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

5輛馬車載着多達100萬兩的白銀,緩緩的駛向田家宅子。

田弘遇望着沿着內河的亭臺樓閣,心中感慨萬分。

南京的宅子,真是金子做出來的。而年輕的shihou,田弘遇可從未想過,ziji能在十里秦淮擁有豪宅。

古代的最有錢達官貴族,往往多是集中在少數的一些城市中。所以,極少數的大城市房價可以比普通的縣城昂貴百倍以上..”“。天津特區的報紙上,一些評論文章認爲,天津特區的房價每平米達到五六兩銀子,太不合理了。明朝時期,普通縣城的一座佔據幾畝地的宅子,也不過是幾十兩。

明末南京秦淮河兩岸的房價有多貴?比後世香港的房價更昂貴!有人覺得香港地區一套很小很小的房子,價值幾千萬yijing覺得不可思議的。

但是,明末的秦淮河房價,數千兩、數萬兩一套,實際上比後世的香港房價更貴。

南京城秦淮河“河房”,指秦淮河沿水而築的建築,也就是“十里秦淮”。

整個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十里秦淮”主要是指內秦淮,從水西門附近的西水關一直流淌到龍蟠路附近的東水關,內秦淮和外秦淮相接,直通長江,在東西兩水關都設有水閘。古人就tongguo調節這兩處水閘,來控制內秦淮河的水位。遇到水位枯竭,放長江之水入秦淮。而水位偏高,則將秦淮河水放到城外。

秦淮河房子別說是買。就是租,也非一般人能租得起的。明朝時期的筆記中記載,南京秦淮河的一套房子,平時月租金爲每月8兩銀子,遇到科舉考試的shijiān段,月租金漲價到16兩至30兩zuoyou。

買在秦淮河買一套房子,比較小的房子價值達到三五千兩銀子。若是臨水而居,價格恐怕會漲到1萬兩銀子朝上。

明朝一個普通縣城,一年上繳的賦稅,也只夠在秦淮河沿岸。購置一套房子。

由此可見此時的南京房價之貴。yijing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了。

這個年代的文人雅士,ruguo不在秦淮河沿海有一套宅子,根本算不得頂級的文人。

shime?買不起?那是你不夠有名,méiyou人白送給你!

明朝許多的才子們。經常聚集在秦淮河附庸風雅。除了因爲南京是南方的科舉考試中心。以及政治中心。還是要在秦淮河這個大舞臺上,展露ziji的才華,吸引更多貴人支持他的開銷。

明末的一些年輕的才子。甚至爲了作秀,不參加科舉。除了因爲科舉實在太難之外,這些才子本身,yijing揚名立萬,不需要靠着科舉來躋身上層社會了。

南方,尤其是南京活躍着無數的年輕才子,卻是有一些才華,但是更多是炒作出來的名氣。

後世有浮誇的娛樂圈,明末也有更浮誇的十里秦淮。

成功在南京混出名氣的才子們,無需科舉嶄露頭角,便會有富豪們爭相拿錢給他們去花費。因爲,這些才子們,nénggou利用秦淮河的交際舞臺,幫助一些有錢的富商們和有權的官員、名士牽線搭橋,完成錢權交換。

才子的能量之所以驚人,也是因爲天下讀書人數量多,讀書人壟斷了官場科舉的道路。科舉考試出身的官員是正途。而真正從底層靠着政績、功勞升上去的官吏,則被輕視爲旁門左道。

中國的古代科舉制度,讓許多貧寒的文人有了上進的通道的同時。這些貧寒文人當官了,他們總有同窗好友,總有文人的交際圈子吧。富商們,也許不直接賄賂官員,但是卻是賄賂官員的好友。官員與好友之間的交往,則算是文人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怎麼能算賄賂呢。

比如,官員的好友,送了一本書,宋朝某某牛人的手抄本。出版的書籍自然是不值錢,但是明人的手抄本,價值卻是難以衡量的。有的手抄本,價值幾百兩,有的甚至價值上萬兩。

事實上,由於古代送禮,都送這種文雅的物品。由於,大家默契是送禮直送文雅物品,以至於將古代的名家們的一些藝術品,炒作成爲天價。

比如,唐伯虎的字畫,爲shime值錢?藝術嗎?欣賞?未必!是大家都說好,然後,商人買了行賄。最終物以稀爲貴,價格就炒上去了。

收禮的人,不覺得ziji在貪污。送禮的人,也不覺得ziji在行賄?文人之間交流學術和藝術,饋贈一些文雅的禮物,怎麼能說賄賂呢。

許多的官員自稱兩袖清風,事實上,家中一堆的書籍、字畫、文具之類的,在懂行人眼裡,kěnéng會估值幾十萬兩,幾百萬兩。古代的藝術品,以及文物,本質上也是文官們隱形的賄賂手段。

而且,一切本身就很有才氣的人,行賄都不需要另外去買文藝品。而是ziji創作字畫、藝術作品送給別人,這種行賄手段,也更加隱蔽。這種氛圍下,一名不參加科舉考試的“才子”,本身就用於巨大的能量。

文人其實也是比較複雜的。

既有官官相護,文人相輕。還有,就是文人也盲目崇拜偶像,年輕的文人,崇拜一些宗師級前輩,在明末末年是難免的。

不巧,有些宗師級的文人,卻是喜歡阿諛奉承權貴。田弘遇屬於權貴行列,奉承他的文人門客數量也着實不少,其中,宗師一級的就有錢謙益。錢謙益被貶後,遠離中央權柄,但是,一直在潛居在南京,並且就是秦淮河附近,和田弘遇算是鄰居guānxi。

田弘遇在南京的宅子,有院、有水榭亭子,但是面積也纔有半畝大。但是,價值yijing超過5萬多兩銀子。

換做是在鄉下。甚至可以佔地幾百畝,起幾層和金鑾殿比氣勢的大宅子。但是這並méiyou意義。鄉下幾百畝的宅子,也比不上秦淮河的半畝大的河房。

下了馬車。

田弘遇對家人說道:“將車裡面的銀子送到家中保管好!這可是皇上的銀子,出了差池,誅九族也不冤枉你!”

家丁們打了個寒戰,同時也顯得激動,國丈這個給皇上辦事,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之後,田弘遇思索片刻,又派了一個下人道:“你去給錢牧齋先生髮帖。請他過來!”

錢牧齋既是錢謙益。明末東林黨魁首之一。

不過,他雖然文才驚人,但是節操可以喂狗。比如,他在朝廷政治鬥爭失敗後。被貶官後。卻是屢次巴結有權的太監。希望搖身一變混入閹黨隊伍去當官。也屢次巴結各種權貴,田國丈也是其巴結的對象之一。

爲了奉承田國丈,錢謙益寫了一篇馬屁詩曰:

戚臣銜命報禖祥。玉節金函出尚方。

天子竹宮親望拜,貴妃椒室**香。

鯨波偃作慈雲色,蝗氣銷爲瑞日光。

岱嶽山呼那得並,海潮音裡祝吾皇。

這句馬屁詩,是錢謙益希望tongguo走田國丈的guānxi,讓田貴妃幫忙,給皇帝吹吹枕邊風,啓用錢謙益這個被貶在野的名士。

當然了,崇禎年間,錢謙益並méiyou如願,老牌的對手們輪番打壓,不給他入朝的機會。但是,後來南明時期,錢謙益與閹黨諸位同樣被貶的人物馬士英、阮大鋮,一起擁立了福王登基,重新讓錢謙益混到了中央高層。但是,很快南明被滅,錢謙益的小妾柳如是準備拉着他跳河自盡,但是錢謙益怕死不敢跳。錢謙益的小妾柳如是準備跳河,錢謙益拉住她,說“水太冷”,來爲他的想自殺臨到頭又怕死的窩囊做辯解。

“水太冷”之後,攻佔南京的清軍要剃髮,留髮不留頭。

許多的讀書人,揭竿而起,以頭顱捍衛尊嚴。

但是,作爲年輕讀書人的jingshén偶像,錢謙益又說出了:“頭皮癢!”然後,就在毫無廉恥的剃髮了。

一個“水太冷”和“頭皮癢”,令錢謙益成爲了千古笑談。

明末很qiguài,一些大名鼎鼎的文人領袖投降,但是一些名氣並不是最傑出的,卻是鐵骨錚錚。

比如,錢謙益的學生鄭成功,雖然讀書的成績很一般,但是,在山河破碎的時刻,卻選擇義無反顧的抗爭,成爲了載入史冊的民族英雄。反倒是教會鄭成功大道理的老師,卻是一個表裡不一的窩囊廢物。

當然了,現在的錢謙益名聲正響,對於青年學子和士林的號召力正是最強的shihou,不像後來“水太冷”和“頭皮癢”,成爲了笑談。

此時的錢謙益,甚至比在朝的一些東林黨人名氣更大了一些。原因是在朝手握權柄的那些東林黨巨頭們,整天關心高層鬥爭,卻很少jiēchu年輕一代讀書人。

錢謙益在野罷官,卻是積極的交流。年輕一代的復社成員,見到錢謙益這麼一個大牛人禮賢下士,自是一個個的激動不已,免費給錢謙益傳揚大名,並且無數的年輕文人們寫文章給錢謙益叫屈。

田弘遇與錢謙益此時,一個是貴族,一個是名士。名士本該有點節操,不要摧眉拯事權貴。但是,錢謙益這個大名士,專門喜歡摧眉拯事權貴,渴望重返朝堂。

而田弘遇此番請錢謙益,卻是準備利用他。錢謙益是東林黨在野的魁首之一,是南方士林的一面旗幟。若是利用錢謙益做代言招牌,自然能吸引無數人傻金多的青年文人、商人的追捧。

簡單說,田弘遇無師自通的領悟了“粉絲經濟”。

後世的一些證券基金的投資明星們,頻繁的曝光他們的投資的股票,其實就是故意曝光,吸引他的粉絲們跟風買進,推高股價。蘋果公司,同樣利用蘋果粉,完成了成功的大逆襲。比如,郭敬明拍電影,也是典型的“粉絲電影”,人家拍給粉絲看的。(。)

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67章 傳教士(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118章 震動(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78章 風俗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77章 創刊(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9章 震動(三)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59章 棱堡(一)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75章 糧商(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72章 豐收(三)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57章 建黨(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章 計劃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8章 欲練兵第246章 長崎(二)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9章 整風第104章 總督(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74章 赤字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2章 貨幣第246章 長崎(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55章 黨報(二)第124章 班師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
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67章 傳教士(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118章 震動(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78章 風俗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77章 創刊(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9章 震動(三)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59章 棱堡(一)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75章 糧商(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72章 豐收(三)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57章 建黨(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3章 計劃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8章 欲練兵第246章 長崎(二)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9章 整風第104章 總督(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74章 赤字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2章 貨幣第246章 長崎(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55章 黨報(二)第124章 班師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