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

九月天,秋風乍起,渤海灣濤聲滾滾,。天津水師八艘主力艦隊護航,100多艘商船、補給船、漁船跟隨其後。

一眼望去,整個海平面被龐大的船隊給遮蔽。

令船隊衆人心中不由涌起巨大的自豪感。

天津水師的近期行動,拔掉了渤海大小島嶼上的各種勢力,無論是滿清的武裝據點,還是海盜,皆被清剿一空,大量被滿清綁、挾持的漁民、海商,獲得瞭解救。

甚至,水師的艦隊,會給民間的商船、漁船提供無償的護航,這更增加了海上討生活的人,對天津水師產生好感。

“鄭大哥,你給我講講國師爺的事情吧。見了國師爺,什麼話該說,什麼不該說。你可得多指點……”

“可以啊,不過也僅是我一家之言。國師爺不喜歡陰謀計策,凡事喜歡穩重。就如治理地方,國師爺不喜歡那些腐儒,反而喜歡用錙銖計較的商賈、一絲不苟的退伍軍人、還有一些實幹派的官僚去任事……軍隊方面,國師爺也講究軍規森嚴,提倡堂堂正正用兵,儘可能規避錯誤。因此,每次打仗,我軍皆了穩打穩紮、步步爲營外,更重要的是很多用計謀!一些喜歡三十六計,或者是一堆奇謀的人,很難在我軍受到重用!”鄭芝豹思考道。

吳三桂奇道:“自古以來,名將謀士不都擅長用計?”

鄭芝豹冷笑道:“而自古用計者,敗多勝少,。蓋因爲用計本身就是違反軍事常識出奇制勝!大明的薩爾滸之戰,若不是爲將者太心急。犯下分兵大忌,何至於被韃子各個擊破!我軍吸取教訓,任何一戰皆求穩妥,追求將戰爭變成變成比拼時間、後勤、人力、資源、意志的消耗戰。而我軍最擅長的就是發展經濟、動員兵力,若是敵人與我軍拼這些,長期的態勢,總將會是我軍越來越強,敵人逐漸被消耗掉。”

吳三桂聞言雖然想要辯駁。但是卻也有所觸動。用計謀打仗,首先就預設了一個立場——敵人會上當!

若是敵人不上當呢?——那麼妙計就變成蠢計!

簡單的計謀,容易被一眼看穿。而不容易被看穿的精密複雜計劃,一環套一環,一個環節出錯了,全盤就被推翻。事實上,就連自己人。執行精密的計劃,也很難完全不走樣。更別說,牽着敵人鼻子走!

其實,如果想要害一個軍隊打敗,最好的辦法就是組織最優秀的軍事專家,給其設置一套最複雜、最精密、最完美的計劃……因爲。越是精密的計劃,需要的執行力越高,越難以實現!

歷史上,記載的大多數戰場妙計,很多都是事後分析總結。爲勝利找原因找理由,看起來似乎智珠在握。其實卻是不切實際的馬後炮分析。

秦朝的殺神白起,可善用計?漢初的韓信等人,可善用計,不善?衛青、霍去病,是否善於用計?也不善!岳飛可喜歡用奇謀妙計,也不善!

自古赫赫威名的名將,或是經驗豐富,或是指揮天分驚人,但是絕大多數都靠組織能力、軍心士氣等等要素取得勝利。詭計多端的,機關算盡,最終難免還是失敗的!

戰場的勝利要訣是實力和避免犯錯!有了實力,不犯錯,已經奠定了勝利之基!

堂堂正正作戰,將戰爭變成,你殺我1萬人,我殺你一萬人,。誰的最終撐不下去,誰就徹底輸掉!

這種戰法,纔是決定勝負的根本!

明末戰爭的劣勢,很大程度上,是體制已經崩潰,動員不了兵力、國力,去搞這種消耗戰。

肖圖白雖僅控制天津四沽和渤海一些島嶼,加上耽羅島殖民地。但是,整個天津特區經濟圈,三十萬工業人口,提供的戰爭潛力,比之三百萬農業人口更爲有效。

加上,工業化還在持續、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新移民被轉化爲特區人口,特區的經濟潛力和戰爭潛力,還在飛速的增長。

越打越強的消耗戰,這是肖圖白認定,最合理的戰略!

吳三桂靜默沉思。

當然,無論是吳三桂,還是鄭芝豹,皆不知道肖圖白不用計的原因是,他不懂古代人的各種奇謀妙計,更不會捧着《三國演義》去領悟所謂的用兵之道。

一個現代人的穿越到古代後,如果將自己的見識眼光壓低到古人的水平,然後和古代人去拼這個時代特有的經驗智謀,最大的可能是被古人給玩死。

古代人和現代人,這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土著社會和列強殖民者之間巨大鴻溝差距。

歐洲殖民者到美洲大陸,用美洲人的辦法去殖民美洲,肯定是沒有建樹的。但是,歐洲人根本沒有去適應美洲人的規則,而是用槍炮、鋼鐵,蠻橫的摧毀美洲的規則。於是,先進文明的規則,壓倒落後文明的規則!歐洲的殖民,逐步節節勝利!

現代社會的文明,相對於17世紀而言,差不多是歐洲人與美洲人之間的差距。肖圖白有更好的現代文明知識、辦法做事,何必理會當今的淺陋文明?

從本質而言,穿越者,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殖民者,!未來先進文明,對於落後的古代文明的殖民!但是,穿越者“殖民”同種血脈的古代人,是神聖的義務!不去改變古代人,那麼兩百年後,再次忍受落後捱打?

半晌後,吳三桂忽的被提醒:“吳小兄弟,到岸了!”

吳三桂驀然驚醒,望着那嶄新的一片港口。這次跟鄭芝豹返航,吳三桂也僅帶着兩名僕人隨行,剛剛在港口靠岸,光怪陸離的景象。已經令他們感覺到了一絲不同的氣質。

塘沽碼頭沒有權限竣工。但是,光是修建成的一小段。已經繁華的不亞於南京秦淮河。除了大量的碼頭搬運工之外,碼頭上的各種塔吊滑輪機械,輕易將數千斤重物吊起,更是令人吃驚其科技偉力。

除此之外,爲了增進交通運輸的效率,碼頭上還修築了鐵軌,鐵軌上牛馬拉動的軌道車輛,一輛車上可以裝載幾萬斤的貨物。軌道車的效率。比之普通苦力肩扛要高效百倍,而比一般的牛車、馬車效率要高10倍!

後世人一想到修鐵路,就想到火車。

但實際上,在火車沒有發明之前,已經出現了鐵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出現了木質的軌道,用於各國運輸兵力和糧食。秦朝人。甚至修建了少數的鐵製軌道。

秦始皇統一了華夏,橫掃後。“書同文,車同軌”,書同文就是將文字的標準統一,車同軌,令六國的木質運輸軌道與秦國標準一致。這樣更便於將征服的六國納入秦國的統治下。戰國時期盛行的先進的“木軌”交通運輸體系,到了後世逐漸不用了,其實是因爲木材砍伐太多,用不起這種昂貴的交通物流體系。這就和宋朝開始流行用煤炭,冶煉的鋼鐵質量大大不如木炭燃料。原因也是因爲山林砍伐太嚴重,木材匱乏。用不起木炭,只能用煤炭了。

軌道交通,中國兩千年前就出現了,但是卻又因爲經濟因素被淘汰了,!

此時的歐洲,卻開始搞起了一些軌道交通雛形。17世紀的歐洲已經發現軌道交通的便利,一些礦場爲了便於運輸礦石,紛紛修建了木質軌道,後來又逐漸將木質軌道改爲更經濟耐用的鐵軌道……

後來,19世紀鐵路大行其道,蒸汽機出現,人們開始在動力車輛上動腦筋,發明了火車。等到火車被髮明後,馬車、牛車在軌道上拉貨運載,就逐漸開始被淘汰了。

肖圖白自然知道,中國古代放棄軌道交通,是非常短視的行爲!所以,在特區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時候,就開始實驗性質的修建軌道交通。

不是木軌,而是直接上馬鐵軌!

吳三桂看着那整個碼頭上,被鋪滿的鐵軌,鐵軌上跑着的數百計的軌道車,忍不住問道:“這以鐵築路,在古書上看過!不過,耗費的錢財,恐怕不少吧?”

鄭芝豹說道:“這鐵軌之路,一里路所需鐵軌5萬斤,非常燒錢。換在其他地方修這鐵軌路,是不換算的。但是,港口和倉庫之間,增加了貨物的吞吐效率,能夠大大增強天津港的服務水平。所以,天津港地區,準備修建20裡的鐵路,改善碼頭運輸效率。修路所耗的成本,幾年便可以賺回來!”

吳三桂心中默默計算,1斤鐵要一錢銀子,10斤鐵要1兩銀子,1裡鐵軌路要5000兩。短短的20里路已經需要耗費銀子10萬兩之多,天津真是賊會燒錢。

鄭芝豹故意刺激他一般說道:“國師爺曾講過,欲致富、先修路!未來三年內,特區的的城鎮中,準備修環城鐵軌路,便於城市中工廠的運輸。甚至,鐵軌路還要修到農村,讓城市中的商品更容易賣到鄉下。礦場中要修鐵路,更便於礦藏的運輸、開採。短期目標是在特區境內修2000裡鐵路,讓特區內交通變得四通八達,如果,將來有實力,要在整個直隸修鐵路,甚至在全國修鐵路。屆時,全國大修萬里鐵路,將會大大改善全國的交通,經商、調兵,皆能受到鐵路之便利,!”

吳三桂感覺到眩暈;“這……有可能實現嗎?”按照大明此時的鋼鐵產量,別說是萬里鐵軌路,恐怕千里也不太可能實現。

鄭芝豹卻是非常有信心,說道:“應該可以的!國師大人不斷的指點下,鋼鐵的產量和成本,在不斷的下降。總有一天,能修築縱橫全國的鐵軌路。”

吳三桂默然,但是望着鐵軌路,心中忽然對於國師爺的信心更足了。試想,這本已經失傳的鐵路,除了在天津以往,別處哪會看到?

“少爺,少爺,妖怪啊!大猩猩修煉成人型了,還有黃毛怪、鬃毛怪!”一名從未離開過遼東的少年僕人大呼小叫。

吳三桂定睛朝着碼頭上的一名黑人望去,心中也犯寒蟬,媽呀,這人黑成這樣,比包公還要漆黑!不,這肯定不是人!是黑熊精!

被吳三桂望着的黑人,忽的裂開嘴一笑,露出“友好”之意。但是,在吳三桂眼裡,簡直是裂開血盆大口,雪亮的牙齒,更如要吃人一般,心中撲通撲通的打鼓,想到天津的世道究竟怎麼了,這些個妖魔鬼怪也能當衆招搖。

見到吳家主僕神色不自然。

鄭芝豹見到吳家主僕出洋相,不由心中暗樂,笑道:“三桂賢弟,那是皮膚黝黑的,是來自於數萬裡之遙的非洲黑人,唐朝時候,西域番邦們曾經將黑人奴隸作爲禮品上供我國,唐朝時期,稱他們爲崑崙奴。實際上,他們並不是來自崑崙,而是比崑崙山還要遠萬里以上的地區輾轉販運過來。”

吳三桂頓時興奮道:“願意這就是史書上所載的崑崙奴啊!史書上,唐朝國力最盛時,萬國來朝,‘崑崙奴,新羅婢’,唐時風靡長安。其中,崑崙奴性格溫順、力大無窮,而且還能歌善舞,是豪門貴族中最受歡迎的奴僕。唐朝有詩曰‘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就是描述這種黑人!”

自是發現了這些黑人,就是傳說中的崑崙奴後,吳三桂更是不覺得其面目猙獰了,反而覺得其樸實有趣,心道若是家中弄幾個崑崙奴僕人,恐怕也更能彰顯體面。

鄭芝豹笑道:“我一說,三桂兄就知道,三桂兄讀的書也不少啊!”

吳三桂家族是將門世家,將門子弟除了學習武略之外,更會重視文韜。一般,真正有底蘊的將門世家,其子弟都是飽讀詩書,只有這樣能能成爲帥才,而非普通的將才。

吳三桂忽的問道:“自唐朝以後,崑崙奴便成爲了傳說,而現在那些崑崙奴,又怎麼又重新出現在我大明境內了?”

鄭芝豹說道:“自古以來,那些非洲的黑人,便常常被歐羅巴的白人們掠爲奴隸,唐朝時的崑崙奴,便是被白人獻上的。而現在的白人列國,殖民貿易興盛,歐洲人口不足,便隨身帶一些黑人奴隸,幫他們幹活!”

吳三桂點頭道:“原來如此!”

崑崙奴、歐羅巴,天津、世界……脫離了遼東那個苦悶、閉塞、陰暗的寒苦之地,吳三桂感覺到一種踏上了全新的世界,文明的世界。心胸忽然開闊,世界何其大,何止大明、滿清、蒙古、朝鮮等等。

一名歐羅巴女子,媚笑的看了看俊朗的青年將軍吳三桂。吳三桂臉色一羞,心中暗罵道:“番婆子好不要臉!”但是,毫無疑問,番婆子比明人更大的胸脯,衝擊了吳三桂的大腦……

歷史改變了,吳三桂的審美觀也扭曲了。說不準,以後他對小巧玲瓏的南方女子陳圓圓,不產生絲毫興趣,反而熱衷於大洋馬。未來的事,誰說得準?

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6章 拜年第240章 問策(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4章 班師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45章 虜退(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0章 震動(四)第119章 震動(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63章 返航第179章 遊街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0章 震動(四)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76章 買辦(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98章 情報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17章 震動(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3章 計劃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24章 班師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78章 風俗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31章 土化肥第124章 班師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72章 豐收(三)第233章 菸草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
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6章 拜年第240章 問策(二)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4章 班師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45章 虜退(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0章 震動(四)第119章 震動(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63章 返航第179章 遊街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20章 震動(四)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76章 買辦(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98章 情報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17章 震動(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3章 計劃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24章 班師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78章 風俗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31章 土化肥第124章 班師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72章 豐收(三)第233章 菸草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