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

更新時間:2005-5-16 22:31:00 字數:5435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三年春,古曼、周揚爲鹽政再起爭端,太后命永寧王協同古曼,共抗周揚,大勝。六月初七,仁宣太后至漳關,晤成佑皇帝,定議兩國分界,後只取三關一城,示誠意矣。

春天是北原最好的季節,從東南來的暖溫的風將嚴冬的死寂一掃而空,嫩綠的小草從化凍的土壤中冒出,在充沛的雨水的澆灌下,那些草幾乎是見風就長,很快就能長到馬腿高,在暖爐旁呆了一整個冬季的北原人也重新坐上馬背,馳騁在廣闊的草原上,還有那些同樣被圈了一季的牲畜也迫不及待地在草原上撒歡。

春天也是開戰的最好時機。

剛迎來春天的第一場雨,周揚也迎來了古曼與至略的聯軍,因爲連年的黨爭,軍備鬆散,周揚曾經威震天下的軍隊早已是外強中乾,面對古曼的騎兵與至略的新型弓弩,周揚的軍隊雖未一潰千里,但是在十天內連失三城,隨後整個西南十城五關在三個月內全部淪陷,就足以讓各國吃驚不已,接着,周揚的朝廷對古曼與至略的條件全盤接受,這一態度再一次讓各國大跌眼睛,周揚的威望在一夜間一落千丈。

大戰方歇,周揚漳關外的草原上雖有濃濃春意,卻是看不見人煙,偶爾有幾隻鷹展翅飛過,在無人的草原上尋找自己的獵物。

一隊人策馬自漳關疾馳而出,爲首的騎着一匹黑色駿馬,在離開漳關後,便不顧身後的人,一馬當先衝了出去,一身的黑甲在太陽的照耀下竟現出一絲光暈,讓騎手有神祗般的形象,在他身後的騎手都穿着古曼大軍的服飾,馬也是一等一的好馬,只是不及那爲首之人的馬,不過所有人都緊緊地跟在那人身後,即使在疾馳之中隊形也沒有一絲紊亂,特別的是跟在那些人後面的人,一襲淡青色的寬袖長袍,儒雅俊逸的容貌與那些人天生的粗獷也全然不同,而眉眼間淡淡的輕笑卻是從容的姿態,儘管相當年輕,大約二十多歲的樣子,卻讓人不由地就想相信他。

縱馬疾馳對生長北原的古曼人來說,是最好的消遣方式,奔出百里之外,爲首的騎士放慢馬速,讓身後跟上,他也很年輕,三十上下的光景,很平凡的長相,比起身後那些騎手,看得出他是養尊處優慣了人,舉手投足都透着一份天生的權威,他轉頭看向身後,對落在最後的那個儒雅青年招手,跟隨的騎手見狀忙讓開一條道,待青年靠近,他微笑着繼續之前的話題:“齊朗,至略真的只要三關一城?”

“是的!”齊朗輕笑依舊,肯定地回答。

聽了他的回答,那人隨意地用馬鞭敲打自己的靴子,淡淡地對齊朗道:“朕不信!你的那位太后不會讓古曼佔這麼大便宜!永安城、洛平城、景城可都在至略軍隊的手裡,她居然要讓給朕!”

“陛下,太后娘娘只是想讓您放心,如果反而使您起疑,就真辜負了她的好意了!”齊朗笑着回答他。

“那你就說個讓朕放心的理由!”那人,也就是古曼成佑皇帝宏忽剌·天晨,也笑着對他說。

“很簡單——永安、洛平和景城都深入北原,當時只是從戰術上考慮才讓我國的軍隊前去攻克,但是,若想長佔,至略心有餘力不足!”齊朗聳了聳肩,胸有成竹。

成佑皇帝笑出聲:“仁宣太后是不想將戰線拉長吧!的確聰明!”笑過之後,他正色對齊朗道:“朕一直以爲女人是最貪婪的,現在看來,什麼都不能以偏代全啊!”

“太后娘娘一向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又能要什麼!”齊朗淡然地開口,眼中卻有濃濃的笑意。

“好!齊朗,就衝元寧有這樣一位掌權者,朕就沒有選錯盟友!”到底是北原漢子,成佑皇帝豪邁地開口。

“外臣早以說過,與元寧結盟,陛下絕不會失望的!”齊朗眼中的笑意也深了些。

“從這次的合作結果來看,的確是的!不過,齊大人就要回國了,日後至略會派出怎麼樣的使臣,朕還不知道,也無法確定日後是否一定會合作愉快了!”成佑皇帝很婉轉地拒絕承諾,。

“外臣使命已完,自然不能再久留。”齊朗輕笑,“而且來古曼已經快兩年,外臣還真有些想家!”對成佑皇帝的話,齊朗當作聽不懂,也退開了一步,保持雙方的距離。

“仁宣太后明日就到漳關,不到十日,齊朗便可返回成越了!”成佑皇帝笑道,“看來仁宣太后的確看重你,不僅發了五道諭旨要你回國,還親自到此,真是夠重視了!”

齊朗淡淡地回答:“若非陛下在此,太后娘娘想必也不會來此,交接漳關之事朝中相當看重!”

成佑皇帝笑了笑:“回去吧!”

“仁宣太后,我們不是初次見面了!”正式會面結束,成佑皇帝便笑道。

紫蘇微笑點頭:“上次是陛下至元寧,這次勉強算哀家還禮吧!”

“上次是朕失禮了!”成佑皇帝坦言,“這一次太后真是給足古曼面子了!”

“既然是盟友,相互扶助是應該的!”紫蘇挑明利害關係,“而且那是您提的條件,哀家同意了,自然就要做到!”

說到這份上,成佑皇帝也是明白人,自然知道紫蘇無意與他深談,再想想,元寧的禮法比古曼嚴格許多,也就不在意地起身告辭:“漳關、踞磊關都已交與元寧的軍隊接防,朕也就不打擾了!至於婚事,朕自會遣使至元寧依禮請婚的!”

“希望陛下這次是真的遣使!”紫蘇微笑,起身相送。

成佑皇帝點頭:“這點請太后放心!”——她還有戒心啊!成佑皇帝恍悟。

北原的夜空很美,星辰與月亮看上去比別的地方要明亮許多,貪戀着這片星空,紫蘇一襲單衣站在庭中,六月的夜也的確並不太涼,站在一旁趙全看見典書尚儀葉原秋悄悄靠近,似乎有事稟告,忙攔了下來,壓低聲音道:“什麼事?這都什麼時候了?”

“齊大人回來了,在外面求見!”葉原秋也很爲難,但是齊朗奉命送古曼皇帝與大軍離開漳關,此時方返回,求見也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紫蘇難得清閒一會兒,他們這些服侍的人也不想輕擾。

趙全沉吟了一下,葉原秋試探地說:“要不,奴婢先讓他回去?就說娘娘歇下了!”

趙全搖頭:“他和謝相在娘娘心中不同尋常人,只是,最近這事……算了,還是要稟的!”

言罷,他走近紫蘇,恭謹地稟告:“太后娘娘齊大人求見!”

如他所料,紫蘇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彩,不過,她還是道:“進去吧!請他進來!”趙全應了一聲,垂首跟在她身側進屋,同時示意一邊的小內官去請齊朗。

紫蘇此時住在漳關守備府,身邊只帶了些平常近身服侍的人,倒也不多,只住了兩個院落,齊朗進去時,紫蘇已經在了,身旁站着的趙全,另一邊的書桌旁,幾個典書尚儀正在將朝中送來的奏章依次放好,因此他在進門後就按禮行了君臣大禮,隨即就聽到紫蘇的聲音:“免了,坐吧!”

齊朗站起身,坐到一旁,看向紫蘇,卻見她眼中有一絲冷凝,不禁愣了一下。

“都出去候着!那些奏章先放着!”紫蘇吩咐,衆人忙放下手上的事,都退到屋外。

“娘娘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嗎?”聽着她略略冷淡的聲音,齊朗更確定自己的猜測——她的心情不太好,不過也更加不解,近來沒有什麼讓她不開心的事吧?至少他沒聽說。

紫蘇站起身,走近他,微笑,只是眼中的冷意也更深了:“兩件!景瀚不如猜猜是哪兩件!”

齊朗也隨她一起站起,聽到她的回答,不禁苦笑:“都和臣有關嗎?”

紫蘇不答,只看着他,脣邊凝着笑意,齊朗皺眉想了一會兒,總算想起一點蛛絲馬跡,小心地問道:“娘娘還在怪臣沒有接旨的事?”

“五道諭旨發下,景瀚你就回了我五道奏本,曰不可,我不該生氣嗎?”紫蘇點頭,眼中的冷意稍退,“不過,這只是一件!”

齊朗是真的想不到了,搖頭:“請娘娘明示!”

紫蘇看了他好一會兒,眼中是莫測高深的深沉,走到一邊的書桌前坐下,齊朗跟着她走過去,剛靠到書桌邊,就見她抽出兩本奏章,幾乎是用摔的擱到他面前:“南河道御史的彈劾與謝清的辯辭!”

齊朗的手剛碰到奏本,就被紫蘇按住,他擡頭,見紫蘇也微微皺眉:“你沒和鄭家定親?姨娘總不會不與你商量吧?”

齊朗一愣,隨即明白,抽回手,也避開紫蘇目光,不知該怎麼說。

“那就是有了!”紫蘇冷言。

“不算!”齊朗回答,不過他也不能全然否認,“品雲是鄭秋的堂妹,是庶出,鄭家當年讓老師出面,駁不得,家母也喜歡她,便收了。”

“是妾室?”紫蘇明白了。

“鄭家只是寒族,齊家還不可能與寒族定親吧?”齊朗失笑,也明白謝清爲他說了什麼。

紫蘇淡淡地道:“南河道御史參你國喪中議婚,謝清說齊家便是議婚也不會與鄭氏一門議。”她看着齊朗迴避的樣子,輕笑:“不過於我,只在意一件事。”

齊朗沒有回答,紫蘇輕嘆:“我苛求了!只是不太高興,你不必當真!”

“娘娘!”齊朗一愣,再看向她,她已是一臉淡淡的笑意,見他回神,便道:“說說那位成佑皇帝吧!當年以宏忽剌·天旭之名晉見,我也沒看清他,其實這次也算是初見了!不過兩次都沒能詳談,不知他到底如何!”

齊朗收斂心神,也知道這些事多談無益,不如現實的問題好說,略略沉吟之後,他說出自己的看法:“成佑皇帝很善於把握時機,他的出身在兄弟算是很低的,但是,一直都有屬於自己的力量,與古曼各部的關係也很好,所以在奪嫡之亂後,出身較好的皇子都死了,他也就具備了即位的資格,從表面看,他不諳政事,內政由呂真負責,可是,據臣瞭解,呂真凡事皆要與他商議,應該只是個晃子,至於軍事,相信娘娘手中已經有不少消息了!”

“能夠平凡得不讓人感到有威脅,同時又有足以自保的力量,他倒是的確厲害!至於那個呂真,是什麼人?”紫蘇點頭,對這些很感興趣,“我收到的資料,對他的關注實在不多。”

“呂真本是成佑皇帝的奴隸出身,但是卻很在才華,他的身份來歷,臣旁敲側擊許久也沒有收穫,倒也沒什麼可疑,不過,娘娘若是對古曼還存了別的心思,此人絕對是一大隱患!尤其是成佑皇帝對他是言聽計從!”齊朗微笑着說,漸漸恢復了一貫的從容。

紫蘇輕笑着搖頭:“對古曼,我能有什麼心思?古曼現在正是強盛的時候,作盟友好過作敵人,先處理周揚的事務,再圖其他!”

“娘娘打算聯姻是嗎?”齊朗明白她的意思,不禁皺眉。

“不是我,是成佑皇帝先提的!”紫蘇笑道,“我答應是答應了,卻還沒想好人選!反正要等他來請婚時才決定,也不急!——不過,看你的樣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娘娘可知古曼的習俗?”齊朗問道。

“什麼習俗?”紫蘇皺眉反問,不太明白。

齊朗嘆了口氣,爲她一一道來:“古曼的習俗是若父親的正妻不是自己的生母,那麼,在父親死後,繼承家門的兒子就要納這個正妻爲自己的正妻!成佑皇帝沒有立皇后,後宮之主就是其父的皇后別真,不過按照古曼的規矩,別真只能是大妃,而不能再稱後,大妃之下設左右夫人之位,現在分別是成佑皇帝原來的正室忽和闌與長子的生母寵妃葛布葉,旁的不說,這三人的孃家都是古曼最強大的幾個部族,元寧的公主嫁過去只能在這三人之下,與那些庶妃沒什麼兩樣!”

紫蘇聽着他的話,神色漸漸凝重,卻沒有改變主意:“到時候我會問清楚這點的,但是,聯姻恐怕是改不了了!”

“不過,是他想將元寧的聲望,這點若是還處理不來,他就真的不夠聰明瞭!”

紫蘇淡淡地笑了,齊朗點頭,又想到了什麼,訝然地道:“傳聞成佑皇帝有意進一步改革內政,他是想借與元寧的聯姻來達到什麼目的?”

“十之八九!”紫蘇微笑,隨即又想到了什麼,從手旁的奏本中又取出一本遞給他,“你看看!謝清還沒看到這本,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齊朗不由地嘆息,知道紫蘇仍在生氣,接過一看,心中又是一驚,怎麼彷彿他剛要回去,這朝中的事就多了呢?

他愕然擡頭,卻看見紫蘇笑意吟吟的眼睛,不由也笑了:“太后,這些事總有個緣故吧?”

不會有如此巧,這些事樁樁都是針對他的,朝中有人要除去他嗎?謝清嗎?不會,他知道紫蘇不會對自己做絕,而且,他們也沒有什麼衝突!那麼只剩下……

“尹相不會幹這種事!”看出他的想法,紫蘇也否定了,一臉笑容,彷彿很有趣。

齊朗看着她,再想到謝清信中提到的事,最後卻不知該怎麼反應了,只能好笑地道:“不會吧?你就這麼無聊?居然將英王的勢力扶植到這種地步!”

紫蘇往椅背上一靠,笑着說:“我就是太無聊了!也怕你回去太清閒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請你好好想個應對之策給我!”

齊朗點頭:“是!太后娘娘如此信任微臣,微臣豈敢讓您失望!”話說得倒是很恭敬,只是那語氣卻是有幾分好氣又好笑的意味在其中。

輕輕地拉過他的手,紫蘇安撫他的心情,也將一句話嚥了回去:“明天就要回去了,景瀚,這兩年,你一共就給我寫過兩封信,我覺得無聊也很正常!覺得生氣也很正常!不是嗎?”

“紫蘇……”齊朗無語,只是擡手擁她入懷!

知道她有多在乎自己,因此他說不出更多的話了,她知道他的立場有多爲難,但是,放不開手不是她一個,所以自己又抱怨什麼呢?說不出拒絕之辭的自己沒有更多的立場對她指責!

放不開的結果就是這樣,他們早就知道不是嗎?

紫蘇一行沒有直接回成越,而是先至承清行宮,陽玄顥與其它中樞朝臣已在此等候,在抵達承清行宮的當日,紫蘇便頒下諭旨,任命齊朗爲議政輔臣,這是齊朗第一次正式獲得議政廳的職位,雖然只有正二品,但是卻是個名正言順的實權之職,這時,朝中首席議政大臣爲尹朔,左議政爲陳亦,右議政爲謝清,議政輔臣除了齊朗外,還有夏承思、趙靜嶧,韓襄、燕鍾之四人。

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
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