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若奸若忠

劉煦在切斷了幽州軍的運補路線以後,便忙不迭地派船返回遼東報功。公孫康、陽儀等盡皆大喜,便召羣僚前來商議。那位韓耀韓之昱建言有功,被陽儀授予參軍之職,亦得以列席。

衆人分析是勳可能的應對策略,不外乎三條而已:一是全面撤兵,打通後路,則遼東之危暫時可解——不過陽儀並不希望見到這種局面產生,因爲此前堅壁清野,雖然成功遲滯了敵軍的前進速度,但也極大破壞了遼東的生產力,倘若不能重創是勳,放他全身而退,異日再來攻伐,恐怕遼東無力承當。

第二條策略,便是暫且退至遼隧固守,同時派遣兵馬西去,或者召幽州留守兵馬東進,希望儘快打通後路。公孫模建議,可以集中兵馬,徐徐而前,以監視之,料想是勳糧秣不繼,不敢貿然來攻。倘若幽州方面可以及時打通後路,我軍重新退回襄平、首山固守不遲,倘若遷延時日,待其糧盡後退之機,便可全面出擊,予以重創。

第三種可能性,是逄紀提出來的,他預料是勳將會留將守備遼隧,而自將主力北上,蹂躪玄菟。玄菟郡雖然未能堅壁清野,但本身存糧就不多,不怕是勳蒐集完糧草以後,從北路直下遼東,估計也就多拖延幾日,以待糧道通暢而已。公孫模再次建言出擊,試攻遼隧,即便不能得手,也可切斷遼隧與是勳主力之間的聯繫。到那時候,是勳坐擁數萬兵馬,所能周旋的只有玄菟一郡,糧食遲早會吃完的——“即可爲吾所擒也。”

公孫模從初始就反對退守襄平。而想按照原定計劃將戰線推至大、小遼水一線,所以得着機會,就嚷嚷着要出戰。

然而韓耀卻仍然堅持固守襄平、首山一線。他反駁公孫模說:“敵衆我寡,無險可恃,進則必敗。不如退守,待其糧儘可自退也。爲將者不可貪得,貪必覆軍。”

逄紀瞟了一眼韓耀,心說這傢伙究竟是啥來歷,是啥想法啊,我還真是看他不透哪。

他一開始懷疑韓耀是是勳放回來的間諜。所以才先鼓吹幽州軍勢大,難以應敵,以沮遼東士氣,然後又獻堅壁清野之策,設故步自封之計。在逄紀看來。遼東的農業本來就不夠發達,又正當春季,各縣存糧數額有限,是勳數萬大軍即便因糧於敵,甚而蒐集散民之谷,也不過錦上添花罷了,不可能依靠來徹底解決資供問題。所以堅壁清野,表面上可以遲滯幽州軍的進攻。其實對於遼東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倒是公孫模提出以海船載兵,去偷襲是勳的後路。逄紀認爲頗有幾分勝算。可是他雖然盼着公孫家覆亡,卻不便表現得太過明顯,故此未加阻撓。

韓耀也沒有阻攔公孫模之計,在逄元圖想來,用意大概與自己相同吧——一是避免陽儀生疑,二是料想是勳早有防備。可是第一個沒想到。是宏輔還真的中了計,第二個沒想到。韓耀竟然反對出戰。

幽州軍千里而來,後路懸遠。本就利於速戰——是勳在抵達大遼水西岸之前,行軍速度亦不爲不快,逄紀是能夠體味到的——而且即便沒有十萬大軍,但謀劃已久,料來所部相對精銳,正欲與遼東兵平原對決。韓耀起初的獻策,還可以說爲了弱化公孫家,如今形勢改變,是勳期盼決戰之心更爲迫切,按道理說,就該慫恿遼東軍撤守而進攻啊,怎麼仍執著於固守襄平呢?

這人究竟是不是是勳派來的奸細啊?我怎麼徹底瞧不清楚他的思路呢?

其實韓之昱根本沒想那麼多,他只是琢磨着,當日昌黎之敗,幽州軍的攻城器械非常了得,可見是君侯擅長攻城,那我就讓遼東兵退回襄平,置之死地。至於決戰不決戰的……他腦袋裡還真沒有那根弦兒。

公孫模和韓耀互相詰難,公孫模是腦中有而口中無,不善言辭,韓耀是口中有而腦中無,根本缺乏清晰的思路,故此一時間竟然相持不下。公孫康和陽儀無奈之下,只得把目光投向了逄紀。

逄元圖心說大好機會,我不能再閉口不言了,於是站起身來,朝二人微微一揖,回覆道:“是勳此來,佔據天時,而我得地利、人和,遼水以東,皆我故土,與之周旋不難,公孫將軍所言是也。”他說只要進兵謹慎,見勢不對即退回襄平,應該不會遭受什麼挫折,但不管是勳退守遼隧還是北上玄菟,一旦糧盡而退,我方缺乏足夠的準備,不能銜尾而追,卻可能使他輕鬆逃回幽州去。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是勳根植幽州,時日愈長,則於遼東威脅愈大。況今主公抱恙,遼東人心難聚,若使縱敵,後日將更難抵禦之。”要是公孫度還好好的,那沒關係,是勳能在幽州生聚,咱就不能在遼東積累嗎?但是公孫度病重,很可能即將迎來世代交替的混亂局面,倘若到那時候是勳再次揮軍殺來,那又如何是好?

其實逄紀心裡在說:升濟老賊,你究竟啥時候掛啊?我還以爲你熬不到是勳率部殺進遼東呢,沒想到仗都打到這份兒上了,你吊着一口氣就是不死……

最終公孫康採納了出擊的建議,即任公孫模爲主將,率軍二萬西巡。逄紀自請爲公孫模的參軍,陽儀點頭道:“若得元圖相輔,是勳無奈我何也。”

逄紀微微而笑,心說我窩在襄平城內,便有千條妙計也無從施展,而只要一出了城,嘿嘿嘿嘿~~

那邊韓耀返回宅邸,繞室彷徨,就想着趕緊把遼東軍出擊的消息傳遞給是勳,只可惜身邊並無可用之人,唏噓無耐,暫且不提。再說遼東軍離開襄平和首山,緩緩西行,公孫模派出無數哨騎四下偵探,終於打聽到是勳使郭淮守城,自己領兵奔玄菟去了。他找來逄紀商議,說我們是駐兵遼水岸邊,切斷是勳主力與遼隧之間的聯繫呢,還是嘗試着去攻打一下遼隧城?

逄紀答道:“遼水兩岸皆平川也,斷其聯絡,何其難哉?不如往攻遼隧,若破遼隧,則是勳如罾中魚、陷中獸也。”然後纔出帳外,他便召來一名親信,假扮哨騎,攜帶一封密信去尋是勳。

逄紀跟韓耀不同,客居遼東已有年許,加上早有反正之意,故而百計設謀籠絡了不少的心腹,不愁無人可用。

於是大軍涉渡小遼水,直逼遼隧。郭淮守備遼隧城,麾下兵將不過三千餘,但他早就預料到遼東軍有可能前來攻城,因此連日督促軍民,掘土挖壕、擡石砌城,做好了死守的準備。等到遼東軍開至遼隧城下,就連逄紀都不禁嚇了一跳:“此城守將,心中大有丘壑。”這纔多久啊,就把個遼隧修築得如同金池湯城一般,比當日遼東方面想要據遼隧而守的時候,更堅固了十倍百倍!

公孫模騎馬繞城而巡,也不禁有些肝兒顫,回來就問逄紀:“此城甚固,恐難克也。若頓兵堅城之下,而是勳自玄菟歸來襲我之後,奈何?不如且退。”

逄紀心說我好不容易把你給誆來了,豈能容你說走就走?於是閉目沉思少頃,假裝心算,然後回答道:“既已來此,若不攻即走,必傷士氣,且爲敵所笑也。何妨試攻之?前哨探所報,是勳在遼陽以北,將至候城,其途近三百里。若彼自大遼水放舟而下,則之遼隧之後,無以襲我;小遼水恐難容大軍。若彼自陸上來,遼隧前往報警,再即掉頭急行,亦須三四日。吾等不妨試攻遼隧兩日,若不能克即退,未爲遲也。”

方方面面全都計算到了,公孫模一聽,確實是這個道理,於是下定決心,下令連夜打造攻城器具,明日一早便要猛攻遼隧城。

當然啦,佈置攻城之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真要象是勳打昌黎似的,礟車、衝車、撞車、雲梯一起上,以遼東軍的攻城能力,沒有三五天且準備不完全哪。公孫模不過要士卒伐來幾株巨木,削尖其端,以車載之,作撞城之用,同時臨時結紮些長梯出來而已。

這城要只是表面光,其實守將能力一般,守兵孱弱呢,不必太多攻城器具,直接蟻附而上,也能破城;倘若確實守備嚴密,守將又應對得法,那即便器械完備,也非十天半個月可以打得下來的,是勳就算烏龜爬也該回來了。所以,正如逄紀所說,咱就試攻兩天,不行便退。

佈置完畢,公孫模返回大帳,卸去鎧甲,親兵端上淡酒來飲了,便即躺臥欲眠。可是他輾轉反側,就是睡不着,一恨遼東危殆,倘若主公無恙,又何至如此?再恨陽儀擅權而不知兵,自己多次建言從樂浪召柳毅歸來,卻全爲陽儀所阻,此真奸佞也!三恨韓耀所知甚淺,偏偏能言會道,又討得了陽儀的歡心,遂使局勢混沌難明——他倒沒懷疑韓耀是奸細。

好在尚有逄元圖能爲我謀劃,希望明日可以順利攻克遼隧吧,則是勳不死必遁,遼東可暫且無憂矣。只是……成功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越想越是鬱悶,當下披衣而起,便欲去巡行一回營寨。可是纔出帳門,卻突然聽見有吶喊聲從轅門方向傳來,隨即營中大亂,軍士奔躥,皆呼:“賊來斫營矣!”公孫模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未完待續)

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爲國殺賊第31章 玩弄人心第7章 投刺自薦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2章 黃鬚大奇第5章 雛鳳引弓第13章 十命可受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章 九江處士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7章 一朝出門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4章 客已滿矣第4章 海東來去第9章 文和詭謀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2章 覆巢之下第7章 包辦婚姻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5章 所忠者天第5章 霹靂高車第11章 捕風捉影第4章 孤屯義士第18章 背主求榮第6章 王異國生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9章 太公封齊第3章 軍中校事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1章 官場狡詭第27章 都督軍事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章 被翻紅浪第5章 府中密議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四方貴半第38章 謀國謀身第7章 吾無此癖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6章 故主歸來第5章 刺奸密奏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事後諸葛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7章 遂鄉認親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章 四方貴半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1章 社會進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章 河北愚忠第19章 祖道之金第5章 賣官鬻爵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6章 豈忍招贅第19章 嶺南烽煙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章 行獵上林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8章 長沙張羨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1章 不聞惡聲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2章 觀其決斷
第11章 財政危機第17章 初試金手第9章 爲國殺賊第31章 玩弄人心第7章 投刺自薦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2章 黃鬚大奇第5章 雛鳳引弓第13章 十命可受第34章 以兵做賊第2章 九江處士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7章 一朝出門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4章 客已滿矣第4章 海東來去第9章 文和詭謀第28章 便有如何第30章 南風驟起第21章 長驅直入第11章 魔鬼之聲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5章 難兄難弟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2章 覆巢之下第7章 包辦婚姻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5章 所忠者天第5章 霹靂高車第11章 捕風捉影第4章 孤屯義士第18章 背主求榮第6章 王異國生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9章 太公封齊第3章 軍中校事第15章 擾會驚吳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1章 官場狡詭第27章 都督軍事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章 被翻紅浪第5章 府中密議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四方貴半第38章 謀國謀身第7章 吾無此癖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6章 故主歸來第5章 刺奸密奏第19章 梟雄入蜀第7章 事後諸葛第16章 舉賢任能第27章 遂鄉認親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章 四方貴半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沛國曹氏第14章 明算之弊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7章 搖脣鼓舌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7章 思慮操勞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1章 社會進步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1章 螻蟻草芥第28章 後世來者第20章 叔孫制禮第25章 畫蛇添足第22章 禪何禮也第1章 河北愚忠第19章 祖道之金第5章 賣官鬻爵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6章 豈忍招贅第19章 嶺南烽煙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章 行獵上林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1章 先見神亭第28章 長沙張羨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1章 不聞惡聲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8章 不徵而徵第14章 婚宴驚魂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2章 觀其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