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再傳噩耗

bookmark

昆明的乾清宮。 https://www.vodtw.la

牛金星手捧着訊息,雙手奉上,“皇上,第四營第三師和第四師已經攻佔了哈密,還在城中立了哈密縣!”

“哈密城?”李自成沉默片刻,道:“算算時間,他們從星星峽出關,趕到哈密用了七八日,破城只用了一日!”

“皇上……”牛金星心中一動,“皇上是說,征服葉爾羌,關鍵不在軍事?”

李自成點頭,“塔克拉瑪干沙漠北側,天山南麓,並非是連續的的耕地,而是一些綠洲,多是沿着一些河流,與河西走廊有些相似,只不過綠洲更少、更小,荒漠化更加嚴重。”

“臣明白了!”牛金星道:“每個綠洲,可以種植一些莊稼,養活少量人口,因爲百姓的數量不夠,因此,一般不會出現大城,每座城池,駐軍不會太多,否則,軍民都沒有足夠的糧食……”

“所以,軍士們行軍途中花費的時間,遠遠多於作戰的時間,而且,因爲沙漠居多,很容易迷路……”

牛金星對李自成佩服的五體投地,皇上怎的什麼都懂?而且,軍士們在沙漠邊緣行軍,最重要就是行軍路線,“皇上早就讓漢清部的人去葉爾羌查探地形……”

“早在西寧的時候,那是還叫漢清局,便有人以行商爲名潛入葉爾羌,”李自成幽幽地道:“爲了華夏,他們在葉爾羌隱姓埋名多年……”

牛金星抑制住心中的衝動,擡頭道:“皇上,臣現在需要做些什麼?”

“糧食,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東路軍的糧食供應,”李自成道:“只要糧食充分,第三師和第四師,才能攻無不克!”

“皇上說得是,臣必回竭盡所能!”

“不是竭盡所能,而是必須完成!”李自成道:“趁着運輸糧食的機會,將八百壯丁,連同他們的家眷,一併帶到哈密,告訴曹子華,這是第一批移民,一定要安置好,爲他們提供一切便利的條件,另外,與當地的百姓雜居,就近監視當時的百姓!”

“臣遵旨!”牛金星思索片刻,又道:“皇上,一個哈密縣,就要移民八百,將來的葉爾羌汗國,需要多少移民呀……”

哈密縣?李自成思索片刻,後世的哈密,分明是“府”一級的機構,雖然哈密城不會太大,周圍的耕地不會太多,能養活的人口實在有限,但哈密城控制的土地足夠大,如果在哈密立縣,府城應該立在何處?

府城無論立在何處,距離哈密城都是太遠,不容易掌控,還是在哈密立府吧,將周圍的綠洲一併囊括進來……

他淡淡一笑,道:“牛愛卿,哈密不是縣,是要立府的!”

“哈密府?”

“對,哈密府!”

“那哈密府隸屬於何省?”

“這個嘛,”李自成早就思索好了,“葉爾羌國在天山以南,就叫天南省!”

天山以南?天南省?牛金星心中一動,那準噶爾部所在的天山以北,將來豈不是叫做天北省?原來皇上早就算計好了一切……

不過,這是皇上和人事部要考慮的事,他微微點頭,“皇上聖明,皇上,這屯糧的事……”

“屯糧?”

“哈密既然立府,屯糧地點是否就放在哈密?”

“暫時放在哈密,”李自成道:“漢唐時代的西域,可以作爲參照,不過,數百上千年過去了,原先的地形是否發生了變化,河流是否改道,甚至是否存在,等等,都要詳查,沙漠之中,河流最容易改道,綠洲也會隨着發生變化……”

“臣明白了!”牛金星思索片刻,道:“屯糧地點,也是駐軍地點,須得滿足三個條件:其一,有足夠的綠洲供給糧食;其二,有穩定的淡水供給;其三,位於交通要道。臣這就傳令下去,着軍士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和天山南麓尋找合適的地點!”

“還要加上一條,”李自成道:“還要位於天山南北通道上!”

“南北通道?”牛金星立即就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但還是有些擔心,“皇上,天山以北,不是準噶爾部……萬一……”

“這只是暫時的,”李自成淡淡笑道:“所以,屯糧之所與屯兵之所,暫時要分開!”

“臣明白!”牛金星心滿意足地告辭離開。

接下來的日子,李自成雖然很少出乾清宮,但特別關注第三營與第四營在葉爾羌的戰鬥,簡報用飛鴿傳書,一日一報;詳細的軍報使用快馬,三日一報。

不過,快馬僅限於東路軍,西路軍劉宗敏部如果使用快馬傳訊,必須繞道象泉省歸仁府、勃律府、列城府,然後穿越整個南原省,路程實在太遠。

葉爾羌城。

哈密失守的訊息,令汗王阿布都拉哈十分恐慌,華夏是要遠征葉爾羌汗國嗎?

華夏是要收回大明時代的哈密衛,還是要征服整個葉爾羌汗國?他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便立即召集羣臣,商討應對策略。

朝堂上炸了鍋。

誰也無法準確判斷華夏的戰略意圖,葉爾羌汗國,從來就不是華夏的藩屬國,從來沒有向華夏稱臣納貢,更沒有派出過使者,除了商業上的往來,葉爾羌的朝堂,根本不瞭解華夏。

阿布都拉哈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人,只會在汗國內部勾心鬥角,根本沒有人瞭解華夏,他有些後悔,北方已經有了強敵準噶爾汗國,自己早該向華夏派出使者……

怎麼辦?

現在的葉爾羌汗國,早已失去了前幾年的輝煌,不僅汗國內部矛盾重重,又數次遭到北方準噶爾哈國的入侵,早已風雨飄搖,如果華夏的大軍西征,後果不堪設想。

既然大臣們都不瞭解華夏的戰略意圖,那就商討對策吧……

大臣們交頭接耳,甚至當着阿布都拉哈的面,三個一羣五個一黨,開始商討應對華夏入侵的對策。

不過小半個時辰,朝堂出現三種不同的意見:

以黑衣派和卓歐拜杜拉爲代表的聖教派,主張放棄哈密,將哈密還給華夏,甚至還可以放棄吐魯番,東部的兩城,距離葉爾羌城太過遙遠,又在準噶爾汗國的口邊,防守起來極爲不易,甚至還要運輸大量的糧食。

放棄兩城,既可以向華夏示好,也可以將軍力集中於西部的葉爾羌成附近,如果華夏的大軍繼續西征,戰線就會拉長,糧食遲早會出現短缺,只要汗國實行堅壁清野,華夏的軍隊無法得

到足夠的補給,自然會退去,那時候,汗國的軍隊正好追趕掩殺,不費吹灰之力。

歐拜杜拉除了老成謀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喀什噶爾城,汗王長子尤勒巴爾斯受到白山派和卓優素福的蠱惑,正在蠢蠢欲動,如果汗王從葉爾羌城抽調兵力東征,萬一尤勒巴爾斯和優素福心生他念,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哈密、吐魯番兩城,都是白山派的老巢,百姓更加傾向白山派,便是城內的駐軍,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是縱容白山派,幾乎每次的爭鬥,黑山派都是損失慘重,新增的信徒,還比不上戰死的信徒……

黑山派得不到的東西,絕對不能留給白山派,哪怕丟給華夏也好,總好過白山派實力逐漸增強,將來與黑山派分庭抗禮。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人!

武將的態度,驚人地比較一致,都是希望阿布都拉哈立即出兵收復失地,哈密或許屬於大明,但已經數百年前的事了,再說,即便大明在哈密立了衛,當地官員並非漢人,而是汗國的人,也就是說,漢人從來沒有真正掌控過哈密。

天命軍對哈密不宣而戰,明着是欺辱葉爾羌汗國,必須堅決制止華夏的錯誤行爲,讓華夏爲今日的錯誤付出代價……

文官明顯出現了分化。

與歐拜杜拉走得近的官員,基本上支持歐拜杜拉的主張,這些官員幾乎佔了文官的一半,另外一半,主要意見是介於歐拜杜拉的“棄土”與武將的“決戰”之間。

這些官員認爲,華夏的戰略意圖不明,究竟是要征服葉爾羌汗國,還是僅僅爲了哈密城,必須區別對待。

如果華夏僅僅爲了哈密城,倒是可以和解;反之,如果華夏是爲了整個葉爾羌汗國,汗國必須堅決抵抗,爲了汗國,爲了聖教,軍民會團結一心,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當前最緊要的是,必須立即派出使者,以勞軍的名義去看望華夏軍,摸清華夏的戰略意圖,然後相機而動……

朝堂出現了不同的意見,阿布都拉哈必須做出選擇。

阿布都拉哈仔細斟酌,又詢問了大臣們的想法,最後決定出兵。

他的父汗阿都剌因,傾盡心血在哈密、吐魯番經營數十年,方纔有了現在的綠洲與繁華,他是從哈密、吐魯番走出來的,這兩地是他的根本,如今的吐魯番總督,便是他的二弟阿不倫。

絕對不能丟了根子。

對他來說,哈密、吐魯番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國都葉爾羌!

和卓歐拜杜拉堅決反對,很多文臣跟着死諫,但阿布都拉哈不爲所動,在武將的支持下,他決定兩日後起兵東征,給華夏軍一點教訓,順便收回哈密,最好將漢人趕回嘉峪關……

退朝後,阿布都拉哈命令衛隊抓捕城內的漢人商戶,但令他沮喪的是,衛隊撲了空,城內所有的漢人商戶,前幾日就消失了,連貴重的細軟財物都帶走了,顯然是有預謀的。

阿布都拉哈心中有了不詳的預感。

僅僅過了一日,不詳的預感便被證實,東邊再次傳來噩耗:東南方向,羅布城又失守了,攻佔羅布城的,還是華夏軍……

第514章 漢清局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514章 漢清局第1072章 航海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971章 《反貪律》第610章 蜀王府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840章 鬼城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356章 名將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56章 孫家小妞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249章 溫柔鄉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1257章 整編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74章 賜死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61章 幹票大的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639章 蹭腥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61章 幹票大的第852章 毒酒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48章 謀劃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9章 後顧之憂第468章 解罪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74章 賜死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821章 孟家莊
第514章 漢清局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514章 漢清局第1072章 航海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971章 《反貪律》第610章 蜀王府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840章 鬼城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356章 名將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56章 孫家小妞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249章 溫柔鄉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1257章 整編第647章 人性的貪婪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491章 意外的投降文書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74章 賜死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61章 幹票大的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374章 大潰敗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639章 蹭腥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61章 幹票大的第852章 毒酒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48章 謀劃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9章 後顧之憂第468章 解罪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74章 賜死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1150章 越快越好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821章 孟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