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夜援

夕陽西沒遠山之際,李嘯全軍,從金家莊堡出發,在兩名祖大樂部騎兵的引領之下,快速南行。

濃稠如血的餘暉,塗滿了整個曠茫乾裂的大地,亦將鐵甲森森鐵流滾滾的李嘯軍全部包裹。每個人、每匹馬、每件兵器都被映照成對比鮮明的黑紅兩色,充滿了一種粗獷而凌厲的感覺,有如一副天然的抽象派畫作。

李嘯軍此次出援祖大樂部,除了60名魯密銃手外,全部出征。而之所不帶魯密銃手,則是因爲天色太晚光線不足,他們無法裝填火銃,故帶上無益。

在李嘯軍緊急向南行進之時,南河南岸一處斜坡上,身着山文甲的遼東前鋒營副總兵祖大樂,看着自已的軍陣被三面圍定的韃子壓得越來越小,看着那些跟隨自已,千里迢迢從遼西錦州趕到這宣府龍門衛的一衆遼東的軍兵兄弟,不斷地慘叫着死在韃子凌厲的刀劍之下,他的臉上,寫滿了絕望。

祖大樂下意識地又四面張望了一下,月影朦朧中,天地間除了夜色茫茫,哪裡有半個援兵的影子。

祖大樂臉上,突然劃過一絲苦笑。

大明官軍,早已畏韃如虎。見死不救,一心自保,死道友不死貧道,早已是各地明軍的習慣性選擇,自已現在的處境,也不過是重複了一遍從前無數明軍覆滅時的場景而已。

“沒想到,我祖大樂廝殺一生,今晚卻要死於此地!”祖大樂一聲長嘆,手中的長劍,艱難地往自已脖子上擱去。

一隻粗壯的右手,死死地按住了祖大樂拿劍的手。

“大人,不可自棄!事到如今,我軍敗局已定,唯有棄車保帥,方是唯一出路!”家丁隊長金大奎右手緊捏着祖大樂的右手,聲帶哭腔地勸道。

“混帳!你要本將捨棄這一衆遼東的老兄弟,還不如拿刀殺了本將!”祖大樂咬牙怒罵。

“大人!眼下不是意氣用事之時!現在援軍遲遲不來,我軍敗局已定,若是全軍盡死於此地,於事何益!若大人您能搶在韃子破陣前,渡河逃去,爲我軍留點種子,那麼這一衆老兄弟的死,也還算有價值了!”金大奎哀聲苦勸。

祖大樂臉上抽搐,鬍鬚直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大人,我軍崩潰在即,再不走,可就晚了!”

祖大樂有如一具木偶,兩行濁淚卻奪眶而出,緩緩滑落。

見得主將這般猶豫,金大奎急得直咬牙。

這時,一隻呼嘯而來的狠毒箭矢,獰笑着穿過祖大樂臂甲,深深射入了祖大樂左臂之中,鮮血瞬間浸滿了滿是塵沙的內襟。

祖大樂一聲悶哼,險些從馬上摔下來,幸被旁邊的家丁趕緊扶住。

金大奎雙眼血紅,他隨即咬牙大喝:“祖大人已然負傷,全體家丁聽我之令,速速護送祖總兵過河!”

“得令!”

一衆騎兵拔頭,踏入波光盪漾的南河中,踩起大片的水花。

金大奎一手駕馬,另一隻手緊牽着祖大樂坐騎的繮繩,急急踏入南河之中。

祖大樂沒有說話,臂部中箭的他,一臉灰敗的神情,木然地跟隨着金大奎行動。

直至此時,李嘯部方剛剛趕到。

李嘯全軍行了半個時辰,已可遠遠看到,南邊那在月色照耀下,有如一條銀色絲帶一般的南河,同時,耳邊也可以聽到,從南河邊上,正傳殺陣陣微弱的廝殺打鬥與吶喊喧譁的聲音。

“李大人,你快看,祖總兵正帶着騎兵過河!”那名騎兵眼尖,手指前方,高聲說道。

李嘯凝眉細看,果然,可以看影影綽綽地看到,有好幾十名騎兵,正簇擁着一名將領,衝入了南河之中。

而在這些騎兵身後,則是人影更加細小的步兵們,正在拼死阻擋韃子大軍的衝擊。

見此情景,李嘯心下,猛地一沉。

祖大樂部,完了!

他看來出來,在將領棄軍而逃的情況下,祖大樂部那些步兵已是即將崩潰。

李嘯明白,形勢已然這般危急,那祖大樂把那些步兵當成阻敵之棄子,實爲無奈的丟車保帥之策。不然,只怕祖大樂全軍,都要葬送在這南河南岸了。

“全軍停步!就地擺開陣勢,全體飛鷂子,隨本官上前接應祖總兵退回!”

李嘯冷冷下令。

兩名騎兵大驚,他們哀聲叫道:“李大人,我遼東兵馬,皆在南岸,若不緊急援救,只怕要全軍覆滅在即了!”

“說這話有甚用!李某非不想救,實不能救!現在這些遼東軍兵,主帥已逃,又被四面圍定,崩潰已在須臾,我軍根本就趕不到河邊!”

李嘯面沉如鐵,他的這句話,讓二名騎兵無言以對。兩人對視了一眼,紛紛抱頭痛哭。

李嘯沒時間跟他們多說什麼,他立即下令,令甲總總長田威,讓全體戰兵就地立刻擺開戰陣,以備韃子大軍渡河前擊。

щщщ✿тtκan✿c○

事到如今,李嘯明白,祖大樂部大勢已去,唯有努力將祖大樂本人救出,纔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那種主角威武霸氣,只要一出場,便是光環齊開敵軍破膽之類的景象,只會在那些高度意.淫的穿越文中出現吧。

李嘯下令完畢,便自已親率50名飛鷂子,疾速向南河北岸縱馬狂奔而去。

殘酷戰爭中,壞事總比好事來得快。

李嘯與一衆飛鷂子纔剛起步,便聽得南河對面傳來陣陣哭喊哀嚎之聲,夾雜着韃子得意的狂吼與獰笑聲。

此時,祖大樂及一衆家丁剛剛在南河中跋涉了一半之路,那些南岸剩餘的祖大樂部軍兵,終於全部崩潰了。

他們哭泣着扔了刀劍,紛紛下跪投降,而殺紅了眼的韃子,卻根本不想給他們活路。刀砍劍劈,槍刺馬踏,快速而殘忍地收割着這些祖大樂部軍兵年輕的生命,整個南河南岸屍枕狼籍,血沃荒野,慘不忍睹。

在河流中艱難跋涉的祖大樂金大奎等人,人人臉上滿是憤恨與悲哀交織的神色,紛紛猛磕馬肚,奮力向北岸移動。

想跑,沒那麼容易!

二百多名全副武裝的韃騎,挺槍躍馬,呼嘯着踏過地上已死或未死的祖大樂部軍兵,在一片瘮人的慘叫聲中,猛衝入南河中,欲將遁逃的祖大樂等人一舉擒獲。

而在南岸邊,有上百名跟役弓箭手,盤腰拉弓,對着祖大樂等人的後背,連連拋射。

祖大樂等人,見得身後有追兵襲來,又聽得有呼嘯的箭矢聲襲來,人人愈發驚恐,隊伍散亂了許多。三名家丁騎兵瞬間中箭,慘叫着倒在滾滾東去的南河內,隨即便被衝得無影無蹤。

祖大樂金大奎等人悲不自勝,卻不敢稍作停留。

向北岸艱難跋涉之路,成了一條用鮮血與死亡鋪就的路徑。

不停地有中箭的家丁騎兵,慘叫着掉了馬來,隨即被滾滾的南河所吞噬,還有兩名騎兵因爲慌亂,控馬不穩,連人帶馬摔入河中,便再未見浮起。

一根銳利的輕箭,以一種輕快的姿勢飛來,發出細微的鳴叫,擦着祖大樂的山文甲掩心鏡邊緣,兇狠地鑽入祖大樂後背。

一陣劇痛傳來,祖大樂幾乎又險些落馬,幸得旁邊的騎兵疾手快,一把托住了他,纔沒有讓他掉入河中。

“諸位,你們自逃去吧,老夫怕是撐不住了。”

祖大樂臉色蒼白,手臂與背部不停失血的他,從體力到精神上,都已近乎衰竭。而在此時,他感覺眼前的粼粼河流,對岸的蒼茫大地,都似乎開始變得朦朧而不真實,一種前所未有的睏倦,悄悄地將他徹底包裹。

“大人,別泄氣,打起精神來!再堅持一會,我們就上岸了!”祖大樂耳邊,金大奎的聲音在大聲嘶喊,滿是悲涼。

金大奎與另一名騎兵,緊緊地夾在祖大樂兩邊,以防止祖大樂體力不支掉落,同時他緊緊扯着祖大樂馬匹的繮繩,斷續向北岸艱難而行。

箭雨紛飛,矢聲呼嘯,在祖大樂部終於踏上北岸邊緣之際,全部的家丁騎兵中,中箭落馬者,已過了大半。

背後呼嘯的箭矢聲,已經消失了,韃子步兵們開始就地打掃戰場。只有那二百多名韃騎,尚在河中跋涉而渡,對祖大樂一羣人緊追不捨。

金大奎咬着牙,奮力與另一名騎兵,將祖大樂的坐騎拉上北岸。

望着僅剩下十來名家丁騎兵,金大奎一臉悲憤莫名。他還未說話,肩膀上,猛然地靠過一件東西。

是祖大樂的腦袋。

掙扎着終於過了河的祖大樂,此刻終於再也支持不住,暈了過去。

“大人啊!”金大奎一聲哀叫,他的臉上,與所有的殘餘家丁騎兵一樣,寫滿了絕望。

現在各人已是人馬俱乏,而主將已然昏迷,再難行動。眼下的局面,真可謂是陷入了絕境!

怎麼辦?

難道,要向這些追了上來的韃子投降麼?

扶着昏厥過去的祖大樂,家丁隊長金大奎腦中,突然一片可怕的空白。

“金隊長,快看,北邊好象有官軍來了!”

一個騎兵滿含驚喜的聲音,響起在金大奎耳邊。

金大奎猛地擡頭,果然,一隊身着黑色鐵鱗甲的明軍騎兵,正飛一般地向自已的方向猛衝過來。

金大奎突然淚涌如泉,有如撈到救命稻草的他,近乎瘋狂地向那些明軍騎兵們揮手吶喊。

朦朧月色下,李嘯已遠遠地看到,祖大樂正被一名家丁隊長模樣的人抱在懷中,內心焦灼如火的李嘯,猛磕胯下寶馬墨電,墨電一聲長嘶,愈發加快了奔跑的速度。

很快,李嘯一騎當先,率領着一衆飛鷂子騎兵,有如旋風一般,疾速來到金大奎面前。

金大奎喘着粗氣,正想向李嘯說明一番,卻被李嘯一個手勢緊急制止。

“此處不是說話之地,爾等隨我速速撤回!”

一臉沉峻的李嘯,從金大奎懷裡接過祖大樂,橫擱在自已雙腿之上,隨即拔轉馬頭,向李嘯軍本陣回沖而去。

李嘯及一衆飛鷂子飛奔在前,金大奎等人緊跟於後。

李嘯軍剛剛跑出了二百來步,那二百多名韃騎,也都紛紛上岸。

韃騎們眼見得逃走的殘餘家丁騎兵及李嘯部來援的一衆飛鷂子,不過總共60多人,立刻人人臉上滿是欣喜興奮之情,他們發出一迭串野獸般嚎叫,縱馬疾追而來。

韃騎追得很快,與前面逃奔的李嘯及金大奎等人的距離不斷縮短。

金大奎部因爲人馬俱乏,體力已是不支,北逃的速度愈來愈慢,而李嘯軍的飛鷂子,爲了保證他們能順利跟上,也不得不放慢腳步。

見得明軍頹態明顯,韃騎們人人臉上皆是貪婪之色。

他們感覺自已有如一羣正在草原逗溜黃羊的羣狼,在把黃羊追得精疲力竭之際,再給它們兇猛一擊,致其於死地。

一百步。

五十步。

二十步!

眼前就要追上金大奎及一衆家丁騎兵的韃騎們,紛紛從身上取下飛斧、飛刀,投錘,鐵蒺藜骨朵之類投擲武器,瞄準着準備向那些隊形散亂,人馬皆盡崩潰的家丁騎兵後背擲去!

這時,所有人都聽到了一陣奇異的響聲。

那是整齊的腳步聲,與嘩嘩的鐵甲摩擦聲,清脆的刀劍碰撞聲混合在一起的聲音,開始有如蠶吃桑葉般細切,隨後,迅速地變得洪大無邊,似乎正從北方一個極廣闊的地界傳來。

所有的韃騎,不覺一滯。

這些極有戰鬥經驗的韃子,立刻都明白了,有大批訓練有素的明軍步兵,正向自已包圍而來。

韃騎們這一猶豫,金大奎及一衆家丁騎兵,卻是絲毫未停下狂逃的步伐,他們迅速地消失在從北面漫天涌來的黑色步兵中。

被洶涌而來的步兵大大分心的韃騎們,扔出的投擲武器亦是大失準頭,只有一枚飛斧與一枚飛刀擊中對逃命的家丁騎兵,給他們造成了一點輕傷。

面對着遠處那一排排在月色中閃着寒冷的光芒的雪亮長槍,每一個韃騎都不覺變了臉色。

他們不是傻瓜,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硬往如長槍森林般的步兵戰陣中撞去的話,無異於找死。

可惜呀,到手的大魚,竟還讓他跑了。

韃騎們臉上皆是不甘之色。

他們臉上的不甘,很快變成了驚愕。

因爲越來越響的馬蹄聲,忽然動地而來。

一隊擺着楔形戰陣的重甲騎兵,彷彿有如從昏蒙夜色中涌現的黑色魅影,從一側的一處斜坡上,向着正猶豫不決的韃騎們猛衝而來!

韃騎們猛省過來,他們發出一陣淒厲的尖嘯,紛紛拔轉馬頭欲掉頭南返而去。

晚了。

已充分加速的重甲騎兵,整個楔形戰陣有如一根巨大的黑刺,狠狠地戳入了散亂的韃騎陣中。

那些手持騎槍的奮力衝鋒重甲騎兵們,則有如嗜血的死神,瘋狂收割着兩旁那些閃避不及的韃騎性命。在一片慘烈的哀嚎聲中,玄虎重騎從韃騎陣中犁出了一道寬闊筆直的血路。

有四十多名韃子,在玄虎重騎這一凌厲的突襲中,或死或傷。

而玄虎重騎,只有三名騎兵受了輕傷。

昏蒙夜色中,玄虎重騎突出其來的凌厲衝擊,及其造成的巨大死亡,形成了強烈至極的恐怖感,竟讓這些久歷戰陣的韃騎一擊而潰。

他們無絲毫戀戰之心,紛紛尖叫着縱馬南逃而去,紛亂的馬蹄踩爆了那些受傷韃子的腹部與胸腔,發出沉悶可怕的卟卟聲。待這些驚恐逃去的韃騎離去後,原本在地上翻滾哀嚎的衆多受傷韃子,已是寂靜無聲一動不動。

田威的玄虎重騎並未追趕,而是迅速全體下馬,就地斬下那些韃子首級,剝下他們的盔甲,還順便收攏了十六匹來不及逃散的健全韃子戰馬。

玄虎重騎們動作熟練快捷,斬首級、剝盔甲、取武器,收馬匹,這一系列動作在五六分鐘內便全部完成。隨即,人人皆獲戰利品,一臉喜悅的他們,與那些李嘯軍步兵一樣,掉頭北返金家莊堡。

此刻,已近亥時。

天地之間,重新安靜下來。

已變得輕涼的晚風,吹散了月亮旁邊的烏雲,映照大地的月暉,變得明亮而溫柔,宛如一位亙古吟唱的聖潔歌女,將南河兩岸,那些橫七豎八屍體中潛藏的人類靈魂,喚醒並帶走,一同去了再無紛爭與廝殺的安樂國度,永不復返。

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二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十章 門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十八章 背叛
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言以述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二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野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使獻頭,以促合盟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十章 門第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城陷落,直攻遼陽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七十八章 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