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得無患乎

《禮記?曲禮》中說:“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不過這些嚴謹和死板的古禮,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講究了,曹操之父曹嵩曾經貴爲三公,堪比諸侯,所以也直接說他“薨了”。

當年是勳把曹嵩從徐州送到兗州,隨即曹嵩就在鄄城內住了下來,後來呂布入兗,鄄城幸得不失,但也把老頭子嚇得夠嗆。等到曹操基本佔據了整個豫州,又迎天子都許,老頭子就嚷嚷開了,說要回老家去。

說實話,曹操父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融洽。曹嵩一直認爲這大兒子就是個惹禍的根苗,遲早會把曹家給敗了,小兒子曹德雖然未必能夠光大家門,守業終究是沒有問題的。曹操認爲老爹就是貪婪橫暴的無能官僚,要是還當着太尉,自己就先得大義滅親把他給轟下臺去。加上曹嵩雖然家財萬貫,可曹操在軍費最緊張的時候,也休想從老爹手裡摳出一個銅錢來,所以雖然秉持着傳統的孝道不敢跟老爹吵架,但也經常性不冷不熱的,不肯給老爹好臉色瞧。曹嵩這一嚷嚷要回老家,曹操心說正好,我眼不見心不煩,你想走就走吧。

雖然如此,曹操還是特意挑選了大鴻臚陳紀之子陳羣爲譙縣令,任命自己的同鄉愛將丁斐爲沛國相,好就近關照老爹。

曹嵩回到家鄉以後,不但恢復了舊日的產業,還仗着兒子的勢力強買了大片土地,陳羣屢諫不從。竟怒而辭官歸去。好在老陳家就住在許昌城外。曹操前兩天剛登陳紀的門致歉。又派王粲去徵召陳羣入司空府爲西曹掾。他正跟這兒絞盡腦汁,想着再派誰去出任譙縣令爲好呢,突然就傳來了曹嵩暴死的消息。

趕緊把送信之人喚進門來,展信一讀,不禁狠狠地擲在地上,掩面大叫:“痛殺我也!恨殺我也!”是勳趕緊和曹昂一左一右扶着他坐下,然後趁機把書信撿起來一瞧,嘿。感情自己雖然費盡心機救了曹老頭的性命,他最終卻仍然不是好死的!

原來曹操雖然鎮定了汝南,平滅了黃巾,但仍然有那麼幾條漏網之魚,或者南逃江夏,或者遁入鄉間,其中便有一賊,名叫共都——是勳知道這傢伙,演義中寫作龔都——帶着小一百殘兵四處流躥。也不知道怎麼一來,被他們跑到了譙縣。聽說曹老頭家中金山銀山,錢財無數。於是就趁夜前往劫奪。

曹家本有莊院,還有不少丁勇,但是曹嵩本身沒什麼防範意識,內外都非常鬆懈,加上促起不意,竟然被賊人闖入莊中,劫取了不少財物。本來共都他們光想搶一票就走的,但曹嵩聽說賊人數量不多,他膽氣就壯了,非要去追——那都是我辛辛苦苦攢起來的家業啊,怎能讓賊給搶走呢?一文錢也不能落在別人手上!結果才聚集丁勇追出莊門,肩膀就中了流矢,因爲年邁體衰,擡回來便一命嗚呼了。

是勳心說竟然有膽子去追賊,這還是我認識的曹老頭兒嗎?正所謂“人若改常,不病而亡”,他膽怯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奮勇一次,就丟了老命……不過因爲不肯撒手一點兒小錢——共都他們才能扛走多少?——而枉送了性命,嗯,倒確實應該是他老人家的結局。

此時陳羣纔剛辭職不久,譙縣無令,等到國相丁斐聞報,率軍前去追趕,共都等已經一路奔躥南下,逃到汝南去了。丁斐不敢窮追,趕緊收斂了曹嵩的遺體,並且派人來給曹操報信。

曹操當即就喊“帶馬”,他要疾馳回譙縣去奔喪。是勳趕緊給扯住了:“主公爲朝廷大臣,安有不稟明天子而可擅自離京者乎?”官員因喪事離職,那是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的,不是你說走就能走的。

曹操擡起袖子來抹了一把鼻涕眼淚,拉着是勳的手說:“吾痛徹心肺,頭腦昏昏,宏輔爲吾做奏吧。”是勳趕緊取來筆墨,幫忙曹操寫了一封請求離職去奔喪的奏書。這會兒功夫,司空府中大小官吏全都得着了消息,都來到堂下聚攏,曹操吩咐其中幾人去準備靈堂,其中幾人去各處通報,然後又對是勳說:“宏輔再擬一道令,敕妙才率軍去討捕賊人,務必將那共都擒來,吾要親手殺之!”

曹昂從小跟着老爹,跟祖父沒啥深厚的感情,所以頭腦還算清醒,趕緊跟曹操說:“妙才叔父乃我家親眷,亦當同往奔喪,不妨遣旁人去。”曹操說好吧,那就讓徐晃去。是勳聽了,不禁心裡“咯噔”一下,那我也是曹家的親眷啊,還得管曹嵩叫一聲“內伯父”的,估計這趟往譙縣奔喪,我也逃不過啊。

軍令送出去了,是勳捧着曹操的奏書,親自跑了趟尚書檯。荀彧聞訊大驚,說:“曹公豈能於此時離職?!”是勳問他,奔喪花不了幾天,但後面還有守喪啊,就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了,有啥規章制度沒有?旁邊一名生面孔的尚書插嘴道:“孝安皇帝元初三年有詔,大臣得行三年喪,服闕還職。”

是勳冷着臉橫了他一眼,心說這混蛋誰啊,你死定了!

荀彧略略沉吟,開口說:“孝成皇帝時,丞相翟方進葬母三十六日後除服視事,此前朝制度也。”是勳說三十六天還成,那咱們就一起去稟報天子吧。

劉協聽了是、荀二人的奏報,也是大吃一驚:“天下未定,曹公安得遽離?可否奪服?”是勳心說遽離的還不止曹操一個,這許都城內的曹家親眷就不少啊,按規定不必守喪,但奔喪是都應該去的。他跟劉協商量,譙縣距離不算遠,咱就不奪服了,給曹操放兩個月假,一來一去加落葬,再加三十六日的守喪期,然後就趕回來視事——“我朝以孝治天下,司空爲百官表率,不可不使守喪也。”

劉協說那也只好這樣了,司空奔喪、守喪是一事,故太尉曹嵩薨逝又是一事,朝廷該怎麼表示哪?荀彧和是勳一邊回想舊例,一邊商量,最後定下了幾條事項:

一,追拜故太尉、費亭侯曹公爲太傅,準其子兗州刺史曹德襲費亭侯爵(曹操此前已被拜爲武平侯)。

二,遣太中大夫伏完爲使,赴譙縣宣旨並弔唁(劉協本來打算派是勳去的,是勳苦笑着說,我也得去奔喪啊,怎能擔任天使呢,劉協才只好點了老丈人的名兒),賜賻錢百萬治喪,並賜珠襦玉柙、黃腸題湊。

三,遣北軍五校千人,爲曹公送葬。

是勳心說又是賜珠襦玉柙、黃腸題湊,又是派北軍五校送葬,曹嵩這葬禮規格快要趕上霍光了,整個漢朝,非在職官員受到朝廷如此隆重發送的,恐怕他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兒。誰叫劉協你不多叫幾個人來,光跟我們倆徹頭徹尾的曹黨商量呢?破財了吧。

全都安排好了,是勳返回家中,就叫置辦喪服。按照《儀禮?喪禮》的規定,喪服分爲五等,是勳知道已出嫁的女子爲伯父母服喪,得穿第三等“大功”,也就是說,曹淼爲她堂伯父曹嵩得穿粗麻布的喪服。可是自己跟曹嵩的關係就遠啦,該怎麼穿着呢?

當下找門客們前來商議,得出結論,爲妻之父母喪,當穿第五等“緦麻”,也就是細熟麻布的衣服,曹嵩非曹淼之父也,乃堂伯父,或者按照《禮記?大傳》所說:“五世袒免。”也就是說不穿喪服了,趕出殯的時候左袒、着免(音同‘問’,指去冠括髮,而以白布條纏頭)即可。是勳心說曹嵩不是普通的親戚啊,是我家老闆的老子,當然得往親裡算,得,我就着緦麻吧。

喪服好做,家裡存的各類麻布料不少,取出來裁一下,縫上幾針就得,也不必鑲邊兒。用不着一頓飯的時間,夫婦二人就穿戴好了,一起乘車往司空府上去。進了門一瞧,赫,眼前這白麻麻的一片,全是人頭,在許都的諸曹、夏候全都趕過來了。是勳仔細尋摸,夏侯家那些人也全都是緦麻,嗯,很好,我沒穿錯。

已經簡單地布好了靈堂,是勳領着媳婦兒進去朝牌位磕了個頭,轉過臉來就問曹昂,朝廷的旨意下了沒有?曹昂回答說剛纔已經有使者來過了,說着就朝是勳深深一揖:“祖父得此殊榮,皆姑婿之功也。”是勳連連擺手:“此爲主公有大功於國,乃及於父,勳安得居功?”

曹操一直伏在靈前痛哭,誰勸都不聽,接待親眷的事宜全都是曹昂來做——還沒有正式發喪,所以來的全是打算一起奔喪的親眷,沒有外人。曹昂瞧瞧人來得差不多啦,就宣佈說:“家父衷心痛悼,歸心似箭,便不待朝廷所賜了,叔伯們都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便往譙縣去奔喪。”

衆人齊聲答應,就打算離開。正在此時,突然角落裡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來:“我等全都走了,都中怎麼辦?得無患乎?!”是勳瞟眼一瞧,原來是曹家老二曹丕。

“嗯?”聽到曹丕的話,曹操突然間就把頭給擡起來了。

ps:??這兩天寫得還算順暢,爭取晚上再加一更,請期待。

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6章 五雷辟邪第14章 倭使入覲第6章 人月團圓第4章 真正小人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9章 天子之威第4章 西走而王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6章 我主不見第5章 刺奸密奏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章 遼東來書第9章 反逆蟊賊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2章 劈章宮門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6章 爲政之權第6章 樂浪故人第2章 安貧守賤第3章 天不可言第13章 違天不祥第5章 小人挑唆第8章 木蘭何人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7章 養寇自重第8章 徐方名士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3章 誤交損友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章 啖肉豪客第9章 西域貢使第8章 欲加之罪第4章 真正小人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章 河北愚忠第6章 建安石經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2章 革命宣言第8章 曹氏之強第23章 堂上驚變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9章 祖道之金第16章 屯敵必取第30章 有害令名第8章 一死人耳第26章 是郎才盡第8章 欲捧殺也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0章 新式算法第4章 人言可畏第3章 嫌疑之地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2章 乃可擄去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8章 後世來者第33章 謀取涼州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5章 遷胡入幽第8章 酬功謝德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9章 若奸若忠第3章 遼東來書第25章 萬人敵也第8章 跨境追捕
第20章 城守秘策第1章 託孤之重第12章 懸危之勢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7章 一朝出門第19章 梟雄入蜀第26章 五雷辟邪第14章 倭使入覲第6章 人月團圓第4章 真正小人第15章 解衣衣之第30章 以魏代漢第19章 天子之威第4章 西走而王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8章 延之日升第16章 我主不見第5章 刺奸密奏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章 遼東來書第9章 反逆蟊賊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2章 劈章宮門第7章 事後諸葛第28章 子以母貴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1章 家國國家第26章 爲政之權第6章 樂浪故人第2章 安貧守賤第3章 天不可言第13章 違天不祥第5章 小人挑唆第8章 木蘭何人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7章 養寇自重第8章 徐方名士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3章 誤交損友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章 啖肉豪客第9章 西域貢使第8章 欲加之罪第4章 真正小人第32章 出入此門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章 河北愚忠第6章 建安石經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2章 革命宣言第8章 曹氏之強第23章 堂上驚變第15章 人生易過第19章 祖道之金第16章 屯敵必取第30章 有害令名第8章 一死人耳第26章 是郎才盡第8章 欲捧殺也第15章 知交零落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8章 皇族貴人第22章 天下太平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9章 梟雄入蜀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0章 新式算法第4章 人言可畏第3章 嫌疑之地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4章 三辭三留第19章 成陽糧運第12章 乃可擄去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8章 後世來者第33章 謀取涼州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1章 六氣之毒第25章 遷胡入幽第8章 酬功謝德第33章 青囊何在第13章 會溫氏園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9章 若奸若忠第3章 遼東來書第25章 萬人敵也第8章 跨境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