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慮勝慮敗

是勳說不願聞是復之“惡言”,表面上是制止了是復胡作妄爲,然而知子莫若父,知父亦莫如子,他心裡究竟怎麼想的,是復聰明絕頂,哪有看不破的?老頭子的意思:這種事兒你自己瞧着辦吧,我就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過,毫不知情……

於是翌日是勳便依照桓範所建言,主動上奏曹髦,請求罷廢刺奸、校事:“監察之權,本在御史,不當別設——令出多門則亂,事分多司則殆。請即廢罷,並於御史可也。”

曹魏的這個特務機構從曹操時代就名聲爛大街了,士大夫無不切齒痛恨,每欲除之而後快,所以桓範提醒是勳:“今內、外朝皆欲罷校事,以盧慈範所見,天子心動,事將成矣。主公爲相,此事當成於主公,可收士人之心,若不即言,恐將歸功於崔季珪矣。”

是勳一聽啥?我再不發話這樁大功德要被算在崔琰頭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趕緊連夜草就奏疏,第二日便遞入宮中,隨即放出風去,羣臣紛紛附和。曹髦在猶豫了幾天以後,終於准奏,即將刺奸、校事從門下省分離出去,併入外朝的御史臺。

詔自中書而下御史,御史大夫桓階大喜,當即拍案道:“不想彼等竟落吾手!”當即下令全官署都要行動起來,深挖那些特務的不法情事——想我等把他們當同僚?門兒也沒有啊!往日殿前惡犬常暴起傷人,如今這狗落我手裡了,我會繼續拿它來守門?扯淡呢嘛,還是趕緊烹而食之吧!

消息才傳出去,最遭人恨,還曾經促使丁儀誹謗曹丕的劉慈、劉肇兄弟,當即就飲藥自盡了,其餘刺奸、校事等是人人自危啊。只有盧洪不着急,他等着是勳救他一命。

早在是勳奏上的同時,就已經派兒子是復去跟盧洪打過招呼了。說我一定會救你的,計劃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盧慈範爲此才肯隱忍。沒有立刻暴起,反咬一口。果然,詔書下達的當晚,是復就去拜見桓階,問他:“公欲族諸刺奸、校事耶?或得活乎?”

桓階說了。那些坐公案後面的刺奸,自徐邈以下,多有爲惡不著的,我會按實審斷,給他們網開一面,至於校事——“皆不可活!”

是復拱手道:“自趙達死,盧慈範雖掌校事,然劉慈等上則蠱惑聖心,下則跋扈自爲,即慈範亦無可約束也。是諸人之罪,未必慈範教唆。且彼初爲程仲德門下客,家父嘗受太宰(曹德)徵爲督郵,亦仰其力。今聞公欲誅盡校事,家父乃垂泣而嘆,曰:‘慈範終不可免矣,然吾與之相識微末,相交亦久,能不慘然?’復不忍見家父傷悲,以是求肯桓公。放之可也,望免死耳。”

桓階跟是勳那也是老交情了,說不上同黨,也算友朋。雖然是復口稱是自己不願意看到老爹傷悲,所以才主動跑來求情,但背後必然有是勳的指使啊,桓階也不好一口回絕。沉吟一會兒,纔算勉強鬆口:“卿言是也,天子始放校事歸吾。若並殺之,恐聖心不懌……然不可使掌法,亦不可爲長吏。”

我可以饒過盧洪一命,只把他趕出京城去,但以這人過往的惡行來看,他不適合當司法、監查部門的官員,也不適合當主官——要不然,扔外地去做個閒職吧。“無咎可自往諷吏部也。”

吏部那就更好說話啦,新任吏部尚書董昭,本來就跟是勳穿一條褲子,兩人打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就勾搭在一起了,是復跑過去一說,董公仁當即應允,還問:“放之何處爲宜?”你想給盧洪個什麼官兒,自己提吧。

於是盧慈範的組織關係纔剛轉到御史臺,吏部一紙文書,就把他轟出都城了,外放到偏遠的洪州廬陵郡去當功曹。這時候的郡功曹跟州別駕相同,都是可設可不設的閒職而已,名義上爲郡守佐官,其實也就只能每天坐辦公室喝茶、看報,幹領俸祿而已。

公文行至御史臺,盧洪不驚反喜,趕緊收拾行裝,只帶了兩名從人,一大早便乘車離開洛陽,飄然而去。就在盧洪出城的前一天,是復先回了趟城外別院,召來幾名心腹健僕——那都是當年管亥手下黃巾徒衆的子弟,對管巳、是復的忠誠心,更要超過了對他們實際的主子是勳——細細叮囑一番。

第二日一早,他還特意躲藏在洛陽南門外,一直等親眼瞧見盧洪的馬車出了城門,沿大道而行,這才返回城內。纔到自家府前,便見一人牽馬從門內出來,見了是復趕緊拱手爲禮。

是復見此人年方弱冠,面如淡金,中等身材,手腳皆長,乃是不久前纔剛通過諸葛瑾的介紹投入父親門下之客、子瑜族弟諸葛誕是也。他急忙下馬還禮,隨口問道:“公休何處去?”

諸葛誕說了:“誕受主公所遣,追贈一綈袍於盧慈範也。”是復嘴角輕輕一撇,伸手朝城門方向一指:“吾才見盧慈範出南門而去,公休速追可也。”心裡卻說,老爹怎麼突然想起來給盧洪送餞別禮啦?難道要用來裹屍不成嗎?

於是別了諸葛誕,進入府中,就見是勳穿戴齊整,正要登車出門去上工。是復問候了起居,隨即壓低聲音:“門外見諸葛公休,云爲阿爺贈袍於盧慈範,未審何意耶?”你應該能夠猜得到我要對盧洪動手吧,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是勳淡淡而笑,然後說了六個字:“未慮勝,先慮敗。”伸手在馭者肩膀上一拍,馭者一抖繮繩,馬車便即轔轔啓動,在烜赫儀仗的簇擁下,離府而去。

是復還有點兒摸不着頭腦,便來找桓範相問。桓元則正在自家小院當中擺開席、案,一邊讀書一邊曬太陽,見是復來了,即命僕役:“斟茶。”

這年月本沒有茶,即便士大夫日常的飲料,除了薄酒也只有白水,所以是勳一開始飲茶,很快便蔚然成風——這玩意兒又有滋味,又能養生,外加還不跟酒似的容易喝醉了誤事,而且額外新添一種炫耀的功能(茶價仍貴,平民是喝不起的),真乃佳物也。尤其桓範所飲,全爲是勳日常相贈,那都是“吳四姓”從天台山茶園裡採集的精品,遣快馬貢入是府的,質量絕對上乘。

可是兒子未必處處都象他爹,是復只好杯中之物,平素不怎麼喜歡飲茶,所以擺擺手,說元則你給我倒杯白水來就成——大白天的在自家府邸他可不敢喝酒,就算老爹不責備,曹淼拋過來的白眼那也受不了。隨即便將自己的佈置,以及父親莫名的舉動低聲對桓範說了,桓範略一沉吟,已知是勳之意,不禁捻鬚笑道:“主公果深謀者也。”

是復還是不大明白,追問緣由,桓範卻不肯說,只道:“且候消息。”

約摸中午時分,突然有快馬馳入是復的偏院,正乃城外別業中健僕前來,密報是復:“吾等於大道旁守候,終劫其車,然車上人卻非盧洪!於路再探,或已變裝別去矣!”

是復聞言大驚,趕緊又跑去找桓範。桓元則遠遠瞧見他的臉色,便知端底,微微而笑:“事不協乎?”是復咬牙切齒地說道:“叵耐此賊如此警醒!”桓範說:“彼畢生謀人陰私,欲殺彼者,何止公子,安得不小心從事?”是復說你猜他還會不會去廬陵上任?我再派人去那兒蹲守吧。

桓範搖頭:“一擊不中,便當遠颺,是謂刺客;日踵其跡,必斷其首,乃死士也——公子麾下便有豫讓,又何必爲小人而喪。主公自有籌謀,公子且拭目以待。”

此事暫且按下不表,且說十數日後即有捷報傳來,關東亂平。

且說當日于禁、夏侯尚圍曹衝於歷陽,不久後曹洪亦率大軍來到,把小小的歷陽城圍困得如同鐵桶一般。曹衝向伊籍問計:“孤前雲時機未熟,乃卿勸孤先發也,今將覆亡,奈何?”

伊籍心說我當初是想你趕緊惹點兒亂子出來,好試着拯救蜀漢,如今漢已亡矣——趙雲保着劉禪退守永昌之事,倒還並沒有傳至關東——我終究還是慢了一步啊……嘴裡卻說:“臣前日亦嘗雲,機不可縱,時不再來,大王或起而一博,或即此永爲藩臣矣。大王寧博,博必有輸贏,豈臣之失耶?”

我當初話也說得很明白了,你要想謀奪天下,只有這一個時機,等到西蜀滅亡,曹髦也坐穩了帝位,那就只好一輩子窩在歷陽當藩王啦——要麼賭一把,要麼徹底死心。結果你非要賭,既然是賭博,必有輸贏啊,你早就該有這種心理準備啦!

曹衝不禁慨嘆道:“悔不當初!”伊籍不禁心中冷笑:你死到臨頭,才感覺生命的可貴嗎?當初起事的時候可是梗着脖子說,若不能成就帝業,還不如死了算哪——“孤豈甘久居於孺子之下耶?!”

不過終究是有過幾年的主從之誼,伊籍當下給出主意:“臣爲大王守城,以牽絆之,大王可易服而遁,或可得生。”曹衝思來想去,也只有這條路可走了,於是撇下妻妾,只帶了幾名親信,改換平民服色,於夜間用繩索綴下北城,潛行而遁。

歷陽被圍日久,常有平民扶老攜幼逃出城去,以免將來城破後玉石俱焚,曹兵也不怎麼攔阻,所以曹衝覺得自己要走那也不難吧。誰料正待潛過曹軍營壘,卻被一哨人馬攔住,當先之將遠遠地就喝問:“得無歷陽王欲遁耶?!”(未完待續。)

第4章 西走而王第23章 豈可無馬第5章 不識大體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2章 未盡善也第7章 欲取先與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章 窮山逐鹿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0章 厚買人心第5章 雪中偶遇第1章 遼東軼聞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4章 海東來去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6章 良辰可待第4章 孤屯義士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6章 同滅吳寇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謀士之責第4章 渾人心思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3章 沽名釣譽第5章 霹靂高車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1章 借胡殺人第6章 人月團圓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4章 汝爲中行第9章 隔壁老王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4章 犬父虎子第8章 木蘭何人第22章 爪牙股肱第4章 彼采葛兮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章 疏於職貢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章 初晤諸葛第4章 不肖之子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大山在前第8章 佛國之願第15章 不王而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0章 射戟小支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置之美稷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2章 禪何禮也第9章 周平王事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2章 都外胡騎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大人將歸第16章 矢在弦上第6章 一時俱反第29章 舌燦蓮花第20章 作死節奏第3章 蒼天不仁第26章 五雷辟邪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1章 暗度陳倉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8章 蓋章生效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零陵先賢第3章 天命天姓第8章 我等自取第18章 蓋章生效第6章 尊者一諾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4章 兗州叛將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3章 謀取涼州
第4章 西走而王第23章 豈可無馬第5章 不識大體第33章 而魏其死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2章 未盡善也第7章 欲取先與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章 窮山逐鹿第35章 命盡園桑第30章 厚買人心第5章 雪中偶遇第1章 遼東軼聞第22章 革命宣言第19章 嶺南烽煙第4章 海東來去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6章 良辰可待第4章 孤屯義士第25章 恩威並施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6章 同滅吳寇第9章 周平王事第2章 謀士之責第4章 渾人心思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3章 沽名釣譽第5章 霹靂高車第32章 促膝對談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1章 借胡殺人第6章 人月團圓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4章 汝爲中行第9章 隔壁老王第13章 口舌之間第11章 軍中之樂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4章 犬父虎子第8章 木蘭何人第22章 爪牙股肱第4章 彼采葛兮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章 疏於職貢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章 初晤諸葛第4章 不肖之子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5章 席藁待罪第23章 步趨周公第29章 殆天授也第9章 大山在前第8章 佛國之願第15章 不王而王第9章 溳水之戰第20章 射戟小支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置之美稷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2章 禪何禮也第9章 周平王事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2章 都外胡騎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3章 大人將歸第16章 矢在弦上第6章 一時俱反第29章 舌燦蓮花第20章 作死節奏第3章 蒼天不仁第26章 五雷辟邪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1章 暗度陳倉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8章 蓋章生效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8章 零陵先賢第3章 天命天姓第8章 我等自取第18章 蓋章生效第6章 尊者一諾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4章 兗州叛將第3章 天命天姓第26章 公仁僞書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長生丹藥第33章 謀取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