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劉七巧回到家中,就聞到了熟悉的牛肉餃子的味道,頓時覺得肚子咕嚕嚕的響了起來。劉八順見她進來,衝她使了一個眼色,拉着錢喜兒的手到一旁玩過家家。果然不出所料,劉老二從大廳裡出來,見了劉七巧道:“七巧,你進來。”

劉七巧只能低着頭,跟在劉老二的身後往裡頭走。

“七巧,你跪下。”劉老二面色不該,坐下來沉聲道。

劉七巧頓時覺得有些摸不着頭腦,但也不敢忤逆劉老二,只能乖乖的跪下,小聲道:“爹……”

“爹今天就讓你發個誓,你以後不要再給人接生了,就算是親戚朋友,也不去了,行不?”劉老二平常很寵愛劉七巧,說話的時候臉上總帶着慈愛的光芒,可這回兒他臉上半點笑也沒有,這就代表事情肯定很嚴重。

“爹,你這是怎麼了?七巧做什麼惹你不高興了嗎?”劉七巧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你是不是認識一個從京城裡來的姓杜的大夫?”劉老二看着劉七巧很認真的問道。

“認識是認識,可是他已經走了,萍水相逢的,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見面,爹你這是在擔心什麼呢?”劉七巧覺得,她和杜若之間的緣分,大概也從那日就盡了,所以當劉老二再次提起杜若的時候,劉七巧發現她心裡連一點漣漪都沒有了。

“你知不知道,京城姓杜的大夫,只有一家,就是寶善堂杜家,他們家世代都是當太醫的,半年前剛死了一個穩婆,就是他們家的表親,聽說就是杜大夫推薦進宮的。”劉老二說着,心裡還咯噔咯噔的跳。這事兒他也是從伺候王妃的丫頭嘴裡聽說的。

恭王府的王妃老樹逢春,居然四十了居然還懷上了孩子。前幾日一直讓下人們打聽京城最好的穩婆,他也幫着跑了幾處,沒想到居然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嚇得他當時恨不得當時就回家,命令劉七巧馬上金盆洗手。

劉七巧聽劉老二說完,心裡也有些後怕,只是蹙眉問道:“死了,好端端的爲什麼會死呢?難道宮裡的那位娘娘沒了嗎?”

劉老二扶額道:“非但沒了,還一屍兩命,杜家老爺被罰了一年的俸祿,若不是太后娘娘保着,只怕離腦袋搬家也不遠了。”

可是,作爲專業的現代接生婆劉七巧,完全沒感覺到這事兒的嚴重性,反而繼續問道:“爹,你知道爲什麼會一屍兩命嗎?按理說沒道理啊,大的小的,總能保住一個的。”作爲宮鬥小說愛好者的劉七巧頓時又腦補出了一個宏大的劇情,其中涉及到奪嫡、上位、狸貓換太子等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最後卻被劉老二的一聲怒吼打斷。

“你還有心研究這些,這是你該知道的事情嗎?七巧,你明年就及笄,這次我回來,就是打算把你們全帶回城裡去,在這牛家莊誰不知道你是會接生的劉七巧,你要是再不收斂着,就等着在家做老姑娘了。”劉老二畢竟對劉七巧很是疼愛,也不忍心再說重話。

劉七巧低着頭,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道:“好嘛好嘛,七巧全聽爹爹的,等進了城就乖乖的做不會接生的劉七巧,反正京城裡的到處都是接生婆,也不會跟這農村一樣,幾十裡地才一個,我這不是着急纔出手的麼!”

“行了,你給我發個誓,若是以後在替人接生,你想想看應該怎麼樣吧!”劉老二還是不放心,非得劉七巧立個誓言。

劉七巧狠心道:“我若是以後再給人接生,那就叫我一輩子嫁不出去,在家做老姑娘!”

“呸呸呸,童言無忌,這個不行!”李氏從廚房出來,正好聽見劉七巧在這裡發誓,忙制止了道:“她爹,我以後看着七巧,保證她不亂跑,等進了京城,讓她好好的跟在姑娘們身邊學規矩,這不就得了麼。”

劉七巧感激的朝李氏點點頭,又對着劉老二求饒道:“爹……好不好嘛!”

劉老二搖搖頭,又問:“那趙家村三百畝的地又是怎麼回事兒?你膽子太肥了,怎麼就把你奶奶給你的嫁妝錢花了呢!”

劉七巧咬咬牙,決定今晚和劉八順好好交流交流,跟他講一講黑白無常拔人舌頭的故事。

李氏嘆了一口氣道:“這事兒怨我,沒攔着七巧。”

劉老二道:“行了,你的心事我知道,這幾年委屈丈人和丈母孃了,這是應該的,可這事兒不該讓七巧出面,你說對不?”劉老二笑着道:“我正有好消息要跟你們說,東家把和橋鎮下面的兩處莊子撥給我打理了,我說我脫不開身,他就讓我回鄉找靠得住的哥們兒。”

“他爹,這可不得了,這得多大的恩典啊!”李氏看着劉老二,一臉震驚道。

劉老二笑着道:“也是我活該發達,上個月跟王爺跑了一次山東,誰知道這路上不太平,我們的車被響馬追了一路,當時我想也沒想,就跟王爺換了衣裳,分幾路引開了那些響馬。後來他們抓了我,以爲是一條大魚,正要和王府勒索銀子,誰知王爺就請了當地的官兵把他們給剿了。我命大,被一個姑娘給救了,兩人趁亂逃了出來。”

李氏這聽的小心臟噗噗的跳動,一個勁的上下打量着劉老二道:“他爹,你沒事吧,你要是有什麼事兒,我們全家可就都活不成了。”

只有劉七巧的把關注點放在了那個救了她爹的姑娘身上,眯着眼睛問道:“爹,救你的姑娘是什麼人,在響馬窩裡呆着的,會不會是山寨上的壓寨夫人呢?”

劉老二笑道:“這山寨卻是有壓寨夫人,不過不是那姑娘,那姑娘是伺候壓寨夫人的丫頭。”

劉七巧擰着眉頭繼續問道:“那現在那姑娘呢?還在山寨裡呆着?”

劉老二的臉色果然就不自然了起來,有些吞吐道:“我把她帶到了京城,在王府給她謀了一個差事,如今在老王妃的院子裡做洗掃的苦役。”

劉七巧聽着總覺得裡頭有點不對味,一時也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畢竟在古代這三妻四妾是太平常不過的事情,且別說不是劉老二救了人家,人家想要以身相許。萬一人家有個想頭,想強迫劉老二以身相許,那也說不準呢。

劉七巧正納悶呢,外頭劉老大和劉老三倒是一起到了。

劉老二趕緊示意劉七巧起來,帶着三人一同到廚房開了席。因爲劉老二回來,所以今日廚房的事情全部是李氏一人操辦的。女人不上席面,所以李氏在那裡負責炒菜,劉七巧就在那裡爲他們倒酒。

劉老三的臉上還是不大好看,灌了兩碗酒道:“二哥,我老三實在是愧對你,愧對嫂子,按理說你在外頭養家餬口的,家裡面我們做兄弟的要給你照應着,我我那婆娘……”劉老三說着,忍不住把酒碗往桌上一杵道:“我那婆娘她就是這麼個性子,我忍了她這麼些年,想着孩子都大了也就算了,誰知道她還是這種心思。”

劉老大方纔已經聽村民們傳言了劉老三和劉老二家的過節,拍着他的肩膀道:“老三,你也別太在意,咱們三人還是好兄弟,女人這事兒咱別管了,你不也已經發了話,要休她回孃家嗎?”

劉老二倒是明白劉老三話中的意思的,他既然這麼說,鐵定就是心頭捨不得的,只是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說出口而已。所以劉老二隻是笑笑,也沒搭這個話題,反而開口道:“我今天喊你們過來,除了聚一聚還有些別的事情,東家那邊,給我安置了兩個莊子,就是這東邊四十里外的興旺莊,和水橋莊,興旺莊大,我看着地契上有一千畝的田,六百畝的山地,還有三百畝果園。這個莊子我想留給你們兩個打理。另外還有一個水橋莊,那邊靠着清河,都是水田,只有六百畝的水田和兩百畝旱地,我就留給我老丈人了。”

兩個人一聽,方纔喝下去的酒一下子就醒了,睜大了眼睛道:“老二,你這可不就是發達了,怎麼就成了東家眼裡的紅人了。”劉老二也沒跟他們把那驚心動魄的故事說一遍,只道:“都是東家看得起而已,況且前幾次老三幫我做的差事,都完成的很好,東家那邊也不差這田裡收租的幾個銀子,不過就是每年多吃些新鮮的瓜果蔬菜,過年的時候多送些年敬罷了。”

劉老大和劉老三聽了劉老二這話,只覺得渾身上下的血液都給熱了起來,劉老三看着劉老二道:“二哥,我媳婦那事兒,你說了算,我全聽你的!”

劉老二看着劉老三,笑着道:“你看你,還一口一個媳婦呢,這不心裡還想着唄,別瞧着我整日裡在外頭,可回來就覺得,還是在家好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心裡能不舒坦嗎?”

劉老三抿了一口酒,咂了咂嘴道:“我這幾天也不去管她了,讓她自己在孃家好好想幾天,想清楚了,肯低頭了,我再讓她來你們家請罪,就她那長臭嘴,就是平時欠教訓了!”

劉七巧聽劉老三這麼說,又看看自己老爹劉老二,果然覺得老爹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男人,又跑上前去,給他們都滿上了酒。

劉老大看着劉七巧爲自己滿了酒,擡頭問劉老二道:“老二,七巧明年可就十五了,你這裡還有什麼中意的人家?”

劉老二倒是沒考慮過這問題,搖搖頭道:“這倒還沒考慮,我還是想等七巧到了城裡在看看,下鄉的娃子老實是老實,可一輩子跟着泥土打滾,能有什麼大出息,七巧是我的親閨女,我可捨不得讓別人給糟蹋了。”

劉老大聽了這話,臉上欲言又止的表情更甚,劉七巧也都看在眼裡。這時候李氏端了熱騰騰的餃子上桌道:“他爹,他大伯三叔,快嚐嚐牛肉青菜餃子,熱騰騰的呢,七巧,你端一碗出去給沈阿婆和八順吃。”

劉七巧點點頭,放下手裡的酒壺,端着餃子往外頭去了。

劉老大見劉七巧出去了,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順着剛纔的話匣子繼續道:“依我看,城裡人未必就好,現在多少城裡人嫌棄咱們鄉下人,說白了他們還活的未必有我們自在,不過就是仗着在天子腳下,好營生罷了。”

李氏聽了劉老大這話,倒是信服的很,她自己是當過媳婦的過來人,不怕別的,就怕婆婆不慈,要是事事都要將規矩,那可不苦了自己閨女嗎?

而且,李氏有時候聽劉老二回來說的那些宅門裡的事情,城裡一大家子人婆婆、媳婦、小姑扯都扯不清楚,哪裡像鄉下人家,雖然也妯娌人也不少,大傢伙都是有親有熱的。李氏覺得,像劉七巧這樣,最好呢就是嫁一個本地上家底殷實的富戶,家裡面有田有地,男人可以不爲生存困頓,有志氣的,可以上學考科舉。沒志氣也可以做做小生意,一家子過的有說有笑,又能有幾個丫頭在跟前使喚,這也便夠了。

若是真的去了城裡,動不動就是三妻四妾的勾當,且不說七巧就是個鄉下丫頭出身,就算是婆家高看了,願意娶進門當正室,難保以後不想着法子給兒子房裡塞人的。

“她大伯,聽你說的倒是有些道理,男人最關鍵還是要人老實,至於家底麼,至少殷實,總不能讓我們七巧受苦去,大伯要是有什麼好人家,倒是可以選說說,我們也打聽打聽。”

“你又來勁了,七巧還小呢。”劉老二見李氏關心,便笑她。李氏卻道:“哪裡小呢?這幾年你在外頭忙,幾個月不回家也是有的,七巧過了明年年七夕節可就真是十五了,你還當她丫頭片子呢?”

劉老二笑着拍拍腦門道:“你們看你們看,埋怨起我來了,我還不是爲了這個家嗎?大哥,你倒是說說,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我也聽聽。”

劉老大喝了點酒,臉上紅撲撲熱辣辣的,開口道:“人呢你們也知道,就是我媳婦孃家表叔公的孫子,今年十七,去年考上了童生,已經上了縣學,家裡原本想着等他立業了再成家,可他們家也是三代單傳的世家,家裡的老奶奶就鬧着要給孫子挑個孫媳婦,這不,我想着七巧估摸着跟他有緣分。”

李氏皺着眉頭想了想,十七歲才考上童生,這腦子也夠木驢的了。她雖然沒上過學堂,但是聽劉八順說,童生這種東西似乎不難,十一二歲考上也是正常的。這大嫂家孃家的表叔公的孫子,只怕不是讀書的料子。

“他大伯,我看這事兒不着急,不能影響了人孩子唸書是不?要不這樣,改明兒我和大嫂一起去她孃家走走,我先瞧瞧去?”

劉老二估摸着也是有點喝高了,瞅了李氏一眼道:“瞅什麼瞅,丈母孃看女婿呢,想取我女兒,讓他自己來。”

劉老大賠笑道:“是是,哪裡有長輩自己先過去看的,改明兒我讓那小子過來,我們啥都不說,先讓七巧看看對眼不?”

鄉下里相親比起城裡人來說,倒是開放不少,城裡人別說能讓你見到正主兒,就是讓媒婆見你一面,那都是很難的事情。城裡的姑娘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鄉下的姑娘家可是在田埂上打滾,騎驢子上馬都來事的。

大家從莊上的地一直聊到劉七巧的親事,又聊到劉老二一家在京城的安頓之處,一頓晚飯吃了一兩個時辰,總算是結束了。

劉老大和劉老三走了之後,沈阿婆進來幫李氏收拾廚房。李氏駕着微醺的劉老二回房,劉七巧一早就把劉八順給哄睡着了,見了李氏道:“娘,今晚八順在我房裡,你和爹可以好好聊聊。”

劉七巧的意思很直接,可偏偏李氏沒往那方面想,只扶着劉老二道:“你爹都醉成了這個樣子,還有什麼好聊的。”

酒後亂什麼的來着?不是很正常嗎?劉七巧嘿嘿笑了一聲,真怕自己說出什麼讓李氏擔驚受怕的話來,於是就笑着道:“哎,娘,你要不領情我可就把八順抱回你房裡去了。”

李氏的臉猛然一紅,忽然就意識到了劉七巧話中的意思,啐了一口漲紅着臉道:“你這沒臉沒皮的丫頭,仔細嫁不出去。”

劉七巧從房間裡透出一個腦袋道:“娘,你們今晚睡後排吧,八順晚上會起夜!”

李氏被劉七巧說的越發無地自容了起來,駕着劉老二往後頭那一排廂房走去。

錢喜兒最近和沈阿婆關係特別好,沈阿婆守了一輩子寡,沒兒沒女的,如今住在劉七巧家,倒像是個兒女雙全的老太太,能讓她不高興麼。

第二天一早,劉七巧很早就起來伺候劉八順上私塾去。不得不說,錢喜兒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小姑娘,一早起牀給沈阿婆燒火,等早飯差不多了,纔過來喊劉七巧和劉八順起牀。

劉八順吃了早飯,匆匆又帶上了中午的乾糧,坐上老陳的牛車,一路上帶着牛家莊的孩子們一起去私塾。錢喜兒就站在門口,遠遠的目送劉八順出去,有時候還跑出去,對着劉八順去的方向揮揮手,然後劉八順就會站在牛車上大聲喊:“喜兒,你回去吧!等俺考上狀元回家娶你!”

劉七巧每每看見這一幕,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腦補出現代很出名的一句話:等我長髮及腰,你回家娶我可好。

劉七巧漸漸覺得,自己也正在飛速的成長起來,尤其是在咪咪被杜若壓迫了之後,更有一種紅腫後很難消的後遺症。

“七巧,你快去我家瞧瞧,我的大胖兒子!”劉七巧正打算按照杜若的指示,少走動,多在屋檐下划水,沒想到不速之客又登門了。

“大柱哥,怎麼了這是?”見劉大柱一臉惶恐,劉七巧忍不住也緊張了起來。怎麼說他兒子也是一個早產兒,雖然生出來的時候,情況很好,但是之後會不會產生什麼意外狀況,這還真意料不到了。

“我……我又白又胖的兒子,今兒一早便的又黃又小了,這叫怎麼回事兒啊?”劉大柱急的話都不會說,好不容易說完了一句話,愣是讓劉七巧覺得聽了跟沒聽也沒啥區別。

“大柱哥,你別急啊!”

“我……我……”劉大柱越急就越說不來話,只能一把拉着劉七巧的手腕,往自己家裡頭拖過去。

劉七巧心道:哎呀你家的小王氏是小綿羊,你全心全意愛她,我也感動的不得了,可你也不能不把別人家的閨女當女人看啊。劉七巧一邊吐槽,一邊跟的緊緊的來到劉大柱家。

劉七巧走到大門口,發現昨天的牛車又在門口,看來這熊大膽來的挺早的。劉大柱進去,見了正往水缸裡挑水的熊大膽,戰戰兢兢的喊了一聲娘。

熊大膽瞪了他一眼道:“讓你去請大夫,你拉個姑娘來頂屁用啊!”

劉大柱忙擺擺手道:“娘,娘你聽我說,這是七巧,我們村裡最有名的穩婆,她什麼都懂,很厲害的!”

“劉七巧?”熊大膽扭頭看了七巧一眼道:“我認識你,就是你給趙寡婦開的肚皮對不對?小姑娘有膽量。”熊大膽伸手拍了拍劉七巧的肩膀,又扭頭看一眼劉大柱道:“你爹是故意的對不對,看着我閨女要坐月子,反倒叫婆婆回孃家,你們劉家人也太精明瞭。大柱,我告訴你,你要是不好好待我閨女,小心我肩上的扁擔!”

劉大柱縮着脖子道:“哪裡的話,爹昨晚喝多了,今兒還沒起,他說今兒就去接娘回來的,英英一個人帶着娃也不方便,你說是不是,這幾日她奶水也不好,我真尋思着今天給她燉一直老母雞,好下下奶呢。”

劉七巧顧不得跟他們兩人閒扯,先進房裡去看了小王氏和孩子。看過之後總算是放下心來。原來小王氏這孩子是早產兒,所以有點生理性黃疸,前幾日沒發出來,看着皮子又白又嫩的,這幾日推出了黃疸來,咋一看上,還真是和劉大柱說的那樣,又黃又小的。

黃疸在現代多采用光照療法,可古代沒有這種先進的設備,要是抱着孩子在光禿禿在太陽底下曬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偏巧小王氏這幾日情緒波動太大,一時間奶也下不來,越擠越少她便越發着急了起來,越着急奶就越發下不來。

劉七巧安撫道:“二嫂子,你現在是在坐月子,心情要放鬆,這人可不是畜生,人這兩隻耳朵,難保好聽的不好聽的都會進來,要是都往心裡去,那還不如不活了。你心思不通暢,所以奶也不通暢,只能苦了你家寶貝。”

小王氏仍舊苦着臉道:“我這不是着急麼,婆婆雖然平日裡是兇一點,嚴厲一點,可要是就因爲這個讓公公休了,她也一把年紀兒女成羣的人了,這臉面可往哪兒放呢。”

劉七巧不由有些佩服小王氏,還真是和李氏一樣擁有傳統美德的中國勞動婦女一枚。對於王氏這樣的婆婆,還這樣的寬容。

劉七巧嘆了口氣道:“你這幾天先好好養着,別的不管了,正巧我也要對你說,寶寶臉黃,這幾日你也不用給他餵奶了,你奶裡有個東西,他吃了散不掉黃氣,這幾日你給他喂米湯,我家的山羊有奶,回頭我讓沈阿婆給牽過來,在你家養幾日,讓寶寶先喝些羊奶米湯什麼的,等臉上黃氣退掉了,你再給他餵奶。”

“七巧,這又是啥道理呢?好好的人奶不吃,反倒要去吃畜生的嗎?”劉七巧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她不是哺乳科的,但是一般帶孩子來醫院看黃疸,第一件事就是停母乳,這也是常規事項了。

“這個我也說不清,反正你聽我的,用不着十天他就好了。”

“那我的奶呢?怎麼辦?聽大嫂子說,孩子不吃奶,就堵起來了,萬一以後他要吃了,我卻擠不出奶來,那可怎麼辦好呢?”小王氏有點擔憂的問道。

“不吃的時候就擠唄,人奶多營養啊,娃不吃就可大柱哥吃唄,反正就算娃不吃,你也得兩個時辰擠一次,知道不?”

小王氏一臉嚴肅的點頭,聽從劉七巧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