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二打白骨精

1896年5月,時隔一年,日本政府終於騰出手來,第二批登臺部隊又在琉球開始集結,每日裡那霸港進出的船隻突然增多,讓一直密切關注日本人動向的巡邏潛艇發現了,於是,第二次反登陸戰又拉開了序幕。

這次日本人的行動小心了很多,不僅派出了由“橋立”號巡洋艦爲旗艦,“吉野號”、“秋津洲號”和“千代田號”巡洋艦爲主力,外加6條雷擊艇的護航艦隊,還增派了30多條運輸船,運載着大阪第四師團的部分官兵,共計11000多人,由第二任臺灣總督桂太郎率領,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琉球。

不過有了上次的教訓,桂太郎並沒有急急忙忙的衝向臺灣,而是不時的派幾條快速驅逐艦在琉球至臺灣的航線上遊弋,試探臺灣的反應。

經過了幾天的偵查,在確定臺灣附近沒有大型艦隊存在以後,桂太郎纔在5月11日傍晚,由那霸出發,帶領着登陸艦隊,以13節的速度,直奔臺灣東北部。

劉芾這邊比上次就安穩了許多,都說仗是越打越油,這話有道理,有了上次的伏擊戰墊底,這次調兵佈陣就自如了許多。

這次的伏擊計劃和上次基本相同,還是由第一、第二潛艇大隊派出30艘潛艇東進到與那國島北部潛伏,另外再派出50艘魚雷快艇到釣魚島南部埋伏。唯一與上次伏擊計劃不同的是,這次臺灣的潛艇和魚雷艇數量多了不少,在第一條伏擊圈西邊100海里,還佈置了11條潛艇爲第二伏擊圈。

不過這次日本艦隊沒有一起走,桂太郎讓“吉野號”、“秋津洲號”“千代田號”三艘快速巡洋艦帶領着4艘雷擊艦爲先遣部隊,先行出發。而他自己乘坐“橋立號”巡洋艦和2條雷擊艦同30多條運兵船跟隨在其後50海里。

日本人的變陣很快被跟隨日本艦隊的臺灣潛艇發覺了,一封電報就告知了參戰的艦船和臺灣參謀部,劉芾接到電報後,並沒有在意,這個時代的海軍還沒有遠程通訊手段,自己如果沒有漁船上的發燒音響功放,也研究不出電子管這個玩意。相隔50海里,至少是3個多小時的路程,等後續船隊上來,前面的伏擊戰早就打完了,估計他們連死屍都撈不到。

爲了保險,劉芾還是給第一伏擊圈的艦船發了建議,就是魚雷快艇部隊打先遣艦隊的時候不要全部出動,留着魚雷打後面的大部隊,因爲一條魚雷艇只有4條魚雷,打2次齊射就沒了。

5月12日上午8時許,日本先遣艦隊的7條船駛入了伏擊圈。當天的天氣狀況很好,風力很小,浪也不高,能見度不錯。7條船排成了3列縱隊,以13節的速度,齊頭並進。中間是“吉野號”和2艘雷擊艦,北邊是“秋津洲號”和1艘雷擊艦,南邊是“千代田號”和1艘雷擊艦。

首先發動進攻的,還是第一潛艇大隊的隊長吳明學的005號潛艇,目標是南側縱隊的首艦“千代田號”。不過這次由於天氣好,能見度高的原因,魚雷發射出去不久,就被警惕性很高的日本瞭望哨發現了。隨着警報的拉響,其他的幾艘日本軍艦都開始提速。

不過發現歸發現,35節最高航速的魚雷,1分鐘就是1000多米,從800米處發射,看到的時候已經跑了一多半了,剩下的300多米,也就是20秒的功夫。當時的軍艦還是蒸汽鍋爐爲動力,要想提高船速,就要多燒煤,先提高鍋爐的氣壓。有這個過程,提速就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這幾分鐘的時間,就是要命的時間。

儘管“千代田號”巡洋艦努力的轉向規避,可是還是被一條魚雷擊中了船身的後部。隨着爆炸,2400多噸的船體差點被水壓給推翻,整個後半部水線以下,都被炸沒了,就像一塊蛋糕,被咬掉一大口。成噸的海水毫無阻攔的衝進船底,幾分鐘內,船頭就離開了水面向上翹起來。

這時候的海面上已經是白線無數了,跟隨着發起攻擊的潛艇都陸續發出了魚雷,處在包圍圈中的幾條日本軍艦紛紛中彈,不是燃起了大火,就是開始斷裂和下沉。

最北邊的“秋津洲號”由於距離潛艇最遠,並沒有受到南側的魚雷攻擊,只有幾枚從正前方和左前方來的魚雷都被它幸運的躲了過去。“秋津洲號”是一條排水量3150噸的新型巡洋艦,也是日本艦隊裡航速最高的船。在躲過第一波魚雷攻擊以後,這條船就立刻轉向東北,開足馬力撤退,並且一邊跑還一邊向魚雷過來的方向開炮。

“大黃魚級”潛艇,最高航速只有16節,對於已經開始加速的“秋津洲號”毫無辦法,魚雷雖然能打2000米,但是那麼遠的距離,還是高速不規則行駛的目標,命中的機率幾乎爲零。

“秋津洲號”的艦長上村彥之丞正面色蒼白的站在司令塔上,看着身後那片狼藉的海面,渾身都是冷汗。這位畢業於日本海軍兵學校,從水兵一步步爬到海軍少佐,參加了甲午海戰的所有海上戰鬥的日本海軍中堅,頭一次感到恐懼和無力。沒有敵人的海戰怎麼打?自己的炮兵技術再高超,也需要瞄準。可是敵人在水下,大炮失去了威力。強忍着對艦隊同胞的內疚和臨戰脫逃的自責,上村彥之丞艦長下令撤退。他心裡非常清楚,敵人是潛艇這個消息必須送回後方艦隊,否則他們面臨的就是一場屠殺,上次的登陸艦隊絕不是什麼颶風,他們就是這樣被全部炸沉了。

正在上村艦長歸心似箭的時候,瞭望塔上傳來了警報,左前方又發現了敵人。已經不用望遠鏡了,上村用肉眼就能看到左前方几千米的地方,十多個黑點好像踩着白色的浪花,以自己不能理解的高速向自己衝了過來。

“開炮攔截,右滿舵,開全速。。。。。。”上村咆哮着。他心裡清楚,凶多吉少了,來船的速度比自己快的多,但願開炮攔截和對方的攻擊短時間內不會擊沉自己,不過,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那種飛馳而來的小船,應該不會和自己炮戰,他們很可能會使用那種速度很快的魚雷。

上村艦長的感覺非常對,15艘“海燕級”魚雷快艇從“秋津洲號”的左舷前方呈扇形包抄過來,在距離1000米的時候扔下了魚雷,左右分成兩個方向,轉身而去了。30條各種角度的魚雷軌跡讓人眼花繚亂,雖然是已經全速行駛了,但是26節的船速想避開30枚35節航速的魚雷的集中攻擊,也只能靠天照大神了。可惜,今天大神家有事,沒來上班。

隨着“秋津洲號”巡洋艦先後被4枚魚雷命中,第一階段的戰鬥結束了,總用時31分鐘,剩下的就是按照慣例,由魚雷艇拉網尋找落水生還者,並接收跟蹤日本後續船隊的潛艇發來的電報,在後續船隊到來之前撤退。

4個小時以後,“橋立號”巡洋艦帶領着一大羣慢吞吞的運兵船和附屬船隻也進入了伏擊圈。由於海流的關係,一些漂浮物和油污被突前的雷擊艦發現了,打撈上來以後,確定是日本水兵的衣物。這個消息讓艦隊司令桂太郎大吃一驚,他的先遣艦隊肯定出事了,是趕上去解救,還是讓運兵船先返回那霸?就在桂太郎猶豫不決的時候,海面上又出現了一條條白色的航跡。

劉芾在確認了這次伏擊還是全殲以後,再次命令,只在參戰部隊內部表彰嘉獎,封鎖海戰消息,全當沒發生過。有過兩次的伏擊勝利,劉芾心裡也有底了,自己手中的潛艇和魚雷,作爲防禦武器,在這個年代,還是挺管用的,日本人的海軍也算久經沙場了,雖然可能比英國的本土海軍弱一些,但是在亞洲已經是老大了。打敗了它,劉芾想不出還有哪國的海軍還能威脅到臺灣。英國和法國的遠東艦隊?他們加一起也就日本艦隊的水平,何況自己不打算惹他們。

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5章 得寸進尺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9章 裝甲集羣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2章 轟炸機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9章 暈倒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5章 上當了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54章 仇恨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4章 暗度陳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48章 崩盤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4章 國防(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8章 崩盤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章 寶船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44章 革命(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7章 新藥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95章 猶太人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20章 羅德島第6章 再次談判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5章 上當了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1章 海戰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章 醞釀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章 聯合調查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20章 羅德島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56章 一戰爆發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8章 撒達母炮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9章 飛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54章 反擊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36章 眼紅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4章 目標天皇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2章 佈網(三)第17章 渾水摸魚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21章 夜戰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85章 野戰第8章 三路並進第55章 反擊(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55章 西殘東癱第35章 皇家海軍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海軍條約
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5章 得寸進尺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9章 裝甲集羣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2章 轟炸機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9章 暈倒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5章 上當了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54章 仇恨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4章 暗度陳倉第74章 巴巴羅薩第48章 崩盤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4章 國防(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8章 崩盤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章 寶船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44章 革命(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7章 新藥第57章 情報工作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95章 猶太人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20章 羅德島第6章 再次談判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5章 上當了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1章 海戰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章 醞釀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章 聯合調查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20章 羅德島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56章 一戰爆發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8章 撒達母炮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9章 飛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54章 反擊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36章 眼紅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4章 目標天皇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2章 佈網(三)第17章 渾水摸魚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21章 夜戰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85章 野戰第8章 三路並進第55章 反擊(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55章 西殘東癱第35章 皇家海軍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8章 以日製日第76章 海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