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棱堡(二)

[ ~][][ ~]

鑑於棱堡的假想敵是今年六七月份,就會兵臨北直隸的滿清八旗兵

所以,棱堡的建設度要快將葛沽鎮的市區包圍起來的大棱堡由於工程量巨大,不知道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竣工所以,肖圖白只好抽調了大量的勞動力,先去建12個小棱堡

每個小棱堡發動1000名勞動力去建設,計劃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不惜工本也必須要將小棱堡建好

等到小棱堡建成之後,如果時間來得及,再建大棱堡

葛沽鎮的棱堡防禦體系,需要投入20萬兩的資金比起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建設爲昂貴,這主要就是因爲,棱堡需要堅固,對於建材比較挑剔所導致

不過,身家性命比起錢財是重要如果被韃洗劫葛沽,肖圖白損失大,所以投入20萬兩建棱堡,也就不算什麼了

關於棱堡防禦體系的建設,不但軍官們很讚賞,士兵們是非常贊同的,因爲肖圖白解釋,棱堡的作用是用來防禦韃的

後金的韃自皇太極登基之後,數次騎兵千里奔襲,攻破大量縣城,兵臨北京、天津這樣的腹地那兩次都是從蒙古草原中繞過了大明朝的關寧軍防禦體系,歷次的襲擾都是達到十萬人規模

皇家軍雖然最近剿匪,獲得了不菲的戰果不過,皇家軍剿滅的僅僅是一些不成氣候的“流民”,根本談不上與成氣候的正規軍的直接對戰的經驗

如果現在就遭遇滿清八旗這種的對手,人數相等的情況下,肖圖白沒有信心在野戰中擊敗八旗兵

畢竟,八旗兵幾乎是年年打仗,與蒙古人打、與朝鮮打、與關寧軍打仗從戰爭中學習如何打仗,使得他們的戰鬥力,可怕到了極點

一般來說,一個韃的戰鬥力,相當於兩名關寧軍而一個關寧軍的戰鬥力,已經處於大明軍隊中出類拔萃的了

就拿在中原剿匪來說,普通的匪軍與明軍戰鬥力不相上下但是調集了關寧軍剿匪之後,往往幾千關寧軍能夠追着幾萬匪軍後面打

而中原的那些匪軍,戰鬥力比山東的那些流民要強多了所以,肖圖白並沒有因爲皇家軍打敗了一些烏合之衆,便自高自傲,認爲現在的皇家軍已經無敵了

相反,肖圖白很保守的估計,哪怕皇家軍戰鬥力達到關寧軍水平,那麼3000皇家軍,也就能夠與1500名韃戰鬥力差不多

而韃的軍隊有十萬,皇家軍只有3000,這樣的情況下,肖圖白只能想到了曾國藩的絕招——“結硬寨、打呆仗、用鳥槍”

簡單來說,也就是在堡壘中當縮頭烏龜,就是不和敵人野戰,專門等敵人來攻

曾國藩是這一招,硬是耗死了善於打野戰的太平天國精銳,鎮壓了當時大有席捲天下勢頭的太平軍

此時的滿清韃,有點類似幾百年後的太平軍,皆是擅長野戰再加上,滿清從**哈赤開始,將領們就非常喜歡拿《三國演義》當兵書,也就是說,在戰場中對方說不定就腦抽筋,將小說裡面虛構的“妙計”給現炒現賣了

拿小說當兵書,已經屬於神經病了

大明軍隊敗給滿清,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正常的思維去衡量滿清的軍事行動天知道,滿清的將領們是一羣拿小說當兵書是神經病正常思維,如何能夠跟得上小說家的“神展開”?

因爲肖圖白自認爲正常人,所以最不喜歡猜測神經病下一步如何“神展開”他既不相信奇謀,也不相信妙計,只相信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打仗

棱堡的防禦優勢,肖圖白就是比較熟悉,甚至是幾十年後,法國棱堡設計天才沃邦元帥,最經典的“沃邦1式”棱堡的大致設計結構,肖圖白也都是一清二楚

事實上,沃邦已經是棱堡的巔峰了,之後兩百多年的棱堡設計專家,基本都是炒沃邦的冷飯一直到19世紀,棱堡逐漸被重炮所淘汰掉之後,也沒有人能設計出沃邦合理的棱堡結構

而肖圖白設計的棱堡原理,基本上非常接近沃邦的棱堡,屬於此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先進的棱堡設計

以棱堡進行防禦的話,保守估計可以抵禦十倍的兵力皇家軍有3000正規軍,要攻破3000人防守的棱堡防禦體系,滿清不計傷亡的話,至少要動用3萬以上的兵力才能夠攻破棱堡毫無疑問,肖圖白不認爲滿清有能力在主力在北京與京營對峙時,還能另外抽出3萬人的軍隊,來對付天津葛沽的皇家軍

不過也有部分的參與剿匪的士兵質疑道:“我軍是式火器軍隊,通過近期的實戰證明式火器軍隊的輪射戰法對於冷兵器士兵,具備一邊倒的屠殺效果滿清再如何強悍,也不過是冷兵器部隊爲何不追求與敵野戰中對射殲敵,而是要最棱堡中當縮頭烏龜?”

肖圖白說道:“第一,八旗兵穿雙層棉甲,四五十米之內,纔是有效殺傷的射程第二,滿清是騎兵,四五十米有效殺傷射程,最多可以讓我們進行兩輪射擊第三,我軍實戰經驗不足,尤其白刃戰經驗不足,使得我軍一旦與韃進展,毫無懸念會輸在我軍還沒有成長爲百勝雄師之前,儘量避免與韃進行野戰”

士兵雖然一個個心中不服,但是不得不承認,肖圖白所言的敵我優劣,是客觀存在的

不久後,士兵們又開始建議道

“大人可有讓技術工人研發打遠,貫穿力強的火銃啊”

“還要研製射快的槍”

“白刃戰方面,要加強拼刺訓練”

“要有炮兵,火銃只能50米殺傷韃那麼火炮能在兩三裡外殺敵”

見到士兵們不斷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肖圖白令人將這些想法紛紛記錄下來這些從士兵角度提出的建議,絕大多數都是未來的戰爭趨勢發展

戰爭技術的發展,就是爲了滿足士兵的實戰需求出發的比如,火槍兵要求提高射,技術專家逐步研發出燧發槍

火繩槍最精銳的槍手,一分鐘最多能夠射出3發彈但是,實戰中達到一分鐘2發彈已經屬於精銳

而燧發槍時代,最快能夠達到10秒射出一發彈,而實戰中,也能夠達到一分鐘射出3發彈

火槍手要求射擊遠,於是工匠會發明出後裝膛線槍,有效殺傷穿鎧甲也從50米逐漸擴展到了200米以上

再進步一步,那就是19世紀德國的毛瑟兄弟,所發明的毛瑟槍——使用金屬彈殼,並有現代式的閉鎖機構和供彈機構從此之後,傳統火槍退出歷史舞臺,進入了步槍時代

對於火藥武器的改進,一直是肖圖白的付諸行動的計劃首先,他已經與工部合作,將大明已經研發出來的“自來火鳥銃”實現量產,爭取未來三年以內實現換裝燧發槍

當然了,燧發槍的量產、換裝之類的問題,只能是將來的計劃眼前的問題是,幾個月後將會遇到八旗兵,在士兵現有的戰鬥力、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修建棱堡是最好的保全自我,殺傷敵人的方式......

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82章 暗流(三)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59章 棱堡(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8章 情報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75章 買辦(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49章 皇家布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01章 香水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19章 震動(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74章 赤字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59章 棱堡(一)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70章 豐收(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70章 豐收(一)第80章 虜變(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57章 建黨(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86章 獨石口(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67章 傳教士(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77章 創刊(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
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82章 暗流(三)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59章 棱堡(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8章 情報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75章 買辦(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49章 皇家布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01章 香水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19章 震動(三)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74章 赤字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59章 棱堡(一)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70章 豐收(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70章 豐收(一)第80章 虜變(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57章 建黨(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86章 獨石口(四)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67章 傳教士(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77章 創刊(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