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

一九六一年有一天下午,下着大雨,突然有人按門鈴。我開門一看,是一位穿着密不透風的修服。五十多歲的老修女。她手裡拿一把很大的雨傘,一進門就大聲地問:“你是不是齊邦媛?”我說:“是。”她說:“我們現在需要一位教美國文學的人,請你來教。”我嚇了一跳,說:“我沒有資格教,美國文學也沒有準備。”她不聽我解釋,說:“你會教,你也可以教,我知道,因爲我已經查過你的資料。”

原來她是當時靜宜女子文理學院(現爲靜宜大學)的負責人sisterFrances,靜宜是修會辦的學校,修會的負責人就是學校負責人。她來找我的時候,態度非常強硬,氣勢儼然。

我一再推辭,她似乎要發脾氣了,說:“你們中國人就是太客氣了,我告訴你,我是經過考慮纔來的,我派了學生到中興聽過你的英文選課。”

我太驚訝,他太意外,不敢跟她辯論,連說:I`lltry"的能力也沒有。她立刻交代哪一天開始上課,說完,留下一份課表,撐起那把大傘,從玄關處消失。就這樣,在一九六一年的臺中,,我真正開始教文學課。

靜宜在當時是很受重視的,因爲她是一所以英語爲主的學院,學生一畢業都是供不應求地被搶走。

“美國文學”是大三的課,教科書由學校指定,厚厚的上下兩冊,三外之二是作品,三分之一是背景敘述,這稍微減輕我的壓力。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文學”是外文系的重課,我生性膽小,又很緊張,自覺沒有經驗,只有拼命下苦功讀書。當時靜宜圖書館相關的藏書頗豐,都是從美國直接送過來的,除了美新處,這裡也成爲我尋寶的地方。我教這門課真是教學相長,把靜宜圖書館裡所有關於美國文學的書都讀遍了,筆記本、教科書上面寫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我雖然知道自己沒有像胡適先生說的要有八年、十年以上的研究纔敢教一門課,但我那時總超前一、兩年。

靜宜的英文老師大都是洋人相修女,爲了培養學生的英文程度,不用中文講課。教了第一年,學生反應很好,我猜想吸引他們的是我對文學的態度。

SisterFrances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拿着一把大傘,到處巡視,對老師的教學質量盯得很緊,經常去聽老師上課。她全心全意奉獻給學校,以校爲家。她對學生也很嚴格,舉凡儀容、用餐禮儀、生活常規都要管,她曾說:“女孩子打扮得乾淨、漂亮不是爲了好看而已,而是爲了禮貌。”一九六0年代從靜宜畢業的女孩子,一聽到SiSterFranCeS都會發抖。但是她也制定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到東海大學外文系任教,完全是個意外。就像SisterFranCeS拿把大雨傘敲到我的頭,我就去教一樣:不過,這次敲我的不是傘,是一封信。

有一天,我收到素不精識的杜衡之教授的信。

他說他在東海外文系教翻譯,因爲太忙了,問我可不可以接這門課?我不知道他怎麼認識我的,我也不認識他。但是,我就又接受一個挑戰去了。

東海大學外文系在當年是比今天風光、受重視多了,因爲他們做了很多開風氣之先的事情,加上學校的建築、規畫具有前瞻性,校長也是當時具有社會地位的人士,所以頗受矚目。

外文系最早的系主任是MissCockran,接着是MissCraWford,她以前是圖書館館長,之後就是謝頗得教授(prof.IanShepard)接任。系裡老師幾乎都是外國人,我是唯一的中國老師。爲了教翻譯,我用我的老牛勁自己編教材。每個禮拜給學生做一次中翻英、英翻中作業。那是非常辛苦的,我拿回來批改,改完後下次上課時第一個鐘頭發還作業並且討論。每個段落,我都摘出重點。和學生談翻譯的各種可能性。

我不太贊成翻譯講理論,直到今天也不認爲理論可以幫助人。我的翻譯課完全要動手去做的,有累積的英文能力不是平白就能得來,也要有很好的範例,我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似地找很多資料,才能教得充實。

有一次,我讓學生做一篇沃爾特·佩特(WalterPater1839——1894)的《給蒙娜麗莎("ToMonaLisa")的翻譯,大家坐在位子上做得“快死掉”了。那實在是很大的挑戰,那短短一頁,充滿文藝知識,深刻的描寫內在的奧秘。每個人都糾着眉頭,一副快要陣亡的樣子,真是精采。翻譯課這班是大三,每年有二十多個人,最早的學生有鍾玲、孫康宣、郭志超等。鍾玲曾寫了一首詩《聽雨》送我。

我一九六七年赴美國進修,在印第安納大學的郭志超處處照顧我,常請我去聽印大著名的音樂會和歌劇,由他認識了許多終身的朋友。

一九六七年,裕昌突然接到調差令,調往總局,負責鐵路電氣化的研究及準備工作,因此家必須搬去臺北了。

這年初有一個美國很有份量的“美國學人基金會”(AmercanLearnedsociCty)經美國新聞處寄來一函,說他們開始給臺灣人文科進修獎助二名(獎學金很高),在一切考慮之中,有一項是“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下”。這一年,我已經四十四歲了,自己由青年已進入中年,在進修這方面,竟十年搓蛇,渾然不覺……許多年來,父親不只一次說,你一生作個教書匠,很可惜啊。他似乎忘了我大學畢業時,兵荒馬亂之際,他反對我出國唸書,雖然當時已得到霍利約克學院的入學准許,怕家人失去聯繫,更怕我成爲孤僻的書呆子,耽誤婚姻。這十年來,學校每年都有一些國際交流的通知,但是丈夫工作極忙碌勞累,三個孩子尚小,我收到那些通知連看都不敢看,更不敢想。而今發覺所有的公費資格都限在四十五歲。既然家必須搬往臺北,可以搬在父母家附近,媽媽易於伸出援手。如果想留在大學教書將來不被淘汰,今年是最後的機會。

這個基金會初審通過了我的申請,但是必須在八月三十日之前到紐約面談再待決審。我同時也再申請傅爾布萊特交換計劃的旅費與書籍補助,那又是一場“三堂會審”式的考試……他們之中有一位是剛由哥倫比亞大學來臺訪問的夏志清先生。他問我對於艾略特(T.S.Eliot)的戲劇有什麼看法?恰好在前一年暑假我讀了他的三個劇本,《大教堂中的謀殺》、《家庭聚會》和《雞尾酒會》,所以頗有可談。

這一年暑假,兩個大孩子辦了轉學高中一、二年級,小兒子考上了第一志願大安中學初一(當時自以爲已經安頓,今日回想。何等無知),中興大學爲我辦了留職留薪進修一年(當年薪俸以臺幣換算,不足一百美金),我纔有身分得交換計劃獎助。但期滿必須回原校任教三年。這年暑假我由教育部審定,升等爲正教授,距我來臺整整二十年,我仍在奮鬥,求得一個立業於學術界的學位!

那個七月是難忘的炎熱,我們一家五口,放棄所有的貓,只帶了一隻小狗,由臺中的大院子,高架的日式房子,搬到鐵路局代祖位在金華街的三十多坪公寓,好似塞進一個蒸籠(那時還不普遍裝冷氣),三個青少年失去了伸展的空間,煩躁不寧。而我卻在“安頓”之後,立刻要渡重洋漂大海追求一個他們聽不懂,也許至今他仍不諒解的“學術理想”!許多年後,我只記得那不安的熬煎,焦頭爛額的夏天夜晚,已全然看不見天上的星辰。

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2節 憶恩師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4節 辭鄉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3節 六一慘案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開花的城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2節 鐵嶺齊家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前言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4節 戰爭結束第2節 七七事變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1節 母親的安息前言楔子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0節 雷、馬、屏、峨第4節 學潮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14節 戰爭結束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節 生命之初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前言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2節 七七事變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 再遇名師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13節 六一慘案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2節 再遇名師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節 生命之初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
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2節 憶恩師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4節 辭鄉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3節 六一慘案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開花的城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2節 鐵嶺齊家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前言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4節 戰爭結束第2節 七七事變第2節 重溫二十歲的夢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1節 母親的安息前言楔子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0節 雷、馬、屏、峨第4節 學潮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14節 戰爭結束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1節 生命之初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前言第5節 教學領域的拓展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2節 七七事變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3節 哲學系新生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 再遇名師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13節 六一慘案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2節 再遇名師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節 生命之初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3節 奏錯了的樂曲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告別世外桃源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