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來何遲也

郭淮請令攻城,高幹本來想先勉勵幾句,然後就答應的,可是擡起頭來一瞧,就見郭淮一張臉憋得通紅,眉毛立着,眼睛瞪着,就跟要發瘋了似的.這種狀態可上不了戰場啊,對面不直接是敵人,還有一道城牆呢,不是光拼了死命就能夠取勝的.高幹也是打老了仗的宿將,對此非常清楚,前線將領因忿興兵,結果很可能是中敵之計,慘敗收場.

終究所面對的是以智謀聞名的是勳,並且還有莫名其妙便戰敗郭縕兩千騎兵的先例,高幹可絕對不敢託大.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就算郭伯濟少年老成,思維縝密,碰到父親被殺這種事兒,還是沉不住氣啊.高幹不禁暗歎一聲,先勉勵幾句,然後說:";卿之心意,某深知也.然祁縣城高堞密,難以一鼓而下,雁門軍且暫歇,吾先嚐敵,候激戰時,再做奮然一擊——卿其毋失我望.";

郭淮板着臉,喘着粗氣,不情不願地退了下去,心裡可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氣——你要是派我打頭陣,那就糟啦.

高幹命部將商曜率來自定襄的步卒先攻,王柔率太原軍次之,把郭淮安排在次陣的側翼,等待總攻指令,同時還遣烏桓,匈奴等胡騎於本陣兩翼遊擊遮護.戰鬥在午前打響,郭淮攀上樓櫓眺望,但見城上防守嚴密,箭如雨下,定襄軍折損了數百兵馬,才終於架橋過壕,逼近牆邊——商曜倒是真肯拼命.

眼見得上千定襄軍的步卒擁至牆下,架起了長梯,但卻不見城上拋擲滾木擂石.郭淮正覺得奇怪,忽見城上兵丁似乎舉起幾個瓶子,開始朝城下傾倒某種液體——是在倒開水嗎?這倒是守城時候慣用的手法.但問題是,量也太少了吧……而且爲啥沒見挨潑的定襄兵慘呼着跌倒,翻滾呢?

正在疑惑,突然城上射下了幾支火箭來,轉瞬之間.城下便成一片火海!

在原本的歷史上.三十年以後的曹魏太和二年底,蜀漢丞相諸葛亮突出散關.包圍了陳倉城.蜀軍不下五萬,而陳倉守軍僅僅一千而已,卻多次擊敗攻城的敵兵,雙方晝夜激戰二十餘日.因爲曹魏方增援將至,諸葛亮無奈之下,只得後退.

演義中所謂的";二出祁山";就此黯然收場,而陳倉之戰,在中國歷史上也第一次留下了相關";火箭";的記載.

當然啦,這所謂的";火箭";,不過是在箭簇綁上布條.塗了松香,油脂等引火物,點燃後射出去普通箭矢——守將郝昭以此破蜀軍之雲梯也.但事實上這種火箭,漢朝後期即已投入實戰,當年是勳跟隨曹操奇襲壽春.就曾經在城門口見到過袁軍使用.這種火箭是用來引火的,最好是直接攢射敵軍的糧倉,用來守城則作用微乎其微——當年袁軍是先在城門前布好了引火之物,然後才用火箭來點燃,後來還急着想用火箭來燒燬並無佈設松香等物的吊橋,結果便可恥地失敗鳥.

是勳沒想在祁縣城下佈設引火之物,因爲不清楚敵軍會選擇哪段城牆攻打,放少了沒用,放多了得不償失——這又不是壽春城下的詐降誘敵,能猜到曹操肯定會走城門.在與將吏研討守城之策的時候,夏侯蘭就說啦,若敵兵援梯而上,即可以撓鉤推翻之,若造了車梯或者撞車,最常規的辦法就是點火焚燒:";未知城內松香,獸脂等引火之物,是否齊備?";

是勳聽得此言,突然間咧嘴一笑:";何必松香,獸脂?";他在安邑可是蓋了榨油作坊的,即便遠征太原,隨身也帶着好幾十罐兒素油用來炒菜呢——身爲主將,這點兒特權還是有的——那玩意兒不比松香什麼的好使?

果然一用便即奏功,城下瞬間火起,無數定襄兵身上被火,號呼慘叫,四處亂躥.商曜無耐之下,只得下令後退整隊,城下卻又拋下一陣箭雨來,射翻了百餘人.

這一幕,在中軍登高而望的高幹自然也見到了,當即下令:";鳴金!";可是";哐哐";的鉦聲纔剛響起,忽聽雜沓的馬蹄聲從城池的東,西兩側洶涌而來,曹性率領着兩千呂家騎兵,自側門而出,直向定襄軍側翼殺來.

高幹急忙再下指令:";使次軍上前,接應定襄軍,再使胡騎對戰敵騎.";傳令兵快馬馳至雁門軍中,郭淮不禁一拍大腿:";正其時也!";

戰鬥在是勳的視線範圍內展開,他雖然將守禦的全權都授予了司馬懿,但身爲最高指揮官,自然不可能遠離城牆,躲在城內安全之處——指揮官親臨前線,將會極大地鼓舞戰鬥人員的士氣,這點兒基本原則他還是清楚的.是勳頂盔貫甲,站在城樓之中,手扶欄杆,朝外眺望——這個年月並不怕大炮轟擊,飛機下蛋,雖說攻城方遠遠地似乎豎起了幾具投石機,但數量既少,準頭又差到離譜,在城樓上被石頭砸中的機會,並不比在城內左腿絆右腿摔個大跟頭的機率更高.

遠眺着那幾個模糊的影子——倘若不是部下指出來那是";?,也即後世所謂的投石機,就是勳的視力還真未必認得出來——是勳的神思又不禁飛遊天外.一般情況下,戰鬥從遠程覆蓋開始,在這個年月,不是放箭,就是投石,然而這次袁軍來攻,雖然搭起了投石機,卻並沒有第一時間拋石.故而張既提出,這初次攻擊應該是試探性質的,高幹不會投入全力,己.[,!]方也應當以消極防守來應對,把力量存留到對方發起總攻的時候再用.然而司馬懿卻說:";吾非欲久守者也,既已將退,何必蓄力不擊?";堅持只要幷州軍攻至城下,立刻就把所有力量全都投送出去,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是勳在戰鬥方面並無天分,並且缺乏經驗,前一世在網絡上紙上談兵,倒是各種奇思怪想層出不窮.但等穿越過來,真的面對千軍萬馬,就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啊,反而什麼招兒都想不出來了.但他面對部下提出來的方案.倒是還能夠清醒地加以分析和判斷.因而當即贊同了司馬懿的建議:";既已委任仲達,仲達可自決也.";

眼瞧着素油被灑下城牆.接着火箭也射下去了,雖然看不見幷州軍的慘狀,四方傳來的嘈雜聲中也辨不出敵軍的慘呼,但滾滾濃煙騰起便說明了一切問題.按照原定計劃.接着就該曹性的騎兵從兩側城門殺出去啦.是勳不禁又將視線投向遠方,於是視野中再度出現了那幾具投石機.

他這幾年來致力於研究火藥武器,對於那些傳統的冷兵器並沒花任何心思,但是如今想來,曹軍將來是要攻打鄴城的,鄴爲河北大邑,袁家經驗多年.恐怕防禦力比許都都要強上很多.若能排開大量投石機,如女真之攻汴梁也,或許可以極大地縮短攻城的時間,同時也極大地減少本方的傷亡?

投石機……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人力拋石機.乃是中國獨有的發明,起碼在戰國時代便已經邁上歷史舞臺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彈力投石機和扭力投石機,其實就機械原理上來說,比中國的人力拋石機更先進,但同時存在着製作困難,故障率高和射程不足的缺陷,從成本和效率的角度來看,反倒是處於下風的.所以是勳不可能去";發明";那些玩意兒,他希望能夠在中國原有的人力投石機基礎上,運用自己前一世的知識,加以部分改良.

演義當中,官渡相峙的時期,劉曄曾向曹操獻上過";霹靂炮";,這是小說家言,史書中光說曹軍用了這玩意兒,卻沒提是誰發明的.估計也就是質量更好,射程更遠,方便旋轉和推移的人力拋石機吧.這玩意兒找幾個匠人一起研究,應該不難,難的是,能不能把人力改爲配重,提前發明出後世所謂的";回回炮";出來呢?

正在神遊物外,忽見遠方袁軍陣營中一片大亂.是勳瞪大雙眼,眺望了好半天,卻仍然瞧不出個所以然來——這要是有望遠鏡就好了呀!好在時隔不久,便有探哨回來稟報:";雁門軍臨陣倒戈,太原軍已大亂矣!";

哦哦,郭伯濟終於動手了,正是其時!是勳不禁興奮地一拍欄杆,隨即下令:";命曹性接應雁門軍入城!";話才說完,突然反應過來,於是加上一句:";先傳語仲達,由其決斷.";

郭淮臨陣倒戈,直擊王柔所部太原軍的側翼,很快便將敵陣徹底攪亂.但是郭伯濟並不想趁機擴大戰果,高幹的本營,他壓根兒碰都不敢碰.

幷州兩萬大軍,雁門軍的數量還不到七分之一,想要配合城內殺出來的兩千曹軍騎兵,一舉把高幹擊潰,那是很不現實的.除非高幹瘋了心把兵馬全都拉向城下,然而這一面的城牆長度有限,擠過去太多人不但排不開,更容易做了城上守軍的箭靶,恐怕不必郭淮反叛,自己就先亂了.高幹不瘋,他這頭一天攻城,又以嘗試爲主,故而先陣,次陣和本營的秩序分明,郭淮利用自己位置的優勢,可以側擊王柔,也可以突擊商曜,但若想襲擾高幹,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故而他一舉將王柔所部太原軍擾亂以後,不敢戀戰,很快便在曹性的配合下脫離了與敵軍的接觸,繞至祁縣東門.大門打開,郭淮還怕是勳懷疑他是詐降,因而勒束部衆暫歇,自己僅率十數騎當先入城.

才進城,便見一人手按腰刀,跨馬而立.曹性指點道:";此即是侍中也.";郭淮趕緊翻身下馬,單膝跪倒:";末將郭淮,拜見侍中.";是勳朝他一擡手:";伯濟來何遲也?";

以後週末,我爭取若在家就儘量提前更吧,早更總比晚更好,不是嗎?

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4章 三不可立第5章 朝鮮新冢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6章 良辰可待第9章 積毀銷骨第21章 海上仙山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5章 酒池肉林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長生丹藥第4章 法不可廢第2章 或爲智囊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9章 流血五步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4章 城上易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章 先得一驢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3章 兩道併發第4章 不利曹氏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9章 鮮卑大人第7章 比干直諫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4章 鳳雛之謀第5章 府中密議第18章 工人運動第4章 五經注我第1章 先帝遺詔第9章 察考諸子第38章 矜功失節第30章 乃見君臀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章 隆中之對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6章 孰輕孰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31章 大戰餘波第5章 大國小鮮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4章 日薄西山第2章 窮山逐鹿第8章 曹氏之強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慮勝慮敗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8章 光祿新丞第24章 城上易幟第5章 王中國死第17章 州郡罷兵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討袁紹檄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章 水力磨坊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1章 財政危機第5章 二得二失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章 夷寇臨城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5章 畫蛇添足
第35章 江船上陸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4章 三不可立第5章 朝鮮新冢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5章 毋受其蠱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7章 思慮操勞第26章 良辰可待第9章 積毀銷骨第21章 海上仙山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5章 酒池肉林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長生丹藥第4章 法不可廢第2章 或爲智囊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9章 流血五步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4章 城上易幟第5章 雪中偶遇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章 先得一驢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3章 兩道併發第4章 不利曹氏第30章 繫鈴解鈴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9章 鮮卑大人第7章 比干直諫第28章 超願棄父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4章 鳳雛之謀第5章 府中密議第18章 工人運動第4章 五經注我第1章 先帝遺詔第9章 察考諸子第38章 矜功失節第30章 乃見君臀第12章 城外相見第2章 隆中之對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6章 孰輕孰重第20章 注經化俗第31章 大戰餘波第5章 大國小鮮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4章 日薄西山第2章 窮山逐鹿第8章 曹氏之強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慮勝慮敗第14章 人治社會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1章 三道伐蜀第13章 初爲人父第14章 明算之弊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8章 光祿新丞第24章 城上易幟第5章 王中國死第17章 州郡罷兵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討袁紹檄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章 水力磨坊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1章 財政危機第5章 二得二失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章 夷寇臨城第29章 太公封齊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9章 血戰赤阪第33章 青囊何在第25章 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