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

更新時間:2005-5-10 21:06:00 字數:6038

“爺爺怎麼樣了?”謝清終是擔心祖父,一見他進來便問道。

齊朗淡淡地笑着:“能如何?只是休息罷了!”卻是要休息至死了。

紫蘇看着他,微微皺眉,卻又立刻鬆開,輕笑着對他說:“坐下說吧!沒別人在這兒,就不必太拘束了!”

“謝娘娘!”齊朗謝恩後方坐下,讓紫蘇的心中猛地一驚,但她也沒表現出來,只是繼續剛纔的話題。

“剛纔正與表哥說到如何處置湘王,景瀚以爲呢?”紫蘇微笑着看向他,眼中的憂慮只是一閃而逝,卻足以齊朗看清。

齊朗有一瞬的怔忡,不過,他馬上將自己的心思放到一邊,畢竟,紫蘇是的確要知道他的意見,而且對湘王的處置關係重大,一個不小心,便會讓他們想保持安定的努力前功盡棄,因此,他將心中早已想好的答案從容道出:“湘王還是留着比較妥當,雖會有些麻煩,但是都礙不了大局,也可以防止人心浮動。”

“表哥也是這個意思。”紫蘇點頭,“那就讓湘王在宗人府呆着吧!”

“還有就是謝淇。”齊朗補充,“依臣之見,將隨明調出京爲好,成越的兵權必須在娘娘的掌握之中。”成越的兵力主要是九門五營的駐軍,自上次永寧王與湘王爲此大鬧了一場之後,兵部便做了一些調整,掌握兵力最多的是掛着九門提督之名的謝淇,他的字便是隨明。

“讓他去南疆如何?湘王一走,南邊可留下了不小的空當!”謝清進言,“雖有靖平將軍與威遠侯在,但是兩人一向是平級,不如讓隨明去,做個緩衝。”

“也好!”紫蘇並不打算對謝家多加打壓,因此,也就允了。

“謝家其他的人如何?”她問謝清,語氣多了一絲嚴厲與冷絕。

“娘娘放心,自家人,臣還掌握得住,若真有冥頑不靈之人,臣定會大義滅親,不會讓您爲難的!”謝清恭謹地回答。

“你將是謝家的掌權人,有你這句話便夠了!”紫蘇點頭,語氣也緩和下來,就如以往與他們說話時一樣溫和了,“你也累了,將謝老送回去,把該處理的人處理乾淨!”

“是!”謝清的確累了,在家族與私心之間遊走平衡,他比齊朗、紫蘇更耗心神,簡單地行了禮便退出了康寧殿。

康寧殿,慈和宮的正殿,也是後宮最具權威的地方,一個女人能走到這裡,就必然是非同小可之人,在元寧皇朝,這裡便是後宮一切事務的終點,能夠在這裡發號司令的女子纔是後宮至高的存在。

“景瀚,人人都說長和宮代表後宮的最高權力,你說慈和宮代表什麼?”紫蘇打量着宮殿的裝飾,問得隨意。

“代表天下無上之尊!”齊朗簡單地回答,卻是再真實不過,至少元寧立國以來,能入主慈和宮的女人都是在享盡尊榮後離開人世的,身後的美譽依舊不斷,也從來沒有人敢置疑慈和宮的權威。

“天下無上之尊?”紫蘇微笑,“那就是說,你也認爲我再無憂可擔了?”

齊朗也輕輕地笑了:“那就要看娘娘心中的天下與臣所說的天下是否相同了?”她目光應當是早已就投向了遠方,否則又怎麼會注意古曼。

“我從不是貪心之人,不過,在其位謀其政也是本份!”紫蘇笑容依舊,眼睛中卻多了幾分不平常的光彩,仿若暗夜中的星辰,“你說是不是?既然人已經在這兒了,不做些事情,真是對不起自己!”

“娘娘?”齊朗感受到她不太尋常的心思。

紫蘇看着他,認真無比地對他說:“母親曾對我說,不要到了我能隨心所欲的時候,我還是不開心!你認爲我現在能夠隨心所欲嗎?”

齊朗沒有回答,因爲他知道紫蘇要的不是回答,她應該是看出自己波動的心緒,爲了平復自己,也平復他的不安,才道出這番話的。

“是謝老對你說了什麼?”紫蘇看着他的眼睛,說出自己的猜測,方纔,他還沒什麼,在處理過謝遙的事情後,他就顯出不對勁的情緒,猜起來並不困難。

“您一向聰明過人!”齊朗微笑,並不否認,也就是承認了。

紫蘇也淡淡地一笑:“你是在告訴我,我不該輕易放過他?”如果謝遙到最後還要挑唆齊朗的話,那麼,他就是萬死莫贖了,因爲,她也有自己的底線。

齊朗搖頭輕嘆:“紫蘇,在你心中,最愛的是陛下,這應該沒錯吧?”談不上挑撥離間,謝遙說的是真切的事實——當世祖皇帝親政後,首先問罪的便是章德皇后的親信、議政首臣蔣可,章德皇后又何嘗護過這個昔手的心腹重臣——畢竟皇帝纔是她的依靠。

紫蘇皺眉,隱隱明白謝遙說了什麼:“天下沒有不愛自己骨肉的父母!”

“那麼,太后您會爲了臣阻撓陛下嗎?”齊朗笑着問出口,卻並不期待她會回答,所以,他只是淡淡地笑着,看着她。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紫蘇卻回答了他,只是她也在笑,似乎並不在意,“你還奉他爲君,你就不能忤逆他,不過,我的兒子也同樣不能忤逆我——就如天下所有做子女的人一樣!”她當然會維護自己的兒子,可是,她也不會推開齊朗。

“娘娘……”齊朗有些驚愕,沒有想到她會如此直接地回答,好一會兒,他才又開口:

“您看輕了這個問題。”他搖頭。

這次換紫蘇不解了:“你不就是想問,如果日後皇帝與你衝突,我會站在哪一邊?我回答得不清楚嗎?”

“就是因爲太清楚了!”齊朗回答,對自己的想法也感到不可理喻,“我以爲你至少會爲難。”

紫蘇失笑:“好吧!就當我今天沒想清楚,等你從古曼回來,我再給你一個深思熟慮之後的答案,那樣,你該放心了吧!”

“那倒不必,你現在的回答我已經很高興了!”齊朗微笑,“至少,你有過這種想法!”便是日後你沒這麼做,我也認了。看着他的笑容,紫蘇明白他在想什麼,本想說什麼,但想了一下,便不說了,畢竟這種事用說是沒有用的,到時候再看就行了!

紫蘇看着他,很清楚他的想法,因此,她也就不想再說什麼了,不過,她還是又說了一句:“景瀚,如果護不住你,我陪你!”

齊朗一怔,沒有到她會這麼說,看着她清澈的雙眸,他知道,這句話是她真心的承諾,而這句承諾的份量絕對不低任何的海誓山盟,他真的不知道能說什麼了,只能看着她起身走近。

紫蘇走到他身邊,揚起一抹複雜的笑容,低聲說了另一件事:“你走的時候,我不能去送,不過,我會送一份禮的!”聽清她的話語,齊朗有一絲不解,但隨即就明白過來,一時間,他只能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紫蘇。

上過早朝,齊朗才返回家中,鄭秋與吳靖成隨後也趕到他府上,因爲早朝上對湘王的處置已經公佈,因此大家都沒說這些事,吳靖成則是另有事情相問。

“靖成,不用說了,我知道你在想問什麼!”齊朗先開口,不讓他說,“吏部最近會有大動靜,我對太后說過你!”

“那就多謝齊兄了!”吳靖成忙道,欣喜萬分,不過也小心地向他求證,“齊兄真的要出使古曼嗎?”

齊朗點頭:“應該是吧!謝老又出了事,隨陽自然不能離開。”

“謝老這病來得蹊翹!”鄭秋淡言。

齊朗看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回答:“昨日的事情太突然,謝老近來的身體本就不好,鄭兄以爲有何蹊翹?”

鄭秋沒有回答,靜靜地品着清茶。

“那麼誰會接任議政首臣之位?尹相嗎?”吳靖成對朝中的局勢有些擔憂。

“應該是的!”齊朗也只是猜測,“能有這個資歷和才能的人不多!”

“齊兄去古曼會要多久?”吳靖成皺眉,“久離中樞絕非上策!”

齊朗微笑:“靖成,若無功勞在身,就算進入中樞也沒有發言權啊!”

吳靖成也明白,只是還是有些不安,倒是鄭秋笑說:“靖成何必爲景瀚擔憂?上有太后,下有謝清,景瀚便是離開中樞,也沒多少不同!”

“這倒是!”吳靖成點頭,知道齊朗與別人不同。

“那我就先告辭了!景瀚昨夜沒有離開宮中,想必也忙了一夜!就打擾了!”吳靖成笑着起身,“鄭兄一起走嗎?”

“我再叨擾一會兒!”鄭秋淡淡地回答,端起手中的茶杯,示意自己尚未品完。

“也罷!”知道他的心性,吳靖成向齊朗告辭離開。

“師兄想說什麼?”齊朗在鄭秋的對而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閒適地問道。

鄭秋看着他半晌方開口:“我不想說你的私事,但是,滯留宮中一夜,景瀚,你不怕流言嗎?”

“能有什麼流言?”齊朗冷笑,“不是早就有了嗎?還是另有新的?”關於他與紫蘇流言,先前湘王的手下早已在傳播,再加口耳相傳之後的誇大,他們的事情早就被說得不堪到極點,他不認爲還會再過份的流言,再說,那些話又有誰敢呈上去嗎?與他無傷,又何必在意?

鄭秋卻是很認真,他想的很簡單,也從他沒有提到的方面入手:“景瀚,你也是帝師,日後入閣爲相不會少了你的,你要如何面對陛下?”

齊朗語塞,昨夜,他雖然提到了陛下,可是,鄭秋說的,他還真沒的深思過,也許是因爲,紫蘇不在意的態度,也因爲自己無法遏制的慾望,他迴避了這個問題。

“你也無法回答是不是?”鄭秋看着他,好言相勸,“景瀚,懸崖勒馬吧!”

齊朗靜靜地聽着他的勸言,緩緩地將茶杯放下,站起身,走到一旁背向鄭秋負手而立。

“景瀚,誰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可是過去就是過去,你不是也勸過我嗎?”鄭言輕嘆,將以往他勸自己的話拿來勸他。

“景瀚……”

“師兄,我要去古曼了,能不能回來還是回事,我也想放縱一次自己!”齊朗淡淡地回答,“你說的我都明白,可是,我仍然想得到……你放心,我不會讓自己處在懸崖上的!——她也不會做這種事情!”

他們都不會將自己置於險境,除非能得到更大的好處,若是哪一天,他們的關係威脅到了彼此,第一個切斷這種聯繫應該是她吧!——齊朗在心中對自己的苦笑——果然是知女莫若母啊!

鄭秋卻只能苦笑:“算我白擔心了!你和太后都是聰明絕頂的人,如何不知我說的事!——這世上最看不開的人本是我自己!”

聽到鄭秋起身離開,齊朗才轉身看向門外,朝陽初升,一切都纔開始。

一夜未歸的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她明白這種消息的傳播速度與破壞力嗎?一夜放縱的後果她真的明白嗎?

紫蘇,你真的清楚你選擇了一份怎樣的感情嗎?

當你看清了這份感情不是隻要你我堅定就可以的時候,你還會堅持嗎?

如果這一次我不放手,是不是就不會有上次那樣的遺憾?

紫蘇!紫蘇!

這一次我不會放手,那麼你呢?你會先放開嗎?

中和殿中,紫蘇正在給一道諭旨加印,卻見趙全又呈上一份奏本,與一般的藍色封套不同,那份奏本用的是黃色封套,只有皇族與一等王爵的宗室可以使用,需要優先處理。

“誰遞上來的?永寧王嗎?”紫蘇接過奏章隨口問道,一般皇族不會上奏,只會將事情上奏至宗人府處,只有大事纔會越過宗人府直接上達御前,所以,她以爲是兄長的奏本。

“是宗人府宗正質王!”趙全的回答讓紫蘇一愣,正在打開奏本的動作也停了下來,過了一會纔打開奏本看下去,看不到一張,她的臉色就一變,猛然合上奏本,手因此拍上書桌,讓趙全與其他正在伺候的尚儀一驚。

過一會兒,紫蘇卻又一言不發地將奏本打開,平靜地看了下去,直到看完整本纔再次將它合上,放到一邊,又取出別的奏本開始批閱。

第二天,隨着命齊朗出使古曼的聖旨一起下達的,還有另一道旨意是命裕王出任宗人府宗正,景王出任皇帝督師。

裕王與景王都算是遠支的皇族了,只是三品王爵,並無什麼名望,雖然一直留在京中,但是從不被人關注,而質王卻是先帝的親叔叔,倍受世人的景仰,紫蘇此舉引來朝野的議論,但是,被紫蘇一句“不能讓老人家太操勞,哀家不想見到謝老一樣的事情發生!”平息了下去,再無人多說,卻無人知道,紫蘇給了裕王一道口諭:“讓質王在王府好好靜養,宗人府要多多照應。”

至於質王的那份奏章也無人再提起。

崇明元年九月初三,齊朗於元儀殿受使節,正式出使古曼,古曼使臣同行。

出了成越的北門,古曼的使臣便和氣爲齊朗介紹古曼的情況,兩人都是飽學之士倒也相談甚歡,正說着,齊朗的隨從忽然靠了過,在齊朗耳邊低聲稟告了幾句。

“越奚大人,有故人來送行,容在下暫去,您與其他先行,在下隨後便趕上!”齊朗微訝之後,笑着對他說。

越奚·忽察也是聰明人,回了他一個曖昧的笑容:“齊大人是忘了與什麼人告別,人家追來,不得不見吧!”

齊朗也不分辯,笑着作揖,便策馬離去。

越過山頭,齊朗便看見紫蘇與趙全正在等自己,更近一些,他便下馬走了過去。

“齊大人!”趙全向他行過禮,便牽着他的馬走到一丈開外。

“你怎麼來了?”齊朗的驚訝尚未褪去,紫蘇卻笑了笑:

“本想不來送你的,可是想了想,還是來了!”

“其實在元儀殿你已經送過了!”齊朗伸手爲她將略略凌亂的鬢角理好,“匆忙趕來,萬一出事怎麼辦?”

紫蘇笑着:“就當我想多看你一會兒吧!”

“看過了又如何?倒不如不來!”齊朗心疼,再如何,離別已是事實。

“自那天就沒再單獨見你,一直想給你件東西,拖到現在,就當是臨別贈品吧!”紫蘇將放在一旁的一個錦盒遞給他,“裡面有兩件東西,一件看過就毀了吧!”

齊朗接過:“還有嗎?”

“沒了!你走吧!”紫蘇微笑,推他離開。

齊朗低頭在她手上落下一吻,再不多言,走開。

夜宿驛館,齊朗纔打開錦盒,裡面是一把精緻的玉壺,手指輕觸,竟是透骨的冰冷,齊朗明白是用寒玉製成,心想,要毀的總不是這件吧?隨即將玉壺取出,沒想到壺內卻發生輕輕的碰擊聲,同時齊朗也看到錦盒底部放着的一紙便箋,他放下玉壺先打開便箋,上面是紫蘇的字跡,開頭是“奇文共賞,質王文詞傳於天下,獨此篇雖是精彩絕倫,卻無人知曉,奉之景瀚一睹。”下面是質王上奏紫蘇的那份奏章。

齊朗看完後,隨手將便箋置於燭火之上,看着它焚燒乾淨,纔去研究那隻玉壺,打開壺蓋,看了看,微微傾斜,倒出裡面的東西——晶瑩透亮的冰碎。

九月的天,只有放在這種寒玉壺中,冰才能保存這麼久!

齊朗輕笑,看着冰碎在自己的掌聲心融化。

(本卷完)

PS:希望喜歡的讀者能夠投票推薦!今天的更新也將五一長假期間的文補足了,希望喜歡的讀者能與我交流。本文已經上了三江的推薦,所以絕對會寫完,各位可以放心!

PS又PS:看到河東小四的書評,我想還是迴應一下,那些更要追溯到元寧開國的故事,我的外篇正是寫這些的。(汗……太久沒更新了……)大致說來,就是元寧皇朝是在一個動盪的時代背景下建立,陽氏家族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得不借助地方豪強之族的力量,因此,也就造成了現在情況,閣下不妨將元寧與三國之後的晉以及後來的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背景聯繫,情況有點類似。

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
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