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

這二十三名死士,紛紛聚攏過來後,李定國環視了衆人一圈,便沉聲道:“各位,此次作戰,最大的要點與最爲關鍵的因素,便在於快速行動。只有在清軍醒悟過來之前,我軍能搶先出手並採取行動,纔是出其不意制勝的關鍵所在,所以,對於此次行動,本將的安排是……”

各人一臉凝重的表情,仔細附耳細聽,聽李定國把整個行動的具體安排全部講完。

李定國將本次的行動的要點,詳細講了三遍,在每名死士都在心頭牢記了之後,他才又厲聲喝問了一句:“好了,本將講完了,對於本次行動的安排,你們都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下面是近乎整齊劃一的喝喊。

李定國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扭頭望向趙九,下令道:“很好,那本次行動的負責人,就讓趙九擔任,由趙隊長負責整個行動安排,各位要統一聽他指揮。”

聽到李定國讓自已擔任負責人,趙九臉現意外之色,不過他很快就臉色凝重而嚴肅,向李定國鄭重地行了一個軍禮,大聲道:“是,在下趙九,保證順利完成任命,請大人放心吧。”

當天晚上,黑雲如墨,把整個天空摭得嚴嚴實實,地上雖然還滿是皚皚白雪,但只是微微雪光反射,可見程度是大爲下降。而這樣昏蒙無光的夜色中,正是行動的好時機。

到了午夜丑時,由趙九統領的行動隊,在一間秘密的房間中,已按李定國的要求,人人穿了一件與清軍類似的盔甲,只在手臂扎着白布巾一條,以爲標識。每個人都帶了三枚手擲雷,打火物與火繩,同時人人都帶着一柄鋒利的解首刀,以便近戰與快速行動。

這些勇士換裝完成後,正準備開始行動時,李定國在一衆護衛的陪同下,默然來到了房間之中。

他帶來了一大罐米酒,入得房來,便給每個人篩了一杯。

李定國舉起酒杯,杯子半端着,有如木頭一般呆立,在昏黃的燭燈下,可以看到,他的嘴角,在微微抽搐,眼中亦是有淡淡的淚光泛起。

“各位兄弟,本將話不多說,全在酒中。“李定國聲音顫抖地說道:”唯願各位此去一切順利,能成功炸燬韃虜火炮,解我唐軍內城防守之憂,讓我唐軍平南鎮甲營,能最終留點種子。本將在此,先以這杯薄酒,謝過各位了。“

李定國說完,一手持杯,一手託底,向各人巡了一遍,便一仰脖,一飲而盡。

然後,他將酒杯往地上狠狠一摔,啪的一聲爆響,細瓷酒杯被砸得粉碎。

各人眼泛淚花,卻皆不言語,只是紛紛將這杯酒,同樣仰脖一口飲盡。

接着,各人亦是再把手中酒杯,猛砸於地,只聽得啪啪連聲,散碎的酒杯渣子遍佈一地,在燭火的映照下,閃着微微的幽光。

見各人皆已喝完,李定國向各人拱手抱拳,再致軍禮後,復向各人再強調了一遍此次行動的要點,便來到趙九身旁,重重地拍了他一下肩膀。

“趙九兄弟,拜託了。“李定國沉聲道。

“李鎮長,你放心吧。“趙九面容堅毅,回答乾脆有力。

趙九再向李定國致了一禮,便一聲下令,召集這二十三名死士,離開房間,來到一處院中,打開一個看似廢棄的井蓋,點起火把,沿着井邊的階梯,拾階而下。

李定國站在井邊,沉默地看着他們下井而去,在所在的人都入井之後,他緩緩擡手,鄭重地向他行了個軍禮。

這個廢井下,有一扇暗門,趙九帶着衆人,推門而入,眼前便赫然是一道幽深的暗道,這門一推外,一股冰冷的潮氣帶着濃重的土腥氣撲面而來。

一行人在趙九的帶領下,舉着火把,沿着階梯深入,這一路上,趙九還在跟衆人強調,等下行動的要點。

“各位兄弟,都聽好了,我們等會,會在西門城牆的一個馬面交界處出來,這個位置,方纔李鎮長也給各位交待過了,就在它旁邊不遠,便有上城牆的馬道。從這裡我們兵發兩路,一路從馬道上城牆,把城牆上的十餘門火炮給炸了,另一路,則沿城牆行進,將城下尚未運上城牆去的火炮給全部炸燬。“

“放心吧趙隊長,我們記下了。”

趙九凝望了一番衆人被燭火映紅的面孔,又叮囑了一句:“各位,此次行動的關鍵,便在於速戰速決,如果萬一遭遇巡夜的清軍,不要糾纏,立刻解決。總之,要集中全力,把火炮炸燬,方是最爲要緊之事。“

“我等明白。“

各人在黑暗的通道中,行進了約一刻鐘的時間,便到了這條地下通道的盡頭,衆人拾階而上,來到了一處馬面牆的空洞處。

“到了,各位在這裡點好火繩,然後熄了火把,就準備就出發吧。“趙九沉聲下令。

黑暗中,各人肩上披着的火繩,立刻在火把上點燃,全部點着後,趙九熄了火把,黑暗中,一條條點着的火繩,有如星星點點的繁星。

“等下,我先看看外面的形勢。“

趙九說完,自已首先推開一扇小窗般的的活動磚塊,貓着身子,探出腦袋,向外面張望。

他看到,因爲天氣十分寒冷,此時的清軍,已然十分懈怠,無論是在城牆上,還是城牆下,竟然連一個看守的清軍都沒有。倒是離內城最近處,還有清軍在瑟縮着來回巡邏,看起來,象是爲了防止唐軍從城頭下來。

趙九心下暗道,看來清軍確是自恃勢衆,認爲現在已把唐軍圍得有如鐵桶一般,內城中的唐軍,絕不可能突圍而出了,才這般疏忽大意,戒備鬆弛。這下倒好,自已正好出其不意,給他們來個又狠又重的突然襲擊。

看到那些那微茫的雪光下,那一門門靜靜佇立的火炮,趙九臉上,忍不住泛起冷笑。

他再不猶豫,隨即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二十三名隊員從這小窗般的出口爬出,便立即兵發兩路,一路從馬道上城牆,一路從城牆下逡巡而進。他們邊跑邊用火繩點燃手擲雷的引繩,分別朝自已選定的火炮疾跑而去。

負責防衛這些火炮的清軍將領,是漢軍正黃旗部,也是懷順王耿仲明的部下大將石明雄,此時的他,猶在自已的帳中,偷偷飲酒不止。

雖然清軍嚴禁在戰陣中飲酒,以免臨陣誤事。但石明雄向來跋扈自恃,對這些規定根本不放在眼裡,況且他也安排了許多親信在帳外看守,可確保不會有突發情況發生。

昏黃燈光下,石明雄大吃大嚼,在他旁邊,一名身着女子衣服,臉上化着濃妝的小廝,正在一臉殷勤滿嘴婬詞地勸酒。石明雄一邊婬笑着,一雙長滿黑毛的大手,則在這小廝身上來回遊走,惹得那小廝愈發嬌浪。石明雄則在呵呵大笑,嘴中含糊地與其調情,同時不停地喝下,這名小廝勸來的一杯杯美酒。

這名小廝見石明雄已然臉色酡紅,便故意嬌嗔道:“石將軍,你看你,喝了這麼多酒了,都醉成什麼樣了,等下咱們還怎麼快活呀,奴家好心疼你呢。“

石明雄冷笑一聲,轉過臉來,油膩膩的嘴巴,在他臉上狠狠親了一下,沾下來一大團脂粉,他嘿嘿笑道:“小樣!本將的酒量,你又不是不知道,這酒才喝到哪到哪呀,告訴你,你待會把菊眼給老子好好洗乾淨了,老子今晚弄不死你這玩意!“

那小廝急急嬌嗔道:“哎呀,石將軍最厲害了,你那玩意,粗長如許,恁的厲害,奴家怎麼消受得起。奴家不過是擔心將軍嘛。“

石明雄嘴角閃過一絲獰笑,又探下手去,狠狠地抓了一把他下面,臉上便顯出猙獰而得意的的神色,他對這小廝低聲道:“哼,你這傢伙,只管好好把老子侍候舒服了就行!老子保你日後跟我吃香喝辣,有着享不盡的富貴榮華。告訴你,等明天這些火炮全部運上城去後,我部漢軍,將會在攻打這海參崴內城的戰鬥,立下首功呢。到時,老子肯定又會升官晉爵,而老子升了,自然也少不了給你的好處。“

那小廝聽得石明雄這番話,愈發媚眼如絲,吃笑不止,嘴中浪叫道:“哎呀,奴家就知道石將軍對奴家最好了。反而奴家生是石將軍的人,死是石將軍的鬼。這一輩子,奴家啥也不要,只要陪在石將軍身邊,奴家就知足了。“

石明雄大笑,又狠狠地捏了一把小廝的屁股,便得意地說道:“你這傢伙,能這般解風情,得我意,本將決不會虧待你的。且待此戰結束後,本將便要與宋國輔與潘孝和兩位將軍一起,把那件大事給辦了。”

小廝見他臉現陰狠而得意之色,也不覺斂起神情,對他低聲道:“石將軍,你和宋將軍,潘將軍二人,真的要把懷順王給辦了麼?”

“哼,那是自然,耿二這廝,不過山東一礦徒而已,我殺他,如殺一狗耳!”石明雄面目陰狠地說道:“這樣的苟且無用之輩,也配居懷順王這樣的高爵,真他孃的走了狗屎運!老子對這無德無能之輩,心下是一萬個不服,那宋國輔與潘孝和二位將軍,亦是極其鄙薄此人。本來在今年年初,我等便商議好了,要發動兵變除了這廝,只不過朝廷征伐遼西在即,耿賊被抽調出徵,我等無從下手,故只能暫時做罷。但這次戰鬥完成後,我等返回盛京,卻是必要至這傢伙於死地!”

(注:石明雄、宋國輔、潘孝和三人兵變作亂事件,乃《清實錄》所載,非作者杜撰,只不過,在真實歷史中,他們三人的叛變還未發生,便被耿仲明察覺,從而先下手爲強,先把石明雄、宋國輔、潘孝和三人及全部家屬一同斬殺。)

石明雄說完,狠狠地一擂桌子,震得一桌酒菜,都險些翻倒。

石明雄復恨恨道:“本來麼,本將也不想與這廝刻意爲敵的,只不過這廝不識擡舉,竟然重重懲處本將擅自收留逃人爲奴一事,讓本將下不來臺,丟盡了臉,實是可恨的緊,耿仲明這般與我石明雄作對的蠢上司,老子自然一定要除了他!”

石明雄說到這裡,頓了一下,復冷笑道:“若待事成之後,本將再把那一同起事的宋國輔與潘孝和給除掉,將來朝廷追究下來,本將便把耿仲明之死,全部推在他二人身上。本將再以護主忠臣自居,這懷順王的爵位,估計就在本將掌中跑不掉了。再退一步說,就算朝廷將來知道了事情真相,但生米已成熟飯,朝廷也只能無可奈何了吧。”

小廝見他說得一臉投入與陶醉,忙道:“石將軍,這話你心下知道就行了,不必說出來的,需防隔牆有耳啊。反正,奴家是鐵了心要跟石將軍的,石將軍你將來,無論成敗,無論結果,奴家都會生死相隨。”

石明雄嗯了一聲,一雙猙獰的眼中,泛起難得一見的柔情,他放下酒碗,一把將這名小廝攬入懷中,喃喃道:“嗯,也難爲你了,你也跟隨本將這麼些年了,你的忠心,本將自然都瞧在眼中,你放心便是,本將一定會讓你一直陪在我身邊,一定不會委屈你的。”

那小廝見他情動,便嚶地一聲,撲在他身中,兩人頓是情慾大張,石明雄嗷的一聲低吼,一把將他抱離酒桌,便往一邊的牀鋪上走去。

然後兩人皆急急地扒了衣裳,一番調戲後,正欲進入,忽聽到那帳外,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連綿爆炸聲。

這爆炸聲是如此巨大,幾乎將石明雄的耳膜震破。他原本高昂的**,立刻軟縮無比,用差點陽萎來形容,亦不爲過。

石明雄一臉暴怒,他一把推開下面驚惶失措的小廝,急急開始穿衣着甲,同時衝着帳門大聲喝道:“混蛋!你們怎麼搞的?!這大半夜的,誰他孃的活得不耐煩了,在這裡偷偷放炮!“

石明雄嘴中大罵,卻忽然有一名親信從帳外衝了進來,一臉驚懼與哀色地,對他大聲稟道:“不好了!不好了!石將軍,有一股不知從哪來的唐軍,正在炸燬我軍的各門火炮呢!“

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
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三章 女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百六十三章 不欲人圖我,便需我圖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一十五章 進攻馬尼拉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