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

更新時間:2005-5-10 19:43:00 字數:5549

“湘王,你先說說看如何?”紫蘇直接點名問湘王,脣邊的笑意凝淡,隔着太遠的距離,湘王也看不出她的眼神,只能簡單地回答:“臣一時想不到什麼好主意,請太后娘娘恕罪。”

紫蘇微笑:“湘王不必拘束,隨意說說。若是您也不開口,其他人又怎麼敢開口呢?”

紫蘇雖然笑着,但漸漸凝聚的冷意卻讓她身邊的陽玄顥心猛地一顫,也因此在他心中種下了後來的一切戒懼之意。

“微臣惶恐!”湘王躬身回答,“既然皇太后如此說,臣也只能獻策了!”

“但說無妨!”紫蘇閒適地開口。

湘王恭敬依舊,沉聲進言:“喪中禁鼓樂,相信太后亦未準備宴樂,臣斗膽,請太后許獻鬥劍,擊瓦爲奏!”

“鬥劍?”紫蘇從未聽說過,殿中的許多人也沒有聽說過,一時都十分好奇地低聲議論。

“是軍中的一種遊戲,閒暇時打發時間,且可保持鬥志與體力!”湘王解釋。

紫蘇看向兄長,永寧王接到她的目光,起身進言:“鬥劍本是遊戲而已,難登大雅之堂,不過,若是太后未準備節目,倒也不失爲一取樂之法。”

“也好!看來在座的都起好奇之心,湘王,就麻煩您安排一下如何?就從禁軍中挑人吧!”紫蘇準允,接着笑說:“各位大人,別光聽着,你們也要說一些玩樂的法子!”

既然湘王先說了一個法子,衆人也就大致有了底,紛紛進言,一些民間的簡單遊戲只要不違禁忌,紫蘇都接納,趁着這個時間,宮人已經將膳食擺上,不少遊戲也已開始,倒是首先進言的湘王一直不見蹤影,因爲他要安排的鬥劍是一個人多才熱鬧的遊戲,而且又是在御前進行,多耗些時間也是應該的,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點異常。

紫蘇的心情看上去很不錯,一直笑着,不時命宮人賞賜朝臣,陽玄顥到底是孩子,見到這些從未見過的玩意,心神早已被全部吸引過去。

君臣笑鬧間,圓月已漸漸西沉,陽玄顥也有累了,睏意涌上,兩眼也有些迷茫,正在此時,湘王走上前,說:“臣已經安排妥當,請太后與陛下移駕殿外,殿中地方狹窄,軍士不便施展。”

“好啊!”紫蘇點頭微笑,身上的冷凝之氣頓時散去,站起身,“皇帝也累了,這就是最後一個節目吧!”

月光下,整齊列隊的士兵佈滿整個中庭,嚴陣以待,亮出手的刀刃閃着冷厲的流光,全是湘王的手下,見到這一狀況,便是文臣也覺出幾分不對,何況其他武將,所以一出殿門,就有人厲聲責問湘王:“湘王,你這是做什麼?”

湘王並未理會,只是看着紫蘇,沉聲說道:“女主天下,非世之幸。太后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請退居後宮,還政內閣!”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也頓時明白,湘王是想從太后手中奪權,他們這些臣子似乎是什麼手也插不上。

“女主天下,非世之幸?”紫蘇淡淡地笑着,重複湘王的話,“湘王是將哀家比作仁定太后與孝儀公主了!——能得到如此評價,哀家還真是榮幸!”紫蘇笑着,並未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至略的聖清皇朝歷二十九帝,統治近四百年,譚慶秀撰寫的《聖清雜史》分二十六章,以帝統爲據,按時間記述聖清的重要人物及其生平事蹟,以爲史鑑,只有一章例外,就是二十三章,共記四帝治世,譚慶秀的解釋是:“此四帝名爲治世,但皆不握實權,初由仁定太后掌權,後有孝儀公主主政。”在書中,他寫道:“女主天下,非世之幸。聖清之亡,仁定太后起之,孝儀公主繼之,後以私心立昏愚之君,主因私情確權臣之勢。”可是,他又自相矛盾地在書中如此評價:“……二者皆爲大智之人。孝儀公主匡亂扶正,尤具聖君之資,惜上天之意,生爲皇女,無緣帝位,然則聖清幸矣。……其名不正,則言不順,非黨同伐異不足以立令之威,故難扼大傾之變。此聖清命數,非人之過。”

湘王是何等人物,只這一句話,心中便已警覺,但是,他也知道,事已至此,退路是早已沒有了,因此,他也鎮定自若地與紫蘇應對:“比之仁定太后與孝儀公主,太后無一分遜色!但是,元寧並非聖清,雖陛下年幼,也不是非要太后攝政不可!”

“那就請湘王說一說,哀家爲何不能攝政!”紫蘇的聲音相當冷淡,陽玄顥站在母親的旁邊,沉默地看着這一幕,努力不讓自己有絲毫慌亂之色,心下已明白母親所說的“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保持你的風範”是什麼意思了!

看着紫蘇毫不畏懼的淺淡笑容,再不着痕跡地看了齊朗與謝請一眼,湘王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決絕,輕抿雙脣,他冷淡地開口:“太后年輕,事無鉅細皆稟內閣之意而行,而內閣中,謝遙、永寧王、齊朗皆是世家子弟,凡事俱以世家利益爲先,太后從無回絕,只此一點,娘娘就無資格再垂簾攝政!”

“好!”紫蘇的眼神頓時變冷,“湘王原來是爲了元寧才讓哀家退居後宮的!——真是個好理由!”嘲諷的口氣顯出她此刻的怒意。

“就不知湘王要如何處置內閣成員?”紫蘇冷言,指出他話中前後矛盾之處,“還政內閣?既然哀家本就稟內閣之意施政,卻因此不能攝政,又何談還政內閣?是要哀家還政於你一人吧!湘王!”

“元寧是陽氏的天下!皇朝代表的是至略的利益,絕對不僅僅是世族的利益!娘娘應當銘記!”湘王無畏地冷言,對她的話並不否認。

“湘王既然如此憂國憂民,先帝沒傳大位於你真是可惜了!”紫蘇冷笑,“湘王又何必說什麼還政內閣,何不乾脆讓皇帝將皇位讓於你!”

“臣決無此意!”湘王的語氣堅定不已,“否則,就如娘娘所說,自可讓先帝傳位,畢竟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光宗的獨子端明太子年幼,雖居東宮,但光宗臨終時更改遺詔,傳位五皇弟揚王,是爲敬宗,立端明太子爲儲,二十年後讓位,是爲玄宗。

紫蘇沒有再開口,因爲已經有人開口了,是吏部侍郎吳靖成:“湘王也許的確是好意,但是後世又會如何說?君臣之分乃是人常大倫,湘王此舉已違忠孝之本,就算再對,也無意義,還請湘王懸崖勒馬,毋爲一時之氣所誤!”他從容不迫地勸告,其他朝臣見狀,也紛紛進言,請湘王不要妄動。

湘王卻沒有理會,只是看着紫蘇,好一會兒,紫蘇才慢慢地點頭,對湘王說:“三司對你近來的舉動上了多少奏章,你知道嗎?哀家一直不信,今夜,湘王倒也沒辜負我的期望,哀家也就不多說,只是,湘王,你想過此舉的後果嗎?”

湘王點頭,臉上一派平靜之色:“不成功當成仁!臣只望娘娘牢記臣的話!至於後果,謀逆大罪,臣自然明白。”

紫蘇點頭,看了齊朗一眼,纔對所有的士兵說:“哀家數到三,只要你們放下手中的兵器,便當你們沒有參與這次的謀逆之事,否則,便與湘王同罪!”她冷淡地開口,表示這場鬧劇到此結束。

“一……”

沒有人妄動,只有齊朗揚手示意,頓時整個中庭又被圍起,這一次,還是禁軍,手持弓弩對準湘王的人。

“二……”

還是沒有人動,可見湘王在他們心中的威望,紫蘇不由地震驚,其他人也暗暗驚歎。

“此事由本王一人擔帶,娘娘不必爲難他們!軍隊必須聽命而行,元寧軍隊只識將令——是律法。未得將令,他們是不敢動的!”湘王在紫蘇的階下跪下,一直沒見接應之人,他已知事情有變了。

紫蘇眸光微斂,知道他說的是實話:“那就請湘王下令吧!哀家並不願意元寧的軍隊自相殘殺。”

“放下兵器!”湘王下令,所有的士兵沒有猶豫,很快放下兵器,齊朗示意禁軍立刻收走兵器。

“將湘王送入宗人府!”紫蘇下令,同時轉頭對謝老說:“謝老受驚了吧,不如今夜暫在品熙堂休息,明日再回府!”

“謝娘娘厚愛!臣恭敬不如從命!”謝遙躬身遵命,面上是一抹苦笑。

“景瀚,你與謝清也留下吧!好好照顧謝老!”紫蘇微笑,隨即又對永寧王說:“軍隊的事,大哥比較熟悉,就勞煩大哥將這些士兵整隊回營!”

“臣遵旨!”永寧王領命。

在軍中,永寧王與湘王的威望不相上下,這些士兵自然也不覺得受辱,都聽從永寧王命令離開宮廷。

“尹相!”紫蘇看向尹朔,“安排這些大臣回府,明日還有事要處理呢!”

尹朔恭敬地領旨。

一轉眼,欽明殿只剩下紫蘇與陽玄顥,還有就是伺候的宮人,陽玄顥這才發現自己已是一身冷汗,內衣已經溼透了,涼風吹過,竟讓他打了個冷顫。

“皇帝也受驚了,先回去休息吧!”紫蘇立刻就察覺了,溫和地兒子說,並示意宮人將他帶回寢殿。

“孩兒先送母后回去休息吧!”陽玄顥望着母親。

紫蘇微笑:“還不行,母后還有事要處理,今夜要做的事情還沒做完呢!”

“那麼……”陽玄顥只得從命,“孩兒告退!”

目送兒子離開,直到的他的身影消失,紫蘇才收起笑意,對趙全說:“擺駕品熙堂!”

將謝遙留在宮中自然不可能只是爲了那個“受驚”的理由,紫蘇靜靜地站在品熙堂前,沒有讓人傳稟,只是靜靜地站着,聽着謝清與齊朗對謝遙說的話,腦中忽然覺得有些不真實,她輕笑,示意趙全通告:“太后娘娘駕到!”

謝遙與謝清、齊朗聽到通報,都連忙出來接駕,紫蘇只是笑着道:“不必了,都進去說話吧!這個節過得……哀家也不想休息,就過來瞧瞧!”邊說邊往裡走,三人也跟着進去,趙全卻看着紫蘇的眼色並不進去,只讓人送了茶水點心進去,隨即便讓所有人都在外面的庭中候着,自己也只在階下站,並不靠近。

品熙堂裡,紫蘇在上位坐下,隨即笑說:“都是自家人,坐吧!”

三人便依言坐下,卻是無語,待宮人送上茶水點心退出去之後,屋裡也就四個人在了。紫蘇並不急着開口,笑着打量了一下屋裡,卻見地上的茶漬未乾,便知剛纔三人說得並不愉快,她看向齊朗,齊朗無奈地點頭,謝清的臉色卻是蒼白得很,不敢看她,謝遙只是不看她,面上倒是平靜。

“剛纔你們說什麼呢?在外面就聽見動靜。”紫蘇端起茶,輕啜了一口,才閒適地問道。

“臣以爲娘娘應該知道得一清二楚呢!”謝遙淡淡地開口。

紫蘇微笑,點頭:“哀家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可不少呢!謝老要不要一一聽來?”她看着謝遙,並未冷淡想待

謝遙無語地看着她,紫蘇依舊微笑:“謝老,要嗎?要哀家一一道來嗎?”

“……要!”謝遙終是回答。

“景瀚將哀家與湘王的協議告訴了謝清,謝清有兩個想法,一個是搶在湘王之前,將其扳倒,一個是與湘王聯手,換取另一個協議,而謝老選了第二個!不!應該說謝老想將兩個法一起用,所以,纔會有人刺殺哀家……”紫蘇淡漠地開口,彷彿在說一個故事,卻被謝遙打斷。

“可以了,娘娘!”謝遙閉上眼睛,“娘娘想如何處置謝家?”

紫蘇笑意微凝,卻只是淡淡地起身:“謝老,您的恩惠紫蘇一輩子都不會忘的!”

她不想再留在這兒:“景瀚,你對謝老說清楚吧!謝清表哥,你去做該做事情!”說完,她打開門走了出去。

謝清與齊朗對視一眼,齊朗點頭:“我來吧!”說完將他送出門,又將門關上。

“景瀚,是你布的局?”謝遙疲憊不已,再也無法保持平靜。

齊朗沒回答,轉身看着他,無奈地問:“謝老,爲什麼要刺殺紫蘇?”

“紫蘇?”謝遙目光一閃,“你叫太后的名字?”

齊朗微笑:“您還不明白嗎?她若不是還念着您當年的一切,她就不會讓我來對您說了,現在您不必當她是太后,您就當她是當年那個您寵愛有加的小郡主,您告訴我,您爲什麼要那麼做?”他斂起笑容,正色詢問。

“可她是皇太后啊!”謝遙笑說,“景瀚,你還不明白嗎?當她與湘王定下協議時,她就不是那個小郡主了!”他看着齊朗的眼睛,認真地說道,“景瀚,如果她不是真想以謝家爲代價,你會如此急忙地通知謝清嗎?”

“所以您想殺了她,再嫁禍湘王。”齊朗平靜地說出他的想法。

“是啊!”謝遙並不否認,“只是,我不明白,哪裡出錯了,讓你們想到謝家?”

齊朗搖頭:“湘王一向就與永寧王府不親睦,他如何知道太后一定會去祭拜父王?”

“單憑這點?”謝遙皺眉,隨即笑了,“好!不愧是紫蘇!……景瀚,你說吧,太后要如何處置?”

齊朗看着他:“如果今天,謝家接應湘王的話,那自然是國法處置,沒有例外!不過,既然謝家沒有這麼做,那就很簡單了。”他輕輕擊掌,馬上便有人進來,是趙全,齊朗微微皺眉,不過,他知道是紫蘇的安排,也沒說什麼,只讓將東西放下。

趙全放下之後,就退了出去,一言不發,彷彿什麼都不知道。

桌上是一盅藥,兩人都沉默了,謝遙拿起藥,正要飲下,卻又想到一件事,轉頭問齊朗:“用‘凝梔’示警是你的主意,還是太后?”

齊朗低頭:“謝老,如果太后不想放過謝家,便是我的主意又有用嗎?”

謝遙點頭:“景瀚,你要出使古曼了吧?回來,太后至少會給你議政輔臣的位子,老夫就最後送你幾句話——不要和太后走得太近,總有一天,太后要還政於陛下,到時候,陛下必然首先拿人立威,太后再重視你,也不會阻撓陛下的權威吧?你有自己的抱負,不要太早成爲犧牲品!”

說完便飲下那盅藥,齊朗沒有說話,只是扶着他到一旁的榻上躺下,隨即離開品熙堂。

“齊大人,您來了。太后與謝大人都在。”趙全一見到齊朗便迎了上來,畢恭畢敬地向他行禮。齊朗只是點了下頭,沒有與他說話,徑自上了康寧殿的臺階,門口的內官低首爲他與趙全推開殿門,殿內的“凝梔”已經撤了,換上了紫蘇平常就在用的“蘇合”,淡淡的香氛讓人心神安穩又透着冷清的鋒銳。

“娘娘,齊大人到了!”趙全在內殿的隔門前稟告。

“請他進來!”紫蘇溫和地回答,趙全向齊朗行禮之後,便退出了康寧殿。齊朗微微吸了口氣才走進內殿。

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
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