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

更新時間:2007-8-8 8:18:00 字數:5583

永寧王府弄出那大的陣勢,縱然倩容持家嚴謹,不露半點風聲,但總有痕跡可尋,有心人認真計算猜測一番,事實也就不難看清了,至於這件事的影響,沒等衆人反應過來,吏部的年末考績便開始了,尹相告病,齊朗已經兼領了一部,吏、兵兩部又素來與戶部分領,最後,由陽玄顥親自過問吏部考績的事宜,上下官員自然緊張,生怕被皇帝拿來作法,哪裡還有空管議政大臣的私事。

當然,也有人有這份閒情。謝清就三分好奇、三分揶揄、三分關心,最後還有一分疑惑地問齊朗:“令夫人到底做了什麼?”

齊朗根本不想談這件事,再說,當時倩儀就在慈和宮,謝清哪會不清楚前後經過,因此,看都不看這個好友,隨手扔下手裡的一紙名單,道:“你這個侄兒也不簡單!”

謝清聳聳肩,對他的反應並不在意,順手拿起那份太學監正提供的名單看了一眼,一看之下,不禁愣了,耳邊聽到齊朗調侃地笑言:“看來謝家的家教真的很不錯!”

“這個孩子可惜了!”謝清嘆息,雖然他本就是如此打算的,但是,看到家門中的人才因此不能入仕,他仍不得不嘆息。

齊朗輕敲桌面,笑道:“真覺得可惜也不是沒有辦法?顯宗皇帝開過一個特例……”夏祈年尚德敬長公主,過繼五皇子爲嗣,顯宗以過繼爲由,不循太祖之制。

謝清微微挑了下眉,卻不答話。他將謝櫛過繼,本就是不想其影響嫡系後嗣,哪裡會真用這個特例,讓其出仕。齊朗看着他,輕笑,卻不再多言——外人還是不要插手到人家的家事中!

“你到底如何打算的?”見他不語,謝清主動轉開話題,“那些太學生不比言官好對付!”

就連這些名單,還是齊朗好不容易讓太學監正交出來的,看看上面全是世族子弟的姓名,就知道這根本是篩選過的名單。

“既然入了太學,就一定有兼濟天下的志向!”齊朗漫無邊際地說了這麼一句,謝清剛要追問,就聽齊府的下人稟報——客人到了。

謝清擺擺手,表示自己就不出去了,齊朗無奈地搖頭輕笑,走出書房。

太學監正被齊朗一番威嚇加利誘,百般掙扎,交出了十多人的一番名單,與叩闕的人數相比,五分之一都沒有,齊朗也不在意,讓親信一一摸清名單上太學生的情況,挑了五個,專門請過來。謝櫛並不在其中。此時,五個人都不卑不亢地候在齊府前廳,待齊朗到來,也只躬身揖禮,雖然都依太學的規矩穿着普通布衫,神色間卻都帶着幾倨傲。

世族子弟都可以到太學就讀,但是,一來費用不菲,二來在太學就讀代表的就是家族,世族各家對人選對非常謹慎,這樣一來,自然也就造成他們高人一籌的心態,甚至對並非太學出身的齊朗也不是很尊敬。

在主位坐下,齊朗卻沒有讓五人坐下,只是靜靜地看着他們,右手輕釦座椅的扶手。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後,齊朗虛擡了一下手,淡淡道:“請坐吧!”

五人這時已經收斂傲氣,再次行禮後,才坐下。

“諸君尚可造就!”齊朗很簡單地評價了他們的行爲。少年得意,傲氣形諸於色並非壞事,但是,若是連方纔那點等待的耐性都沒有,就是過猶不及了,那樣,齊朗連談的興趣都不會有,既然他們一言不發地等了,還懂得收斂,就說明還值得一談。

其中有人想說什麼,張口卻又閉上,終是沒有出聲,打算聽齊朗先說話,齊朗依舊有一下沒一下地扣着扶手,其實也沒什麼聲音,但是,五個人都不自覺地被這個動作吸過去,隨即又聽到齊朗很平淡地詢問:“一朝聞名天下知,少年成名的得意,感覺應該很不錯吧?”

五人面面相覷,卻不知該如何回答,齊朗微笑,並不需要他們回答,繼續說道:“本相知道那種感覺。”

“學生莽撞行事,卻非無理,請齊相明鑑!”其中一人站起身,恭敬卻又很氣節地說道。

齊朗伸手,掌心向下虛按了一下,示意他坐下:“無需多禮!——叩闕也談不上莽撞不莽撞!”

“我看過你們的履歷,很完美,若是沒有意外,這份完美可以持續下去。”齊朗的語氣很溫和,“完美也有很多種,出將入相是一種,賢達名士也是一種!同樣——又截然不同!”

這話並不隱晦,卻讓人覺得是威脅,因此,五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有些激動。

“你們都是知道分寸二字的,有些事情並非做到徹底便完美!”齊朗用這句話作結尾,端起手邊的清茗慢慢地飲。

畢竟是世族出身,這五個人並沒當面反駁,反而謹慎地表示受教。

“你們可以想清楚再做決定!”齊朗並不是真的相信他們,如此一說便送客了。

齊朗回到書房時,謝清剛翻了兩頁《金石集》,有些詫異地擱下書:“很快呀!”

齊朗坐到書桌前,拿起筆,卻遲遲沒有落筆,謝清更爲驚訝了,稍一思索便反應過來:“至於到那一步嗎?”

齊朗搖頭:“我不知道!太學生總是……很固執的!”

“走到那一步,可就是風雨滿城,難以收場了!”謝清皺眉,心中衡量着得失。

齊朗扔掉筆,任由墨漬在素箋上暈開,目光盯着那團黑色,彷彿自言自語般輕聲道:“我只需要他們沉默一天!”

謝清沉默不語,好一會兒,他拾起橫在桌面上的那支筆,遞到齊朗面前:“寫吧!看看事情能走到哪一步吧!”這個時候,他寧可孤注一擲。

齊朗不由笑了,接過筆,還未落筆,下人再次通稟:“大人,宮中來人。”

兩人同時皺眉,卻不能不擱下手裡的事情,走出門,齊朗正要問來人在哪裡,就看見院門前立着一個全身罩在黑色鬥蓬中的人——只有宮中女官奉旨出宮纔會如此打扮。

謝清訝然看向齊朗,卻見齊朗皺起了眉頭,緊抿着雙脣,不由又是一驚,未及開口,就聽齊朗吩咐:“你們都退下,這個院子不許任何人靠近!”

能在書房伺候的無一不是齊府的親信老人,無一人多問,全部行禮退下,齊朗側過身,低頭行禮,請來人進房,謝清又是一驚,直到來者走近,他纔不敢置信地眯起了眼。

書房門關上,來人解來鬥蓬,正要說話,齊朗與謝清同時參禮:“太后娘娘!”

來的正是紫蘇,本是有事要說,被他們這麼一見禮,不由先惱了:“你們很不高興見到哀家嘛!”

齊朗嘆了口氣,沒說話,謝清卻是一臉苦笑地道:“娘娘,臣早上剛晉見過您,這會兒又見到,自是有些驚訝!”言下之意——決無此意。

紫蘇白了他一眼,走過書桌想坐下,卻一眼看到那張染上墨漬的張,稍稍一愣,隨即便笑了:“景瀚心情不好?”

“您怎麼知道是景瀚?”謝清不服地反問,紫蘇坐下,笑着道:“表哥你哪會只毀一張紙?”

謝清還想反駁,卻見齊朗走到書桌前,收拾了那張紙,神色很是沉靜,不由也斂了神色。

“娘娘來此是有要事吧?”收拾了桌面,齊朗擡起頭,凝神看着紫蘇,語氣很是平淡。

“的確是要事!”紫蘇微笑,“我忘了讓隨陽轉告你,只能親自走一趟。”

謝清不由腹誹:“真是要事還能忘了?”卻也認真地聽着紫蘇解釋,剛聽了開頭,腹誹的內容就變了:“這事你也能忘?”

紫蘇穿着藍色的宮服,髮髻以金環束起,的確是宮中尚儀的裝扮,但是,此時,她坐在暖榻上,屈肘靠上旁邊的矮几,顯出與裝妝截然不同的慵懶,令書房中的另兩人同時莞爾,跟着因爲她隨意的話語而變了臉色。

“昨天我讓永寧王妃轉告九門提督,近來注意一下太學與士子集中的地方,年關將近,不要再有叩闕的事情發生了!”紫蘇的話清晰明白,隨意的語氣更讓兩人訝然,齊府的書房裡許久都沒有半點聲音。

“嗯……”身爲主人,齊朗不得不做出表示,更何況,紫蘇之前的意思分明是特地來告訴他,“……您想得周到……”

“呵——”謝清聽他支吾了半晌,冒出這麼一句,毫不客氣地笑出聲,連紫蘇也忍俊不禁,抿脣輕笑。

對於這兩人的反應,齊朗是無可奈何,他自己不一會兒也笑了,搖着頭坐下,將筆洗過後掛起,長舒了一口氣,對紫蘇道:“我們方纔也說到要不要如此呢!不過……”

“我怎麼會想到?是吧?”紫蘇微笑,見齊朗點頭後,才道:“慧妃對我說,尹相病後深感力不從心,有意致仕。”

聽到這句話,謝清皺了眉:“看樣子,尹相是心意已定了!”

紫蘇卻屈指敲上手邊的矮几,冷笑:“心意已定?他是想退一步進三步呢!”退這一步,卻要保自己的令名,保子弟的仕途,保慧妃的地位!

齊朗挑了下眉,緩緩地道:“退是必退,能不能進,卻不一定!”這個時候,尹朔進一步,他們便要退一步,哪裡那麼容易?

“娘娘如何回慧妃的?”謝清微笑,眼中滿是深思的複雜意味。

紫蘇沒有立刻回答,左右看了一眼,齊朗抿出一抹淺笑,起身倒了杯熱茶遞到她手裡。紫蘇捧着茶盞,很滿足地一笑,對謝清道:“我能說什麼?‘知道了!’、‘請尹相保重!’、‘皇帝還年輕,不要輕言致仕!’……反正說了不少!”

“您怎麼想的?”沒等謝清再開口,齊朗便搶先問道,他比較想知道紫蘇怎麼打算的!

摩挲着手中的茶盞,紫蘇垂下目光,淡淡地道:“既然有了交代,還是徹底些,對不對?”

齊朗皺眉,卻沒有反駁,反而輕輕點頭:“是的!”

謝清看了看兩人,沒有說話,反正他也沒有異議。

“我方纔看到幾個人離開齊府,是太學生?”紫蘇擡眼看向齊朗,見他點頭,才道:“感覺如何?”

齊朗思索了一下,才微笑着道:“很聰明!”

“你指誰?”紫蘇緊跟着問道,謝清失笑,卻沒有出聲,倒是齊朗很認真地回答:“那些太學生很聰明,能想這一點的人自然更高一籌!”

“呵……”謝清笑出聲,“原來恭維也可以這樣啊!”

紫蘇擱下茶杯,正色對謝清道:“你們與太學生接觸得少,他們離朝堂近,想得深!——一時沒想到,也不算笨!”最後一句明指着就是謝清了。

謝清苦笑着連連擺手,道:“我是苦命的,管着錢糧與工程,自然清高不起來!”紫蘇與齊朗哪聽不出他在作戲,一笑置之,根本不理會。

謝清的臉色更苦了些,嘆了口氣:“行了!這事議定,我也該走了,我案上的公務也不少!”說完,也等齊朗說話,對紫蘇隨意地行了禮,便離開了。

手指輕劃過茶盞地邊緣,紫蘇帶着幾分漫不經心道:“夏茵怎麼樣?”

“還好!”齊朗想不出別的答案。

紫蘇擡眼,有些抱歉:“你對她說一聲,事情沒那麼嚴重……”

齊朗搖頭:“你也許是找個由頭見倩容,王妃卻真的惱了!”

紫蘇一愣,不明白地看着他,齊朗微笑:“也沒什麼事,等永寧王妃忙完你交代的事情,想來就會稟報你了!”

紫蘇揚眉,不是很滿意他的回答,卻也沒再問,對於夏茵的勇氣,她很讚歎,但是,僅此還足以讓對這個族妹付出更多的關心,那份抱歉更多的是因爲齊朗在事發前完全一無所知。

“你似乎不想見我……”紫蘇轉變了話題,這也是她來此的目的之一。

齊朗搖頭,否認她的指控:“怎麼可能?”

紫蘇沉默地看着,齊朗卻沒有再解釋什麼,只是將她手邊的茶盞拿開。

……

解釋其實很多餘的事情,當彼此的言行都需要找到最信服的解釋時,那一切也就走到了盡頭,連信任都需要小心與邏輯來維持了!

齊朗很想見她,但是,慈和宮總是很顯眼,也更容易激怒陽玄顥,紫蘇對兒子的在乎,他不能不考慮,因此,認出來者是紫蘇時,他很驚訝,無法言語之下,只能按捺下所有情緒。

“……怎麼想到這樣見我?”

“想你不行嗎?”

“僅此而已?”

“……”

輕暱的聲音只有彼此聽到,卻也透露着更多的訊息,沉默更是有着很多意義。

……

爲紫蘇披上鬥蓬時,齊朗按住了她的肩,在她身後詢問:“是陛下嗎?”

紫蘇閉上眼,好一會兒才睜開,卻只是揚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右手擡起,覆上他的手,很用力地按住,聲音卻有些不穩:“是不是真的只有痛到徹骨,才能記住教訓?”

齊朗沉默了,這個問題誰也無法輕易回答。

美好與歡樂是容易消逝,有時短暫到令人無法記憶,痛苦卻比任何東西都容易讓靈魂銘記,也許是因爲,只有如此,人才能明白那些美好與歡樂是多麼珍貴。

傾身在她冰冷的手上落下輕吻,齊朗避而不答,只是安慰她:“陛下只是還未明白天子的責任與意義!”

“那麼,有更好的辦法讓他明白嗎?”紫蘇問得苦澀。

“景瀚!”紫蘇更用力地握住他的手,轉過身,很認真地說,“無論我與皇帝之間如何,你都不要插手,知道嗎?”

齊朗深深地看着她的眼,半晌才道:“惡事都由你做,是這個意思嗎?”

“難道由你做?”紫蘇此時反而釋然地笑了,“那樣,我怕日後齊家會被皇帝挫骨揚灰!”

“你做就沒有危險了嗎?”齊朗反問,元寧歷史上,皇帝母家獲罪滅門的並不少。

“父母兒女兄弟姊妹都是沒得選的!”紫蘇笑得很冷,“他若是真能做到那樣,我倒也欣慰了!”

沉默良久,齊朗一直與紫蘇的目光對視着,最後,才緩緩道:“我知道了!”他很想拒絕這個提議,但是,他是齊氏的宗主,他不能因爲自己壓上整個家族,他只能做出這種模糊的回答。

紫蘇也並不強求,閉上眼,低語:“既然是我的兒子,好歹都由我來吧!”

齊朗也只能擁着她,無語地安慰。

陽玄顥並不知道,當他的母親下定決心時,血流千里也不能改變她的意志,而這一次,領受這份殘酷的正是他!

紫蘇離開齊府後,有宮廷標幟的馬車一路進入皇宮,但是,連續遇到盤查,若非有慈和宮的令牌也免不了被檢查一番。

九門提督衙門以年關將近爲由,嚴密巡防,越靠近皇宮,防護越嚴密,除非公務,等閒人已近不了皇宮周圍。

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
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