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

寶坻縣,錢鍾莊。

鍾覺潛笑眯眯的拿着一柄蒲扇,端坐在太師椅上,靠着樹蔭下一邊乘涼,一邊看着莊子中的皇家新軍和民兵們,在操場中訓練。

民兵的老兵軍官們,拎着棍棒在後面,不斷的教訓笨拙的新丁。

“笨的如豬一般!”

“向左轉!那邊是左也不知道,白吃了這麼多年飯?看着,我指的方向,這邊是左,那邊是右!”

“全體都有,解散.....集合!”

“白癡,解散時一個個生龍活虎,集合時一個個像池塘裡面的王八!”

笨拙的民兵新丁,有400人的錢鍾莊的子弟。所以,鍾覺潛老爺子,嘴裡也跟着罵:“榆木腦袋,不爭氣的東西!”一面罵着,老爺子嘴角卻是帶着一絲笑意。

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

民兵的這些老兵越是嚴格的督促操練,便是越是讓老爺子滿意。而民兵訓練的空擋時間,那些抱怨連天、叫苦叫累的民兵,也會紛紛被鄉里鄉親的數落,所以一個個也是咬牙爭氣,逐漸適應挑剔的軍官們的要求。

民兵新丁的訓練,是如同雕鑿玉器一般,將粗陋的毛坯,逐漸雕刻成爲精緻的成品。烏合之衆一般的農民,隨着不斷的訓練,紀律性、配合作戰能力,逐漸都在飛速的上升。

大明的普通官兵,哪怕每年僅僅有幾次象徵性的訓練。但是,在鎮壓農民軍起義的時候。兩三千的明軍便能夠擊敗萬人農民軍。這便是證明了,只要有過正規訓練,再**、墮落的軍隊,也比純粹的烏合之衆要強悍。

相對於民兵新丁,還是在艱難的學習。

皇家新軍在最基本的隊列、配合、戰術之類的訓練,早就達到爐火純青。最關鍵之處,不外乎的多打仗。用戰爭來錘鍊軍人,這才能讓皇家新軍從一隻合格的正規軍,變成精銳的正規軍。

至於此時皇家新軍每天的常規訓練。已經不能增加戰鬥力,僅僅是爲了保持狀態,將良好的狀態。通過嚴格的訓練,保持更久時間。除了實戰之外,皇家新軍已經不能從訓練中獲得更多的進步。

每天皇家新軍士兵的常規射擊訓練時,訓練場中迷霧騰起。之後,前方一排排的木樁上綁着的靶子,便被槍彈擊的千瘡百孔。

毫無疑問,這些子彈打在人身上,比之刀砍、劍刺的威力,更爲強悍。鍾老爺感覺到,皇家新軍這般的打仗模式。簡直如同神仙施法一般。

“神了,神了.....若是我大明,有十萬這種軍隊.....”鍾覺潛老爺子也是一位老憤青,不斷的幻想道。

肖白浪搖頭道:“十萬職業化的火器部隊?現在的朝廷,哪怕能組建起來。但是卻養不起!”

鍾覺潛老爺道:“皇上富有四海,普天之下皆爲王土,怎麼可能沒錢.......”

肖白浪道:“普天之下的土地,除了私田之外,皆是皇帝的私產。但是,皇帝想要從自己的私產中弄錢。也未那麼容易。”

鍾覺潛老爺子道是奇怪了,道:“皇帝在自己私產中搞錢,誰反對?誰又資格反對?”

肖白浪悠然道:“以前的礦監還記得吧?”

鍾覺潛咬牙切齒道:“禍國殃民的礦監?”

肖白浪嗤笑道:“礦監不外乎皇帝派出大量的太監,在自己私有的土地中挖礦、冶煉。這算什麼禍國殃民?”

鍾老爺不假思索道:“礦監欺壓官民、掠奪富戶、爲非作歹,並且礦監貪污,開礦所得銀錢,十有**不能落到皇上的內庫中,而是被太監們貪污了!”

肖白浪嗤笑道:“礦監開採的是皇帝私有的礦產,如何掠奪富戶,欺壓官民?不外乎是地方豪門大戶與地方官府勾結私自開礦,偷採原本屬於皇帝的私產。皇帝自己派人來開礦,自然也會禁止那些小偷的盜採行爲。於是,這些小偷們憤怒了,便對於礦監羣起而攻之......”

“在礦監還存在時,國家的賑災、用兵,皆是有錢的。哪怕的張居正執政時期,也從來不同意取締礦監。但是,萬曆爺臨終前,偏偏下旨取締礦監,從而給天啓、崇禎兩朝的爛攤子埋下了伏筆。而到了天啓、崇禎朝,礦監製度已經被取消,天下的礦產,繼續被各地的土豪,私自的盜採。這些小偷,每年能夠從這些礦產中竊取數千萬兩的利益,但是朝廷卻一分錢也拿不到!而盜採礦產的那些商人、土豪,有着東林黨撐腰,誰要是敢質疑他們的非法行爲,反倒會受到他們在朝中的靠山打壓。東林黨人便是那些自私自利,爲非作歹之輩最大的靠山。而東林黨人對於正人君子的迫害,比之閹黨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鍾覺潛聞言半晌,道:“這話有理!閹黨與東林黨之爭,在袁可立老大人在世時,便說是狗咬狗,一嘴毛。”

鍾覺潛老爺子這種縉紳,思想立場是處於搖擺不定的。東林黨講一些道理,他覺得有理,便不假思索的信了。顧問黨人,說一番道理,鍾老爺子感覺比東林黨更有理,於是改信顧問黨人。當然了,這種信念並不是堅信,僅僅屬於耳根子軟而已。

肖白浪點頭道:“閹黨當權,專政但不禍國殃民。東林當權,專政而且禍國殃民!閹黨真小人,不懼流言,清流敢罵閹黨,閹黨也不過淡然處之。而東林黨皆僞君子,不但禍國殃民,還不能容忍別人說出來。東林黨執政,像袁可立這種真君子,在朝中便無立足之地。”

鍾覺潛恍然大悟道:“如果當年崇禎爺用魏閹執政,而不讓東林黨專政。今日國勢不至於淪落到這般。話說。閹黨執政便能養十萬皇家新軍嗎?”

肖白浪搖頭道:“不能!哪怕是恢復了礦監、稅監,一年最多能給朝廷多弄個兩三百萬兩銀子。我皇家新軍3000多官兵,一年軍餉要十五萬兩,武器彈藥消耗四十萬兩,再加上軍服、飲食,還有戰功的激勵、戰損的撫卹。3000人便要百萬兩消耗。十萬大軍則是3000萬兩年軍費開支,閹黨能力超過東林黨。也不能弄出那麼一大筆財政!”

鍾覺潛失望道:“如果皇家新軍只有3000人,如何能攪動大局?”

肖白浪道:“要用發展中眼光看待問題,如今只能養3000人。未來未必不能擴軍至三萬,甚至十萬!國師爺除了精通練兵之外,更精通的是工商經營之道。傳統經營一縣。朝廷也就能獲得萬把兩稅收,也能弄的天怒人怨。而國師爺經營一縣,只需五到十年,窮鄉僻壤便能變成富裕名城,一年可貢獻百萬財政。國師也所經營的一縣之地能比肩一省。按照國師爺如能有一省之地,養十萬皇家新軍三十萬民兵,也是輕而易舉!”

“善哉!”鍾覺潛道,“老夫盼有生之年,國師爺練出十萬大軍,掃平北方虜患!”

肖白浪笑道:“這得看將來的局勢。我黨我軍勢力擴張,最大的制約,不是皇帝肯不肯支持,而是東林黨、閹黨兩大既得利益羣體,不願意坐視顧問黨人與皇家新軍這個新興利益集團不斷髮展而已。”

說到黨爭。鍾覺潛連連搖頭。歷朝末期黨爭加劇,也是亡國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大明諸公怎麼就不能吸取教訓,相忍爲國呢?

鍾老爺子目光深深的看了看正在跑操的皇家新軍士兵,問道:“肖營長,我想讓孫兒鍾濤入伍。你看如何?”

肖白浪差異道:“令孫兒不是已經考中秀才了?”

鍾老爺道:“他十四歲中秀才,至今二十五歲,依然還是秀才,我看他走科舉報效國家,恐怕是不成了。所以,老夫打算讓他投筆從戎,將來靠着軍功謀取富貴!”

肖白浪沉吟半晌道:“我軍的軍規戒律森嚴,令孫兒入伍,只能從民兵做起。現在我軍的體制,是民兵、皇家新軍預備役、皇家新軍,這三個階段。民兵中能夠讀寫300漢字、各項訓練達標,即可入預備役。而預備役中,每月綜合成績最好的100人,可以入皇家新軍。而入了皇家新軍之後,先要從小兵做起。之後憑着戰功,逐漸的晉升.......”

“那便讓我孫兒入民兵,讓他自己努力,躋身皇家新軍!”鍾老爺子目光中露出了一絲決然。

亂世氣象已顯,有野心的地主縉紳皆在下注、投機。鍾老爺子家族有10多房孫兒,將長孫鍾濤送入一隻朝氣蓬勃的軍隊中歷練,如果運氣好,鍾濤逐漸在軍隊中出人頭地,鍾家便能夠藉此,從地方的普通縉紳,一躍變成豪門大族。

肖白浪一眼看穿了鍾老爺的意圖,但是不揭穿道:“好!明日令貴孫兒去民兵訓練營地報名!”

鍾老爺子顯得頗爲高興,知道皇家新軍的將領不接受賄賂,卻是瞭解到肖白浪二十九歲卻未娶妻,便又笑眯眯道:“肖將軍覺得我那幾個孫女如何?”

肖白浪面色微微一紅,道:“都很好,斯文賢淑、花容月貌!”

鍾覺潛笑眯眯道:“肖營長看上哪個?老夫做主,可以將任意一名未婚配的孫女許給你!”

肖白浪聞言臉色赤紅,狼狽而逃。

鍾覺潛老爺子也並不氣餒,反而像一隻經驗豐富的獵人一般,狡猾道:“肖營長啊肖營長,只要你駐軍寶坻縣,遲早逃不掉老夫的手掌心。”

孫兒入伍,孫女想辦法嫁給軍中將領,這便是傳統縉紳的最佳投機手段。封建時代的投機,上品是貨與帝王家,中品是政治聯姻,下品纔是商人低買高賣。

——————

“一二一,嘿喲!”

“一二一,嘿喲!”

民夫和士兵們,喝着號子。投入了高效率的土木建設工程中。錢鍾莊中面積達一萬畝的軍營,每天除了訓練之外,便是不斷進行趕工,加速建起一座防禦力強悍的軍營。

“結硬寨、打呆仗、用鳥銃”,這個肖白浪心中牢牢記住的國師爺的囑託。每佔據一地,不求用奇謀妙計殲滅敵人,首先建立安全的營地。如同一根釘子一般,佔據戰略要地。等待敵人來攻。

一旦敵人來攻,依託大量防禦工事。充分利用火器的遠程殺傷能力。必然能夠讓敵人付出慘重的代價。

此時錢鍾莊的皇家新軍的軍營,僅僅是在外圍,挖上了三道壕溝。每個壕溝皆是有一丈寬、兩米多深,坑內插入大量的尖木樁,用以抵禦騎兵突擊。

除了三道壕溝之外,軍營中更的壘成一道道的土牆。

這些土牆的目的,功用可以抵禦敵人遠程的弓箭射擊,與此同時,也能夠方便士兵站在矮牆後,進行排槍射擊。

皇家新軍的第二營700名官兵派駐錢鍾莊,並且在寶坻縣當地招募了3000名當地人作爲民兵。

由於民兵吃住在軍營,原則上每月能獲得1兩銀子的薪酬。當地百姓的參軍意願非常強烈。而指導寶坻縣民兵訓練的,則是葛沽民兵部隊的老兵,這些老兵皆是因爲之前的戰鬥表現不俗,已經晉升爲軍官,與此同時。原本是契約奴的民兵,也隨着成爲民兵的軍官之後,奴隸契約提前到期。

契約奴合同到期的民兵老兵,每年的基本軍餉1兩銀子,加上軍官有額外的津貼,普通能月掙到1.5兩銀子左右的軍餉。

民兵部隊的軍餉也是從無拖欠。也不打折扣。一名民兵的待遇,也大致與和京營、關寧軍等等部隊的基層官軍的真實待遇接近。

由於寶坻縣之前就遭遇了韃子的侵略,不少縉紳遭到滅門。剩餘的地主、縉紳,留在縣內的,皆的出錢出力,組織了大量的團練。

寶坻縣尚武之風,驟然掀起。

整個寶坻縣的團練數量,莫約達到1萬人,雖然不能做到人人持有制式兵器。但是用毛竹削成竹槍,也是能夠做到的。竹槍對付韃子的騎兵,效果不見得有在南方沿海對付倭寇那麼有效,但是竹槍排成方陣,也是被證明,能夠有效捅死人。

竹槍陣在民間廣爲流傳、深入人心,這也是與戚繼光爺爺的傳說有關。嶽武穆之類古代的人物名聲雖響,但是嶽武穆到底怎麼練兵、打仗的,大多數人都說不出名堂。

而戚繼光中後期騎兵、火器的戰術運用過於複雜,民間並不是太瞭解。反倒是當年戚繼光年輕氣盛時,在南方沿海剿滅海盜倭寇的那種速成的“竹槍陣”,卻是在整個天下影響深遠。

農民起義學習戚繼光的竹槍陣,秦良玉的白桿兵戰術也是竹槍陣的變種,地主團練們缺乏制式兵器,也只能搞竹槍陣。

竹槍方陣戰術的關鍵,不外乎是隊列整齊,紀律嚴明。步調一致、整齊劃一的向左刺、向右刺。這種技術含量最低的兵種,三天之內就能速成,一個月之內就能訓練合格。

只不過,竹槍陣由於戰術呆板,未來發展潛力有限,只能作爲速成練兵的權宜之計。如果,練成一直長槍方陣,便以爲天下無敵,那隻能是大錯特錯。滿蒙騎兵式的騎射,以及皇家新軍的火器攻擊,皆是竹槍方陣戰術的剋星。

而在寶坻縣練兵如火如荼時,敵情也不斷傳來......

“馬信莊遇襲,據悉爲滿清正黃旗貝勒揚古利親自率軍,兵馬超過一萬人,來勢洶洶......”

“韃子騎兵四處,寶坻縣各村莊,四處烽火!”

“寶坻縣城再次被圍,趙國鼎縣令組織2000團練據城而守,派人求援!”

“韃子一部,已臨錢鍾莊,數百村民被害,大多數村民已經開始退守莊內!鍾老爺組織家丁團練守在宅中,並向我軍求援。”

肖白浪冷靜發佈命令道:“各部隊準備戰鬥!”

錢鍾莊是作爲皇家新軍最前線的戰略基地經營。各種戰略物資充裕,擁有4000斤大炮十門、百虎齊奔箭50具,並且還調撥了200門虎蹲炮,增強整個軍事基地的防禦能力。

虎蹲炮是戚繼光從明朝傳統的“不堪用”的小型火炮進行技術改造,逐漸造出了便與野戰的小型火炮。一具虎蹲炮僅僅36斤重,一次性可以發射是十多枚鉛子,或者百多片碎石子。明軍造數千斤的大炮,一年也不過造出一兩百門。而造虎蹲炮,巔峰時期一年能造出數千門。

虎蹲炮到底算不算炮,後世有爭論。從威力上講,虎蹲炮大約是介於火槍與火炮之間,說是大號的火銃,也算說得過去。

而虎蹲炮說起來,也能算是後世的擲彈筒、迫擊炮的單兵火炮的鼻祖。可惜在明朝滅亡之後,這種便攜式的小炮逐漸便不再生產,並未改進成爲擲彈筒、迫擊炮。

爲了彌補肖白浪前線的人數劣勢、火力劣勢。肖圖白在天津府庫中找到300多門虎蹲炮,直接給寶坻縣送去了200門。

所以說,此時的肖白浪軍隊人數雖少,但是火器數量、質量之高,已經令人咂舌,錢鍾莊的軍寨中,早就被肖白浪經營成了一座鋼鐵一般堅固的堡壘.......

第141章 勝了(一)第265章 重農第104章 總督(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6章 拜年第174章 赤字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70章 豐收(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03章 總督(一)第191章 鎮壓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79章 遊街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24章 班師第54章 黨報(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章 拜年第75章 糧商(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70章 豐收(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5章 買辦(一)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18章 震動(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37章 探病第83章 獨石口(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141章 勝了(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49章 皇家布第34章 陰謀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48章 銀荒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
第141章 勝了(一)第265章 重農第104章 總督(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6章 拜年第174章 赤字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70章 豐收(一)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03章 總督(一)第191章 鎮壓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79章 遊街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24章 班師第54章 黨報(一)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章 拜年第75章 糧商(一)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70章 豐收(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5章 買辦(一)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18章 震動(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37章 探病第83章 獨石口(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141章 勝了(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49章 皇家布第34章 陰謀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48章 銀荒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