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乾清宮。 https://www.vodtw.la
牛金星手捧着訊息,雙手奉上,“皇上,第四營第三師和第四師已經攻佔了哈密,還在城中立了哈密縣!”
“哈密城?”李自成沉默片刻,道:“算算時間,他們從星星峽出關,趕到哈密用了七八日,破城只用了一日!”
“皇上……”牛金星心中一動,“皇上是說,征服葉爾羌,關鍵不在軍事?”
李自成點頭,“塔克拉瑪干沙漠北側,天山南麓,並非是連續的的耕地,而是一些綠洲,多是沿着一些河流,與河西走廊有些相似,只不過綠洲更少、更小,荒漠化更加嚴重。”
“臣明白了!”牛金星道:“每個綠洲,可以種植一些莊稼,養活少量人口,因爲百姓的數量不夠,因此,一般不會出現大城,每座城池,駐軍不會太多,否則,軍民都沒有足夠的糧食……”
“所以,軍士們行軍途中花費的時間,遠遠多於作戰的時間,而且,因爲沙漠居多,很容易迷路……”
牛金星對李自成佩服的五體投地,皇上怎的什麼都懂?而且,軍士們在沙漠邊緣行軍,最重要就是行軍路線,“皇上早就讓漢清部的人去葉爾羌查探地形……”
“早在西寧的時候,那是還叫漢清局,便有人以行商爲名潛入葉爾羌,”李自成幽幽地道:“爲了華夏,他們在葉爾羌隱姓埋名多年……”
牛金星抑制住心中的衝動,擡頭道:“皇上,臣現在需要做些什麼?”
“糧食,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東路軍的糧食供應,”李自成道:“只要糧食充分,第三師和第四師,才能攻無不克!”
“皇上說得是,臣必回竭盡所能!”
“不是竭盡所能,而是必須完成!”李自成道:“趁着運輸糧食的機會,將八百壯丁,連同他們的家眷,一併帶到哈密,告訴曹子華,這是第一批移民,一定要安置好,爲他們提供一切便利的條件,另外,與當地的百姓雜居,就近監視當時的百姓!”
“臣遵旨!”牛金星思索片刻,又道:“皇上,一個哈密縣,就要移民八百,將來的葉爾羌汗國,需要多少移民呀……”
哈密縣?李自成思索片刻,後世的哈密,分明是“府”一級的機構,雖然哈密城不會太大,周圍的耕地不會太多,能養活的人口實在有限,但哈密城控制的土地足夠大,如果在哈密立縣,府城應該立在何處?
府城無論立在何處,距離哈密城都是太遠,不容易掌控,還是在哈密立府吧,將周圍的綠洲一併囊括進來……
他淡淡一笑,道:“牛愛卿,哈密不是縣,是要立府的!”
“哈密府?”
“對,哈密府!”
“那哈密府隸屬於何省?”
“這個嘛,”李自成早就思索好了,“葉爾羌國在天山以南,就叫天南省!”
天山以南?天南省?牛金星心中一動,那準噶爾部所在的天山以北,將來豈不是叫做天北省?原來皇上早就算計好了一切……
不過,這是皇上和人事部要考慮的事,他微微點頭,“皇上聖明,皇上,這屯糧的事……”
“屯糧?”
“哈密既然立府,屯糧地點是否就放在哈密?”
“暫時放在哈密,”李自成道:“漢唐時代的西域,可以作爲參照,不過,數百上千年過去了,原先的地形是否發生了變化,河流是否改道,甚至是否存在,等等,都要詳查,沙漠之中,河流最容易改道,綠洲也會隨着發生變化……”
“臣明白了!”牛金星思索片刻,道:“屯糧地點,也是駐軍地點,須得滿足三個條件:其一,有足夠的綠洲供給糧食;其二,有穩定的淡水供給;其三,位於交通要道。臣這就傳令下去,着軍士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和天山南麓尋找合適的地點!”
“還要加上一條,”李自成道:“還要位於天山南北通道上!”
“南北通道?”牛金星立即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但還是有些擔心,“皇上,天山以北,不是準噶爾部……萬一……”
“這只是暫時的,”李自成淡淡笑道:“所以,屯糧之所與屯兵之所,暫時要分開!”
“臣明白!”牛金星心滿意足地告辭離開。
接下來的日子,李自成雖然很少出乾清宮,但特別關注第三營與第四營在葉爾羌的戰鬥,簡報用飛鴿傳書,一日一報;詳細的軍報使用快馬,三日一報。
不過,快馬僅限於東路軍,西路軍劉宗敏部如果使用快馬傳訊,必須繞道象泉省歸仁府、勃律府、列城府,然後穿越整個南原省,路程實在太遠。
葉爾羌城。
哈密失守的訊息,令汗王阿布都拉哈十分恐慌,華夏是要遠征葉爾羌汗國嗎?
華夏是要收回大明時代的哈密衛,還是要征服整個葉爾羌汗國?他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便立即召集羣臣,商討應對策略。
朝堂上炸了鍋。
誰也無法準確判斷華夏的戰略意圖,葉爾羌汗國,從來就不是華夏的藩屬國,從來沒有向華夏稱臣納貢,更沒有派出過使者,除了商業上的往來,葉爾羌的朝堂,根本不瞭解華夏。
阿布都拉哈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人,只會在汗國內部勾心鬥角,根本沒有人瞭解華夏,他有些後悔,北方已經有了強敵準噶爾汗國,自己早該向華夏派出使者……
怎麼辦?
現在的葉爾羌汗國,早已失去了前幾年的輝煌,不僅汗國內部矛盾重重,又數次遭到北方準噶爾哈國的入侵,早已風雨飄搖,如果華夏的大軍西征,後果不堪設想。
既然大臣們都不瞭解華夏的戰略意圖,那就商討對策吧……
大臣們交頭接耳,甚至當着阿布都拉哈的面,三個一羣五個一黨,開始商討應對華夏入侵的對策。
不過小半個時辰,朝堂出現三種不同的意見:
以黑衣派和卓歐拜杜拉爲代表的聖教派,主張放棄哈密,將哈密還給華夏,甚至還可以放棄吐魯番,東部的兩城,距離葉爾羌城太過遙遠,又在準噶爾汗國的口邊,防守起來極爲不易,甚至還要運輸大量的糧食。
放棄兩城,既可以向華夏示好,也可以將軍力集中於西部的葉爾羌成附近,如果華夏的大軍繼續西征,戰線就會拉長,糧食遲早會出現短缺,只要汗國實行堅壁清野,華夏的軍隊無法得
到足夠的補給,自然會退去,那時候,汗國的軍隊正好追趕掩殺,不費吹灰之力。
歐拜杜拉除了老成謀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喀什噶爾城,汗王長子尤勒巴爾斯受到白山派和卓優素福的蠱惑,正在蠢蠢欲動,如果汗王從葉爾羌城抽調兵力東征,萬一尤勒巴爾斯和優素福心生他念,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哈密、吐魯番兩城,都是白山派的老巢,百姓更加傾向白山派,便是城內的駐軍,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是縱容白山派,幾乎每次的爭鬥,黑山派都是損失慘重,新增的信徒,還比不上戰死的信徒……
黑山派得不到的東西,絕對不能留給白山派,哪怕丟給華夏也好,總好過白山派實力逐漸增強,將來與黑山派分庭抗禮。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人!
武將的態度,驚人地比較一致,都是希望阿布都拉哈立即出兵收復失地,哈密或許屬於大明,但已經數百年前的事了,再說,即便大明在哈密立了衛,當地官員並非漢人,而是汗國的人,也就是說,漢人從來沒有真正掌控過哈密。
天命軍對哈密不宣而戰,明着是欺辱葉爾羌汗國,必須堅決制止華夏的錯誤行爲,讓華夏爲今日的錯誤付出代價……
文官明顯出現了分化。
與歐拜杜拉走得近的官員,基本上支持歐拜杜拉的主張,這些官員幾乎佔了文官的一半,另外一半,主要意見是介於歐拜杜拉的“棄土”與武將的“決戰”之間。
這些官員認爲,華夏的戰略意圖不明,究竟是要征服葉爾羌汗國,還是僅僅爲了哈密城,必須區別對待。
如果華夏僅僅爲了哈密城,倒是可以和解;反之,如果華夏是爲了整個葉爾羌汗國,汗國必須堅決抵抗,爲了汗國,爲了聖教,軍民會團結一心,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當前最緊要的是,必須立即派出使者,以勞軍的名義去看望華夏軍,摸清華夏的戰略意圖,然後相機而動……
朝堂出現了不同的意見,阿布都拉哈必須做出選擇。
阿布都拉哈仔細斟酌,又詢問了大臣們的想法,最後決定出兵。
他的父汗阿都剌因,傾盡心血在哈密、吐魯番經營數十年,方纔有了現在的綠洲與繁華,他是從哈密、吐魯番走出來的,這兩地是他的根本,如今的吐魯番總督,便是他的二弟阿不倫。
絕對不能丟了根子。
對他來說,哈密、吐魯番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國都葉爾羌!
和卓歐拜杜拉堅決反對,很多文臣跟着死諫,但阿布都拉哈不爲所動,在武將的支持下,他決定兩日後起兵東征,給華夏軍一點教訓,順便收回哈密,最好將漢人趕回嘉峪關……
退朝後,阿布都拉哈命令衛隊抓捕城內的漢人商戶,但令他沮喪的是,衛隊撲了空,城內所有的漢人商戶,前幾日就消失了,連貴重的細軟財物都帶走了,顯然是有預謀的。
阿布都拉哈心中有了不詳的預感。
僅僅過了一日,不詳的預感便被證實,東邊再次傳來噩耗:東南方向,羅布城又失守了,攻佔羅布城的,還是華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