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試探

軍士去向李嘯通稟之時,馬停鎮巡檢司司長崔增,帶着兩名親隨兵丁,在赤鳳堡外焦躁站立。

他們看向正在忙碌修建的赤鳳堡,以及堡外不遠處空地上正整齊訓練的大隊軍兵,三人眼神中,均是又羨又嫉之色。

這個李嘯,聽說不過22歲,卻已升爲千戶之職,竟又有這般財力,修得偌大城堡,招得恁多軍兵,還真是個頗有能耐之輩。

對比年輕有爲的李嘯,時年已有五十多歲,頭髮鬍子皆已花白的崔增,不由得想起了自已的際遇,心中頓是更覺羞恨。

這個崔增,是山東總兵劉澤清軍師李化鯨的親表叔,正是憑着表侄的關係,他才當上這個馬停鎮巡檢司司長,至今已幹了五六年了。

巡檢司這種機構,是官府在縣以下的鄉一級中設立的重要基層單位,有些類似於當今的派出所,但權力卻比派出所要大些。這巡檢司,要負責稽查往來行人,打擊走私,緝捕盜賊,維護商旅往來之安全之重任。

在明朝,並不是所有的縣都有設立巡檢,但設立之處肯定都是重要的關津之處,要麼是邊防要地,要麼就是內陸的重要通道。

馬停鎮巡檢司的配置,與他處相同,也是由一名從九品的巡檢鎮守,在鎮上開有巡檢司衙門,還有典史、書吏以及二十名巡檢弓手。

崔增此人,既無能又貪酷,自擔任巡檢司司長後,對於遍佈登萊的大小盜匪從不打擊,卻大肆弄權盤剝地方,欺壓敲詐商旅,幾年下來,倒是聚得偌大一筆錢財。

只可嘆,這銀子來得容易,散得也就快。

去年登萊兵亂,崔增畏懼叛軍,僅是風聞敵兵將至,便棄司而逃,連司內文件都未帶出,後來這些文件與整個衙門一起,都被叛軍縱火燒燬。時任山東副總兵的劉澤清聞之大怒,欲斬崔增,幸得李化鯨苦勸方住,而崔增自已爲了保命,也連忙上供給了劉澤清一大筆賄賂銀子,這才留得性命。

在登萊兵亂平息後,崔增又花費巨資打點劉澤清李化鯨等人,才重新當上馬停鎮巡檢司司長之一職。

只是經過了這番折騰後,崔增原本積蓄的大筆銀子全部花盡,而爲了重新整修巡檢司衙門,崔增不得不向商人們借了不少外債,方讓巡檢司勉強象個官府樣子。

只不過,經過了這場叛軍作亂,整個登萊地區都是一片蕭條荒蕪,作爲鄉級單位的馬停鎮,則更是人口寥落,商旅稀疏,崔增想重新用老辦法方搞錢的願望,完全落空。

經過了這一個月的觀察,想錢想得發瘋的崔增,把目光盯緊在李嘯這個外來戶身上。

李嘯最早來山東時,崔增挺瞧不起他,他感覺這個李嘯,不過一個在遼東呆不下去的破落戶罷了,纔不得不在山東謀這方圓二里之地以棲身。對於這樣的窮漢,崔增沒有打他主意的興趣。

直到聽聞李嘯的赤鳳堡這般大興土木,崔增才發覺自已想錯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李嘯竟是真人不露相,這又建堡又擴軍的,大筆開支下去,竟然應裕自如,可見這傢伙暗藏了一筆多大的財貨。

崔增十分後悔,大罵自已當初太過疏忽,下手太晚,早知他有這般財富,當初就該趁李嘯剛剛上岸之際,便狠敲他一筆竹杆。

不過現在崔增雖然瞭解到李嘯有錢,卻沒有勇氣敢上門來敲李嘯的竹杆。

畢竟李嘯現有軍兵千餘,前段時間又消滅了蹲犬山的匪兵,威名頗著。崔增只是個小小的巡檢,沒有敢在老虎身上拔毛的勇氣。

只不過,就此放過李嘯這隻肥羊,也不符合崔增的作風。他知道憑自已的力量無法吃定李嘯,便連忙將李嘯軍中有巨量財富的消息,報告給表侄李化鯨。

李化鯨大吃一驚,隨後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總兵劉澤清,兩人都十分惱怒,心中都有種被李嘯騙慘了的感覺。

“他孃的,早知這李嘯這麼有錢,當初就該好好敲他一筆!”劉澤清十分懊悔。

“哼!李嘯這個混蛋,當日還派那個吳亮,在我等面前訴苦哭窮,竟只用這麼點銀子,就在我山東謀得土地落腳,倒是我等過於心善了些。”李化鯨亦是恨得咬牙。

“怎麼辦?要不發兵,乾脆把李嘯這廝,一舉滅了!”劉澤清兇暴的雙眼,瞪得如同兩個銅鈴。

“總兵大人,不可這般急切。我等只是聽了崔巡檢一面之詞,便興兵動師,卻是不妥。”李化鯨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

“那依軍師之意?”

“大人,在下之意,可先派崔增以輯私之名,前往李嘯軍中,探查虛實,若探得其確有這般巨財在軍中,便可使崔增試探一番,要其交出上供之費用。”李化鯨臉上,泛起一股陰笑。

“軍師所言,實爲費事,若探得李嘯軍中確有巨資,本將直接率領山東兵馬,將那李嘯一舉消滅,豈不省心?”劉澤清聽了李錢鯨的建議,頗不以爲然。

“大人,在下這般做,其實更想試探李嘯本人態度,若其能自行上道納供,又何需我等出動兵馬,再說了,這日子還長着呢,李嘯能上供第一次,以後我們就能逼他上供第二次,那李嘯銀錢再多,卻也有被我等榨盡的一天。”李化鯨說到這裡,臉上已是滿滿的陰狠之色。

劉澤清十分滿意,捋須而笑。忽地他又問道:“若那李嘯,不肯上道,強硬不肯出血,又該如何?”

李化鯨一聲冷笑,三角眼眯成一條細縫,緩緩而道:“既然他不肯上道,大人也不必立刻就出動兵馬,我自有計,讓他乖乖就範!”

。。。。。。

崔增在堡外呆了一陣,正胡思亂想之際,通稟軍士返了回來,帶他去見李嘯。

崔增將兩名親隨兵丁留於屋外,自已隨那軍士,入得李嘯的草板房內。

李嘯看到,這崔增髮鬚皆花白,長着一張尖瘦的臉孔,歪眉細眼,看上去就讓人不舒服。他身着一身苧絲所制的從九品綠色武官袍,胸前補子上印着一隻海馬,頭戴烏紗,腰繫束帶,腳穿官靴,打扮得倒是頗正式。

相形之下,身着一身普通淡藍色的綢衣的李嘯,如果不是他一身沉斂穩重的氣質,從外表上看去,倒更象個普通百姓。

“下官拜見李大人。“崔增眨了眨眼,向李嘯下跪而拜。

五十多歲的崔增,向22歲的李嘯跪拜,讓他心下頗不舒服。但這大明官場的規矩,崔增還是懂得遵守的,雖然李嘯這個千戶如此年輕,但他卻是正六品的上官,比自已這個從九品的最末等的武官,高出品階太多。

“崔巡檢遠來我堡,不必如此,快快請起。”李嘯一臉微笑,虛扶了他一下。

崔增趁勢起身,兩人分賓主落座後,李嘯忙令人看茶。

很快軍士獻了茶來,李嘯向崔增作了個請字,便一邊吹着茶沫一邊微笑道:“卻不知崔巡檢來我赤鳳堡,有何貴幹?”

崔增呷了口茶,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臉上便堆起笑容說道:“李大人,在下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哪。近來,有人舉報,說得聳人聽聞,大人私自制販私鹽,且與那些走私商人多有勾結,在下一聽,頓覺此事非同小可。故今日不得不專程前來大人貴堡探查一番,以期探個究竟。”

崔增講完,李嘯的臉色,頓時拉了下來。

“大人休怪,下官當時聽了那舉報之人所講,便氣不打一處來。下官大罵此人,說李大人乃是磊落光明之人,如何會做這等制販私鹽之腌臢之事。只是此人言之鑿鑿,說得有鼻子有眼,下官也是無奈,畢竟這事若要上報上去,於李大人尊面上亦不好看,故而只得前來貴堡向李大人通報此事,順便探查一番。請大人放心,若查出確係小人誣告,下官定將此人立刻斬首,以全大人之清名。”

崔增小心地說完,李嘯臉色,卻是越發難看。

“此人在哪,本官可與其當面對質。”李嘯臉色峻沉,低聲喝道。

崔增眼珠一轉,忙道:“此人正被我收押在巡檢司監牢內,這等小人,着實可惡,竟這般滿口胡沁,含糞噴人。下官不敢帶他來,卻是怕污了大人的寶地。李大人您放心,且讓下官探查一番後,若確無制販私鹽之事,下官可將此人交於大人,隨大人處置。”

崔增一臉乾笑,望向李嘯的眼神中,卻滿是急切之色。

李嘯瞥了一眼崔增那張瘦臉,他突然明白了,這個崔增來這裡的真實用意。

說什麼查處制販私鹽之類,只是個藉口罷了。真實的目的,應該是來探查李嘯軍的真實財力之類,纔是這個傢伙,前來赤鳳堡的真正原因。

此人來得突然,李嘯沒法提前準備轉移財貨。若讓這此人以探查之名,瞭解清楚了堡中財貨積存之量,卻是讓自已自陷羅網。

若留這把柄於他人之手,自已將要如何解釋得清這鉅額財富,自已這個小小千戶,卻是如何所得的呢,豈不是隻昨任人拿捏。

這個崔增,看起來一臉笑容人畜無害,沒想到,卻是個笑裡藏刀陰險狡詐之輩。

只是不知此人,背後又是受何人指使?

李嘯心頭,一時找不到答案。

“崔巡檢,你這番前來,倒是用心良苦啊。”

李嘯回給崔增一個淡淡的笑容,隨後端茶細啜了一口。

“李大人,你何出此言。下官不過是稟公辦事罷了。”崔增一怔,急急辨道。

李嘯冷笑一聲,緩緩說道:“崔巡檢,李某說話,向來不喜兜圈子,你今日前來,怕是另有他事吧?”

面對李嘯直視的眼神,崔增臉色大變,他吶吶了一聲,一時竟不知如何接話。

這個李嘯,倒是眼毒,他竟是如何看出來的?

崔增急道:“李大人,確無他事,您多心了,下官就是再生十個膽,也不敢與李大人來開玩笑啊。”

“那本官若是不讓你查呢?”

李嘯一臉冷峻,冷冷說道。

崔增臉上一陣泛白:“這,李大人,下官職小權微,卻又幹着責任。李大人您大人大量,何必定要讓下官爲難呢?”

“不必再說了。本官可以對崔巡檢直說,我軍自來山東,向來謹守規矩,絕無制販私鹽之事。”李嘯目視門外,平靜說道。

“李大人,只是這口說無憑。。。。。。“崔增話語,明顯低落下去。

李嘯一聲冷笑,站起身來,他直視着崔增慌亂的眼神,平靜而清晰地說道:“話說到此,崔巡檢自是明白。本官還有事在身,恕不奉陪,崔巡檢請自回吧。你回去後,告訴你背後主使之人,讓他行事磊落些,這般使得暗計來探我軍虛實,實爲可鄙!”

“你。。。。。。”

崔增臉上哆嗦,一時間,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他萬沒想到,李嘯會這般不配合,還沒等他說出敲詐之語,那李嘯便敢這般直接地驅他走人。

這個混蛋李嘯,實在太猖狂了!

此進,李嘯已大步掀門而去。

眼看得李嘯行得遠了,崔增才用手指顫顫地指着李嘯背影,大罵道:“狗入的李嘯,你他孃的非要敬酒不吃吃罰酒,好,咱們就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多謝泰鬆旺兄弟打賞,多謝支持)。

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章 到達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
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一百章 到達第八十二章 監撫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七章 攢典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十七章 職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二百九十五章 規劃 娶親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三百八十九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二十六章 拉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