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

“二位主子,你們速換衣服,便乘那艘明船去罷!”

在嶽託親信的安排下,額弼綸與卓那希急急換上了普通的漢人衣服,混入一羣衣衫襤褸的遼東流民之中,擠上了那艘明國的走私商船。

當時的明國走私商船,除了向後金走私貨物外,另外也會偷偷地拉些欲歸明朝的遼東流民回來,當然,前提條件是,這些流民出得起坐船的價錢。

畢竟,船上空間有限,船老大要收每個人十兩銀子的上船價格,也就不足爲怪了。

交錢上船的流民共有500多人,這樣一來,整條商船光運載流民便可得到5000多兩銀子,船老大自然喜不自勝,一臉笑容。

商船一路南下,平靜地過了三天。

遼東十月的天氣,已是頗爲寒冷,海風呼嘯凜冽,身着破爛漢民服飾的額弼綸卓那希,擠在那一堆鳩形鷎面衣衫襤褸的流民之中,皆冷得直打哆嗦。

由於流民人數衆多,擠在其中的他倆,一點也不顯眼,卻也爲他們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只是誰也沒想到,三天後的黃昏,船隻剛繞過了老鐵山水道,才掉頭向南往登州方向行了不遠,便遇上了前來巡邏輯私的明軍水師。

船老大頓時面如土色,他知道,被水師抓住自已船上的走私物品後,那可是凌遲處死的命運!於是,他下令所有槳手全力划船,想趁着越來越黑的天色逃離。

不過,他最終沒能幸運脫逃,商船被明軍水師追上,開炮炸沉,全船人員皆掉入海中。

落入冰冷海水中的船員與流民,慘叫連連,連呼救命。

而擊沉商船的明軍水師,則彷彿充耳不聞一般,他們笑嘻嘻地聚在船舷處看着,這些在冰冷海水中哭泣掙指扎的人羣,有如在欣賞一部好戲一般,然後,毫無憐憫地掉頭離開。

“卓那希,快,快爬上去!”

額弼綸眼疾手快,強壯的雙手死死地抓住了一大塊炸下來的船舷浮木,然後盡力將卓那希推到浮木上面。

接着,他自已也跟着爬了上去,隨後以手作槳,把這浮木,盡力朝遠離人羣的方向劃開。

他知道,這塊浮木承載了兩人的重量,已是到了極限,若再有人爬上來,怕是隻能三人皆亡了。

由於他的急智與果斷,使他們幸運地逃脫了與其他人一樣,在海中最終淹死的悲慘命運。

當月亮升起來時,海上落水的人們那哭泣掙扎之聲漸漸消失,額弼綸放眼望去,那些淹死的屍首,亂七豎八地浮在海面上,有如睡着了一般,海面上一片寂靜,只有呼嘯的海風在不停悲鳴。

明亮的月光靜靜照耀這片死寂的水域,將海上那一大塊隨風飄浮的船舷浮木,抹上一層哀傷的銀色。

被冰冷的海水溼透了頭髮與衣衫,並在海中掙扎時嗆了好幾口鹹腥海水的卓那希,一動不動地趴伏在浮木上,不停咳嗽的她,看着蹲坐在自已面前,正一臉焦急地看着自已的額弼綸,努力向他擠出一個慘淡的笑容。

額弼綸見她眼神空洞而消沉,忙顫聲說道:“卓那希,堅持住!到了天亮後,可能就會有漁民來救我們。”

卓那希輕輕地搖了搖頭,又一疊聲地劇烈咳嗽。

“我,我活不到天亮了,我渾身發冷,好累,好睏。”卓那希喘着氣,艱難地說道。

“不要!卓那希,千萬別睡着!”額弼綸吼道,他知道,在這寒冷的海面上,一旦睡着,基本上就是要死了。

他將卓那希緊緊摟在懷裡,想盡力用體溫給她一些溫暖。

而被他緊緊摟在懷中的卓那希,雙眼呆滯地仰望天空。

那一輪銀白的明月,有如一張溫柔可親的笑臉。

哦,那是母親莽古濟的笑臉,在歡迎自已要回到她身邊了。

卓那希臉上涌出慘笑,兩行淚水又潸然而落。

額娘,女兒就要來見你了,就要離開這個充滿了罪惡與殺伐的世界,去和你在一起了,在那永遠明淨的樂土中,我們永遠不分開,永遠在一起。

臉上浮起淡淡笑容的卓那希,眼神中閃着異樣的光采,她喃喃囈語道:“堂哥,我額娘就要從月亮上下來接我了,真好,真好。。。。。。”

額弼綸緊緊地摟着她,放聲大哭:“卓那希,你不會死的,你不會的。。。。。。”

卓那希擠出一絲笑容:“堂哥,不要難過,有額娘來接我,我很開心,你就好好活下去罷。”

“不要,我不准你死!”額弼綸大吼道。

卓那希冰冷的手指,拂過額弼綸臉龐,費力地說道:“堂哥,我離開前,給你唱首歌吧。是小時候,也是這樣晴朗的月夜,額娘唱給我聽的,咳咳,希望你到了明國,能過上象人樣的日子。”

縹渺的歌聲斷續地響起,一串串充滿哀傷的細小音符,從卓那希嘴中緩緩流出,消失在冰冷的海面上。

“月兒、月兒、你高高地飛,

高高地飛呀,

飛過藍藍夜空,

飛過千山萬水,

飛到我的夢裡歸。。。。。。”

摟着懷裡越來越冰涼,歌聲越來越微弱的堂妹卓那希,額弼綸嚎啕大哭。

“皇太極!豪格!你們這些無恥王八蛋!老子與你們勢不兩立!”

額弼綸憤怒的聲音,在凜風中嘶吼。

陷入絕望的他,涕淚縱橫,卻再無辦法。

彷彿過了許久,一陣微弱的異響,傳入意識同樣越來越迷離的他的耳邊。

感覺驚異的額弼綸猛地驚醒,他張目四望,很快,他原本憤怒痛苦的臉上,頓時涌現了無盡的狂喜之色。

他看到,四艘披着銀白月光的船隻,彷彿從海天相交地平線處冒出,正從南向北,向自已的方向駛來。

求生的慾望立刻從額弼綸心中熊熊竄起,他對懷中將近昏迷的卓那希大聲吼道:“卓那希,挺住啊!有船來了!我們有救了!”

他大聲喊完,便放下已然昏厥的卓那希,又脫下身下的衣服,在努力站穩在浮木上後,便用力地大力揮舞衣服,向越來越近駛過來的船隻,示意求援。

很快,船隊似乎也發現了,在明亮月光下,正在奮力揮舞衣服求救的額弼綸,那艘領頭船隻偏行過來,在快靠近浮木之處停下,然後放下一道軟梯。

心下大喜的額弼綸,連忙用衣服將卓那希捆好,牢牢地綁在自已背上,隨後躍上軟梯向上攀爬。

船上的人開始協助他,幾個人一起奮力抽梯,很快,精疲力竭的額弼綸翻上船舷,一下子跌坐於地。

捆綁卓那希的衣服散開,卓那希撲通一聲,軟軟地倒在甲板上。

幾個看似頭領模樣的人快步向額弼綸走來。

走在最前面的,便是赤鳳總兵李嘯。

跟在他後面的,是東江鎮的遊擊將軍袁安邦,和李嘯軍水師總頭馮式。

前往東江鎮皮島的李嘯,幸運的在這裡搭救了額弼綸卓那希二人。

原來,這幾個月來,李嘯見東江鎮一直沒送來火器工匠,心急不已的他,便親自帶着一衆護衛,以及水師總頭馮式,隨着來赤鳳衛採買商貨的東江鎮船隻,前往皮島,準備去親自把這些李嘯軍急缺的匠人迎請過來。

其實,李嘯此次前往皮島,不單是要挖那些火器匠人過來,他還有一項任務,那便是,拜見東江鎮總兵沈世奎,和他談妥條件,爭取把東江鎮的海洋島,收入自已的麾下。

這是李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

這座東江鎮的下屬島嶼――海洋島,屬於長山羣島島羣中的一座,是東江鎮下轄的最大,卻最偏遠的海島,全島面積19.3平方公里,距旅順76海里。在這座島上,人口寥落,只有20多戶漁民常居此地。

而因爲此島荒僻偏遠,非是戰略要地,對東江鎮不甚重要,東江鎮總兵沈世奎,只派了200多名老弱軍兵,在此地長期駐守。

李嘯之所以對這海洋島這般感興趣,除了因爲此島面積甚大外,乃是因爲,這海洋島上,有一個名爲“太平灣”的天然深水港灣,因此灣開口狹窄,可擋四面之風,任憑灣外浪濤洶涌,港內仍水平如鏡,是艦艇和漁船的避風良港,故當地的漁民稱之爲“太平灣”。

這樣的天然良港,在混吃度日的東江鎮手中,基本無甚作用,但如果李嘯能將其據爲已有,卻可以把它開發成一個優良的水師基地。

現在赤鳳衛沿海的土地,除修建了大型商業港口龍口灣外,其餘的地方大部皆爲灘塗,且基本上都被開發爲鹽場,故李嘯實際上沒有能作爲水師駐紮的大型港灣,如果能得到這海洋島,卻是給自已的水師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發展據點。

這座海洋島,李嘯打算,將來除了興建軍港外,還要在上面建立大型制船廠,自已生產各種類型的船隻。而島內其它地方,用於曬鹽或生產漁製品。

在這座偏遠的海島上組建設水師,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便是,因爲此地荒僻,李嘯可以在這裡大規模組建水師,卻不必擔心會引來一衆同僚的嫉恨,從而爲自已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李嘯知道,如果按歷史進程,到崇禎十年時,東江鎮會徹底完蛋,包括皮島在內的全部島嶼,皆會爲清軍佔據,如果自已能據有這座海洋島,並把它經營完善的話,那麼,無疑自已會在後金的下腹部,插入了顆隱藏得極深的釘子。

也許,已是苟延殘喘的東江鎮,它的未來,會在我的手中延續。。。。。。

額弼綸用一種十分警惕的眼神,看着昂然站立在自已面前,頭戴銀絲盤鉸青晶玉束髮冠,身穿大紅色前胸與後背均有猛虎圖案正三品武官服,腰繫金荔枝鈒花纏玉帶,佩戴精美的指揮使雙虎銀玉牌,足穿黑犀厚面直縫官靴,腰佩鋒利龍吟劍,英姿挺拔、雄武非凡的李嘯時,一時頭腦一片空白。

“你是何處人氏,姓甚名誰,怎麼會落到海里?”

李嘯的聲音,十分溫和,卻有種不容抗拒的威嚴。

額弼綸聽不懂他的漢話,心中一急,卻是一迭聲的女真語說出來。

“操,原來是個韃子。”一旁的袁安邦冷笑起來:“繞這麼個大彎,卻救了個韃子,依我看,不如一刀宰了算了。”

李嘯輕輕一皺眉頭,便喚來旁邊的馮式,問道:“馮式,你曾與女真人貿易,應該懂些女真話吧,這個韃子說的是什麼?”

“稟大人,此人說的是,他們是忠於明朝的女真遺民,隨着明國船隻南下,卻因爲船隻損毀,落入海中,幸得大人救了他們,十分感謝。說這個女子是他妹妹,已是生命垂危,求我們速速救她。”

李嘯哦了一聲,便對馮式說道:“那你跟他說,着他們兩個先去船艙休息,並安排醫師去療治那名女子便是。”

馮式隨後,將李嘯的話語說給額弼綸聽,額弼綸聽完,一臉感激之色,連連向李嘯磕頭不止,在卓那希被軍士扶下去後,他又朗聲向李嘯問了一句話。

“大人,這韃子說,大人這般仁德,敢問大人貴姓?”

“哦,此人便有些意思。”李嘯笑了起來:“那你告訴他本官名諱。”

馮式將李嘯名字對額弼綸說了後,沒想到,額弼綸竟一臉驚訝之色,又急急地說了一段話。

“大人,他在問,說大人是不是那個在宣府鎮金家莊堡大破正藍旗的李嘯。”

李嘯心下猛地一驚,原本拔腳欲走的他,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憔悴潦倒的女真壯漢。

此人竟知自已這般往事,卻不知是何來路?

李嘯心思一動,便令袁安邦等東江鎮軍兵先行離開的,又令馮式領着額弼綸,來到船中自已的單獨居所,進行密談。

“你從實道來,你到底是誰?”李嘯低聲而嚴厲地喝問。

額弼綸繃着臉,許久才擡起頭,他直視着李嘯銳利的眼神,甕聲甕氣地回覆道:“在下愛新覺羅。額弼綸,乃原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長子,因受皇太極迫害,走投無路,現機緣湊巧,得遇李大人,願在李大人手下,忠心效力爲是!”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章 女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婚之夜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二百四十七章 近島海戰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六百二十三章 割讓旅順,爲見面禮第三章 女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十一章 凝聚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三十八章 郭子儀還是安祿山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的收穫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