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

更新時間:2006-9-20 17:28:00 字數:5784

找上齊朗是尹韞歡計算再三之後才做的決定。

在皇宮中,最基本的生存之道就是了解上位者的脾性,紫蘇出身尊貴、大權在握,談不上什麼好惡,賞罰多付於宣政廳與內宮執事,可以說是很難親近與討好的,殺伐決斷時,能進言的也有限,以宮人來說,葉原秋雖有掌印之職,卻沒有資格進言,宮務上,趙全的話倒是十言九依。本來,尹韞歡是希望趙全能幫自己一把的,可是,明白形勢的趙全又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得罪謝清?因此,對尹相的邀約,趙全委婉地推拒了。

朝臣能進言的就更少,畢竟這是後宮事務,有資格的若非顧命大臣,便只有皇上的太傅了——尹相要避嫌,謝清不落井下石已是萬幸,王家也是如此,方允韶從來是不關己事不開口,唯一與後宮利益不搭邊的只有齊朗。

更何況,皇宮哪有什麼秘密,即使趙全能管住宮廷的消息不外泄,也無法阻止宮人間的私語,尹韞歡也聽過一些,而她的祖父也曾隱晦地確認那些傳言的真實性,陽玄顥也曾在無意中與她說過,齊朗可以左右太后的心意。

想了又想,尹韞歡還是決定冒險尋求齊朗的幫助。

尹韞歡並不貪心,也很有自知之明,她很清楚,即使自己的家世已經很顯赫了,但是,在世族、在宗室眼中,尹氏是寒族這一點就足以讓她與後位絕緣了,她清楚,尹朔同樣清楚。

不過,後位是一回事,皇帝的寵愛是另一回事,從一開始,尹朔就沒有指望過自己的孫女能夠成爲皇后,他只希望尹韞歡可以得到皇帝的寵愛,畢竟她已經入宮,只有皇帝的恩寵纔是她活下去的保證,這是後宮妃嬪的宿命,另外,這也是保住家族的希望所在。

尹韞歡當然也知道,齊朗與紫蘇都只是將自己的祖父當作擋箭牌,這是尹朔親口告訴她的。這種情況下,要齊朗幫自己,雖然還談不上與虎謀皮,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齊朗沒有立刻拒絕,顯然是心情尚好,想聽聽她怎麼說,卻未必真是有這樣的打算。

“齊相,您認爲本宮可以參與後位的爭奪嗎?”尹韞歡關上車窗,輕聲嘆息,這是最簡單的理由,也是她最容易付出的代價。

“尹昭儀,誰會買屬於自己的東西呢?”齊朗搖頭,後位不可能是她的,她這個理由太差勁了,讓他有些懷疑尹韞歡是否真的有才華了。

尹韞歡暗暗嘆了口氣,明白自己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齊朗怎麼可能算計不過她?

這樣一來,尹韞歡發現自己原來想的理由都派不上用場了。

“尹昭儀尚是待罪之身,臣雖有顧命之責,也須避嫌,臣請告退了!”等了片刻,齊朗便不耐了,他本來就不想介入後宮的事情,這次來,也是想評估一下這個才女的能耐,可是,他不得不承認,他很失望。

聽到齊朗的這句話,尹韞歡更急了,想阻止,偏偏又沒有想到更好的籌碼,便是阻止齊朗離開,也是無益於事。

該說是急有急智,尹韞歡倒真是靈光一閃,匆忙出聲:“齊相,您與謝相最關注的並非皇后之位吧?”

齊朗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心道:“看來她倒確是很聰明。”

“不知尹昭儀有何見教?”心中這樣想着,口中卻很淡漠地問道。

“齊相,本宮可以保證,皇長子不會由本宮所出。”咬牙道出唯一的籌碼,尹韞歡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

以目前來說,後宮中,最得寵的是尹韞歡,若是她生下皇長子,倒確實是儲位的有力競爭者,這一點確實讓齊朗有些心動了。

這樣想着,齊朗沒有回答她,淡淡一笑,便離開了。

“昭儀,齊相已經走了。”尚儀看到這一幕,出聲提醒主子,卻半天沒有得到迴應,不禁擔心地打開車門,只看見尹韞歡一臉疲憊地靠在軟墊上,閉目養神。

“昭儀……?”尚儀更擔心了。

“何尚儀,你認爲齊相同意了嗎?”尹韞歡輕輕地問道。

何尚儀愣了一下,上車扶起主子,忐忑地回答:“奴婢哪裡懂這些啊!”她是真的沒看懂齊朗的意思,這讓她有些汗顏,要知道,她在宮中已經待了幾十年,竟然看不出一個二十多歲的人的決定。

“若是那麼容易就被人看懂,他如何能坐穩宰輔的位置?”尹韞歡笑着睜眼,安慰自己的尚儀,只是明媚的笑容也難掩其中的苦澀。

“主子,值得嗎?”何尚儀想到她方纔的條件,也有些不安。

“值得?”尹韞歡苦笑,“現在還談得上值不值得嗎?”

她有得選嗎?

她已經被軟禁十多天了,陽玄顥不曾過問她的狀況,紫蘇也沒有其它旨意,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尹韞歡感到恐懼,寒意已經透入骨髓之中,她很清楚,再拖上些日子,她之於陽玄顥就再無任何特殊意義了,畢竟,他本也只是喜歡她而已。

這纔是太后的用意吧!

只要想到這一點,尹韞歡就忍不住顫抖。

殺人不見血嗎?

她不能不想到入宮前,家中延請的老尚宮語重心地教誨:“在宮中最可怕的不是刑罰,而是不見血的處置,太后娘娘更是擅長此道。”

是啊!何必見血呢?人都是同情弱者的,這種看似寬容的處置纔會真的毀掉一個人!

尹韞歡再次打了個冷戰,何尚儀這才發現,她的主子竟是滿身冷汗,手足冰冷,不由大驚。

“昭儀,您怎麼了?”這樣恐怕會生病的。

不出何尚儀所料,當天晚上,尹韞歡就發起了高燒,慌得服侍的宮人連忙請御醫,但是,行宮中的御醫並不多,又都是老得成精的人,哪裡敢去給一個待罪的宮妃請脈,推了半天,一個厚道人才說:“若是平常倒也無妨,現在要去昭儀請脈,沒有太后的諭旨,只怕沒人敢去。”

這是實話,“籠閉自省”,

除了本來服侍的宮人,是不允許見任何人的,齊朗是顧命大臣,皇帝的事情,無論鉅細皆可過問,可以不在此列,所以,他纔會去見尹韞歡,御醫卻是沒這個資格,也沒這個膽量。

一語驚醒,宮人這纔去稟告太后,趙全不在,葉原秋聽到這個消息,皺了皺眉,吩咐旁邊的一個宮女:“你領一個御醫去請脈。”

也算尹韞歡有幸,若是趙全,此時不便請示紫蘇,他必會淡淡地道一句:“等太后娘娘的旨意吧!”纔不會去理這個事。

紫蘇此時正在見齊朗,無論是趙全,還是葉原秋,都不會用尹韞歡的事情去打擾。

不過,此時此刻,紫蘇與齊朗也正在談論尹韞歡。事實上,齊朗坐下後,紫蘇就提起他去見尹韞歡的事情,而且,眼中、話中充滿了好奇的興味,齊朗並不意外,卻忍不住好笑。

“我以爲你已經知道了。”他讓宮人通知了趙全,只怕他與尹韞歡說的每一個字,紫蘇都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當然這不是指責,僅僅是迴應,說明在他看來,她不應如此好奇。

“你的感覺如何?”紫蘇笑道,同時伸手爲他倒茶。

齊朗微微皺眉,阻止了她的動作:“別糟蹋了好茶。”

世族間的交際有很多講究,自然也就很多相應的才藝,世族的享受也是從中而來,紫蘇深得箇中真意,唯有茶道,只能算是差強人意,中規中矩之外,再無半點靈性,連謝清都嘲笑過:“你那不是茶道,是茶藝演示。”儘管以他狂傲的性子,同樣也無法精於茶道。

齊朗是所有人中最喜歡茶道的,自然對她的隨意行止無法縱容。

沒有急着烹茶,齊朗慢條斯里地回答她的問題:“擔得起皇后的職責,卻沒有皇后的器度。”

這句話讓紫蘇愣了一下,這還是齊朗第一次如此明確表示對皇后人選的看法,正想再追問,卻見他已經專注於烹茶的每一個細節,只能作罷,斂色正坐,不打擾他。

直到小半個時辰之後,青瓷茶盅拿到手上,細品過一輪之後,紫蘇纔再次開口:“景瀚屬意誰呢?”

這個問題,紫蘇倒沒有指望齊朗會回答,畢竟現在這個答案已經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了,但是,說出口,授人以柄的事,齊朗是不會做的。

“立後從來依勢而行,太后不必在意別人的想法。”齊朗的回答不出意料,卻又讓紫蘇不得不驚訝。

“先帝一開始也並不想立您吧!”

他不高興!——這是紫蘇對齊朗這句話的第一個反應。

難得齊朗有這麼明顯的情緒表現,紫蘇的第二個反應竟是微笑,很愉悅的那種微笑。

齊朗看到她的笑容,纔回過神來,臉也有些發燙,乾咳了一聲,才解釋:“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在我離開前,立後,否則,尹相與隨陽必然勢成水火。”

“你不會是擔心隨陽被尹相壓制吧?”紫蘇對他的話感到愕然,因爲,她怎麼想,齊朗方纔那句話都有這層意思在,而尹朔還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壓制謝清的勢力吧?

“很難說!”齊朗卻沒有否認,“我覺得,隨陽現在,手段是圓滑了不少,可是脾氣卻更大了,對倩儀表姐的耐心都不大,很難說,真的對上尹相,他能不能剋制自己的情緒!尹相也不是等閒之輩,真被他抓到隨陽的錯處,說不準還真能讓隨陽翻船。”齊朗很認真地分析,卻也忍不住搖頭。

紫蘇對他的分析也是認同的,謝清可以說是太過順遂了,從謝家長孫到議政宰輔,他就沒受過什麼挫折,或者說他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對手,因此,他們都無法保證,謝清在面對尹朔的全力出手時,可以常心待之。

“我會考慮這件事的。”紫蘇答應,不過,跟着便一臉似笑非笑地問他,“你的心情不好嗎?還是想起了什麼?”

沒有想到她會如此直接而且忽然地轉到這個話題上,齊朗一時無言以對。

紫蘇一點都不着急,對答案也不是很執着,只是想知道齊朗會如何回答她。

“心情是不好,也的確有些感觸。”齊朗笑得無奈,回答卻十分平靜。

紫蘇揚眉,不安又不解地看着他的眼睛,齊朗彷彿被她的神色吸引,眼中閃過一絲迷戀與茫然交織的神采,伸手撫上她的臉頰。

“你我這麼大的時候,可曾算計過自己的感情?”齊朗輕聲嘆息,“尹昭儀卻已經有那樣的覺悟了!”

十二歲,事實上,尹韞歡的年紀還不到十二歲!齊朗確實在心裡爲此感嘆過,無論是他,還是紫蘇,亦或是謝清與其他人,十二歲的時候,絕對都不曾想過用與自己感情相關的事情爲籌碼,畢竟那正是年少輕狂的年紀。

尹韞歡這麼做,無論有沒有用,齊朗都不得不對她另眼看待。

“你是誇讚她呢?還是不滿意?”紫蘇輕輕地覆上他的手,迴應他的話語,語氣並不在意。

齊朗對她的迴應報以微笑,拉下她的手,握在手心。

“我只是想確定她會不會成爲尹相的臂膀。”微笑着,齊朗對紫蘇解釋,“目前來看,還差得遠呢!”

紫蘇看着他,聽着他的話,眼中有難掩的愉悅之色,齊朗不由執起她的手,卻又停了一下,想起未說完的話,搖了搖頭,將話補完:“就連她對陛下的影響力,我都認爲,我之前是高估了!”

“若不是皇帝的心境有變,你便是正確的。”紫蘇聞言,稍稍斂色,認真地回答了他一句,同時頜首表示同意。

除非陽玄顥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否則,他這麼多天對尹韞歡不聞不問的態度已經表明,尹韞歡對他既非無可取代,更非不可或缺。

陽玄顥從來都學不會控制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說,陽氏皇族從來都不會壓抑自己的情感,他們可以對喜歡的人縱容寵愛,甚逾自己的生命,也會對厭惡的人冷酷殘忍,即使挫骨揚灰也難消心中的憎恨,從太祖開始,陽氏族人可以隱忍一切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只爲日後的一飛沖天,卻永遠都學不會隱藏自己的感情——明知道夏家的支持對自己的帝業霸圖至關重要,元寧太祖仍然在大戰前夕迎娶順淑皇后;明知道永寧王足以左右世祖的任何決定,身爲嫡長子的唐王仍然會對夏祈年口出不遜之辭;明知道康仁太妃容不得忤逆,殷鑑猶在,睿宗皇帝仍然停進中宮箋表,將嫡子寄養別宮——陽玄顥同樣如此,否則,他當初不會對紫蘇與齊朗的事情反應那麼強烈,選擇那種最尖銳也最糟糕的試探。

“陛下的確欣賞她的才情,只是,陛下並不喜歡親近心計過重的人。”齊朗笑道,“尤其是對他用心計的人。”

謝遙當年教導他們:“侍上唯忠,待之唯誠。”對一國之君用心計是最愚蠢的行爲,因爲,沒有一個帝王會喜歡總在揣摩自己心思的人。因此,雖然揣摩上意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險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所以,謝遙將“忠、誠”作爲第一戒條。

陽玄顥也許還沒有察覺,對於機心過重的人,他有着本能的戒備,但是,齊朗與謝清都有所察覺,因爲,在所有太傅中,陽玄顥最親近的是從來不涉朝政的方允韶,正因如此,齊朗與謝清都很注意在陽玄顥的面前的言行,至少在與他的言談晤對中不露機心計算。

“沒有人會喜歡整天算計的日子。”紫蘇嘆了口氣,“但是……皇帝還是太任性了。”陽玄顥這種無意識的反應會讓他自厭,也讓他始終對皇帝的職責充滿猶豫與不自信。

齊朗點頭,隨即又想起什麼似乎的淡淡一笑:“可是,陛下很聽話。”一直以來,陽玄顥都很聽從教導,無論是母親還是太傅,只要將要求明確說出,他都會絲毫不打折扣地遵行,尤其是對於自己的母親,陽玄顥的態度一直都是敬服的。

紫蘇沒有笑,反而白了他一眼:“這種話不用你說!”

齊朗低頭笑了笑,知道紫蘇是說他前後矛盾,前面還說立後由她看情況決定,繞了半天,卻還是要她按他的希望來決定。

紫蘇的神色是不滿,其實倒有大半是在演戲,想讓氣氛輕鬆下來,她並不想與齊朗談什麼沉重的話題,而之前的談話已經超過了,再說,齊朗將話題生硬地扯到那麼遠的事情上,明顯是不想談白天失態的緣由,這種態度已經讓她猜出三分,她也同樣不想再提那些事,既然如此,她自然也就配合着齊朗,往他期望的話題上轉了。

“立謝紋就謝紋吧!”紫蘇用力握住齊朗的手,“總要讓表哥有所得,不是嗎?”

後一句話,紫蘇是以調笑的口吻說出的,卻是最現實的考量,在朝堂上,紫蘇已經與尹朔對立,於公於私,她都不可能再與謝清衝突,那麼用後位安撫謝清便是最好的手段。

當然,這些是理智的考量,如果深究起來,在齊朗否決尹韞歡的時候,謝紋便已經被推到了長和宮的門前,無論有多少理由,之於紫蘇,那些都只是宣諸於口的話語,真正的原因永遠都只會在心中。

譚慶秀在隨筆中說:“非文貞,則孝儀無私,無私量,則張侯未有權重之威,三省約束盡廢,乃至臣乘君,聖清三百年制度,毀之未逾十載,此皆孝儀之罪。”陳觀的評語是:“婦人之心!”文貞爲張翊君的諡號,而聖清一朝,無軍功不封公侯,文人封侯,唯張翊君一人。

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
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