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

更新時間:2007-2-13 9:30:00 字數:5681

各位朋友新年好,在此向各位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也祝我自己能在今完成本文!

---------------------------------------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九年三月,關中、江南六十二家世族彈劾天子。

史官惶恐地記下這次的事件,臣劾君,天崩地裂無過於此。

彈劾皇帝是世族的權力,元寧太祖以《大誥》明頒天下,但是,元寧歷史被大規模彈劾的皇帝屈指可數,至少在陽玄顥之前,皇帝被十家以上的世族彈劾的事情只發生過三次,其中還包括安閔王被廢的那一次,另外兩次是元寧正史中極力迴避的事件,因爲,兩次都伴着血染山河的殺戮,因爲,兩次被彈劾的皇帝都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訴世族什麼是皇權。

陽氏的皇位的確是由各方的支持、妥協得來的,但是,能夠在三十年之亂中支撐到最後,佔領至略原國土的三分二,陽氏的皇位同樣也是用鐵血鑄成的。

後世有史學家說那些世族選擇陽氏最強硬的兩個皇帝作挑釁對像,但是,元寧皇朝保留下來的史料告訴他那個觀點錯得有多離譜——任何一個世族在選擇參與彈劾時,心態都是複雜,可是,其中絕對不包括挑釁,投機也罷,憂國憂民也好,沒有一個世族會願意挑釁皇帝,畢竟,如天的皇權不是人力所有抗衡,《大誥》同樣明文規定:一旦參與,成敗不論,那個家族的宗主都將被終生圈禁宗人府;而且,世祖皇帝的確是強硬不假,但是,執政手腕從容婉轉的成宗皇帝遠談不上強硬。

陳觀有一句誅心之言:“元寧彈劾重權在永寧王府。”

作爲對夏氏歷史最有研究的學者,陳觀的話是很具權威的。

那兩次幾乎清洗了整個世族的彈劾事件都涉及永寧王府,更確切地說,都觸犯了永寧王府的權威。

成宗朝的那次是因爲皇帝幽禁嫡母,世祖朝的那次是因爲皇帝出繼皇子。

前所未有之事引來世族的恐慌,彈劾表章幾乎淹沒了尚書檯,但是,永寧王府站在皇帝的一邊,如果說成宗朝那次爲維護聖烈大皇貴妃的尊榮,永寧王府尚留有分寸,那麼,世祖出繼五皇子爲永寧王世子時,夏祈年完全是不留餘地,斬盡殺絕。

“本王已經告誡過不可行此事,不聽便是永寧王府的敵人。”世祖實錄中,夏祈年便是如此對世祖說。

及至安閔王時,永寧王世子一句“可”,一句“嫡次子猶存”,便定廢立大事。

如今,紫蘇爲太后,若說這次彈劾她不知道,沒人會信,陽玄顥更不會信。

議政廳諸臣跪在欽明殿前,陽玄顥坐在殿內,臉色蒼白,只說了一句:“母后娘娘要廢朕嗎?”

內官、宮女跪了一地,無一人敢應聲。

從曙色初曉到日當正午,尹朔等人一動不動地跪着,殿門緊閉,禁軍甲冑森寒,硬是讓幾位輔臣在這煙火三月感受了什麼是冰寒透心。

紫蘇是倚在榻上聽趙全稟報這個消息的,長寧殿裡只聽見宮漏的聲音,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呼吸。

“皇后在做什麼?”半晌,紫蘇卻轉頭問葉原秋一句不相干的話,所有人都是一愣。

葉原秋回過神,看到趙全的眼色,忙對紫蘇道:“慧妃娘娘微恙,皇后娘娘召了太醫詢問情況,此時應該在長和宮。”

紫蘇撫着枕上的流蘇,淡淡地道:“那麼,讓宣政廳去個人通報此事。”

“是。”葉原秋應聲出去。

看着紫蘇的眼色,趙全揮手示意宮人退下,扶着紫蘇起身,到書案前坐下,在一旁研墨,紫蘇提着筆卻不落字。

“太后……”趙全輕聲喚道。

“你先出去。”紫蘇看着素箋,頭也不擡地回了趙全。

趙全退了出去,深深地呼出一口氣,只是風雨欲來的惶恐仍壓在心頭,半分不退,葉原秋回來時,就見他垂手立在殿門前,怔怔地出神。

“趙公公?”

“噢……葉尚宮!”趙全回過神來,隨口問道,“皇后娘娘如何?”

“還不清楚……”葉原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趙全訕訕地一笑,知道自己漫不經心過頭了。

謝紋接到宣政廳的通報,愣了半晌纔回神,正在回話的太醫也晃了一下,顯然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輕。

“照你方纔所說,慧妃並非有喜?”謝紋開口第一句話仍是問方纔的事情,太醫連忙躬身行禮,點頭回答:“是,依慧妃娘娘的脈像,臣確定並非喜脈。”

“你退下吧!”

看着太醫恭敬地退下,謝紋擡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疲憊地靠在扶手上,長和宮的兩位尚宮看着年少的皇后,卻沒有任何表示,只是靜靜地等皇后做出決定。

“擺駕啓祥宮。”謝紋端坐起來,平靜地吩咐,卻讓兩位尚宮同時一驚,連忙勸阻:“皇后娘娘,沒有您去見慧妃的理兒!”

“本宮要去欽明殿,順路去看看慧妃也好!”謝紋不容反駁地做了決定,宮人只能聽從。

皇后鑾駕到啓祥宮,只要還能動就得迎接,尹韞歡本就只是微恙,此時當然都出宮門迎候,謝紋下了鳳輿,便扶起尹韞歡,攜她進殿之後纔開口:“慧妃知道皇上遭彈劾了嗎?”

尹韞歡正不舒服,胸口只覺悶得很,一聽她的問話,怔忡之後便是一陣頭暈,謝紋連忙扶住她。

“皇后娘娘恕罪,臣妾失儀了。”尹韞歡立穩之後連忙請罪,待謝紋阻止之後,便連忙問道:“皇后娘娘可知道有多少家世族進了彈劾表?”

“共有六十二家世族,關中世族二十三家,江南世族三十九家。”謝紋說得詳細。

“只有關中與江南的世族……”尹韞歡沉吟着,“雲、燕、易三州的世族都沒有上表?”

“沒有。”謝紋很肯定。

尹韞歡鬆了一口氣,隨即看了謝紋一眼,扶着桌子坐下,低頭不語。

“慧妃好好休息,若是好些,也去見見皇上吧!”謝紋似乎確認了什麼,起身離開,同時按住尹韞歡,“不必送了,你還病着,不用拘禮了。”

“娘娘!”尚儀扶着尹韞歡到牀上躺下,心中爲她抱屈,“皇后娘娘來這一趟,興師動衆的,說兩句又走了……”

“皇后是謹慎之人呢!”尹韞歡輕笑,“她只是想知道本宮是否知道此事……”如此笑着,說着,她卻也實在疲憊,;連眼都沒睜。

鳳輿之中,謝紋的手握緊又鬆開,如此數次,纔在欽明殿前,下輿時,保持了皇后應有的體面,沒有一臉氣憤不平地與議政廳諸臣見面。

“臣等躬請皇后娘娘金安,娘娘千歲!”所有人向謝紋參拜大禮,謝紋虛擡了一下手,自有尚儀出面道:“諸臣免禮。”

謝紋並沒與朝臣說話,直接闖進欽明殿,而沒有讓宮人通稟,得到允許後再進入。

陽玄顥默默地坐在御案前,頹喪得陷在椅子中,對謝紋的闖入也沒有任何表示。

“臣妾參見皇上!”謝紋向陽玄顥見禮,身後的宮人早已跪下,陽玄顥仍沒有表示。

“皇上……”謝紋起身,見陽玄顥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由皺眉,“所有人都出去!”

陽玄顥擡眼看向謝紋,卻是不作聲,宮人見狀,便一一退了出去。

“皇上……”

“卿來作什麼?”陽玄顥的語速很慢,彷彿每一個字的發音都異常艱難。

謝紋靜靜地看着陽玄顥,並不回答。

“你來做什麼?說話啊!”陽玄顥催促。

“臣妾此時應當在您的身邊!”謝紋平靜地回答。

這就是至略禮法中的“夫妻一體,帝后同尊。”

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即使天下人都仇視、厭惡他,身爲妻子,仍然必須生死相隨,就如安閔王妃,即使天下人都認爲她的夫君無可救藥,她仍爲他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應當啊!”陽玄顥苦笑着重複,“朕身邊可有不是因爲應當而在的人?”

“皇上……”謝紋驚呼。

“朕沒有事,你退下吧!”陽玄顥閉上眼,拒絕之色明顯,“讓慧妃也不用來了!朕不想見你們!”

謝紋默然行禮,順從地退下。

及至門口,她再次開口:“陛下縱然傷神,也請顧惜朝臣的忠心。”

看着謝紋打開殿門,毫不猶豫地離開,纖弱的身影幾乎被刺目的日光掩去,陽玄顥苦笑,知道自己深深地傷了謝紋。

“朕也被傷得……”這些有人在意嗎?

“請尹相與謝相進來。”陽玄顥終於開口。

“太后娘娘口諭,請皇后娘娘見駕!”謝紋的鑾駕剛出太政宮,就見葉原秋領着兩個宮女站在道邊,行禮之後便傳紫蘇的召見。

紫蘇沒有在長寧殿見謝紋,而是在康寧殿,意味着這是一次十分正式的召見,是一定要記入《內起居注》的。

謝紋進殿行禮,一舉一動都一絲不苛,紫蘇坐在上位,同樣是端莊鄭重。

“太后娘娘宣召可是有事吩咐臣妾?”謝紋恭敬地低頭。

紫蘇對謝紋的心思看得不是很透,一開始,只認爲她是個很柔弱乖巧的女孩,後來卻發現,她沉默卻也敏銳,更極有主見,隨波逐流卻不放任自己,氣質十分獨特。

以皇后之位來說,謝紋沒有高貴傲然的氣度,卻因爲謹慎而自持風度,足以令人信服。

“皇帝怎麼樣?”沉吟良久,紫蘇還是直接問道。

對這個問題,謝紋有心理準備,但是,一路行來,言辭仍未斟酌好,此時沉默了一下,不敢多躊躇,定了心神,如實地答道:“陛下十分頹喪。”

紫蘇垂下雙眼,不着痕跡地嘆了口氣,聽到謝紋繼續說着:“陛下不想見任何人,命臣妾離開,也讓慧妃不必去了!”

紫蘇點點頭,看着謝紋道:“你是皇后,皇帝即使如此說了,你還是要關心的!”

“那是臣妾應盡的本份。”謝紋不輕不重地頂了回來。

紫蘇輕輕揚眉,眼中閃過一絲奇異的光彩:“皇后似乎對哀家抱有不滿啊!”

謝紋一驚,連忙跪下:“臣妾萬不會有此心!”

“你貴爲皇后,若是這般都無不滿,不是泥人便是木頭了!”紫蘇無所謂地淺笑。

“臣妾……”

“你更惱的是自己對此事一無所知……”紫蘇不理會她的辯解,徑自往下說。

謝紋不再做無用的辯解,默默地聽着紫蘇語氣淡漠的陳述。

“起來吧!元寧的皇后豈能如此輕易地跪下?便是被賜死也不必跪受!”紫蘇說得冷淡,令聽者心驚。

謝紋依言立起,仍然沉默着。

“皇后本不需過問朝政。既然如此,皇后又何需提前得知此事呢?”紫蘇輕描淡寫地作了解釋。

謝紋訝異地擡頭,廣袖之下交握的雙手再次捏緊。

“臣妾明白了!”

紫蘇看了她一會兒,淡淡地道:“哀家只有皇帝一個孩兒,皇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哀家對皇帝的維護不可能會比你少的,可是,皇帝是元寧的皇帝,不僅僅是你我的皇帝,你也是如此,這點,你明白嗎?”

謝紋一愣。

“什麼是國母?皇后,你是皇室的女主人,是天下人的母親,謝氏是你的出身,卻不要以爲會永遠是你的依靠,那樣的皇后……”紫蘇這次是誠懇地教誨她,謝紋並非不知好歹,卻只能默默地低頭。

那樣的皇后怎麼樣呢?

元寧史書上,被廢、被賜死的后妃有幾個沒的有顯赫的背景?只是,誰又會願意爲一個惹惱皇帝、太后的后妃賭上整個家族呢?

紫蘇伸手讓謝紋靠近些,輕聲道:“你要讓謝氏依靠你才行,那樣,謝氏纔會傾盡全力維護你。”

“謝太后娘娘!”謝紋感激地回答。

“知道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嗎?”紫蘇輕笑,對上謝紋詢問的目光。

“誕下一個皇子吧!哀家保證謝家會對你們母子全力相助的!”紫蘇拍了拍她的手臂,“有了嫡皇子,人心才能安定!”

說完,紫蘇便起身離開康寧殿。

這番對話記在元寧《內起居注》中,是後世學者研究文端皇后時無法不提及的史料,更藉此讓人對紫蘇與謝紋的關係做出無數種猜測,不過,對此事最惡意的推測莫過於——紫蘇在此時已經準備放棄陽玄顥了。

陽玄顥在最初的表現的確大失皇帝的身份,但是,在謝紋離開後,宣進尹朔與謝清時,他身爲帝王的心性已經恢復了大半,儘管仍舊沮喪,可是已經可以平靜地詢問:“六十二家世族彈劾於朕,朕是該學成宗與世祖,還是學安閔王?”

哪個臣子敢說讓皇帝學那個早成殷鑑的安閔王?尹朔與謝清剛站起來,便又跪倒,連聲道:“臣等惶恐!”

陽玄顥冷漠地執起紫毫:“那麼就學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了!”

“陛下!”兩人再次駭然驚呼。

“怎麼?先祖做得,朕做不得!”陽玄顥反問,頓了一下,狠狠地擲出手中的紫毫,“就是欺朕年少罷了!”

憤恨卻不激烈的語氣竟透着從未有過的殺伐之氣,陽玄顥此時更像一頭受了傷的兇獸,心滿盈滿噬血的衝動。

尹朔默默地跪下,謝清也跟着跪下,然後就到尹朔沉重地開口:“陛下,成宗皇帝與世祖皇帝是因爲世族擅權蔑上而大開殺戒,此次世族雖彈劾於上,卻並無欺蔑之意,臣請陛下爲千秋史筆計,三思而行!”

這是中規中矩的諫言了,謝清只是沉默,即使感到皇帝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也不說一個字,讓陽玄顥一陣失望。

“朕知道,北疆戰敗,朕責無旁貸,朕會給天下一個交代,這次的事情就按制處理吧!”陽玄顥做了決定,“按制!兩位先生記清楚了嗎?”

“臣等遵旨。”

望着兩位宰輔重臣恭敬地退下,陽玄顥第一次覺得,那恭敬的舉動是那麼刺眼!

忠貞、恭順、直諫、遵從,種種都是基於自己是皇帝!

捨去這個身份呢?他什麼都不是!

他身邊的人誰會在乎他陽玄顥?所有人在乎的都是元寧的皇帝!所作所爲也只爲對皇帝儘自己的義務!

什麼是孤家寡人?

陽玄顥終於明白了!

他所享用的一切都是天下最好的,代表着獨一無二的尊榮,也意味着,這個世上,他永遠都是一個人!

所有人圍着他,卻沒有人會真的關心他的想法,他們關心的都只是他身上揹負的元寧天下!

也許,正是因此,所有的皇帝才都只在乎自己的天下!

因爲,除了天下,除了江山,他們一無所有。

其實,連這天下都不是他們的,而是屬於他們的家族!

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
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