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

1917年,劉芾迎來了他穿越以來的第31年,如今,作爲一個統治着幾千萬人口和上百萬領土面積的國家的總統,他已經47歲了。在這30年中,他以臺灣這個小島爲基地,苦心經營,終於建立了一個還算強大的國家。雖然這個國家現在還處於大開發階段,而且大部分人民的生活還只能用貧困來形容,但是如果能平穩過渡幾年,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讓所有國民都生活得有希望、有尊嚴的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

雖然這個國家是由近百個民族所組成的,而且聯邦的政策也是所有民族平等,不過實質上還是一個以華人爲主的國家,因爲所有的官方語言都是漢語,從小學開始,學生們就只能學習漢語,使用華人的文字,熟悉華人的歷史,甚至過華人的節日,估計過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後,除了能從相貌上有些區別之外,大家也就沒啥區別了。

就在劉芾處心積慮的想搞個民族大融合的時候,一個很不和諧的聲音從南海聯邦的鄰國傳了過來。剛開始還只是少數的海商們在茶餘飯後互相議論,涉及面並不是很廣,南海聯邦政府也沒有留意到。但是隨着內務部的介入,一個很驚人的消息被擺上了劉芾的辦公桌,荷屬東印度地區,發生了排華運動,而且牽涉的地區很多,幾乎遍佈了整個爪哇島地區。

在內務部的這份報告中提到,在爪哇島上,由一個叫“伊斯蘭聯盟”的組織挑頭,鼓動當地人參與對華人的商店和住宅進行焚燒、對當地的華人居民進行驅逐甚至殺害等活動,而且這種活動並不是現在纔開始的,而是從1912年起,就開始了。

劉芾看完了內務部的報告,又走到牆邊,看了看地圖,突然笑了。這到不是劉芾冷血,看到海外華人被欺負還高興,而是劉芾終於找到了一個進攻荷屬東印度的藉口。

從地圖上看,現在的南海聯邦的領土非常分散,除了安南三省是一整塊土地之外,臺灣島和菲律賓羣島都相距的比較遠一點,而且島嶼衆多。就在安南三省和菲律賓羣島之間,就夾着一個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也叫加裡曼丹島。

這個島的面積非常大,有近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南海聯邦的80%的面積。加裡曼丹島的地形和臺灣島差不多,中部爲高山,四周是平原,雖然沒有什麼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加裡曼丹島到位於整個東南亞的中心部分,西邊是蘇門答臘島和馬六甲海峽的東側出口;北邊隔着南中國海和安南省相鄰;東北邊是菲律賓羣島;東邊隔着望加錫海峽和蘇拉威西島面對面;而南邊穿過爪哇海,就是爪哇島了。

在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吞併了菲律賓羣島之後,按照劉芾的計劃,下一步就是加裡曼丹島到了,不過由於英屬的馬來西亞有一部分領土在加裡曼丹島上,所以劉芾不能像進攻法屬印度支那一樣,毫無藉口的就對加裡曼丹島用兵,那樣會激怒英國人,還將得罪美國人,搞不好英國人和德國人弄個啥停戰協議的,先過來和自己拼命。

不過現在,有了爪哇島上的排華運動當藉口,劉芾可以非常理直氣壯的衝上加裡曼丹島,打擊荷蘭這個殖民地,並且再以加裡曼丹島爲基地,繼續向南,直接殺上爪哇島。而爪哇島的南側,就是另一塊非常讓劉芾垂涎的大陸,澳洲!

在這個時期的東南亞格局中,除了法國人的印度支那地區和英國人的印度和馬來西亞地區外,最大的一個西方殖民地就是荷屬東印度地區了,它包括了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全部國土,貫穿了整個東南亞的南部地區。

從歷史上看,荷蘭人在16世紀就已經登上了這塊土地,而他們上岸的地方,正是爪哇島,並且在上面建立了商站,收購當地的香料。後來,荷蘭人攻佔了爪哇全島,並把當時的雅加達命名爲巴達維亞,作爲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

後來,荷蘭人又趕跑了比他們來的還早的葡萄牙人,佔領了蘇門答臘島和加裡曼丹島的大部分,並在東印度公司解散之後,正式由荷蘭政府接管,並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島嶼都統稱爲荷屬東印度。

在東印度公司建設巴達維亞的時候,他們用各種優惠條件,吸引華人去巴城經商和工作,作爲當時東南亞著名的香料貿易港口,在1658年,巴城之中就有大約5000多華人,而在全爪哇島上的華人,荷蘭人也沒有準確的統計過。

經過幾百年的繁衍和補充,到了這個時代,居住在荷屬東印度的華人已經接近百萬。其中土生華人約佔了一半,然後是福建華僑最多,剩下的是客家人和廣東肇慶籍。

華人在荷屬東印度大概分爲3種職業,一是在蘇門答臘島上,哪裡的華人大多數是被荷蘭人從大陸販賣過去的勞工;而是在婆羅洲,這裡的華人大多數是客家人,他們在這裡從事採礦和淘金等職業;而在爪哇島上,華人主要從事的是放貸業務,也就是高利貸。

從業務範疇和最終的結果來看,這些爪哇島上的華人與很多地方的猶太人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在當地以少數民族的身份去從事一些金融業務,最後由於侵犯了當地人過多的利益而被以各種名義迫害。

當時在爪哇島上大概有30萬華人,只佔人口比例的1%左右,而正是這百分之一的華人,控制了整個爪哇島上的經濟和貿易方式。

爪哇島土地肥沃,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種地,這裡生產菸葉、香料、染料、木棉、木薯和糖等農作物,而華人在這裡,對當地人放貸,提供給他們種子、貸款等,然後由當地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菸草或其它作物,然後按照契約把收穫的作物交給華人放貸者。

然而,由於這種契約是用當地農民的土地作爲抵押物的,所以,慢慢的,很多因爲各種原因還不上貸款的當地人就失去了土地,而華人放貸者手中的土地反而越來越多,到了19世紀初的時候,華人利用手中的土地,建立了很多大型種植園、木棉廠、釀酒廠、印染廠、碾米廠和榨油廠,並僱傭當地失去土地的人到這些華人開辦的企業中工作勞動。

由於華人資金雄厚,而且通過對農民的信貸掌握了原料的來源,就等於控制了整條產業的上游,慢慢的,當地人開辦的種植園、工廠由於原料和銷路問題,競爭不過華人,從而被收購或倒閉,當地整個的產業鏈從頭到尾都被華人操控,引起了荷蘭人和當地人的不滿。

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3章 文化入侵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章 遇襲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29章 高歌猛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6章 戰爭擴大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3章 取證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30章 合作社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3章 基礎建設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9章 勢均力敵第66章 聯邦缺鐵第86章 險勝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33章 挑事專家第45章 民國(一)第74章 國防(二)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3章 親王喬治第30章 日本沉沒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9章 遇襲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9章 建國(一)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7章 有點緊張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48章 崩盤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1章 海戰第136章 眼紅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36章 眼紅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87章 調整第74章 巴巴羅薩第66章 聯邦缺鐵第3章 行蹤泄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蘇德宣戰第21章 問題(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1章 戰備(一)第8章 越亂越好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6章 寶船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58章 中立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章 難題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5章 上當了第34章 暗度陳倉第30章 合作社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38章 珍珠港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71章 安南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57章 B-17
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3章 文化入侵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章 遇襲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29章 高歌猛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6章 戰爭擴大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3章 取證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30章 合作社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3章 基礎建設第23章 大戰結束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9章 勢均力敵第66章 聯邦缺鐵第86章 險勝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33章 挑事專家第45章 民國(一)第74章 國防(二)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3章 親王喬治第30章 日本沉沒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9章 遇襲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9章 建國(一)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7章 有點緊張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48章 崩盤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1章 海戰第136章 眼紅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36章 眼紅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87章 調整第74章 巴巴羅薩第66章 聯邦缺鐵第3章 行蹤泄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蘇德宣戰第21章 問題(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1章 戰備(一)第8章 越亂越好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6章 寶船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58章 中立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章 難題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5章 上當了第34章 暗度陳倉第30章 合作社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38章 珍珠港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71章 安南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57章 B-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