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多少子弟爲國去?至死未得再家還!

幾天後,眼見此行出來已經到了第九天。若未央吩咐一個御林軍總管紮起三千個草人,另備大量火油以及燃火物品。

當晚,軍士們吃完飯,都正準備休息,突然若未央毫無徵兆的集合軍隊!

“在此來之前,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這次是要奪取遼陽城的。但我也明白,對這一戰大家恐怕都沒有什麼信心!但多餘的話我不想說,我只會告訴你們,這次來之前我已經立下了軍令狀。如果此戰失敗,我也會受到軍法,你們更不可能活命!所以能不能保住這條命,就只看你們今晚肯不肯拼命了……”

衆人聽了都大爲驚訝!袁崇煥首先忍不住問:“公子今晚就要攻城?但事先爲何並無通知我等?”

若未央淡淡看了他一眼:“此間我是主帥,袁將軍只需聽命行事就即可……”

不等他再說,若未央又接着下令:“高總兵,你率領手下三百人前往遼陽城東門以火努發射,將草人遠處排列,佯裝攻城,不必冒進!”

高仁心裡雖滿是擔憂,可也只能接令!

當下,若未央親自帶領其他士兵潛行到南門三十仗外的草叢裡,暗中吩咐一陣,當即輕聲下令,最初那單獨訓練的三百士兵立刻背起繩索迅速到了城下。

此時袁崇煥擡頭望去,遼陽城頭雖仍不少士兵,但火光照耀中皆神情困頓,軍容懶散,絲毫沒發覺城下的動靜!

突然,城頭上一片混亂,人羣涌動中東面已經是火光沖天。而此時南城城樓上的守軍一股腦往東邊涌去,十幾只火把掉落地上,都沒人去撿起來。

此時城下三百軍士立刻拋出繩索,彼此熟練配合,很快先頭一百人已經登上了城頭。而當守軍發現回防,後面的一百人也已經上了城樓。

若未央見了當即下令,千餘人迅速往城門衝去,而他們到的時候城門也正好緩緩打開。

一進城,千餘士兵立刻到處大喊“百姓莫慌,朝廷派遣大軍五萬前來解救遼陽百姓……”

一時間,城裡到處喧囂四起,很快就有很多地方都火光沖天。而很多百姓因飽受外族欺壓,此時紛紛拿起家裡的武器衝出來,與明軍一起攻打守軍。

直到若未央親自帶人衝破了東門,高仁率領三百戰士衝進城,立刻帶着隨身火油和引火物趕往各處城梯堵死,燃起,同時從城外以水槍往城頭噴射火油,並不斷往城梯上方放箭。

這一戰持續了大半夜,將近天亮的時候,城中已經漸漸平息。而城牆上此時到處堆滿了屍體,有中箭死的,有活活燒死的,也有混亂中被踩踏而死。單單只是被困死在城樓上的敵軍,粗略算來至少也有三千以上。而派人清點,城裡的百姓傷亡近千,而手下兩千士兵則只傷亡百餘。

通常的戰爭很少會有人去計算百姓的傷亡,所以此時衆將士皆以百餘死傷殲敵數千,並且終於奪回了城池而興奮、激動!

天光大亮,戰後不到三個時辰,先前派往小遼河口的總兵回來。回報說按照若未央的吩咐準備好,如今已經全殲了西逃的敵軍。

衆人聞聽都不禁大爲詫異!一千五百人全殲了萬餘敵軍,只損失了三百來人,就算對方只是敗軍也未免有些不可思議。

而聽了那總兵的描述,衆人才算明白。原來若未央當初讓他們前往小遼河口,十天中並不是讓他們閒着專等逃兵,而是要預置埋伏,以收集的大量火油等到敵軍逃到,便又兩邊廕庇處豎起大片草人,親自率軍衝出。

當敵軍慌亂中又見了大批伏兵,嚇得紛紛跳入河裡逃走。而把所有敵人趕入遼河中後,總兵立刻下令兩岸士兵把所有火油倒入河中,同時點燃。如此一來,就等於是將那上萬敵人活活煮死在河中沸水裡。

衆人聽了皆不禁又驚,又奇,都想不通若未央所佈置的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況且此時想來這件事中還會存在很多變數,他又是怎麼讓一切都按照自己計劃進行的?

不久,鞍山總兵奉命帶兵前來接管了遼陽城,而清理戰場的人物當然也都被轉嫁到了百姓身上。

若未央對那諂媚的總兵極爲厭惡,當即便領軍出城,回到了先前駐軍的樹林中。

而此時兩個總兵和袁崇煥與他一起圍坐地上,看着他們滿臉的好奇,若未央淡淡笑道:“袁將軍,還記得那天我在這林邊對你說過的話嗎?”

袁崇煥點點頭道:“是!公子教益,末將必當銘記終生!不過現在公子以聲東擊西之計攻入了遼陽城,事先的擾敵之計收效甚大。而且遼陽守軍散漫疲弱,倉促間的混亂也可以想到。但這些之後,小遼河全殲敵軍也非不可思議,這些現在末將都可以理解了!但末將想不通的是,公子如何知道他們不會死守?又如何知道他們不會往北逃?況且就算他們西逃之後,也很有可能會前往撫順求救啊……?”

淡淡一笑,若未央點頭道:“我還是從頭爲你們解釋吧……!首先,我看到遼陽城守軍的困頓,散漫,大致就可以估計其戰鬥力並不會高,而主帥的才能也自然強不到哪去。而多日的擾敵之後,他們經過長時間的突然精神緊張,夜晚必定會更加疲憊!我讓高總兵帶兵到東門佯攻,就是爲了吸引城頭的守軍。而如果他們真的是那種會死守的軍隊,早就開東門迎敵了!然後我訓練了多日的那三百士兵以繩索上到城樓,從內打開城門。可即便這一切佈置都成功了,但遼陽守軍仍舊是我們人數的十倍,硬打只能是以卵擊石。所以當我看到遼陽守軍軍容,就可以想到他們絕對不會是與民無犯的軍隊,城中百姓定然是飽受欺壓。那我讓士兵們喊出的話,就是要激起百姓同仇敵愾!而百姓一旦被髮動起來,高總兵又能及時堵死城頭的守軍,其他敵軍實力就必然大減了……”

幾人聽了緩緩點頭,也明白了此戰的關鍵還是有效的動員起了城中的百姓,以致敵我人數立刻逆轉,迫使敵軍想要死守也理由不及!

沉吟半晌,袁崇煥緩緩問:“但此戰關鍵是公子怎麼知道敵軍一定會往西逃?而且未向撫順求援?並且撫順駐有重病,這麼多天他們爲何沒有派兵援助遼陽?而之後他們又會不會反奪遼陽呢?”

若未央笑笑搖頭道:“我放過了西北兩門,首先是確定了他們不會往北逃。因爲在遼北雖大部落入金軍手裡,但自薩爾滸一戰之後,金軍更是大肆吞併女真各部,葉赫部因當年與明軍聯合,受害更大,所以彼此向來很不和睦,他們當然不會奢望能去投靠盛京!否則就算他們逃走了,丟掉遼陽絕非輕罪,建州也一定不會放過他們。而當危機時刻如果他們向撫順求援本也正常,可撫順守將多德雖是用兵將才,但爲人高傲,向來不屑敗績。且此人心思頗重,考慮過多,即便想要救援,到時也已經晚了。所以這一點上,最後的結果到底會怎樣也還是兩說,能全殲敵軍還是有點幸運的!”

袁崇煥聽了點頭問:“那公子對末將說過,取勝關鍵在於能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而這份幸運,是否也是公子已經看到的?”

若未央笑笑道:“我說了,雖然給他們留了生門,但他們究竟往哪逃還是兩說,所以並不能算是我可以看到幸運!”

“可公子……”

“袁將軍!有些事慢慢你會領悟到,但我只希望你能記住一點!我們出生入死最重要的是爲了保護老百姓,但這一次死了那麼多百姓,我們就算奪取了城池也一點不能算是勝了。而爲什麼要保護老百姓,我希望經過這一戰各位能有所瞭解……”

幾人聽了皆點頭稱是!而若未央雖沒說明,那所謂他看到而別人至少未必看到的其實也很簡單!說白了,兩軍交戰多年,明軍一直敗多勝少,敵軍對他們早就極爲輕視。所以遼陽這樣的重鎮,就算聽說了明軍攻城的消息,但也並沒多放在心上。

並且遼陽守軍乃是當年聯合明軍的女真葉赫部,所以他們對明軍輕視中更存了一份氣恨!並且由於和盛京的隔閡,他們就算要逃也只會想到往本部族人方向。

所以他們事先的輕敵,加上突然發現敵人與以往大不相同,加上事發突然,還有百姓的發動生效,使雙方原本人數的差異瞬間逆轉!這一切,都是此一戰取勝的關鍵!

本來兵法中有“疲兵之計”並不稀奇,可此時又勢必不便對這些熱血將士明說。否則好不容易這一戰建立起的信心,恐怕馬上就會被打擊殆盡了!

休整一日後,若未央率軍回到了寧遠城。袁崇煥公式化的彙報的軍情,聽得熊廷弼等人目瞪口呆!

看着若未央衆人皆滿臉驚奇!熊廷弼不禁由衷嘆道:“若公子果乃神人啊!末將巡按遼東多年,卻從無公子這十日之功,實在汗顏啊!”

若未央聽了淡然道:“將軍言重了!我只是初來乍到,對遼東情況所知也很有限!此番取勝,說來也不無幸運!而且我爲人行事較多異於世俗常理,所以通常不易被人發覺。但這也只能是一時的優勢,所以正因我的特立獨行,一旦被對手習慣,反而會更容易對付了……”

諸人聽了都當他只是客氣,並沒細想。但如果認真考慮又何嘗不對?世上人心各異,以至於世俗情態百出。但實際上在通常大環境中,人與人的區別本來微乎其微。

比如在統兵將軍來說,他們大多精通兵法,按照環境去制定戰術。但事實上某些時候,用兵的方法在同樣帶兵的將軍眼中也未必有很大區別。

然而無論什麼事,怎樣的行事,出事,方法和方式取決與各自的認識,而認識則出於人的思想和本身性格!

以若未央而言,他的離經叛道,以及出人意表,在很多時候的確會發生很奇妙的效果!但收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別人對他的陌生。可一旦有人能熟悉,並習慣的行事風格,對付起來反而會比對付普通人更容易!

因爲普通人的概念在於大環境下的統一,如果他們的突然應變必定會讓人難以去揣測其剎那的反應。所以對於若未央這種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了解他。當然,這其實也並不是容易的事!

道理說來複雜,但聽來卻會覺得很簡單,反而會有人感覺囉嗦。但這樣的人,相對多數其實並不是真的聰明!因爲他們在認爲道理簡單的同時,本身其實未必真的明白!

而如今,馮保就是這樣的人!他並沒過多的考慮若未央能取勝的種種條件,只是覺得敵人浪得虛名!

在他看來,若未央能名震天下最厲害的無非就是武功,但沒了武功的若未央,都未必能比得上一個普通強壯點的書生!會輸給他的敵人,再厲害也是有限!

“若公子初到遼東,一戰得勝,上報朝廷,皇上必定大加褒獎!不過,咱家看那後金戰力雖稱厲害,但也未必真如傳聞的可怕!畢竟再怎麼說,三千人能全殲兩萬敵人,這實在是有點……”

看他神情,若未央心裡冷笑,面上謙道:“公公說的極是!此戰中敵軍乃是一戰即潰,與傳聞中能征慣戰的金兵確有差異!況且我此番得勝也頗僥倖,下次便難有如此容易了……”

他這話一說,馮保滿臉不以爲然,可熊廷弼等將士都不禁心裡對他頗爲氣憤!

畢竟他們爲將多年,都一直盡心盡力,不辭辛勞。可事實上卻不得不承認,自己並沒真的能建立什麼功勞,和若未央必定是沒得比!可他這麼說話在一般人聽來就等於是在一貶低別人,來太高自己!

不過,索性若未央爲人不羈,心直口快是人所共知的,加上他又立下大功,想反駁他也沒有立場!可他馮保一個太監算什麼東西?憑什麼在這對自己這些出生入死的將士輕視?

若未央自然明白自己的話會讓人怎麼去想,但他還是要這麼說,而且只是爲了說給一個人聽的!

果然,馮保一聽他說下次,心想若未央初到便立下大功,再打幾個勝仗必定威望大漲。到時候遼東所有軍民都向着他,自己能不能立功先放一邊,可以後想跟他搶攻,想殺他都勢必難上加難!

而且萬一不幸真的被他擊退金軍,收復了全遼,回到京城皇帝必然大有封賞,那今後自己豈還有立足之地?尤其就算他始終不會入朝爲官,現在他是功力離奇消失,但自己並不知道原因。這世上只要人還沒死,那多大的病都可能治好!

一旦日後若未央病好了,身體恢復,自己與他積怨極深,就算他不屑殺自己,但自己真的甘心永遠被他踩在腳下?

想到這些,馮保無論如何也感到坐不住了,當即道:“若公子身體抱恙多時,此番大勝之後自當好好休息,養好了身體才能繼續爲國效力!至於之後的一切,公子請放心!咱家雖久居深宮,但跟隨皇上多年,自認對兵法戰略也略知一二。不如便讓咱家親自率軍,公子在此發號施令便可!”

諸人聽了都不禁大驚!熊廷弼剛要阻止,若未央當先道:“多謝公公關心!而有公公親自出馬,那必定是可以萬無一失的!尤其公公乃是當今皇上最親信的,如果能親自率軍反擊成功,必可大震我軍聲威,爲我朝揚威四夷……!”

“公子!公公久居深宮,戰陣險惡,豈可……?”

“怎麼?熊將軍自認名將,就看不起咱家嗎?”

熊廷弼聽了一愣!若未央當即微笑道:“公公別誤會!其實我完全可以理解熊將軍等各位將軍的心情!畢竟他們鎮守遼東多年,對手下的戰士,以及百姓都很有感情!如果不是能足夠放心,會有猶豫也在所難免!就像我此番只帶了三千五百戰士,那便是體諒他們的愛兵之心啊!”

馮保聽了冷笑道:“原來如此,公子還真是善解人意啊!但咱家跟隨皇上多年,雖未真的有過什麼戰陣經驗,可各種軍情奏摺也見多了。如果熊將軍怕咱家白白犧牲了手下愛將,倒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大不了咱家此來還有五萬大軍,也未必用得上將軍手下愛將……”

“公公!本將並非……”

不等熊廷弼說下去,若未央當即截口道:“馮公公何等身份?說出的話那自然是一言九鼎,何況我此番便是帶着三千新軍,且立有軍令狀。公公久經朝政,怎看也必然會強過我的……”

“可是公子……”

“公子謬讚咱家是不敢當的!但要對付些蠻夷之輩,咱家倒也不懼一紙軍令狀……”

若未央聽了當即道:“好!公公既然這麼說了,大家也不必打擊公公信心!本來這一次之後我是打算去多撫順的,當然,肯定不能用遼陽相比撫順!不過若是能有兩萬大軍,我也不怕再立一次軍令狀,立誓半月可成……”

馮保聽了心下不禁有些猶豫起來,但此時已經被當衆僵住,他也無法反口。

而還沒等他開口,若未央又道:“我看不如這樣,公公畢竟久居深宮內院,不像我雖未經陣仗,倒也久走江湖,常見廝殺,所以自是不能同日而語!我覺得對公公不妨把條件放寬一些,既然我已經拿下了遼陽,廣寧與遼陽夾持撫順,如果能再奪取廣寧,那撫順孤立之中,之日可破!而且據我所知,廣寧是由韃靼哈赤守衛,此人也並非什麼名將,城中守軍也只兩萬左右。如果公公帶兵三萬,限時一月可以取勝。至於軍令狀,我看不如就免了……?”

諸人聽了一驚!馮保卻一下站起來道:“公子好意咱家心領了!不過國有國法,軍由軍規!公子還曾立下軍令狀,咱家豈可例外?便依公子所言,咱家今日在此立軍令狀,三萬兵馬月內拿下廣寧。如若不能,甘願人頭落地……”

看着他揚長而去,若未央心裡一塊大石終於算是落了地!

看熊廷弼一副欲言又止,若未央緩緩道:“將軍!遼陽一戰之後,建州必定會有所反應,我想和將軍商量一下之後應對之策……”

熊廷弼聽了會意,點點頭當即吩咐衆將退去,把若未央請到了書房。

兩人相對坐下,若未央微微一笑看着他道:“將軍此時心中疑問,我非常清楚!不過請將軍見諒,有些事我暫時還不便明說!但有三件事我需要先向將軍說明……”

雖心裡疑惑,可熊廷弼還是點點頭道:“公子請講!”

想了想,若未央緩緩道:“首先,若未央對將軍爲人向來敬佩!從無不敬之心,但有些時候要做成什麼事犧牲總是在所難免。所以無論今後我做了什麼事,但請將軍相信,我從來不希望任何人無辜犧牲!”

熊廷弼聽得心裡更奇,微微皺眉點頭道:“公子俠名遍天下,末將向來欽佩!如果公子有什麼交代,但請直言……”

點點頭,若未央當即道:“好!第一、遼陽一戰,建州今後防衛必定會更加嚴密,再想投機取巧萬萬行不通了!而我心裡也很清楚,馮保此戰必敗無疑!”

“那公子……”

“將軍請耐心聽我說!我這麼做自然有我的目的,而且我也說過,任何事想做成總是免不了犧牲的。只是犧牲是否值得,那也非一時可見!因此在下斗膽請將軍應承,一躍之內將遼東軍務交我執掌,一切有我指揮!”

熊廷弼聽了點頭道:“公子乃皇上欽命,況且才智……”

若未央搖頭截口道:“將軍,此事僅限你我二人知道。令出我口,傳自你口。無論你是否理解,都不可問。但請放心,一切日後若未央自有交代……”

熊廷弼滿面奇怪的猶豫點頭。若未央又道:“第二、這一個月內將軍挑出精兵五萬,按我吩咐操練,日後自有用處!”

“這容易!”

沉吟片刻,若未央才又道:“最後一件事!此番遼東戰局對我方實際極爲不利,想要取勝也必定曠日持久!但……,但世事多變,總會有些讓人意料之外的。我如今身體諸多不便,恐怕不知哪天萬一突然行動有礙,恐怕會貽誤戰機。所以,我想借將軍遼東論拜讀……”

熊廷弼聽了一愣!如果若未央想看遼東論,那其實只要說一聲就行。雖說熊廷弼對自己著作向來珍愛,但對他必然不會藏私!

但轉念一想,熊廷弼心裡似有所悟,當即點頭笑道:“遼東論說來本只是末將遊戲之作,不登大雅之堂!如公子不棄,願加以修改增益,末將極爲感激!而且經公子高才補足,遼東論日後必定可以流傳千古,末將豈有不尊?”

若未央本意正是想要他遼東論加以增補,以備自己萬一死去,他們也不至於突然間措手不及。

而此時熊廷弼自己想明白,倒也省了若未央脣舌!當下熊廷弼恭敬的把遼東論雙手遞來,若未央禮貌接過,心中暗想這一個月做好這些應該也夠了……!

229、情亂如麻擾心絃,糾纏豈堪十指堅?146、生來須彌何求身?歸去才悟情如花!182、不知何時再相見,豈料逢處已難憐!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246、自古但求幾所鍾,不教仇敵得善終!91、俗世之人滿征塵,偷閒半日霾遮天。18、人生一世終赴死,富貴貧賤皆非意。101、萬衆臨會爲盟心,各懷鬼胎豈相依?195、衆志成城因同心,敵友之間亦可親。96、人人爲己天不棄,捨己爲人人相嫉!144、相守一生心終疏,言與不言兩難明!199、曾幾何時問青天,紅塵因緣怎糾纏?298、煙消雲散心如洗,莫怨前塵憐後身。22、峰巒疊嶂雲重鎖,霧裡窺事混奸清!47、古今皆言大小事,時勢不堪一念在。163、平生重仁運未及,命中當劫莫善惡。287、千軍萬馬如箭林,電光閃耀幻煙雲!218、他朝但有相逢日,惟願彼心已釋然!87、智者隨流攜大勢,勇者逆風迎蒼茫。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275、事急從權兩衡量,趨利避害斷無非。261、江山本應多姿色,各領風騷竟天擇。149、世途奸險多出仁,迂迴繞過奸做誠。37、碧雲之巔天色變,九華疊翠相掩映。186、自古公私最難分,了卻己願護衆生。35、碧雲之巔衆神仙,一靈出世黯半邊。176、從來期待正勝邪,弱肉強食豈能改?248、相忘於此便永遠,至死不留世間憾!42、故土重臨思親恩,傷己餘生盡悲鳴!161、古語天下民爲重,千載以來何人從?63、龍行雲雨蛇遊林,同人異境無相逢。203、家破人亡國如何?昏君奸佞民擔責。259、愛如驚雷震人魂,情若溪流綿長存。190、奇變迭出終了結,得之失之誰真寵?63、龍行雲雨蛇遊林,同人異境無相逢。252、是非終混難了卻,腳踏塵俗怎自在?123、有正有邪方見道,爭得兩難又爲何?8、度世匆匆涉迷霧,不失常心方正途!178、遠籌於己應廣見,一意不如兩同心!46、存志如堅摧山嶽,各意離心存無前。168、人亡志存或永生,奈何仁義豈度生?269、伯仁之難源於我,推己及人皆因果。166、千古帝王皆言仁,至限不悔親離分!192、風雲涌動浪滔滔,萬念叢生一線牽。10、念不住已逝思念,忍不了追憶哀愁!160、多少子弟爲國去?至死未得再家還!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102、但有強能事所欲,唯盼天霾憐虛情!206、古有前情今猶見,豈忘無明枉忠心?50、三十餘載丹心熾,情誼知己報殘生。162、世事終因一人始,但聞悲鳴萬衆同!128、自古萬民皆貴命,卻爲一朝賤殘生!87、智者隨流攜大勢,勇者逆風迎蒼茫。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52、平生愛恨幾多傷?只因未醒鏡中人!120、人生最難唯前路,是悲還喜總兩難!37、碧雲之巔天色變,九華疊翠相掩映。110、君子防患危牆下,私念非貪僅自全!81、百鳥朝鳳如臨朝,一葉飄零四散逃。290、人生自來無依處,歸去向何訴衷腸?249、相見不如心相牽,相守往往異夢嫌。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222、前塵本料再難續,豈知重圓更夢魘!40、回想前人多成敗,今時豁達也難別。111、人心不正意自偏,千回萬轉也難遷。62、生平盡苦談何義?不負獨善已難能!196、相逢無緣終是苦,一別永隔何必牽?28、萬里山河腳步寬,一心深斂萬世緣。3、漫漫長夜逐蒼茫,利器現身惹驚惶!164、萬里相隨終離別,陰陽永隔嘆薄緣!181、一脈相傳恩仇延,俗世功力道枉然!179、大江東去幾番回,人世紛擾無可絕。103、生來爲公不懼私,親疏之患終煎熬。18、人生一世終赴死,富貴貧賤皆非意。234、向來只有天地大,幾曾真有人超凡?34、傳世功名即便久,時移世易何人傳!4、紅塵遺落歸來處,前程難料何人憐?97、男兒有志天非遠,不慎涉情苦難言。88、自信之人無所懼,自負最終皆自疑!115、新人舊情相依重,有心何懼遙漸薄?54、自作聰明設奸謀,未見所失豈怨尤!195、衆志成城因同心,敵友之間亦可親。225、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線生機誰願嘗?220、江湖風雨從未止,先悔後忘禍永延。208、歷來江山萬衆享,卻終只爲一人逃。257、一計百人萬般用,各有所圖終愚弄。58、曾幾何時才子境,賢盡荒蕪待今復!164、萬里相隨終離別,陰陽永隔嘆薄緣!68、靜夜遐思既難眠,千秋不絕情誰延?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134、人世蒼茫千萬年,孽情詭異苦衆生!94、世人皆爭己做求,未證天意佑何緣!109、仗義每多屠狗輩,青天一幕暖心扉!52、平生愛恨幾多傷?只因未醒鏡中人!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185、爲尋思念渺萬里,無功而返徒增傷。118、一片癡心本空負,方悟情濃皆平凡!114、誠如至善何故苦?無愧一心不求依!159、邊城烽煙古來濃,一時掩息亡忠魂。226、前人吃麪爲嫉能,萬衆一心誰曾見?
229、情亂如麻擾心絃,糾纏豈堪十指堅?146、生來須彌何求身?歸去才悟情如花!182、不知何時再相見,豈料逢處已難憐!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246、自古但求幾所鍾,不教仇敵得善終!91、俗世之人滿征塵,偷閒半日霾遮天。18、人生一世終赴死,富貴貧賤皆非意。101、萬衆臨會爲盟心,各懷鬼胎豈相依?195、衆志成城因同心,敵友之間亦可親。96、人人爲己天不棄,捨己爲人人相嫉!144、相守一生心終疏,言與不言兩難明!199、曾幾何時問青天,紅塵因緣怎糾纏?298、煙消雲散心如洗,莫怨前塵憐後身。22、峰巒疊嶂雲重鎖,霧裡窺事混奸清!47、古今皆言大小事,時勢不堪一念在。163、平生重仁運未及,命中當劫莫善惡。287、千軍萬馬如箭林,電光閃耀幻煙雲!218、他朝但有相逢日,惟願彼心已釋然!87、智者隨流攜大勢,勇者逆風迎蒼茫。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275、事急從權兩衡量,趨利避害斷無非。261、江山本應多姿色,各領風騷竟天擇。149、世途奸險多出仁,迂迴繞過奸做誠。37、碧雲之巔天色變,九華疊翠相掩映。186、自古公私最難分,了卻己願護衆生。35、碧雲之巔衆神仙,一靈出世黯半邊。176、從來期待正勝邪,弱肉強食豈能改?248、相忘於此便永遠,至死不留世間憾!42、故土重臨思親恩,傷己餘生盡悲鳴!161、古語天下民爲重,千載以來何人從?63、龍行雲雨蛇遊林,同人異境無相逢。203、家破人亡國如何?昏君奸佞民擔責。259、愛如驚雷震人魂,情若溪流綿長存。190、奇變迭出終了結,得之失之誰真寵?63、龍行雲雨蛇遊林,同人異境無相逢。252、是非終混難了卻,腳踏塵俗怎自在?123、有正有邪方見道,爭得兩難又爲何?8、度世匆匆涉迷霧,不失常心方正途!178、遠籌於己應廣見,一意不如兩同心!46、存志如堅摧山嶽,各意離心存無前。168、人亡志存或永生,奈何仁義豈度生?269、伯仁之難源於我,推己及人皆因果。166、千古帝王皆言仁,至限不悔親離分!192、風雲涌動浪滔滔,萬念叢生一線牽。10、念不住已逝思念,忍不了追憶哀愁!160、多少子弟爲國去?至死未得再家還!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102、但有強能事所欲,唯盼天霾憐虛情!206、古有前情今猶見,豈忘無明枉忠心?50、三十餘載丹心熾,情誼知己報殘生。162、世事終因一人始,但聞悲鳴萬衆同!128、自古萬民皆貴命,卻爲一朝賤殘生!87、智者隨流攜大勢,勇者逆風迎蒼茫。136、歷代戰功起骨林,萬千喪生虛名殘!52、平生愛恨幾多傷?只因未醒鏡中人!120、人生最難唯前路,是悲還喜總兩難!37、碧雲之巔天色變,九華疊翠相掩映。110、君子防患危牆下,私念非貪僅自全!81、百鳥朝鳳如臨朝,一葉飄零四散逃。290、人生自來無依處,歸去向何訴衷腸?249、相見不如心相牽,相守往往異夢嫌。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222、前塵本料再難續,豈知重圓更夢魘!40、回想前人多成敗,今時豁達也難別。111、人心不正意自偏,千回萬轉也難遷。62、生平盡苦談何義?不負獨善已難能!196、相逢無緣終是苦,一別永隔何必牽?28、萬里山河腳步寬,一心深斂萬世緣。3、漫漫長夜逐蒼茫,利器現身惹驚惶!164、萬里相隨終離別,陰陽永隔嘆薄緣!181、一脈相傳恩仇延,俗世功力道枉然!179、大江東去幾番回,人世紛擾無可絕。103、生來爲公不懼私,親疏之患終煎熬。18、人生一世終赴死,富貴貧賤皆非意。234、向來只有天地大,幾曾真有人超凡?34、傳世功名即便久,時移世易何人傳!4、紅塵遺落歸來處,前程難料何人憐?97、男兒有志天非遠,不慎涉情苦難言。88、自信之人無所懼,自負最終皆自疑!115、新人舊情相依重,有心何懼遙漸薄?54、自作聰明設奸謀,未見所失豈怨尤!195、衆志成城因同心,敵友之間亦可親。225、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線生機誰願嘗?220、江湖風雨從未止,先悔後忘禍永延。208、歷來江山萬衆享,卻終只爲一人逃。257、一計百人萬般用,各有所圖終愚弄。58、曾幾何時才子境,賢盡荒蕪待今復!164、萬里相隨終離別,陰陽永隔嘆薄緣!68、靜夜遐思既難眠,千秋不絕情誰延?158、古今高處不勝寒,萬事豈爲一人傳?134、人世蒼茫千萬年,孽情詭異苦衆生!94、世人皆爭己做求,未證天意佑何緣!109、仗義每多屠狗輩,青天一幕暖心扉!52、平生愛恨幾多傷?只因未醒鏡中人!73、故人依舊情猶重,卻嘆古今仍悲哀!185、爲尋思念渺萬里,無功而返徒增傷。118、一片癡心本空負,方悟情濃皆平凡!114、誠如至善何故苦?無愧一心不求依!159、邊城烽煙古來濃,一時掩息亡忠魂。226、前人吃麪爲嫉能,萬衆一心誰曾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