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

很快,整齊前行的明軍,紛紛看到,在那一片垮塌城牆的廢墟上,一面巨大的白旗,正被一名西班牙士兵用力揮舞着。

“我們投降!請不要攻擊!“

這名士兵旁邊,一名身着洋裝的漢人通事,衝着已近眼前的明軍,嘶聲大喊。

跟行在步兵戰陣的平定營主將李定國,揮了揮手,前行的隊伍,便立即停住了腳步。

後面總指揮官李嘯的命令立刻傳來,同意西班牙人投降。

“全體放下武器,出城受降!”李定國緩馬縱馬來到陣前,冷冷大喝:“若敢耍詐,我軍必將嚴懲不怠,殺你個雞犬不留!”

漢人通事連聲應諾,立刻返回稟報。

很快,近九百名西班牙士兵,與五百人的熟番僕從軍,紛紛空着手,垂頭喪氣地列隊從垮塌的南面城牆處走出。

這時,總指揮官李嘯,已縱馬過來,在一衆護騎的保護下,佇馬步兵戰陣之前,他望着從城中綿延而出的西班牙軍隊時,臉上是忍不住的笑意。

走在投降的西班牙人隊伍最後的特里埃,死死地盯着前面不遠處,這些身着精良鋼製鎧甲的護衛騎兵中,那一名身着亮銀色精鋼鎧甲,頭戴八瓣鳳翅纓盔,腰繫蠻獅青玉帶,足蹬包銅護脛戰靴,身系鮮紅織花披風,騎着一匹全身墨黑,卻四蹄雪白的高駿大馬的雄壯青年將領。

特里埃心下暗想,此人應該就是明軍主帥了。

果然,這名明軍將領,在看到兩手空空的西班牙軍隊,已盡從城中走出來,且被猛虎軍一衆槍盾步兵圍在中間後,便緩步縱馬上前,大喝道:“本官乃是大明赤鳳伯李嘯,你們的主將是誰,速速出來答話。”

漢人通事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句話翻譯給特里埃聽。

一身塵土,發須蓬亂的的特里埃,緩緩走到西班牙投降隊伍的最前面,以一種漠然的眼神,仰視着高坐馬上的李嘯。

“你就是那個西班牙駐守官,特里埃?”李嘯平靜問道。

聽了通事的翻譯,特里埃艱難地了點了點頭。

李嘯一手輕敲馬鞭,臉上卻滿是揶揄的笑容:“你這廝殊是不智,我軍以這般巨石壓卵之態來攻,若是識時務者,當需迅速投降保命,方爲明智之舉。只可惜那一百餘從城牆上摔死的西班牙軍兵,因你一念之差,白白枉送了性命啊。”

聽得李嘯這般奚落自已,特里埃心下慚恨無比,不過,他卻死鴨子嘴硬地頂道:“李嘯,你這般卑鄙突襲,算什麼本事!若我軍停在雞籠港的艦隊,能及時過來拱衛聖多明哥城的話,卻不會讓你們贏得這般順利。”

聽了特里埃的話,李嘯臉上卻顯出恍然大悟般的模樣,他以一種驚訝的語氣說道:“原來駐守官大人還不知道,你那六艘艦船,以及那位於雞籠港和平島上的城堡,早被我三十艘戰艦困於雞籠港,現在只怕,他們已經向我軍投降了吧。”

“你!。。。。。。”

特里埃聽了翻譯的話,臉色頓是慘白,他呆怔了好一陣,才恨恨而無奈地說道:“李伯爵,那現在我軍已然投降,按文明人的準則,我們下面是不是應該來商討一下,雙方講和的條件呢?你且說吧,你打算怎麼處置我們,以及要我們支付多少戰爭賠款,你們才能離開這裡?”

李嘯大笑起來,隨後他冷冷地說道:“哼,你一個敗軍之將,身家性命皆在本伯手中,還有什麼資本,與本官談條件!”

特里埃咬着牙,眼中卻滿是惶懼之色:“李嘯,難道你要殺了我們嗎?要知道殺害放下武器的俘虜,是最可鄙也最讓人唾棄的懦夫之舉。你這個魔鬼,上帝一定會懲罰你的!”

“哈哈,是要懲罰本伯麼?那本伯倒想問你,你們這些西班牙魔鬼,在馬尼拉殺害我2萬餘名華夏子民時,可曾想過會受到上帝的懲罰麼?!本伯不懂你們的上帝,本伯只是知道,我中國有句古話,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李嘯的聲音很大,有如沉雷滾過,說完這句話時,已是臉色猙獰,旁邊的一衆護衛,亦是一臉怒容。

聽翻譯顫抖着說完,特里埃不覺打了個哆嗦。

他雖然並不太懂李嘯最後那句話,只是,從翻譯的話語中,他約明白了李嘯的話語之意,並讓想起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所說過的一句話。

“真正的羅馬人,永遠不會忘記羅馬受過的傷害。”

特里埃吶吶了幾聲,面對李嘯鋒銳如刀的眼神,終於垂下頭,聲音微弱地說道:“李伯爵,那你是不是,現在就要殺了我們,爲幾十年前死在馬尼拉的華人報仇?”

他的話一完,周圍的西班牙士兵立刻混亂了起來,不少人高聲泣叫,甚至還有人立刻下跪求饒。

周圍的槍盾步兵立刻大聲喝令他們安靜,並狠揍了幾個恐懼尖叫的西班牙人一頓,這些西班牙人才安靜了下來。

見到這些西班牙人這副膿包樣,一旁沉默觀看的平南營營長李定國,充滿厭惡地朝地上唾了一口。

讓特里埃沒想到的是,李嘯聽了他的話,卻只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不,今天本伯不想殺掉你們,並且還可以放你們返回呂宋。”李嘯的話語平靜而清晰,眼神卻十分陰冷:“不過,將來哪天,本伯心情不好了,就一定會與你們新仇舊帳一起算。”

聽了李嘯不殺他們,特里埃心下極喜,根本沒去多想李嘯這話有什麼更深的含義,不過這時他臉上卻還一副商量的神情:“李伯爵,爲什麼一定要我們退回菲律賓呢,我們可以給貴軍豐厚的補償,以及更多的通商便利,只要您讓我們。。。。。。”

李嘯擺了擺手,打斷了特里埃話語,他沉聲道:“你聽好了,本伯現在唯一可以答應你們的,便是讓你們以及全城的西班牙人,乘坐那兩艘武裝商船,平安返回菲律賓。除此之外,任何條件皆是不許。這臺北之地,這城池與港口,以及你們在城中的全部財產與物品,皆由我軍全面接收。”

特里埃一臉驚愕之色,他大聲抗議道:“李伯爵,你不能這樣,如果我們只是這樣灰溜溜的撤回菲律賓,我一定會上軍事法庭的!”

李嘯臉上臉上笑意更濃:“哦,這樣啊,本伯卻是愛莫能助啊。”

“求你了,李大人,你大人大量,你發發慈悲,好歹讓我們保存一點可憐的體面,能多少帶點行李回去,這樣本官也好給這一衆手下一點交待。就算到時在法庭上接受法官的質詢時,鄙人多少還能有點反駁之詞。”特里埃哀聲請求,聲音極其卑微而諂媚。

李嘯依然笑着搖了搖頭。

就在特里埃幾近絕望之際,李嘯緩緩開口:“唉,看你說得這麼可憐,那本官就給一個優惠條件吧。“

特里埃頓時雙眼放光,他仰着頭直直地望着李嘯,棕黑色的眼瞳滿是渴望。

“你回去稟報你們的馬尼拉總督,雖然因你們西班牙人,侵我大明寶島,使得兩國發生交戰,但現在戰事結束了,本伯既往不咎,依然準允你們與我軍進行貿易。“李嘯笑道:”特里埃,你如果聰明點的話,應該知道到時要怎麼把話說得漂亮一些。“

特里埃臉上露出難堪的笑容,他向李嘯重重點了點頭,以示感激。

他知道,在現在這樣近乎乞求的情況下,這李嘯能準允自已回去後,能向馬尼拉總督稟報西班牙人與明國人還能再進行貿易,自已作爲敗軍丟地的主將,說起話來,多少有可以迴旋上下的餘地了。

特里埃已迅速地在心下,爲自已想好了開脫之詞。

那就是,自已率部與明軍浴血苦戰,殺滅明軍極多,不料這些黃皮猴子人多勢衆,又有明國皇帝親派大將來援,自已才最終宣告失敗。不過,自已卻在這般不利的條件下,猶能打得敵軍膽寒,並壓服明國的大將,讓他被迫同意自已保全手下軍兵,並安全撤回菲律賓,並繼續對西班牙人進行貿易,從而爲西班牙將來侍機收復臺北,保留了一個有利條件。

在西班牙人被押下去後,李嘯下令,軍兵入城接收,準備在一個時辰後,再把這些西班牙人,由李嘯軍的軍兵,押送至雞籠港,從那裡乘坐那兩艘西班牙武裝商船,然後離開。

入得城來,李嘯看到滿城的西式建築,以及參觀過特里埃那豪華的官邸後,頓是十分感慨。

這些曾經猖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現在,終於與年初的荷蘭人一樣,在自已的刀劍下,老老實實俯首稱臣。

在李嘯看來,這些自許爲高貴先進的白人,在當了俘虜後,其表現,倒比漢人甚至臺灣土著更爲恭順與卑服。

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鋒利的刀劍與犀利的火炮,永遠是最有力量,也讓人敬服的語言與手段。

其實,李嘯原本在想着,把全城的西班牙士兵與居民,全部扣押起來當作人質,讓馬尼拉總督洛佩斯用至少一百萬兩銀子來交換,從而從這場戰爭中,爲自已獲得更大利益。

只不過,他在思慮良久後,還是不打算這樣做。

因爲,如此自已真的這樣扣押這些西班牙人的話,無疑會徹底激怒實力尚是強大的西班牙帝國,若是其一怒之下,不惜花費,派出多達百艘的大型艦隊來報復的話,在自已水師尚是薄弱的情況下,最終吃虧的只是自已。

另外,現在的西班牙帝國,已是負債累累,欠了一屁股債,連維持在亞洲的軍事存在都尚是困難,真要他們交出一百萬兩銀子來贖人,這些窮嗖嗖的傢伙,還真有可能交不出。

風物長宜放眼量啊。

象現在這樣,既能佔據臺北之地,又不徹底激怒西班牙人,使其與自已不死不休,彼此尚有迴旋餘地,當爲最佳之處理方式。

還是等到自已的水師進一步壯大,到了足以與西班牙的亞洲艦隊相抗衡之時,再出兵呂宋,把盤據其中作惡多端的西班牙人徹底消滅,再爲那2萬名屈死的漢人百姓,報此深仇大恨吧。

“這聖多明哥城,從此改名爲臺北縣,雞籠港改名爲基隆港,這駐守官府邸,今後改建成官署,這座洋人教堂,今後改建成孩童學堂,原西班牙軍營,則由平南營各部軍兵輪流駐守。從今之後,來臺灣的居民百姓,皆優先安排至這臺北之地。。。。。。“

心情大好的李嘯,一路查看,一邊一路下達命令。

隨行的文官與將領,紛紛點頭同意,記下了李嘯的安排。

不多時,入城清點物品的文官們,向李嘯稟報,城中倉庫已然空乏,僅有存糧一千餘石,銀子五千餘兩,以及數百枚鷹頭銀幣而已。

李嘯點點頭,示意知道了,心裡卻不覺愈發感慨。

沒想到啊,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現在竟窮困窘迫成這個樣子。難怪在真實歷史上,在西班牙自拆這聖多明哥城後,原先的附屬國荷蘭,立即要向這衰弱不堪的老主人宣戰,並完全奪佔整個臺灣。

一個時辰後,全城的西班牙人皆已被押在一起,惶然不安的他們,有如喪家之犬一般,被李嘯的手下軍兵,推斥喝罵着押往雞籠港。

特里埃垂着頭,連盔甲都被剝去,身無一物的他,灰頭土臉地走在西班牙士兵之中。

不過,他的手裡,卻還緊緊地拉着情婦阿蘇塞娜的手。此時的阿蘇塞娜,則是臉色陰沉地跟着他低頭前行,嘴巴里猶在嘟囔着誰也聽不清的話語。

李嘯亦與這些押送軍兵一同前往雞籠港,到達港口後,李嘯的目光,迅速地被那艘四桅蓋倫帆船戰艦,深深吸引住了。

這條四桅蓋倫帆船戰艦,長達七十米排水量達到一千二百噸,體積與李嘯軍水師的旗艦升龍號差相彷彿。在那六艘被俘的西班牙艦船中,有鶴立雞羣之態。

李嘯注意到,這條四桅蓋倫大帆船上,前面兩桅掛的是攔帆,後兩桅掛的是三角帆。整條大戰艦上,雙層炮甲板上各有三十門大炮,船首尾還各有一共二十四門大炮,總共擁有八十四門大炮。這看似狹長的船型,卻擁有着強大的火力和極強的機動性,一眼看去,就如同一隻海洋巨鯨。

李嘯的水師副總頭,荷蘭人約瑟夫,不知何時到了他身後,見李嘯對這條蓋倫船看得這般仔細,便向他介紹道:“李大人,這便是有名的西班牙蓋倫大帆船,它般身狹長,體量龐大,火炮衆多,是典型的西班牙人風格。我國的各類戰列艦,卻亦是多受其影響呢。象這艘蓋倫大帆船,已完全達到了我荷蘭海軍二級戰列艦的標準,可以說是僅次於李大人的升龍號。而且這蓋倫帆船,因其機動性強,又火力強勁,已然風靡整個歐洲大陸,各國之間,唯有體積與桅數不同而已。據說當年西班牙和英國人海戰,英國人就是靠改進西班牙人的蓋倫戰艦,利用機動與穿插,徹底打敗了西班牙那戰術呆板,調度失靈的無敵艦隊。。。。。。”

約瑟夫侃侃而談,聽得李嘯不停點頭。

不多時,西班牙人紛紛登上那兩艘武裝商船,另外四艘艦船上的水手與軍兵,因現在李嘯軍中有充足的後備水師兵員,故李嘯同樣令他們登上這二艘商船返回。

“李伯爵,我們後會有期。“特里埃站在船舷處,苦笑着向李嘯揮了揮手。

“嗯,希望能後會有期。“李嘯回給他一個溫暖的笑容。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十五章 反目第十六章 暗謀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十五章 反目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
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五百四十三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十五章 反目第十六章 暗謀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六十章 劫持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十五章 反目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百四十四章 鐵模鑄炮成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兵緬甸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下之狼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彰化城 馬鈴薯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