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霹靂高車

是勳出鎮河東,離開許都以後,曹操就讓太中大夫孔融接了他的班兒,去搞建安石經工程。可是孔文舉你讓他讀經他是肯的,讓他校經就有些犯難,至於規劃統籌、分派職司,他倒不是沒那個能力,但實在犯懶。於是整天召集一票無聊文人宴飲唱酬,把活兒全都推給了許慈。許慈有能力,有精力,可惜名位太低,於是最終這有實無名的領導身份,就落在了他大師兄、御史中丞郗慮手上。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又刻完了《詩經》和《三禮》,《春秋》三傳最長,拖的時間也久,還差點兒收尾工作。是勳還在河東的時候,許慈就派人把校訂好的《詩經》給他送過去啦,是勳剛搞出印刷術來,在安邑翻印了無數本兒。這回郗慮上門,乃是給他送《三禮》來的。

然而這《三禮》既不是寫在竹簡、木牘上的,也不是寫在紙張上的,卻是黑底白字,正經從石碑上拓印下來的,集成一大摞,打個卷兒着就搬過來了。漢代已經發明瞭最原始的拓石技術,加上是勳發明印刷術的技術啓發,所以這一摞紙拓得相當清晰。是勳展開來仔細一瞧,嗯?

“此非元常(鍾繇)之字也。”

郗慮微笑着答道:“乃邯鄲子叔所錄。”原來刻經工程一開始,是勳就建議朝廷,遣人去荊州徵召邯鄲淳來參與書寫,一開始劉表不肯答應,後來聽說曹操在官渡戰勝了,這才肯放邯鄲淳到許都來。邯鄲子叔運氣不錯,趕上了整套《三禮》的抄寫工作,樂得他屁顛兒屁顛兒的——這可是留名青史的大工程呀!

郗慮說:“子叔亦將於近日前來拜望,致謝。”一則邯鄲淳跟是勳曾在襄陽有過一面之緣,二來刻經工程本乃是勳向曹操建議的,並且擔任過第一任工程總指揮,所以邯鄲子叔不能不來道個謝。謝謝你給我這麼個展現才華的機會。是勳聞言,也不禁捋須而笑——正好趁這個機會,跟邯鄲淳打聽一下那些屈居劉表麾下的“曹黨”(裴潛、趙儼、杜襲等人)近況如何。

兩人正聊着呢,突然門上來報:“有尚書前來宣詔。”是勳聞言吃了一驚。心說又啥事兒?我這回來剛一天啊,還沒歇過來哪,就又安排下活兒了?轉念一想,莫非是要我重抄舊業,再刻石經?這種活兒倒是來者不拒的。

可是他沒想到,穿戴整齊以後,拜讀詔書,竟然是——“使侍中是勳參司空軍事”,也就是去給曹操當參謀。是勳心說這是啥意思了?我不一直在給曹哥你參謀嗎?幹嘛還要特意掛個頭銜兒?當下滿腹狐疑地接了詔,然後恭送傳詔的尚書。再送了郗慮出去。

郗慮前腳才走,魚他又遞上來一摞名帖,是勳瞧瞧沒啥重要人物,也便順口推了——他現在沒心情去照應那些後進。返回書房,往靠背椅上一坐。伸直了兩條腿,就跟那兒琢磨:曹操這麼做,究竟是何用意?難不成又要動兵?

正想得入神呢,卻聽門口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宏輔好閒暇——咦,卿所坐何物?”

本來是勳的書房,一般人是不讓進的,就連魚他。甚至自家老婆,沒有傳喚也不得入內,可是這個人偏就大搖大擺地進來了,還盯着椅子上上下下瞧了個不亦樂乎。是勳恍然而驚,不敢怠慢,趕緊起身施禮:“主公駕臨。未及遠迎,恕罪。”

來人正是司空曹操,他也不搭理是勳,卻轉過身來往椅子上一坐,還扭扭屁股伸伸腰:“嗯。此物舒適,又與胡牀不同——何名也?”

是勳只好順口瞎編:“此亦胡中物也,勳名之爲椅——可倚其背,去人旁而易以木旁。”

曹操說不錯,我回去也做兩把來耍。猛然擡起頭來問是勳:“詔書可至?”是勳把手上的絹質詔書一揚:“已接矣。”順便就跟曹操說,以後這種不重要的詔書,最好也改用紙吧,便宜啊。

曹操站起身來:“好,宏輔可隨操來。”說着話大踏步就往外走。是勳莫名所以,只好跟着,就見曹操出了府門,門外排列着簡單的儀仗,還有駟馬高軒相候。曹操先上了車,然後招呼是勳也上來,二人同乘,就急匆匆地往城北而去。

是勳打問曹操,咱這是要奔哪兒啊,幹嘛去啊?曹操神秘兮兮地一捻鬍鬚:“不必問,到時便知。”眼瞧着馬車就出了城門啦,然後沿着大路還一直走,大概二十多裡地,很快便來到了洧水岸邊。

是勳發現道路兩旁陸續有遊騎出現,卻不見一個行人。擡頭望去,只見遠遠的一道長長的土牆,高達丈半,牆外竟然還有拒馬——他心裡已經大概估摸出這是個什麼地方了。

果不其然,曹操的車駕駛近土牆,早有大門打開,一行人魚貫而出,恭立相迎。當先兩人,其中一個素衣披髮,翩然有神仙之概,只可惜賊眉鼠眼,又似雞鳴狗盜之徒,是勳當然認得——啊呀,謝道士你竟然還沒死啊!

曹操拉着是勳的手跳下車來,給他介紹謝道士身旁之人:“此乃公達外兄弟辛子弓也。”那人趕緊行禮:“末吏辛韜,拜見曹司空,拜見是侍中。”

既然是荀攸的表兄弟,是勳也趕緊還禮。曹操又一指:“謝徵卿自識得。”然後就問謝道士:“可準備周全了麼?”

謝徵諂笑道:“一切允當,候司空與侍中前來驗看。”

果然沒錯,是勳心說,敢情曹操把他秘密的武器基地設置在這兒啦。

曹操這回帶着是勳過來,是視察新造的“霹靂車”。當下辛韜、謝徵將二人引至一片巨大的空場,空場一側聳立着三具拋石車——是勳前一世壓根兒沒見過活的……嗯,真的拋石車,這一世也就在祁縣城頭,瞧見高幹擺出來過,但是距離太遠,瞧不分明。他才知道,敢情這玩意兒那麼大——足有兩層樓高,上面的拋杆雙手都握不攏。長度超過三丈。

曹操瞟一眼是勳,心說厲害吧,你沒見過吧。可是瞧是勳也並不怎麼驚訝的樣子——他前世再高的塔吊都見過了,這點兒規模的拋石車算個屁啊。

可是曹操還忍不住要炫耀。他先領着是勳上了附近的望樓,然後讓好幾百的士兵推着拋石車跑了一百多米,跟着又推回來,繼而又牽着繩子,把拋杆左右各轉了三十度,跟着再轉回來——累得那些小兵呼哧帶喘的。曹操比劃着說:“古法制礮,皆沉重而難移者也,吾將其下做輪,機上置軸,乃可行進而發。旋風而發,故名‘霹靂’。”

是勳裝模作樣地點頭恭維:“主公巧思。”

曹操這才下令試發。士兵們氣還沒喘勻呢,趕緊動工操作——先把拋石車擺好了位置,用楔子固定住輪子和轉軸,然後往拋杆較短一端所拴的繩網上置入磨圓的石彈……

謝徵也跑過去。逐一檢查完畢,然後拿眼睛瞄了瞄目標——那是二百多步外的一座土圍子——拿根樹枝在地上劃了半天,可能在計算距離和角度,最後逐一安排人手去拉拽三座拋石車。

每座拋石車較長的拋杆上,都拴了一百多根繩子,是勳就看那幾百兵根據謝徵的分派,分成了四堆。三堆去拽繩子,剩下一堆閒着。目測之下,每座拋石車前都沒有滿員,大概也就聚了五、六十人吧。

謝徵準備好了,就來請曹操下令。曹操親執木桴擂鼓,鼓響三聲。那些士兵們齊聲大喝,一起猛拽繩子。“呼~~”石彈這就被拋出去啦,只聽“嘭嘭”幾聲,煙塵起處——一枚都沒中……

是勳心說這麼不科學的用力法,你要能中了才奇怪呢。就見兩枚石彈砸在土圍近處。一枚石彈直接就飛越了過去,瞧不清落點。

曹操倒是挺滿意,還跟是勳說:“若當面爲城,已中的矣——此車最遠可拋五十斤石球二百二十步。”

第二場試驗,不拋石球了,而拋火藥罐。曹操特意讓是勳擂鼓指揮,鼓聲三響之後,就有士兵點着了藥捻,然後“呼”的一聲,把三具陶罐拋擲出去。其中一具在空中就炸了,第二具被風吹滅了藥捻,“啪”的一聲在圍子上砸得粉碎——竟然中了,真是不可思議——第三具落在圍子一側,距離大約三尺,“轟”的一聲燃燒了起來,噴了滿地的火星。

曹操教育是勳:“遠射之器,要在精準,故卿之火箭無用也。此礮雖亦不精,然以之攻敵營,克敵城,則爲利器。”

是勳心說廢話,這道理我還不明白嗎?其實古代拋射武器普遍精度很差,神箭手一世才能出幾個?更別說這種人力拋石車了,想想後來女真人攻開封,奪了宋軍放棄在城外的數百具拋石機,天天往城裡扔石頭,日均打死軍民一二十人……就這樣陳規還認爲守禦不得法,所以死人死多了!

這玩意兒的功效,也就摧破城樓,震懾敵膽而已,連這年月的土牆要是壘得足夠堅固,都未必能給敲破。是勳心說這玩意兒不行啊,你真要拿這玩意兒去攻鄴城,得多少具才能奏效哪?更別說這東西還沉重得完全沒法運——即便曹操給拋石機安上了輪子,也就平原上跑個幾百米,換換髮射位置而已,不可能真的長途行進啊。

正琢磨着呢,就見曹操把袖子一擺,左手劃個大圓圈:“此間事,宏輔,便拜託卿了!”

ps:

繼續感謝上月投我月票的朋友們:l5177、panzer42、ma123ma、灰鷹隊長、maskzero、海鮮男、萬里無snow、莊周914、gengxin、守望者之刃、阿儛、psp、閒雲野熊、東亞宅文化研究中心、地涌惡泉、花8大人、齊格弗裡德、空留下、責約果、shipingk88、mg42、三石道策、空空追夢、axurawang、林路、blueray、只萌一個好、祾?????、lotoriasthor、josegh、sikuli、slepher、yisuoyanyu、蘇一、東邪黃藥師——萬分感謝!

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0章 入漢摘桃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4章 三不可立第9章 煮豆燃萁第3章 禍不旋踵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請徵句麗第9章 明察秋毫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章 帝后對泣第5章 刺奸密奏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高陵之變第9章 請救無辜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2章 促膝對談第9章 明察秋毫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8章 延之日升第3章 九品官人第25章 後世之評第30章 凌雲雕龍第9章 德容言功第4章 孤屯義士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5章 今古之爭第3章 九品官人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4章 英雄少年第32章 使王蜀中第7章 何必日正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章 河北愚忠第14章 犬父虎子第30章 乃見君臀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章 初晤諸葛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陶牧拜表第3章 曹洪之怒第7章 不忠不孝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章 自恃其智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章 內科聖手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3章 行海索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吾無此癖第10章 明修棧道第18章 公臺不懌第6章 樂浪故人第4章 孤屯義士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都督軍事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6章 蜮蚓豈龍
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9章 殆天授也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0章 入漢摘桃第30章 亂世黃昏第14章 三不可立第9章 煮豆燃萁第3章 禍不旋踵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請徵句麗第9章 明察秋毫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章 帝后對泣第5章 刺奸密奏第18章 皆不必問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7章 漫天箭雨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8章 工人運動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高陵之變第9章 請救無辜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2章 促膝對談第9章 明察秋毫第12章 阿承醜女第18章 延之日升第3章 九品官人第25章 後世之評第30章 凌雲雕龍第9章 德容言功第4章 孤屯義士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8章 長阪坡前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2章 趙達彈狀第13章 曹魏五京第15章 今古之爭第3章 九品官人第13章 孟門之山第24章 英雄少年第32章 使王蜀中第7章 何必日正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章 河北愚忠第14章 犬父虎子第30章 乃見君臀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1章 神龜永壽第2章 初晤諸葛第32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屠盡匈奴第11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陶牧拜表第3章 曹洪之怒第7章 不忠不孝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4章 安所求赦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劈章宮門第13章 郊祀天地第3章 自恃其智第10章 隆中訪賢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2章 未盡善也第11章 借胡殺人第1章 內科聖手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3章 行海索第17章 立長立賢第7章 吾無此癖第10章 明修棧道第18章 公臺不懌第6章 樂浪故人第4章 孤屯義士第16章 後史先見第24章 高陵之變第27章 都督軍事第10章 天降單于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6章 蜮蚓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