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以竹爲炮

太史慈一軍出了鄄城向東,先奔廩丘。太史慈在癝丘城下這麼一耀武揚威,佔據縣城的大戶們就怕了,又聽說呂布軍已然退去,於是綁了幾個協從出來,表示願意重歸曹家懷抱。就此保障了鄄城的東翼。

接着,南下渡過濮水和濟水,來到乘氏城下。是勳記得史書上說過,這乘氏縣中有一鄉豪名叫李進,曾經在曹、呂大戰的時候殺退過呂布……嗯,也有可能是搞什麼花招趕跑了呂布軍。於是自告奮勇去往城下喊話。果不其然,一人應聲而出,自稱姓李名登字進先。

原來聽說呂布入兗的消息,乘氏倒並沒有易幟,但是縣令膽怯,搶先就落跑了。於是鄉豪李符李叔節和李登李進先兄弟就保城而守,既不還曹,也不歸呂,打算先看看風色再說。是勳跟城下一嚷嚷,極盡吹牛、威嚇之能事,但是李登不爲所動,說要犒勞可以,我們這就送牛酒出去,要想進城是千難萬難。除非確定兩家中有一家打贏了,另一家被徹底攆出了兗州,乘氏才肯歸附。

是勳隱約有點兒印象,前一世從某本書上看到過——不記得是正史還是野史了——說李叔節帶着大批犒軍物資奔了呂布軍中,接着就說呂布從城下敗退——請注意,不是撤退而是敗退。所以他琢磨着這乘氏的物資不是那麼好拿的,當下跟太史慈商量,說我們也不要牛,也不要酒,只要一百匹騾馬,趕緊準備好了給送出來。

從乘氏補充了運送輜重的騾馬,曹軍繼續南下,往山陽郡兜了個小圈兒,終於在成武縣南方追上了呂布軍。是勳把大營紮在成武東北方三十里外的樑丘古城當中,再也不肯前行一步。他說只要有了這個後方基地,子義你騷擾呂布軍就能來去自如啊,不過這活兒我幹不了,我給你在後方觀敵暸陣就得。

他把朱老總的十六字訣給搬出來了,告誡太史慈要“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太史慈聽了連連點頭,說宏輔你很有爲將的資質啊,幹嘛不肯跟我上前線去建功立業呢?可是說破大天兒去,是勳就是不肯再往前挪窩了。

其實是勳這也是紙上談兵,真要能完美執行那游擊戰十六字訣,得是工農紅軍那種組織性、紀律性超強的隊伍,而這後漢三國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事實上全都做不到。作爲擾敵的總方針,瞧着很象那麼回事兒,可要是完全按這個方針去辦,八成就要吃大虧——敵進我退,我一退可能會變成潰散;敵駐我擾,擾不動反倒被圍……

所以確實熟讀兵法的太史慈帶着兵去襲擾,再從是勳這十六字真言中汲取部分營養,能夠打得挺不錯;真要是換了是勳上陣,必然的覆軍死將,敗得慘不堪言。

還好是勳挺有自知之明,再加上怕死,所以沒跑前線去摻和,光跟後面督着謝徵造火藥了。也算老天爺保佑,一連好多天都是晌晴白日,萬里無雲,謝徵用“水煉法”製成的火藥很快就曬得了,再找了些謹慎的老兵來,小心翼翼地磨成顆粒,然後……

然後他喵的又該怎麼辦了?是勳就跟那兒撓頭啊。本來在鄄城當中,他打算造突火槍來協助守城的,可是呂布壓根兒沒攻城就撤了。其後他跟謝徵一打聽火藥的正經煉法,才知道很多事情拍腦門兒想想簡單,其實內中門道多了去了——理論上找根竹管塞上火藥和碎石,點着了捻兒就能噴出去傷人,可是多長多粗的竹管合適?捻兒從哪裡塞?會不會炸膛?有沒有人敢親自端着?這就都是問題,沒有幾十次的反覆試驗包括很多次的反覆失敗,估計就根本造不出來!

連管形火器最早的雛形突火槍都造不出來,那大炮什麼的更是想都不要想。原本剛招募謝徵到自己莊中的時候,是勳還想着從造炮仗起步的,可是炮仗就得用紙來包,他喵的自己在兗州見過的所有紙,估計也就曹操故意亮出來顯擺的那十來張——這可怎麼辦?

最後他只好問謝徵:“汝在院中,是如何響起天雷來驚退了呂布遊騎的?”

謝徵趕緊解釋,說我煉得了一些火藥,就給貯藏在竹筒裡,那天情況危急,不知怎麼的福至心靈,就把竹筒都堆在一起,然後放了把火……是勳一拍大腿,有門兒,咱們就用竹子!

當下派出士兵去,砍了很多竹子回來,不用太粗,挑那兩三指粗的竹杆,全都截成半尺長短,一頭帶節,一頭挖空。然後他們把火藥塞進竹管,用麻布堵上,是勳還撕了自己替換的絲綢內褲,裹點兒火藥粉做成了藥捻兒。可是找個植被稀少的地方做了幾回實驗,點着了拋出去,效果卻實在不佳,就有七成都炸不響,只是滿地打着轉噴火星,就跟兩千年後小孩兒把炮仗掰開了點上玩兒“呲屁”似的。

是勳瞧着直搖頭,可是沒想到那些圍觀的士兵就個個兒嚇得魂飛天外啊,甚至有幾個見識淺薄的,直接就給跪了。

中國人過年放爆竹,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代開始產生的習俗,光知道最早就是把竹子擱火裡燒,燒得“噼啪”亂響——所以叫爆竹。可是即便這種最早的燒竹,也得到南北朝以後才記載越來越多。兩漢的時候有沒有呢?是勳不知道,起碼他在這一世也過了好多次新年了,就從來都沒見到過、聽到過。

所以說,這種“噼哩啪啦”的脆響,聽熟了壓根兒不算什麼,而且完全能跟打雷等自然現象區分開來,但在根本沒聽到過的人耳朵裡,那就挺恐怖啦。更何況還能冒煙,還能噴火——據幾個老兵說,這火藥的燃燒速度就比軍中常用的油脂、松香等縱火物要強上好多倍。

是勳聽了他們的話,不禁黯然神傷——唉,都怪哥的眼光太高超了,知識太淵博了,對自己的要求也過於嚴格了……差點兒就錯過了這般軍中利器啊!這是一個教訓,你再怎麼能幹,也不能脫離普羅大衆啊,得用平等的心態去理解他們哪。

於是他第二天就喜滋滋地裝上一車竹炮仗,給太史慈送去了前線。

太史慈這陣子打得挺順手,他率領那兩百多騎兵,見天兒去騷擾呂布軍挖壕建壘,打了就跑。呂布要是不派人追吧,眼瞧着工程總也完不了,要是派人去追吧,不定太史慈就把步兵埋伏在什麼地方,瞅冷子給你來個狠的。就連大將郝萌都因此而捱了太史慈一槊,正捅在胳膊上——好在只是左臂帶傷。

後來還是陳宮給獻了策,設個圈套來引誘太史慈深入——結果太史慈沒來,夏侯惇來了,正所謂“欲獵一馬……獅,反得一獐……猴”。

夏侯惇所部跟呂布軍一交上鋒,埋伏在附近的太史慈就發覺了,知道是曹操前軍到來,於是從側翼衝過來,想要助對方一臂之力。這回他帶上了神秘的“新式武器”——人手一把竹炮仗,一靠近呂布的陣營,就都點着瞭然後拋擲出去。

於是“噼啪”之聲大響,滿地的“呲屁”,很快就燎着了幾座帳篷,濃煙、火光是滾滾而起啊。那時代軍隊的組織力都很差,更別說呂布軍中還有很多隻是大戶的奴婢而已,受此一嚇是四散奔逃。太史慈趁機一揮長槊,就率軍衝入了敵陣。

呂布正要去逮夏侯惇,一見此情此景,只好撥回馬來對戰太史慈——其實即便沒有那些竹炮仗,他也肯定先奔太史慈去,這些天太史慈把他鬧得是頭疼腦熱的,恨不能聽到個“太”字就頭髮直豎起來,都成條件反射了。

亂軍之中,太史慈迎面就撞見了呂布——也是他這回鬧騰得更兇了三分,把呂布陣勢整個兒給衝亂了,一時得意,就衝得猛了一點兒,這時候再想避過呂布,已經來不及了。當下只好硬着頭皮應戰,並且還死鴨子嘴硬:“來,來,呂布,你我前日不分勝負,今日再屏退衆軍,單獨來較量一番啊!”

太史慈心說終究你人多,我這邊兒才兩百多騎,你們要是一擁而上,我就死定了,要是光單挑,我或許還有逃走的機會。你別說,呂布還真受了他的激——主要在於上回鄄城城門前一番惡戰,呂布本來贏定了的,卻生給耍成了個平手,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去——當即下令諸將退後,看我生擒此賊,以雪前恥!

於是空出一片地來,兩將拍馬就開始對衝。自打上回打過以後,太史慈就一直琢磨着要怎樣才能戰敗呂布,或者起碼在對戰的時候,不用是勳幫忙鳴金,自己也能全身而退;呂布可沒想那麼多,他心說只要再沒人搗亂,我肯定能取下你的首級。所以才一照面,太史慈就別出心裁,竟然把自己的槊頭直往呂布的戟頭上扎去,心說:“來,來,你來鎖我呀!”

呂布心說好,老子正要鎖了你的兵刃,看你還有什麼能爲。只聽“喀”的一聲,彷彿當日與孫策對戰的重演,太史慈的槊頭就被呂布的戟頭給鎖上了。呂布隨即用力一絞,想要把對方的武器給絞脫了手。

不過以呂布的力氣,想要在一兩絞之間就讓太史慈撒手,難度也多少有點兒高。更要命的是,太史慈壓根就不跟他對絞,反而順着勢,卸去了大半的力氣。同時太史慈快速把坐騎給圈了過來,跟呂布呈平行狀態——這時候要是從空中看,兩人就呈一個“介”字形,下面一撇一豎是兩員騎將,上面一撇一捺是絞在一起的兵器。

隨即太史慈深吸一口氣,把馬槊朝左肋下一夾,空出右手來,就把環首刀給抽出來了,朝着呂布的面門就是狠狠一刀劈去!

好個呂布,他也鬆開了左手,往上一撩,一把就攥住了太史慈的手腕。太史慈拼勁全身之力,這刀就懸停在空中,再也落不下去了!

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7章 平原搬兵第8章 單家俗吏第7章 宛城宣詔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5章 不王而王第6章 反攻序曲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2章 讒慝小人第5章 漢家道微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1章 熟悉劇情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5章 千里之間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章 或爲智囊第5章 雛鳳引弓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3章 殺夫獻妻第9章 先實關中第25章 陸梁冀州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5章 千里之間第6章 自編自導第4章 彼采葛兮第12章 阿承醜女第8章 酬功謝德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7章 平原搬兵第5章 漢家道微第16章 天下爲弈第3章 天不可言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9章 自天而降第3章 四方貴半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2章 乃可擄去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9章 降漢降曹第5章 霹靂高車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1章 慮勝慮敗第3章 微末小技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3章 大人將歸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屈身蠻夷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6章 歷史慣性第10章 爲彼等耳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後世來者第4章 五經注我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7章 正是此賊第7章 請殺孔融第12章 人心不足第3章 曹洪之怒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9章 東出盧龍第4章 使徐三事第6章 平春豪強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夏侯仲父第20章 注經化俗
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5章 陸梁冀州第27章 平原搬兵第8章 單家俗吏第7章 宛城宣詔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5章 不王而王第6章 反攻序曲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2章 讒慝小人第5章 漢家道微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1章 熟悉劇情第18章 陶牧拜表第25章 千里之間第32章 促膝對談第19章 成陽糧運第2章 或爲智囊第5章 雛鳳引弓第12章 兔死狗烹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3章 殺夫獻妻第9章 先實關中第25章 陸梁冀州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5章 千里之間第6章 自編自導第4章 彼采葛兮第12章 阿承醜女第8章 酬功謝德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1章 齊大非偶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7章 平原搬兵第5章 漢家道微第16章 天下爲弈第3章 天不可言第18章 東海傲來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9章 自天而降第3章 四方貴半第20章 通權達變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2章 乃可擄去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7章 千鈞一髮第29章 降漢降曹第5章 霹靂高車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0章 併案討夷第21章 慮勝慮敗第3章 微末小技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3章 大人將歸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9章 屈身蠻夷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6章 歷史慣性第10章 爲彼等耳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後世來者第4章 五經注我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7章 正是此賊第7章 請殺孔融第12章 人心不足第3章 曹洪之怒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9章 東出盧龍第4章 使徐三事第6章 平春豪強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章 兄弟鬩牆第2章 夏侯仲父第20章 注經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