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開發礦山

工部在長安城內開溝挖渠,馬周建議,用青磚鋪在渠底和兩側,這樣就能有效防止淤泥越積越多,污水滲入地下,污染長安城底下的飲用水水源。

閻立德表示不同的看法,青磚造價很高,只用來建築墳墓,非常不吉利,沒人用它們建房,最多也只是鋪地一用,如何能在溝渠內用這樣的青磚?

中國的制磚技術,在約三千年前的商朝時期,就被髮明出來。發明磚的人就是傅說。相傳,傅說犯了商朝的法令,被帶到荒漠之中修築城池,傅說每天給一起幹活的奴隸講故事,對國家大事的見解非常有道理。

這幫苦力中有一個名叫武丁的人,聽傅說講得有趣有識,許多故事對商朝都非常有作用。建議他向帝王盤庚自薦,一定能獲得豐厚的封賞。傅說笑說:“哪天我繞着太陽飛的時候,就是商帝來請我的時候。”

其實,武丁是小乙的兒子,小乙又是商朝帝王盤庚的弟弟。武丁奉父親小乙的命令,到民間服勞役,體會人間的疾苦,以便將來做一個合格的帝王。

盤庚死後,武丁繼位,對朝臣說忽然夢到一個賢人,可以幫助他治理國家,並讓畫師把這個人畫了下來,派人拿着畫相去找。果然找到了傅說,並任命爲相,武丁非常信任他,把國家大事交給他,三年不過問,使國家大繁榮。

後來,孟子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李白也曾寫過“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的詩句,表達自己想得到統治者的重用的志向。

其實,兩位大文豪寫的都是發明版築的傅說。版築就是用兩塊木板綁緊,在木板中間塞入泥土,製成土坯,古人稱作版築。直到漢朝時期。版築還是民間建房的主要材料。

經過歷代能工巧匠的改進,土坯被燒成青磚,用來修建墳墓,鋪在院內殿中,古人寧願用石塊和木頭也不用磚來建房。因爲。把土坯燒成磚的材料,多采用木柴。造價太高,一般人承受不起。

唐朝時期國力強大,並不代表先進,主要燃料仍然採用木柴和木炭,所以纔有白居易的《賣炭翁》。

現在,馬周提出用青磚鋪墊溝渠的建議,當然被閻立德否定掉。

馬周卻知道。河東道雲州、蔚州、朔州和中原一帶的汝州都有大量的煤礦,有許多都是露天的,根本不費力氣。彎腰撿起來就可以使用。唐時稱煤塊爲“黑石”,已經被發現可以當作燃料,只是沒有大量開發而已。

而工部恰好負責礦山開發,馬周建議閻立德一邊派人開發黑石,一邊修築溝渠。

閻立德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可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支持才行。二人一起向李世民上書。請求陛下調撥一定的人手,開發礦山。

李世民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長安的修建溝渠上。接到二人的奏書放在一邊沒有過問。

等了好長時間,沒有得到消息。二人心裡非常失望。

馬周決定,當面向李世民說明情況。這天,趁李世民心情高興,馬周來到太極官,向李世民說明前因後果,並表明其中的利害關係。李世民仍然不感興趣。爲了一個小小的溝渠,要浪費大量的人力,得不償失,太不值得了。

馬周說:“雲州、蔚州、朔州距離長安不遠,又有許多黑石俯腰可撿,集中起來可以辦許多大事。現在的宮殿皆有石塊和木頭造成,天長日久,必不堅固。若是用黑石燒成青磚,可保萬年之久,不用擔心遭受歲月侵襲而損毀。陛下一心構建大唐宏偉藍圖,使江山千秋萬代爲繼。爲何就不可以採用這種黑石呢?”

李世民爲了敷衍馬周,說:“馬舍人既然這麼有把握,何不當面演示一番呢?”

馬周毫不猶豫地說:“臣請陛下允許離開長安,前去尋找黑石!”

李世民同意了馬周的請求。

馬周只帶着兩名僕從,離開長安,來到雲州,整到一大車黑石,返回長安。在立政殿外,點燃黑石,嫣紅的火苗燒了整整一天才漸漸暗淡。而此時採用的木炭,最多一個時辰就全部化爲灰燼。

李世民認識到黑石的巨大價值,這纔派一萬府兵進行大量開採。露天煤礦開採方便,耗時時間短,收穫巨大。又把這些黑石投入到大型工程中,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三個月之後,長安城的排水渠徹底完成,因在水底鋪上了青磚,使水流加速,改變了城內臭不可聞的惡劣環境,也得到一種新型的燃料。

李世民大喜,覺得整個過程中,馬周功不可沒,又因爲做出滿意的龍椅的事,把馬周的五品中書舍人提升爲從六品的中大夫,不過仍然陪在身邊寫詔書。閻立德表現優秀,也提升爲工部尚書。

閻立德思來想後,這次得到提升,馬周幫了大忙,便帶着弟弟閻立本,到馬周府上拜謝。

閻立本只比他的兄弟小三歲,不像他的兄長那麼清瘦,而是微胖的身材。圓潤的臉上留着稀疏的鬍子,表情凝重,氣質不凡。見到馬周,卻非常客氣。

一番暢飲之後,馬周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想請閻立本爲去世的父母畫像。

閻立本笑道:“這件事對下官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挑戰。畢竟,從沒見過令尊容顏。不過,可以試一試。若是做得不好,還請多多包涵。”

在馬周的敘述下,閻立本畫出初步的人物輪廓,然後,根據馬周的意見,仔細修改,進行局部調查和推倒重畫。經過三天時間,終於畫出兩幅馬周幼時記憶中的父母畫像來。

馬周把這兩幅畫當作珍寶,仔細表了以後,懸掛在廳堂,一天三上香,早晚各一拜。

閻立德閻立本兩位兄弟,被馬周這種孝心感動得一塌糊塗,回家趕緊的,也把父母的畫像畫出來,掛在廳堂內。

ps:感謝繁花散盡的打賞!!!

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3節 對決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99節 惡戰第50節 學霸第38節 文人決鬥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56節 誰下的手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83節 繫鈴人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節 血火山村第89節 過山車第172節 培養第41節 純屬意外第76節 狗男女第45節 咄咄怪事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69節 癌症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83節 繫鈴人第84節 淮安王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59節 天機第185節 殺與藏第159節 天機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61節 意外補償第79節 吵架第15節 約法三章第98節 一波未平第78節 倒貼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51節 避暑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46節 新龍椅第183節 繫鈴人第142節 護犢子第6節 借刀殺人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179節 爭執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44節 拼酒第79節 吵架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73節 對決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61節 意外補償第21節 念念不忘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81節 陰謀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89節 過山車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144節 考較第6節 借刀殺人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81節 疑無路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78節 倒貼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82節 地包天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28節 開門見紅
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3節 對決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99節 惡戰第50節 學霸第38節 文人決鬥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56節 誰下的手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83節 繫鈴人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節 血火山村第89節 過山車第172節 培養第41節 純屬意外第76節 狗男女第45節 咄咄怪事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69節 癌症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83節 繫鈴人第84節 淮安王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59節 天機第185節 殺與藏第159節 天機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61節 意外補償第79節 吵架第15節 約法三章第98節 一波未平第78節 倒貼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51節 避暑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46節 新龍椅第183節 繫鈴人第142節 護犢子第6節 借刀殺人第86節 佛祖叫你回家吃飯第179節 爭執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44節 拼酒第79節 吵架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73節 對決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61節 意外補償第21節 念念不忘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81節 陰謀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89節 過山車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144節 考較第6節 借刀殺人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81節 疑無路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78節 倒貼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82節 地包天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28節 開門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