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戰爭的準備

既然沒任何便宜可佔,劉芾也就不再關注這個西班牙內戰了,現在他也不是閒得沒事幹,聯邦國內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來做統一調度。比如在海軍和空軍的建設問題上,就很讓劉芾爲難。大規模擴編吧,受限於《華盛頓條約》,很多艦船無法建造,就算是用分段建造的方式提前建造出來一批部件預備着,但是大型軍艦下水之後的舾裝和試航也需要時間,這就牽扯到何時動手組裝的問題了。

現在已經是1936年底,到劉芾預計的40年左右發生戰爭還有2到3年,按照聯邦國防部制定的計劃,屆時聯邦海軍將會擁有8到10艘重型航空母艦、8艘左右中型航空母艦、10艘左右的護航航空母艦、8艘重巡、150艘驅逐艦、150艘左右的潛艇、50艘大型補給艦和運輸船。

而聯邦目前只有4艘護航航空母艦和2艘中型航空母艦、8艘重巡(其中2艘新型號)、60艘驅逐艦(大型驅逐艦隻有15艘)、150艘潛艇(其中一半需要退役更換新型)、20艘補給艦和運輸船,離戰時所需的數量相差還很遠。

目前聯邦的5座海軍造船廠正在全力趕製大型驅逐艦和改進型逆戟鯨級潛艇,預計在2年之後可以達到預期數量。但是在重型航空母艦和新型洲級重巡的建造問題上,海軍部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來,造早了吧。會引起其它國家的警覺,造完了吧,趕不上國防部的計劃,這個問題最終也被扔給了劉芾,讓他最終拍板決定。

劉芾也仔細詢問了海軍和國防部,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按照聯邦海軍造船廠目前的產能,如果在不影響大型驅逐艦和潛艇的建造速度下,每年可以組裝2艘重型航空母艦或者3艘中型航空母艦並舾裝完畢,至於重巡的建造就必須得拖後了。

如此算來。從37年開始建造。一直到40年,聯邦海軍也只能擁有6艘重型航空母艦、2艘中型航空母艦、4艘護航航空母艦、2艘洲級重巡和4艘大洋級重巡、150艘驅逐艦、150艘潛艇和20艘後勤艦,離開戰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如果以這個建造速度,肯定是不成的。

既要數量夠。又不能提前生產建造。這個問題不光困擾着劉芾。海軍部和海軍造船廠的專家們也都愁白了頭髮。爲了這個問題,整整2個月的時間,劉芾聽取了海軍造船廠和海軍部很多專家和將領的彙報。又讓內務部和國防部考察了10多家比較大的私營造船廠,最終拍板決定,由海軍造船廠和私營造船廠共同來建造這一批船隻。

具體的安排是,由國防部對10傢俬營造船廠招標,選取其中的6家作爲聯邦海軍的建造承包商,讓私營船廠幫助聯邦海軍建造全部大型驅逐艦、後勤補給艦和重巡、重型航母的船體構件。

空餘出來的5家海軍造船廠就要投入重型航空母艦和重巡的組裝和舾裝任務,在3年內組裝和舾裝完畢8艘重型航空母艦和2艘洲級重巡2艘大洋級重巡,並在40年之前交付給海軍進行海試。其中第一艘重型航母必須在38年6月份之前舾裝完畢,交付海軍海試,以便讓海軍有充分的時間來調整這款全新的航母,另外韓海軍航空兵也需要一艘新式航母來讓飛行員們進行適應性訓練。

這個方案雖然最終解決了建造週期和建造數量的問題,但是在一些保密和技術泄露問題上卻又存在了漏洞,不過劉芾已經顧不上這些了,就算是技術泄露了出去,各國也不可能短期內掌握,而且爲了加強保密程度,這次參加海軍項目的所有私營造船廠都必須實行軍管,並派駐內務部特工進行監督,最大程度的減小泄密的可能。

解決完了海軍的問題,還有空軍和陸軍的問題在等着劉芾,雖然這些問題不再向海軍建造問題那樣棘手和麻煩,但終歸也是問題,就算不上報到劉芾這裡,劉芾也不可能不去過問,這麼多年的努力,就差這最後一步了,就算是累死,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偷懶。

空軍的主要問題就是並不在產能和建造週期上,而是在飛機型號的選定和生產數量上。在空軍內部慢慢的分成了2派,一派是高空轟炸派,一派是抵近攻擊派,這兩派最開始只不過是飛行員之間的相互鬥爭,結果戰爭擴大化了,把飛機設計師和空軍高級將領也給捲了進去,甚至連地勤人員也紛紛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這種爭論不僅在空軍中存在,而且還蔓延到了海軍航空兵部隊,他們倒不是爭論什麼高空轟炸和俯衝轟炸,而是爭論對地方艦隊的攻擊到底是用魚雷還是用俯衝轟炸機。支持魚雷攻擊的大多是老飛行員,他們很多人都是聽着前一輩飛行員講戰鬥故事成長起來的,受老一代飛行員的影響比較深。

而支持俯衝轟炸的大多是新生代的飛行員,這些年輕人天生就叛逆,你越說那個好,他越不去幹,非說另一種好,再加上他們的學歷比老一代飛行員要高,所以對新技術和新事物接受的也快,對於聯邦海軍新裝備的俯衝轟炸機,這些新飛行員都比較鍾愛。

不過在聯邦的飛機設計人員看來,到底是魚雷機好還是俯衝轟炸機好,這個並不矛盾,因爲他們把這兩種飛機給設計到一起去了,也就是說目前聯邦海軍裝備的攻擊機只有一種,它採用了全新的設計,有着更堅固的機身來應對高速俯衝,還機尾加裝了空氣減速板,以便能讓飛機從高速俯衝狀態中快速減速,完成投彈和拉起的動作。

這種飛機裝備了1300馬力更爲強大的新式液冷直列汽油發動機,使得飛行速度最高可達465公里,滿載航程2000公里,作戰半徑600公里,機頭裝備了2挺19毫米機炮,備彈300發,另外可在機腹彈倉內攜帶一枚890公斤重的533毫米航空魚雷或者3枚300公斤航彈、4枚250公斤航彈。

這款飛機按照聯邦海軍的武器編號被命名爲sbt-4,它採用了多種新技術,除了起落架可以收放之外,機腹的全封閉彈倉也可以降低飛機的阻力,起到節省燃油和加快飛行速度的作用,此外這款攻擊機還加裝了無線電對講和機載雷達,這種小型掃描雷達不光可以發現10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標和60公里之外的海上目標,還可以作爲一種無線電輔助導航系統使用。

與聯邦海軍的情況不同,聯邦空軍的爭論集中在了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上,聯邦的飛機設計人員這次不能打馬虎眼把這兩種飛機設計到一起了,因爲這兩種飛機實在是相差的太遠了,3架俯衝轟炸機放一起也沒一架高空水平轟炸機大,這怎麼往一起湊呢。飛機設計師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後就推到劉芾這裡來了,因爲在聯邦飛機設計領域和空軍中都流傳着一個傳說,那就是聯邦飛機設計和空戰方面,最高的權威不是設計師,也不是空軍司令或者空軍參謀部的那些參謀,而是聯邦總統劉芾。

既然深受空軍愛戴,劉芾也就勉爲其難的給聯邦空軍當一次裁判吧,劉芾最終給出的意見是兩種飛機各有各的用途,但是就聯邦本身而言,還是以水平轟炸機爲主,因爲聯邦面對的敵人大多來自海上,在陸地戰爭中,聯邦空軍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至於登陸作戰,可以由聯邦海軍的攻擊機來完成掩護登陸部隊的任務。(未完待續……)

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62章 巴頓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80章 攻心戰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國防(二)第18章 有些準備第77章 拉燈彈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0章 合作社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國防(二)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8章 撒達母炮第38章 珍珠港第6章 也算悲壯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4章 偷襲成功第73章 國防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3章 羅莎莉亞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23章 三路並進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9章 珍珠港(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5章 得寸進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0章 合作社第2章 登陸難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27章 大阪師團第51章 戰備(一)第130章 懷疑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27章 大阪師團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5章 國防(三)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章 闖關第37章 故人來訪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章 德奧統一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4章 榜樣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21章 問題(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
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62章 巴頓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80章 攻心戰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國防(二)第18章 有些準備第77章 拉燈彈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0章 合作社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國防(二)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8章 撒達母炮第38章 珍珠港第6章 也算悲壯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4章 偷襲成功第73章 國防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3章 羅莎莉亞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23章 三路並進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9章 珍珠港(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5章 得寸進尺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0章 合作社第2章 登陸難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27章 大阪師團第51章 戰備(一)第130章 懷疑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27章 大阪師團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5章 國防(三)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章 闖關第37章 故人來訪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4章 德奧統一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4章 榜樣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21章 問題(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