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追道(一)

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如是難行苦行法,菩薩隨應悉能作。

這是信仰的出處,人類信仰無非是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有信仰難道心裡就有依附?心就皈依?我現在如此流浪,是因爲無信仰?

人生到底是爲什麼?爲身所存?還是心之歸?身存處或非心之向,心之往而或身不至。尋身歸心,此謂人生。心之亂,不知選何路;心之痛,只謂足路暗;心之向,是爲大道歸;

我曾經也去過基督教堂,想從其中獲取生命密碼或上帝對我的啓示,可是我走到教堂,坐下之後就有人來爲我傳教,我從內心覺得,凡事都是講究一個“緣”字,信仰宗教有兩種,一是自己身在宗教的民族,二是自己內心渴望尋道,這種傳道是對自己宗教的不信任,或許自己覺得是幫助別人,但不是每個人的信仰都是那麼的統一,否則,世界上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教派。

也許他是好心,但我感到不適應,也許我不適合基督教吧!

***教,以前在中東的時候經常接觸,我對他和對基督教一樣,尊重但並不認可,覺得不是自己追求的,而對佛教的感覺很奇妙,自己也說不上,心裡也明白能得到多人信仰肯定有其道理,但我卻絲毫沒有信仰的心,總覺得與自己內心不合,但是到底是哪裡不和,我也說不上。

心中隱隱有一絲光亮,宗教也會入鄉隨俗。

既然如此,就從佛教開始,想着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究竟先去哪個?對,去峨眉,西邊還有藏傳佛教,剛好都可以接觸領悟。

主意既定,我立刻飛往四川,從成都直奔峨眉山,到了山下,望着這座大山,在這裡我是否可以知道答案,是否在這裡我可以安心,是否在這裡我就可以充實。

思考者,走着,攀登,看着,想着,迷茫着,深思着,歇着,悟着,走着,看着,手已非手,人亦非人。

徒步登上了金頂。

峨眉是普賢菩薩的道場,登上峨眉山,看着金頂金佛,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肅穆,給人肅然起敬,看着**寶相,我渴望他與我可以進行精神上的溝通,告訴我,我應該如何去做?我應該去哪尋找自己內心?可是注目了很久,我依然是我,佛像依然**,也許是我修爲不夠,或是我不夠虔誠,或是我雜念太多,我依然沒有任何改變。

環視了一圈。

我很痛惜,現在佛家商業化嚴重,雖說在這個商業化環境中有些東西只有商業化之後纔可以存活,得以延續,但是宗教信仰需要嗎?幾千年的歷史,宗教一直得以延續,現在也許是宗教經歷的時期而已,雖說佛經也讀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但是還是不想皈依,佛渡有緣人,難道我不是佛所說的有緣人?

看來我還得繼續西行,和唐玄奘一般,去求取”真經“,爲了更好的體驗,我在成都購買了一臺越野車,方便自己的歸心之路,從成都出發,準備去青海,看青海的藏傳佛教是否解決我的疑惑,一路上,也發現了藏傳佛教對這邊的影響,穿着紫紅僧裙,長齊腳面,上身穿一件背心,外披一張有身長兩倍半的紫紅色的披單的喇嘛變的多了,三三兩兩隨處可見,最多的就是這裡的人幾乎每人拿着一個轉經筒,因爲他們認爲轉經就相當於唸經,是懺悔往事、消災避難、修積功德的最好方式。而且這邊的寺廟也不一樣,寺廟中也有一排排的轉經筒,這算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區別。

到了青海,這裡藏族氣息更濃了,隨處可見都是在行跪拜大禮—磕長頭。

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爲“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爲“語”敬;心中不斷想念着佛,是爲“意”敬,行數千裡,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三步一磕,暫停時劃線或積石爲標誌,不折不扣,矢志不渝。

《周禮》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而這裡也許是稽首“拜頭至地”的延續,在佛教的感召之下,信徒爲表明其信仰之虔誠,而將跪拜禮更加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之臣服。慢慢地,這種儀式不但在宗教領域被推廣,而且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並加以採用。

因爲相信輪迴,他們認爲這是在將這輩子將苦吃完,下輩子就不用或少吃苦了,也算是祈福和積福,很多人爲了朝聖,將多年積蓄變賣,然後帶着一家老小,從家鄉出發,行磕長頭大禮,他們沒有覺得痛苦,沒有覺得激動,更多的是平和,因爲他們心中只有平和,而來的目的就是爲了淨化身體,洗滌靈魂,或環青海湖,或去布達拉宮,或去大昭寺,或去岡仁波齊,跪着去,心存信仰而去,重生而回。

或許有人接受不了,或許有人嗤之以鼻,但我覺得這偉大的,人家已經找到了心靈的歸處了,而自以爲是的我們卻還是“漂泊”的,還是一名“旅人”,一名“過客”,一名“可憐人”。

一路上,看着可以淨化內心的這片淨土,心靈有了一絲的的寧靜,偶爾間的藏羚羊讓人喜上眉梢,原來這裡真的可以淨化內心,路上依舊有朝聖者,看着別樣藍的天,我思考爲什麼在西藏回孕育出一批朝聖者,其他地方沒有那種虔誠呢?

西藏,禪宗,淨土宗,密宗,我不知道這些到底在西藏是有什麼區別,但是最大的一點就是“活佛”,其他宗教的信仰的人都是存在於經書、教堂、寺廟、道觀、像,但是西藏“活佛”是人,是“輪迴轉世”成的實在的人,是和我們一樣的存在,是可以交流的,也許這和這裡政教合一有關,也許和宗教有關,和宗教理念有關,也許這樣纔會讓人更加信服“輪迴”,是信仰的一種強大支持。

到了拉薩,看着布達拉宮,布達拉,佛教聖地,紅白相間。白色部分爲白宮,是**喇嘛的冬宮,高七層;紅色部門爲紅宮,位於布達拉宮的中央,採取曼陀羅布局。整體看起來特別雄偉,向上望去,與後面的天空融爲一體,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使人望而生畏,心中產生一種敬畏之心,有頂禮膜拜的衝動。

在拉薩待了一段時間,租了一間閣樓,時不時開着汽車,去附近溜達,吃犛牛肉,喝酥油茶,體驗藏名生活,看這裡是否可以寧靜我的內心,皈依我的靈魂,可是即使是這樣,還是覺得這裡並不是我要追求的,這裡只能讓人產生一陣的內心寧靜,而不是心中所歸之處,一時的寧靜,一段時間之後,還是很躁動。

期間,公司給我也發了幾條信息,說是季度報表,業績說明,說業績非常好,上升了百分比八十,人員晉升名單,我看了一眼,沒有理。當自己追求的東西大於或者不相干於現在的事情時,自己就會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的重要,心大了,事情自然就小了,現在是在尋根,尋找心靈的歸處,填充內心那種空虛感,改變那種心無所依的狀態,讓人閉上眼睛不會再產生那種心在黑暗深邃中游蕩的感覺,不再有那種漂泊無定的感覺。

此處無解,留之無益。

我只好再另覓他處,開着車,逆着朝聖者而驅,看到他們那堅毅的眼神、心平氣和的表情,我真的羨慕他們,心有所依。

駕車出藏,還是有源源不斷的人驅車前往,或許他們有些是爲了朝聖,或許有些是爲了滌魂,或許有些是爲了安心,或許有些僅僅是爲了旅遊,目的不同,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呢?人間道途千萬條,路上行者幾人同?

外來教不行,只能是本土了,原以爲隨便找一個宗教就可以讓自己內心皈依,可以一圈之後,心依然在深邃中起伏,想着《易經》中的天行健,地勢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八六十四卦,宇宙,萬物,天,地,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內心充滿了親切感,或許,道纔是我的追求。

尋道,去陝西秦嶺一帶,終南山,太白山,華山,不止是去道觀,更主要的是看隱士生活,從而是否有所感悟,見了幾名隱士之後,我忽然覺得這些清貧的隱者,這是一種逃避,看似是擺脫一切名利,實則是逃避責任,逃避生活,逃避人生,我不認可這種道,這是一種小道,小道爲己,大道爲人,我要行的是蒼天大道,而不是這種唯己小道,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真正的修心是可以面對內心而坦然以對,要想得道必須是先得後舍,只有經歷才能談得起放下,只有擁有才能談得起斬斷,何謂六根清淨,不經歷凡塵怎能知六根怎樣燥聒,不經歷世俗怎懂修心之法,不沉浸愚昧何來智慧,何處體驗那種開竅之喜。

第七章 北京的夜(二)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九章 北京的夜(四)第四章 流浪車站第四十二章 人道(三)第二十五章 圓夢(三)第二十六章 學姐(一)第二十三章 死於異鄉(四)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十四章 傲之骨(二)第三章 駐足(三)第十四章 掙扎大慶(四)第三十八章 性罪(五)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二十四章 圓夢(二)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九章 投奔親戚(一)第五十一章 情道(三)第十三章 傲之骨(一)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六十二章 追道(四)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五章 磚窯囚禁(一)第五十五章 創業(三)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二章 駐足(二)第五十七章 創業(五)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十八章 與恩同在(三)第二十五章 圓夢(三)第二章 時代乞人第三十二章 商道(二)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五章 磚窯囚禁(二)第二十章 行人事(二)第四十章 人道(一)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二章 駐足(二)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十二章 掙扎大慶(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二十三章圓夢(一)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五十八章 創業(六)第十五章 傲之骨(三)第十八章 與恩同在(三)第二十二章 近朱者赤(二)第四十三章 人道(四)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三十四章 死於異鄉(十二)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六十三章 追道(五)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十二章 掙扎大慶(二)第九章 投奔親戚(一)第五十九章 追道(一)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一章 駐足(一)第二十九章 魅影(一)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三十二章 商道(二)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二十三章 死於異鄉(四)第二十七章 死於異鄉(八)第四章 流浪車站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十章 遇與恩(一)第二十六章 學姐(一)第十五章 苟活冰城(二)第十八章 苟活冰城(六)第四十一章 人道(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三十九章 性罪(六)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四站 駐足(四)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五十三章 創業(一)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九章 北京的夜(四)第三十六章 性罪(三)第一章 駐足(一)第十三章 傲之骨(一)第三十四章 死於異鄉(十二)第十九章 行人事(一)第七章 北京的夜(二)第二十八章 死於異鄉(九)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五章 磚窯囚禁(二)第五十三章 創業(一)第二十八章 學姐(三)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五章 駐足(五)第三章離家出走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
第七章 北京的夜(二)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九章 北京的夜(四)第四章 流浪車站第四十二章 人道(三)第二十五章 圓夢(三)第二十六章 學姐(一)第二十三章 死於異鄉(四)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十四章 傲之骨(二)第三章 駐足(三)第十四章 掙扎大慶(四)第三十八章 性罪(五)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二十四章 圓夢(二)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九章 投奔親戚(一)第五十一章 情道(三)第十三章 傲之骨(一)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六十二章 追道(四)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五章 磚窯囚禁(一)第五十五章 創業(三)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二章 駐足(二)第五十七章 創業(五)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十八章 與恩同在(三)第二十五章 圓夢(三)第二章 時代乞人第三十二章 商道(二)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五章 磚窯囚禁(二)第二十章 行人事(二)第四十章 人道(一)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二章 駐足(二)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十二章 掙扎大慶(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二十三章圓夢(一)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五十八章 創業(六)第十五章 傲之骨(三)第十八章 與恩同在(三)第二十二章 近朱者赤(二)第四十三章 人道(四)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三十四章 死於異鄉(十二)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六十三章 追道(五)第二十七章 學姐(二)第十二章 掙扎大慶(二)第九章 投奔親戚(一)第五十九章 追道(一)第十六章 苟活冰城(四)第一章 駐足(一)第二十九章 魅影(一)第三章離家出走第三十二章 商道(二)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二十三章 死於異鄉(四)第二十七章 死於異鄉(八)第四章 流浪車站第四十四章 人道(五)第十章 遇與恩(一)第二十六章 學姐(一)第十五章 苟活冰城(二)第十八章 苟活冰城(六)第四十一章 人道(二)第八章 北京的夜(三)第三十九章 性罪(六)第十二章 遇與恩(三)第四站 駐足(四)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第四十九章 情道(一)第五十三章 創業(一)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九章 北京的夜(四)第三十六章 性罪(三)第一章 駐足(一)第十三章 傲之骨(一)第三十四章 死於異鄉(十二)第十九章 行人事(一)第七章 北京的夜(二)第二十八章 死於異鄉(九)第十三章 掙扎大慶 (三)第五章 磚窯囚禁(二)第五十三章 創業(一)第二十八章 學姐(三)第十四章 苟活冰城 (一)第五章 駐足(五)第三章離家出走第四十七章 行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