,雙手扶着卮耳,等曹政緩緩斟滿。隨即王仲宣端起酒卮來就喝,然後“噗”的一聲,噴出來了……

曹操下令說停鼓吧——“仲宣亂令!”王粲苦着臉分辨道:“太過燙嘴……”曹操說那不管,灑了酒就是亂令,更何況你還噴出來了——“好,我等便靜聆仲宣之佳構。”

王粲問啦,以何爲題啊。曹操說就以春日感懷爲題吧,鼓停便要吟詩,不能長考(是勳心說這正是我的弱項啊),所以咱們把難度放低點兒,限定也放鬆點兒,題目寬泛,不限格式。

王粲點點頭,乾脆緩緩地三口,把卮中殘酒飲幹,然後朝衆人羅圈作個揖,曼聲吟道:

“高會君子堂,並坐蔭華榱。嘉餚充圓方,旨酒盈金罍。管絃發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樂,但愬杯行遲。常聞詩人語,不醉且無歸。今日不極歡,含情慾待誰。見眷良不翅,守分豈能違。古人有遺言,君子福所綏。願我賢主人,與天享巍巍。克符周公業,奕世不可追。”

衆人聽聞,盡皆鼓掌讚歎不已。是勳心說還“願我賢主人,與天享巍巍”呢,還“克符周公業,奕世不可追”呢,王仲宣你拍的好馬屁!不過嘛,馬屁詩我袋中也有數句,可以找合適的粘貼到別的什麼詩上——嗯,今天抄哪一首好呢?

正在沉吟,鼓聲又響,曹政循序斟酒,大家夥兒有了王粲的前車之鑑,全都先吹了再小口喝,寧可慢點兒,也別噴嘍。堪堪斟到衛覬,鼓聲停下,於是衛伯儒也賦詩一首。但他沒有王粲的急才,僅得六句而已,文辭也只平平。

是勳心說成了,有老衛珠玉……不,磚瓦在前,我就不怕丟臉了。

第三個輪着賦詩的是曹操,衆人盡皆注目曹操。就見曹操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非常凝重,沉吟良久,這才緩緩地說道:“今日本當歡樂,奈何忽念老友。陽春雖美,不能入懷,往昔惆悵,卻欲一抒。思得數句,格調沉鬱,諸君勿怪。”

他嘴裡這麼說,但誰敢去怪曹操啊。衛覬當即便道:“題目既爲春日感懷,但有所感,皆可入詩也,無妨。”

曹操說好,於是曼聲吟道:“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於園桑。”

是勳心說壞了,曹老大你感懷啥不好,竟然去想死人!你是主公,你這沉鬱基調一定,以後誰還敢歡樂啊?可是不歡樂也就罷了,我準備的全是些輕鬆愉快的作品,還怎麼敢往外掏啊!

再說了,那郭景圖爲你故交,跟我無關,可你幹嘛又提到鄭康成啊。我是鄭門弟子,你前面哀嘆我老師無疾而終,我跟後面就“春天啊多美麗,人生啊多美好”,那成話嗎?我必得順着你的話頭,也去哀悼一下老師才成啊!這我可完全沒有準備,該怎麼辦?!

老大你是真的還是故意的呀?難道露餡竟在今日!(未完待續。。)

第7章 請殺孔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1章 社會進步第9章 驚雷投箸第31章 以竹爲炮第6章 奢而不侈第4章 法不可廢第4章 西走而王第17章 正是此賊第31章 爾虞我詐第4章 孤屯義士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2章 覆巢之下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3章 城下遇難第9章 明察秋毫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8章 蓋章生效第8章 頭風復發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1章 不聞惡聲第3章 軍中校事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7章 初試金手第7章 寄身豪門第7章 善戰無功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8章 置之死地第4章 豆中有膏第7章 謀身謀國第10章 變廢爲寶第5章 朝鮮新冢第4章 例不可開第30章 乃見君臀第36章 誰人祖道第4章 吾當染指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章 天命天姓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5章 席藁待罪第7章 請殺孔融第9章 驚雷投箸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章 行獵上林第23章 沽名釣譽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6章 奮死報國第4章 豆中有膏第3章 天命天姓第24章 要當磔也第4章 吾當染指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7章 敗絮其中第7章 事後諸葛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章 兩面三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0章 凌雲雕龍第5章 大國小鮮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章 遠方來客第7章 謀身謀國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6章 **好淫第25章 鄠縣落鳳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0章 厚固吾勢第8章 佛國之願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1章 叔勉之心
第7章 請殺孔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1章 社會進步第9章 驚雷投箸第31章 以竹爲炮第6章 奢而不侈第4章 法不可廢第4章 西走而王第17章 正是此賊第31章 爾虞我詐第4章 孤屯義士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2章 覆巢之下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5章 畫蛇添足第33章 城下遇難第9章 明察秋毫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8章 蓋章生效第8章 頭風復發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1章 不聞惡聲第3章 軍中校事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1章 官場狡詭第17章 初試金手第7章 寄身豪門第7章 善戰無功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8章 置之死地第4章 豆中有膏第7章 謀身謀國第10章 變廢爲寶第5章 朝鮮新冢第4章 例不可開第30章 乃見君臀第36章 誰人祖道第4章 吾當染指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章 天命天姓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1章 螻蟻草芥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8章 江南俊才第27章 盡屠公孫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5章 席藁待罪第7章 請殺孔融第9章 驚雷投箸第35章 咄咄逼人第1章 行獵上林第23章 沽名釣譽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8章 子以母貴第16章 奮死報國第4章 豆中有膏第3章 天命天姓第24章 要當磔也第4章 吾當染指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7章 敗絮其中第7章 事後諸葛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章 兩面三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0章 凌雲雕龍第5章 大國小鮮第23章 擒賊擒王第1章 遠方來客第7章 謀身謀國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6章 **好淫第25章 鄠縣落鳳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2章 國中無將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0章 厚固吾勢第8章 佛國之願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1章 叔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