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

崇禎十年,十二月,寒風凌厲。wwwdyzww第,?

日本九州在鏖戰。

大明各地破產者暴動也同樣此起彼伏,就連賦稅重地的南方浙江、廣東、福建等等省份,也出現了饑荒。

好在,大明南京朝廷,崇禎帝大談“學習宋朝先進經驗”,講宋朝先進將受災地區破產者,招募到軍隊中安置,讓流民穩定起來。而不是地方官,爲了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太平,將流民驅逐出境。

明朝壞就壞在東林黨高人們,遇到朝廷向富人徵稅,就大談特談與民爭利。而對於底層活不下去的農民,這些文官們卻又選擇性無視,缺乏同情心。

明朝的滅亡的主要因素,天災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因爲富有的人吝嗇的捂住錢包,坐視底層窮人活不下去。最終,這些短視的地主老財和商人們,被暴亂的農民洗劫了他們所有財產!

儒家的書籍中,已經提醒過了——要仁慈一點,幫助別人。但是,讀書人和統治階級,僅是爲了科舉考試而讀書,並沒有將這些思想記在心上。

“仁”並不僅是標榜道德,而是社會穩定必須的。儒家的核心“仁”,本質上是講,希望富有的人,主動拿出自己的一些錢財,去維持社會的安穩。

“不仁”的結果,必然是導致底層的人“不義”,將這些不仁之輩毀家滅族。歷朝末年,都是爲富不仁之輩太多,自取滅亡!

後世政府爲什麼要搞搞扶貧、搞社會福利、高低保。原因就是,爲了避免有人吃不上飯而暴動。

對於社會的救濟。大明財政收入是遠遠不夠看的,但是,北京皇宮遺留下來的許多古董、文物、器具的拍賣,在天津持續的進行中。此時,僅拍賣了五分之一的宮廷物品,已經籌集了1500萬兩銀子。

這些拍賣款項,扣除了3%的佣金後,皆是會解壓到南京。有南京朝廷由於各種維穩政策。

由於,這筆財產的來源,是拍賣北京皇宮200多年遺留下來的財產,主要的用途也不是皇帝私人奢侈享受,而是用於救濟貧民、發放拖欠士兵的軍餉等等維穩項目上。由於,並沒有觸動官僚們的利益,所以基本沒有反對聲音。

只不過。一部分官員認爲皇帝敗家,將祖宗遺留下來的財產,紛紛拍賣,有點不孝。另一部分的官員,則認爲,拍賣皇家祖產來救濟天下。是仁君表現。當然,還有一些官員無中生有,認爲天津肯定貪污了一大筆財產……

尤其是東林黨領袖劉宗周,更是彈劾肖圖白是天津四鎮稅重,弄的官商怨聲四起之類的。所謂的稅重。僅僅是“三十稅一”,嚴格徵稅。杜絕偷稅漏稅行爲而已。

在天津特區,偷稅漏稅的行爲,比貪污收穫還要嚴重。誰在稅制中搗鬼,管他多大官,多大的後臺勢力,全部一擼到底,嚴重到一定程度,會遭到抄家、苦役之類的刑罰。

明朝因爲太過於縱容文官富戶們,所以“三十稅一”的商業稅被彈劾爲喪心病狂。到了清朝,直接“十稅一”這些無良文人,有開始歌功頌德說,徵的好,太平盛世。

所以,這些文人和商人,都是賤人!

賤人就是矯情!就是鼠目寸光,不識好歹!

“這些東林黨,整天就不幹正經事。專門黨同伐異,非此即彼,哪有半點儒家真髓!”肖圖白看着邸報上,刊載的幾篇對於天津的詆譭。彷彿,天津的繁榮,來自於貪污、截留朝廷的銀子一般。

“若是您下令,錦衣衛弟兄們,可以將這些嘴賤的東林黨人——劉宗周、錢謙益等人抓回天津,遊街示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笑道。

肖圖白淡然一笑:“我們和東林黨不一樣,容許別人說反對聲音。僅是不贊成他們,但是不會再肉體上囚禁、關押、殺害這些反對派。哪怕,他們的充滿惡意和愚昧的!”

劉宗周等人的愚昧,除了黨同伐異之外,更在於對於自然科學的短缺。明末儒學大師劉宗周,反對火器和引進西方技術,建議將給大明造火炮的西方人驅逐出境,“臣聞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其次桓文之節制,下此非所論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火器終無益於成敗之數。”……

這一系列的愚昧見解,在腐儒之中,是擁有巨大的市場。

而明末統領軍隊的,主要是東林黨文人。儘管明末並沒有禁止火器,但是卻阻礙了先進火器的研究和列裝部隊。

明朝裝備火器的部隊,敗給了清軍,這並不是說火器不行。而是體制上**,造成火器的質量不行,以及軍隊沒有嚴格訓練。嚴格訓練的火器部隊,絕對比騎射要靠譜!說話,滿清也不是真的玩騎射,而是騎馬步兵。利用馬匹載重,實行千里奔襲,達到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戰。真正的騎兵,應該是蒙古人。不過,蒙古人真騎兵,打不過滿清的騎馬步兵,由此可見,騎兵優勢主要既體現於機動性,而不是騎着馬的人,比不騎馬的人更勇武。

甚至,劉宗周的言論流毒深遠,清朝康熙年間禁止火器生產、研發,也是引用明朝劉宗周等人的“高論”。意思說,不是我非要禁火器的,你看明朝時期,就有大儒提倡禁火器的,我沿用這些大儒的提倡。

儒家不但在軍事指揮上非常外行非常二。在治理方面,在經濟學方面,儒家也是重農主義,並不認可工業、商業創造財富。

這種重農主義思想,不但存在於中國,而且存在於全世界。此時的歐洲、阿拉伯等地。也是重農主義佔據上風,人們認爲土地產出是財富。並沒有意識到商業流通和工業的重要意義。

事實上,商業的流通真正意義是“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工,則會讓人們專注與自己的特長專業,這樣加快了技術積累和社會的生產效率。最終,形成發達的社會分工體系,就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的意義在於——市場需求某種東西,生產這種東西的人。就能夠迅速的賺錢。於是,生產者不斷滿足市場真實的需求。而市場的需求,也是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通過滿足其他人的需求,不斷的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越來越多人實現了人生理想,創造了價值,社會也被推動的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發達。

社會分工越複雜。工業的規模、技術的積累就會越來越快。

而重農主義,輕視商人。甚至,極端的人,認爲商人不生產,就不產生價值。其實,這是極大的錯誤。商人也在生產,他們的奔忙,是在促進商品的流通,促進商業流通。經商本身就是一種服務性的生產,爲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服務。從而。對工業、農業、科技等等各方面,產生影響。

商品流通。促進了社會分工。社會的分工,會導致技術、工業發展,促進社會爆發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認爲商人是不事生產,本身就是歧視。甚至是受到“重農主義”時代的落後殘餘思想的影響。

難道生產僅是指種田、做工?促進了社會分工,增加了商品市場運行的效率,就不是生產?

“社會分工”、“市場經濟”的理念,既是提倡“無形之手”來推動社會發展。無形之手的意義,在於——不知道怎麼發展的時候,就不要管,而要寬鬆,市場的無形之手往往會給予答案。

政策的有形之手,則是知道怎麼發展,讓整個社會都按照自己的方向發展。方向對了,效率非常高。方向錯了,往往會嚴重阻礙社會進步。

儒家社會就是過度用了“有形之手”,儒家提倡重農抑商、士農工商等等階級分明。起初,儒家是對的,促進了農業發展,讓中國文明取得了一些領先優勢。但是,後來儒家思想治理國家,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了。

肖圖白明白未來的路,所以他非常自信的用自己的“有形之手”調控整個社會運轉。但是,他同樣是給市場的“無形之手”營造出環境。一旦等到肖圖白自己的先知眼光,走到了盡頭,便會讓無形之手去住宅社會的發展。

對於反對派的文人,肖圖白不屑在肉體上消滅他們。

敵人以文字思想經濟來與自己作對,自己就用天津特區的思想、經濟、科技與之爭鋒相對。如果他們違反法律,則以法律嚴懲。如果他們試圖用軍事手段,那麼便以軍事手段還擊。

爲政者,最忌諱,別人用嘴巴攻擊,你卻在肉體上對付他。也忌諱過寬,比如,對方觸犯了法律,爲政者卻不敢依法去處理這些宵小。

駱養性來天津,是爲了彙報錦衣衛的發展工作。在編制上,錦衣衛直接由肖圖白所領導,駱養性也不能夠在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

此時,錦衣衛情報按照地區劃分——北方局、南方局,這兩大局監控國內的情報動向。還有塞外局、朝鮮局、日本局、南洋局等等部門。

塞外局針對滿清,朝鮮局則是負責朝鮮的情報,日本局、南洋局實力較爲薄弱,但是很快,這些周邊地區皆會建立錦衣衛的勁情報站。

錦衣衛在國內,僅收集情報,並沒有執法權力。但是,在海外,錦衣衛則可以“無法無天”,策反、收買、顛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只要屁股擦的乾淨,在海外做得在過火,也是允許的。

“……日本方面的情報看,北九州局勢潰爛,日本幕府並不能迅速平息局勢。除此之外,南九州的日本諸侯,有蠢蠢欲動,心有反意。”駱養性道,“甚至我們已經和日本的一些藩主取得了練習,如果策反。”

境內的安分守己,讓老特務頭子駱養性非常鬱悶。所以,他非常渴望在境外搞些事端,搞些破壞活動。

肖圖白搖頭,淡然道:“我們的原則,不策動別國內亂,不支持別國的反對派。除非,別的國家政府和我們是敵對、不友好關係。眼下,錦衣衛日本局,不要輕舉妄動,以支持幕府爲主。否則,外交戰略錯誤,會得不償失。”

駱養姓點頭道:“我會令日本局注意的。”

“僞清的動向怎麼樣?”肖圖白問道。

“關外的氣候不好,連連乾旱。韃子在召集蒙古人,似乎有意發動下一步進攻,目標不知道是針對朝鮮,還是大明。”駱養姓說道。

肖圖白冷笑道:“無論是針對誰,皆要讓他得不償失!”

與滿清的戰略,應該是長久的,持續的戰爭。

眼下,滿清的精銳老兵還在,素質上與天津的新軍差不多。但是,滿清精銳的兵力人數上,比天津的兵力要多一些。而大明的各地軍閥藩鎮,勾心鬥角,與滿清展開決戰,並不能夠討到便宜。

眼下最好的戰略,是一點一點磨掉滿清的精兵和人口。打在最後,以滿清那麼薄弱的人口底子,最終肯定撐不下去。

而天津特區的軍隊培養體系成熟,整個大明各地的青壯年,不斷的涌入天津特區。每年都能夠給天津增加新兵員。

而皇家新軍和水師,訓練中武器往往使用壽命僅消耗一半的時候,便將舊武器封存在倉庫中。

每個月封存的舊武器達到2萬隻以上,一部分舊武器,尋找海外的市場銷路能賣掉就賣掉,不能賣掉的則堆積在倉庫中,一旦發生大戰,則可以用這些封存的舊武器,武裝更多的兵力。

還有糧食生產方面,天津自身生產的粗糧紅薯、馬鈴薯之類的,並不能夠長久保存。所以,這些糧食生產出來後,皆是向市場拋售掉。而天津一面拋售這些粗糧,另外一方面卻是不斷的進口日本、朝鮮的米、麥等等能夠長久保存的糧食。

在天津特區的糧食倉儲中,糧食儲備是瘋狂的增長中。

以1個人一年消耗3石糧食計,天津特區此時總人口40萬人,一年需要消耗120萬石糧食。而天津特區糧食儲備達到250萬石以上,足夠特區人口食用兩年。

這麼多糧食儲備,肖圖白還是覺得不夠用的。

畢竟,天津的戰略空間不大,如果棱堡羣被圍堵了,至少要做好被困十年依然能糧食吃的準備。

高築牆、廣積糧!

隨時準備最慘烈的大戰,天津一直是在做最好的準備!。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強烈推薦:

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48章 銀荒第71章 豐收(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8章 銀荒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33章 菸草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76章 糧商(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49章 皇家布第179章 遊街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31章 土化肥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8章 欲練兵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5章 長崎(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57章 建黨(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3章 計劃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78章 風俗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6章 聖旨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55章 黨報(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76章 糧商(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43章 新軍醫院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4章 總督(二)第81章 虜變(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1章 香水第239章 問策(一)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34章 佈局(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
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48章 銀荒第71章 豐收(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8章 銀荒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33章 菸草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76章 糧商(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49章 皇家布第179章 遊街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31章 土化肥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8章 欲練兵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5章 長崎(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57章 建黨(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3章 計劃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78章 風俗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6章 聖旨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55章 黨報(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76章 糧商(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43章 新軍醫院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4章 總督(二)第81章 虜變(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1章 香水第239章 問策(一)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34章 佈局(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