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

更新時間:2006-2-20 13:15:00 字數:5647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五年十月十二,仁宣太后突報疾病,懿旨下,令欽明殿議政,尹朔主議,皇帝親決,改硃批爲藍批;駁按察司彈劾,令謝清復入議政廳,主持一應政務。

崇明五年十月十七,齊朗歸京,太后旨下,令議政廳裁決政務,報諸兩宮帝后。

Www ▪тт kдn ▪C○

崇明五年十一月初三,仁宣太后病癒,奏章復爲硃批。

順宗一朝的實錄中,這一段是最詭秘的,短短二十天中,成越風雲變幻,任誰都可以從那淡漠的文字中讀出死生一線的緊張,可是,卻沒有人讀得出真相,歷史總是如此,你只能看到串起的一個個珍珠晶瑩透亮,卻不知那無形的線到底是從何處穿到何處的。

仁宣太后的病畢竟是好了,即使臉色仍然蒼白,即使仍無法與人長談,她畢竟可以處理政務了,那麼,一切也就回到了以往的模式。

“你要去平陽郡?”靠在躺椅上,一手搭在雕刻精美的扶手,一手端着藥盅,紫蘇苦笑着問站在旁邊的齊朗。

鮮豔的官服也掩不住齊朗眉目間的疲憊,他只是垂手立在躺椅邊,平靜地回答:“臣已告假,只是事態緊急,臣不得不奉召回京,現下事已畢,臣自然要前往母親身邊盡孝。”

將藥盅交給一旁伺候的宮女,紫蘇擺手讓宮人退下,只留下齊朗與趙全在殿內。

趙全默默地退到儘可能遠的角落,隨即背過身去,低頭侍立。

“你這麼說,我自然得讓你走,不過,走之前,告訴我,你認爲此事應該如何落幕?”紫蘇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冷酷,但是,顯然不是針對齊朗的,

齊朗抿了抿嘴脣,心中暗暗嘆息,皺着眉道:“這是皇室的家務事,臣不便進言。”

紫蘇冷笑一聲,回答:“帝王無私事!他敢做,就要敢擔當!”

這回,齊朗反倒鬆開了眉頭,淡淡一笑,道:“太后娘娘,您只有一個兒子,不是嗎?”

“而且,您也達到目的了,想來,陛下再不敢違逆您的意思,或者挑戰您的權威了。”沉吟了一下,齊朗又補充了一句。

“你以爲這是我的目的?”紫蘇心中十分失望。

齊朗沉默了一會兒,纔開口:“難道不是嗎?”

“……”紫蘇無言以對,只是靜靜地盯着齊朗的眼睛,好一會兒,她才轉開目光。

“我不喜歡流血,這件事就此揭過吧!”紫蘇嘆了口氣,“我希望你早點回來,皇帝的心思已經出現偏差了。”

“是!”齊朗沒有猶豫,立刻恭敬地回答了她。

“你可以退下了。”紫蘇閉上眼睛,轉開頭,淡淡地吩咐。

齊朗行禮退下。見他離開,趙全才走近紫蘇,不解地詢問:“太后娘娘,您爲什麼任齊相誤會?”

“也許他並沒有誤會!”紫蘇卻笑了。

“可是,您明明纔是……”趙全還是不懂。

紫蘇搖頭,淡淡地道:“趙全,你離哀家最近,哀家也最信任你!知道爲什麼嗎?”隨即也不等他回答,便道:“因爲你無牽無掛,哀家對你好,你自然有心,可是,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多的顧慮,即使知道哀家對他們的好,他們有時也不得不忽視。”

“太后娘娘……”聽着紫蘇冷淡的聲音,趙全不禁心驚。

“皇帝怎麼樣?”紫蘇忽然轉移話題,趙全一愣之後,纔回答:“陛下還是一個人呆在昭信殿內,不讓人隨侍。”

“準備軟輿,哀家去看看皇帝。”紫蘇嘆了口氣,吩咐他。

“是!”

昭信殿的周圍是嚴密佈防的宮廷侍衛,但防守的對像卻是殿內的皇帝,這一點讓皇宮內的人心神驚悸,不知所措,可是,所有宮廷中有身份的人都被太后嚴令籠閉本殿,不得擅出、交往,而皇宮內的宮人一直就在趙全的掌控下,自然是緘口不言,所有人也只能耐心等待。

紫蘇是乘軟輿直接進入昭信殿的,身上蓋着錦被,因爲涼風的關係,她的臉上更沒有血色了。

“太后娘娘駕到!”趙全揚聲通報,聲音在昏暗的殿內格外刺耳。

“母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陽玄顥終是從內殿走出,行禮迎駕。

“千歲?哀家這條命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幸運了!”紫蘇輕輕一笑,自嘲似地答了一句。

“皇帝起來吧!趙全,你帶其他人退下,讓哀家與皇帝好好談談!”她淡然地吩咐。

紫蘇的神色如常,陽玄顥的眼中卻有驚恐之色一閃而逝。

“皇帝長大了!”半晌,紫蘇纔開口說了第一句話,陽玄顥默然無語。

這句話,陽玄顥曾聽母親說過許多次,但是,沒有一次象現在這般充滿無奈與痛苦,他只能低頭,沒有勇氣擡頭看母親一眼,他猜測母親接下來便會道出對自己的處置了。

陽玄顥猜錯了。——“哀家只有你一個兒子,皇帝,你是否因此就有恃無恐了?”紫蘇恨鐵不成鋼。

陽玄顥心中一凜,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再次失去,他忽然發現自己竟無法回答母親,更無法回答自己,那些曾經熱切的想望忽然變得陌生,他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因爲那些無關緊要的希望而狠心傷害自己的母親!

“哀家沒有想到,再次中毒竟是哀家唯一的兒子造成的!”紫蘇苦笑,“皇帝,你還不到十歲!告訴哀家,你就這麼急着要權力嗎?”

“孩兒……孩兒沒有……沒有想到……您……真的會中毒……”陽玄顥回答得斷斷續續。

紫蘇不由一怔,她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會給出這麼一個答案,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了。

“……你沒有想到……”她能有什麼表示?她又該有什麼表示?

“……那麼你可曾想過,你會得到怎樣的懲罰?我的皇帝陛下?”紫蘇嘆息着,輕輕搖頭。

“孩兒想,您也許會廢黜孩兒……”陽玄顥如實回答。

“你現在知道了,那是不可能發生的。”紫蘇淡淡地接口。

“……孩兒不知……”猶豫了一下,陽玄顥不安地回答。

“那麼,你聽好了……”紫蘇冷淡地開口,“哀家不會廢黜你,但是,從現在開始,你的一舉一動都要哀家同意!——沒有哀家的允許,你不能離開昭信殿,你不能見任何人,你不能得到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張紙!”

“哀家希望你記住,哀家是先帝遺詔指定的裁決軍國大事之人,哀家手中的確有廢立之權!”紫蘇冷言,“——你的帝王之學簡直是一無是處!看來哀家有必要爲你重新挑選師傅了!”

陽玄顥心中一緊,眼中閃過一絲不甘。

“至於其它事情,你就不必管了!”

“先帝留給你的東西,你可以繼續留着!”

“待哀家挑選好新的帝師,會派人通知你!在那之前,哀家希望你好好反省,不要怨天尤人!哀家也留給你一句——‘人貴有自知之明。’——單一個‘貴’就足夠你好好想一番了!”

說完這些,紫蘇便揚聲喚人進來,離開昭信殿了。

她不想再看着自己的兒子了!

她只是想讓陽玄顥直面權力的殘酷,纔會迫着他與自己對立!

她只是想讓自己的兒子親身體會一下什麼是帝王之術,纔會讓一再地在朝政露破綻!

她只是想告訴他,帝王之路絕非坦途,而許多艱難險阻只有靠他自己的力量才能過去!

可是,她的兒子卻做了最差的選擇!

——以那般坦然的姿態,將下了毒的茶奉到她面前!

不是不知道那是毒藥,畢竟那是在宮中,畢竟那是自己的兒子,她若連皇帝的舉動都不知道,還如何掌理朝政?

接過那杯茶,她便決定給兒子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對一個帝王來說,殺戮是處理事情的最劣方法!

那會讓皇帝對暴虐上癮,甚至淪落萬劫不復的深淵!

——陽玄顥若學不會在政治消滅敵人,便永遠也無法成爲真正的皇帝!

此時此刻,連紫蘇自己也說不清,她到底是希望兒子成爲真正的皇帝呢?還是希望他永遠都無法真正掌握皇權呢?

這是一個連她自己都無法解釋清楚的矛盾。

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讓她煩惱,真正讓她憂心的是齊朗的態度。

將半紅散交給夏茵前,她便想到齊朗會生氣,她也希望他生氣,並且迴避自己,畢竟,她的確不想齊朗捲入這場註定無法和解的紛爭中,但是,她沒有想到齊朗會選擇離開京都。

在這個敏感的時局離開權力中樞?——絕對是最愚蠢的行爲!可是齊朗做了!

初冬的冷風吹在人的臉上,讓人隱隱覺得如刀割般鈍痛,紫蘇不由擡手撫上額頭。

“太后娘娘……”趙全發覺了她的舉動,不安而猶豫地出聲。

“什麼事?”紫蘇的聲音聽起來有些不同尋常的軟弱無力。

趙全用身體擋住周遭宮人的視線,悄悄遞上一份摺好的素箋,聲音低得只有紫蘇可以聽見:“齊相留給您的。”

方纔齊朗離開中和殿,並沒有立刻走,而是招過趙全的心腹,吩咐他轉交給趙全。趙全看到那繁複的摺疊方式,便知道這不是給自己看的。

紫蘇漫不經心地接過素箋,收入袖中,並沒有說任何話。

回到中和殿,紫蘇示意所有人退下,一個人靠在躺椅上,靜靜地享受從窗口灑落的陽光與空氣中淡淡的蘇合香、茶香。

取出那份摺疊得繁複無比的素箋,紫蘇一時不知道該不該拆開了,素箋七折八疊,不清楚的人根本無從下手,想來這就是齊朗放心將此物交給趙全的原因吧?

搖了搖頭,紫蘇嘆了口氣,動手拆開素箋,不是普通的純白紙張,而是印有暗紋的暗紋素箋,這種紙從背面是看不到字跡的。

——“太后鈞鑒,皇帝尚未元服,雖心智已開,頑樂之性未除,此事全在娘娘一念之間,和爲上,爭爲下,萬望三思。家和方能事興,娘娘切不可意氣爲重,逞一時之快,帝爲君,亦爲子,娘娘尊崇非凡,但亦爲人母,兩宮相爭絕非元寧之幸,更非娘娘之幸,戒慎!戒慎!臣忝爲帝師,此事難辭其咎,尚有不得不爲之事,故先請離,請勿掛心。”齊朗的字依舊行雲流水,卻難掩字裡行間的擔憂與匆忙。

“既然急着離開,又何必寫這些呢?”紫蘇嘲諷地自語,眉目間卻有一絲溫和的笑意,“景瀚……”

“景瀚,”謝清擺弄着手中的馬鞭,皺着眉開口:“現在似乎不是離開的時候啊!”

“不,你說錯了!正是時候!”齊朗微笑。

“什麼意思?”謝清不滿,“我錯了?我看你纔有問題呢!現在正是角力的關鍵時刻,你這一走,我一個人,獨立難撐啊!”

“我知道你擔心尹相!”齊朗態度依舊不慍不火的,“可是,你想過沒有,現在的太后最忌諱的是什麼?”

謝清一怔,隨即就明白:“你是說,少做少說,自然也就少錯?”

“不是嗎?”齊朗笑着反問。

“再說了,太后與陛下是母子血親,打斷了骨頭還連着筋!隨陽,現在絕對不是火上澆油的時候——爲宜婕妤着想,你現在更要幫陛下說話!至於官位,你只要掌握住最關鍵的幾個,其它大可以讓給尹相!”齊朗一邊理着繮繩,一邊勸謝清。

“你是說,借這件事,讓尹相徹底惹怒太后?”

“不好嗎?”齊朗再次反問。

“再好不過了!”謝清志得意滿地笑了,隨即又道:“即便如此,你也不必離開吧!”他可不會被齊朗輕易地轉移注意力。

齊朗的臉色數變,終是淡淡一笑,對他說:“我要靜一靜!”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謝清雙眉緊皺,“你急急忙忙地把姨娘與妻子送走,我就知道肯定有什麼事發生了!”

齊朗搖頭,笑道:“你多慮了,沒什麼事!我只是心裡有些亂!”

謝清眼中閃過疑惑,但是,沒有再追問,只是嘆了口氣,關切地勸道:“景瀚,我也不問了,想也知道,能讓你心亂的不外就是一樁事,我只勸你一句——難得糊塗啊!君君臣臣,我們作臣子,向來都是進亦過退亦過!”

“你不用說了!我知道,她總是護着我的!可是,我……唉……我是真的怕……”齊朗是真的心亂,他也說不清自己爲何會如此,不是生氣,不是難過,不是無奈,只是心口縈着一股說不出的情緒,讓他難以平靜。

也許是因爲,這次將要求說出口的是自己的母親吧!

他可以爲了她負盡天下人,卻無法面對母親的失望。

送走齊朗,謝清打道回府,還沒到城門口就見到一個宮中內侍站在城門前,一看到他立刻上前行禮,乖巧地開口:“奴才見過謝相,太后娘娘有旨,請尹相、謝相立刻入宮見駕!奴才方纔去了謝府,謝夫人道您出城送齊相了,奴才便趕來這裡候着,剛到便見着了。”

“你是不是頭一次出宮辦差?”謝清一聽他的長篇大論便笑了,手下卻是一揚鞭,直奔皇宮而去。

謝清到中和殿時,尹朔已經到了,紫蘇似乎沒有看到兩人,正在服藥,旁邊的宮女手中捧着托盤,躺椅邊的矮几上擱着三本藍色封皮的普通奏章。

“給兩位大人看座。”紫蘇飲盡藥,一邊放下藥碗,一邊吩咐宮人。

“謝太后娘娘。”尹朔與謝清一同答話。

“哀家病倒這幾天,政務上多虧你們了。”紫蘇微笑着開口,“剛纔看了你們這幾天批覆的奏章,都解決得很好。”

一個“病”便表示一切就此揭過不提,兩人自然都不會再多說。

“臣等只是盡心盡力而已,太后謬讚了。”尹朔欠身回答,在紫蘇擺手示意下,又重新坐好。

謝清也低頭表示附和。

“皇帝也操心了,哀家很欣慰,只是皇帝畢竟還小,若說現在便親政,兩位大人認爲呢?”紫蘇閉上眼,平靜地詢問,似乎很疲憊。

尹朔與謝清不由皺眉,相互看了一眼,又迅速各自移開目光,謝清仍是不吭聲,於情於理,於公於私,尹朔都只能開口,他硬着頭皮道:“臣以爲陛下尚不便親政,按舊例,皇帝親政須在立後或是皇子出生之後,現在似乎尚早了些。”

紫蘇輕輕地點頭,睜開眼睛,看了兩人一眼,目光不着痕跡地在謝清身上停了一會兒,方開口:“哀家也不是戀棧這個攝政的位子,只是,先帝既然託負了軍國大事,哀家便不能輕率行事,總想着將皇帝培養成一代明君,畢竟這天下,哀家也替他管這麼久,至少,在哀家看得見的時候,元寧能是個太平盛世,哀家也就能瞑目了。”

平淡的話語充滿着滄桑與無奈,元寧的攝政太后在此時,看上去竟是那麼蒼老,平時總是神采奕奕的眼睛,此時也黯淡了許多。

“這三份奏章,你們看一下,哀家也不駁回,留中不發罷了,你們是議政大臣,私下裡處理一下吧!哀家不想再看到這類奏章。”嘆了口氣,紫蘇指着旁邊的奏章,用無力的聲音交代。

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
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